你今天喝了什麼咖啡呢?

ycps8940132 wrote:


這是意外的喜悅吧...(恕刪)

咖啡我不是很懂,但是這個好喝
ZASSENHAUS 德國老磨。Fikafika 的豆子、粗細:太粗了!手賤、磨之前調了一下。粉粒平均:老先生了、別太為難它。細粉量:以Akira 篩最差就大約10%強,磨手沖區間還是能跟市售2千~3千的38mm手磨比。。20克、1:15,V60-02 89度溫、小豆老師的建議注水法、1:50分注水完成、2:30分移杯。

風味還是遠勝超商跟大部分咖啡店的黑咖啡。主要關鍵在豆子跟一般的商家老愛過萃吧!







用M47試了快一包的老譚西達摩桃子夾心。各種手法,各種粗細。

單就這個器材與豆子的特定組合,從結果的萃取率觀察,20-21%比較合桃子夾心這別稱。往下到18多,喝起來有knc(未修正版)喝淺焙豆的調調,好喝,但不知道喝什麼豆子。往上到22%, 好喝,又開始分辨不出豆子特色。在高的這端,依手法差異,有時會出現明確微苦,不雜,不澀,甚至不會讓人不舒服,但就是微苦。

豆商命名應該不太可能依某個萃取率區間為之,而是杯測,桃子夾心怎麼來的還真是有趣。

剛才那泡是46法,M47歸零退43大格,18g豆/300g水,水溫94, 萃取率21.

46法果然15:1有點浪費,一般豆子來說。kasuya比賽時選15:1, 還粗磨,烘豆應該很費思量。
we543543 wrote:
往上到22%, 好喝,又開始分辨不出豆子特色。在高的這端,依手法差異,有時會出現明確微苦,不雜,不澀,甚至不會讓人不舒服,但就是微苦。...(恕刪)

有趣的敘述.
有點類似影片中的敘述

(蠻想知道這張圖Detail是在說明啥的, 不過找不到詳細資料, 只能推估X軸是萃取率, Y軸是風味表現主觀分數, 不過風味表現主觀分數如何認定??)

分辨不出豆子特色...Mmm...這算好還是不好?

chan.chenhao wrote:
分辨不出豆子特色...Mmm...這算好還是不好?


這看各人的判斷與選擇,我是認為不好。

中間牽涉到,是我技術不到位?器材限制?豆子?

豆子算平價豆,20-21%有好表現沒什麼好嫌的。有機會買等級更好的豆子來試,剩下就人與器材可以檢討。

影片之前看過,配合演講,記得是談萃取率變化與好喝的概略關聯,橫軸是萃取率,第一個峰是進入金杯範圍前會有個好喝的區段,比方16%, 到17%又掉下去變難喝,往上進入金杯區還有一個更好喝的區域。

這演講讓我想到,espresso喝超低水粉比的,唯一好喝的機會就是捕捉第一個峰。
we543543 wrote:
在高的這端,依手法差異,有時會出現明確微苦,不雜,不澀,甚至不會讓人不舒服,但就是微苦...(恕刪)

微苦,在我的經驗裡,我把它當老譚豆子的特色 XD
我用老譚的豆子也是習慣抓20-21%

今天開一包奇怪的加拿大廠豆,pride of arabia,巴西與哥倫比亞等中美洲地區的混豆
這是親戚第二次送我這牌豆子,但上次拿到的和這次的明顯不一樣
這種豆子我一向是做espresso加奶喝掉
昨天做espresso卻用了我的Monolith Conical從未用到的細度
表面顏色算中焙,剖面顏色也一致,內部也有爆開,但粉餅阻力就是很小


不好喝,拿來做實驗不心疼
今天繼續實驗Matt Perger沖法,完全按照Matt Perger的步驟
刻度和上次一樣5.5,時間落到2:05,93.5度開沖,萃取率仍然超過27%

上次實驗,我喝到杯底時似乎看見咖啡液裡有一些雲霧,也就是極細粉遇搖晃散開的情況
今天拿出小飛碟,測試過濾與不過濾的差異
結果未過濾的咖啡液測出28%,過濾後測出27%,有1%的差距
與espresso過濾前後幾乎無差別的結果大相逕庭

再實驗一次,把刻度再下調1大格來到4.5,已經接近中深焙豆espresso的細度4.2了
由於飲水機的溫度掉了些,92.5度開沖
時間落到2:16,已經很接近Matt Perger的2:20,萃取率還是超過27%
味道就沒什麼好提了,就像小7的美式咖啡,只是濃了點

bakafish wrote:
微苦,在我的經驗裡,我把它當老譚豆子的特色 XD
我用老譚的豆子也是習慣抓20-21%


原來如此

看來要理解m47還要試試別的豆子。
今天心血來潮,測一下前幾天更換的151F刀盤平行度,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白板筆吃單邊,用千分錶量一下水平,高低竟然差了0.2mm,於是花了一個多小時、來來回回刀盤拆了十幾次、逐次墊不同厚度的鋁箔紙來調整,終於把水平度調到±0.02mm,用白板筆檢驗總算全周都均勻了,累出一身汗!





校正好平行度先沖一壺瑰夏收收驚

咖啡品種:巴拿馬 聖塔克拉拉 哈特曼莊園 黑傑克 瑰夏 日曬 LOT2
焙  度:自烘淺中焙(一爆+10度,DT:1'30")
磨 豆 機:Mazzer Major+151F手沖刀盤
研磨刻度:約等於小富士刻度2.5
沖泡水溫:93度
手 沖 壺:Brewista Artisan溫控壺
濾  杯:Hario V60 02
注水次數:燜蒸後180g斷水一次
注水時間:1分50秒
粉 水 比:1:16.667(20g:333g)
濃  度:1.49%
萃 取 率:21.8%
咖啡風味:草莓、藍莓、桃子、葡萄軟糖、紫羅蘭與佛手柑的甜蜜乾香。入口是草莓、藍莓、水蜜桃、葡萄果汁、芒果及花香,餘韻是佛手柑及檸檬軟糖。







Daniel WYS wrote:
今天心血來潮,測一...(恕刪)

先恭喜完成校正
有千分錶為什麼還要用白板筆檢測啊? 千分錶不是更準嗎?
不過上刀盤好像就只能用白板筆?
做完校正後,使用上有感覺哪裡不一樣嗎?

我對LAB SWEET很滿意,不過也是忍不住會去想它的刀盤平行度究竟如何
於是二月底時用白板筆檢測法,花了一上午,拆裝刀盤弄到手痛,才終於弄到滿意

做完校正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覺得乾淨度有提升

更驚訝的客觀事實是殘粉更少,這個我就不知道為什麼了
之前磨手沖,下刀盤內圈與刀盤座之間的溝槽會卡粉,形成死殘粉
校正完後,當然是在全機清乾淨的狀態,第一次試磨竟然零殘粉
然後磨espresso也是幾乎零殘粉,整個嚇到
接下來用了粉餅阻力很小的豆子做SOE,磨到非常細,才有1g殘粉
然後丟幾克豆子下去磨手沖刻度,又把那1g殘粉一起帶出來
bakafish wrote:
先恭喜完成校正...(恕刪)

因爲千分錶只能同時量測一個點,如果下刀盤座面的水平度有稍微傾斜的話,千分錶只能量測下刀盤的平面度,但無法確定下刀盤跟上刀盤是否完全平行,所以我才會再用白板筆確認上下刀盤的平行度。幸好下刀盤座面的水平度沒問題,所以下刀盤座面校正好後,跟上刀盤的平行度也OK了。

平行度校正好後比較明顯的是研磨聲音變安靜一點,把上刀盤向下逼緊跟下刀盤接觸時可以感覺是全面的接觸磨擦,而非單點接觸的磨擦,就是這一點異音讓我想校正刀盤平行度的。

可能是心理作用吧,校正後沖泡二壺覺得乾淨度有所提升,香氣及中段的甜感都有增強,心理作用也是作用,自我感覺還是挺良好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