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Tetsu Kasuya的四六沖法

we543543 wrote:
我其實不太能容忍那麼久的沖泡時間...(恕刪)

所以我才要減少一次注水,這樣兩分多鐘可以沖完
雖然還是比悶蒸後一次注水到底多一倍時間,也沒按照四六的比例
不過以我在公司使用KONO濾杯,不斷水沖法無法取得好結果的情況下,算是最佳解

四六這個比例,目前看不出來為什麼要四六
我覺得重點在每次注水的流速流量與停水的時間要測量,才能更準確的控制濃度和萃取率
以前使用斷水沖法都沒有在看這些


HARIO還開發了濾杯 粕谷監修 V60粕谷版





用新玩具 Skale II 紀錄的46注水法曲線。

個人覺得46法溫度對風味的影像比其他手沖法大。


BBdog3388 wrote:
個人覺得46法溫度對風味的影像比其他手沖法大...(恕刪)

四六沖法的斷水式沖法,可以大幅提高萃取率,影響力比溫度大的多

在相同的水溫開沖,不斷水法因為時間較短,結束時的水溫會較高
所以整個過程,除了第一次注水(悶蒸)外,咖啡接觸到的水溫都是較高的
但是用不斷水法要達到跟斷水法相同的萃取率,則必需要磨細很多
由此可見,斷水提升的萃取率,遠比溫度高幾度提升的大

其實不斷水法要做到跟四六沖法相同的味道也是可以
四六沖法也未必一定要1:15
這都要看你如何掌握兩個關鍵:濃度與萃取率


我在冬天用四六沖法,室內沒開空調,手沖壺有溫壺,起始水溫92度,最後一次注水後水溫87度
今天台北市高溫破紀錄,室內一樣沒開空調但有開電扇,手沖壺沒溫壺
起始水溫還是92度,但是在電扇的吹襲下,最後一次注水後水溫只有80度,比冬天還低的多
豆子當然不是同一支豆子
但我並不覺得在沖的時候,斷水或不斷水,溫度對我在沖咖啡時有什麼影響

我覺得水溫幾度在手沖咖啡不是很重要
這句話的意思,當然不是說你可以上次用90度,這次用85度,其他參數不變還可以結果相同
而是指,當你的環境與流程固定,每次開沖的溫度就會差不多,每次結束的溫度也會差不多
這個一致性才是重點
所以老手可以不需要溫度計,原因就在這裡
沖出來覺得萃取不足或過萃,可以微調其他參數,並不需要一定用溫度來控制
而且在手沖過程中還要去管理溫度的話也太累


Allen2999 wrote:
HARIO還開發了...(恕刪)

姑且不管那個濾杯,這個影片當做四六沖法的教學影片非常棒,雖然最後兩次注水有提早了些
特別注意它的粉層高度,注水速度,注水高度,注水位置
當初找不到這麼清楚的影片,我是從他的注水速度反覆看他比賽影片才摸索出來
補充一下,影片中注水時間點及量,流量不同
注水時間點m:s注水區間m:s注水時間s注水量ml
0 0~8 8 50
45 45~52 7 70
1:30 1:30~34 4 60
2:10 2:10~14 4 60
2:45 2:45~49 4 60

3:30結束
的確是非常棒的教學影片,看完照著影片模擬,就可以得到一杯均衡穩定的咖啡!

至於注水角度跟位置,其實我個人覺得影響也不大,當初參加粕谷哲老師的分享會,他提到的僅有在七秒內完成每次注水。
所以我覺得對手沖壺的要求,反而是能注大水量高過於其他條件。
在推廣上,幾乎只需要一只V60濾杯作為沖煮核心條件,其他有很大的彈性。

bakafish wrote:
姑且不管那個濾杯,這個影片當做四六沖法的教學影片非常棒,...(恕刪)
2貓2狗動物園 ●胖公主第一愛補
crazyfly wrote:
至於注水角度跟位置,其實我個人覺得影響也不大...(恕刪)

位置是會有影響的
因為這個沖法沖太邊邊的話側流會很嚴重,所以必需留些粉牆
水的高度也盡量不要超過第二次注水後的粉層高度
可能這些是屬於V60的基本用法,所以就沒有特別強調吧

在實務上,若要做到最好的狀態,要抓到注水到粉層高度剛好達到目標注水量
並且剛好在設定的注水秒數上

另外,影片中可以看到,最後一次注水後,水流下去的速度明顯變慢很多,這是四六沖法的正常現象
有些豆子這種現象會特別明顯
如果覺得泡太久了,可以加快第二次注水的速度,把粉層拉高一點
這樣沈積在下層的咖啡粉會比較少,下水就會快一些
粉水比是1/15嗎?豆子吸水率算不算,我每每沖都250cc,結果大家都在講300cc…是我有問題嗎?!

henry2508 wrote:
粉水比是1/15嗎?豆子吸水率算不算


這邊講的是注水量,一克豆用15g水,不是用咖啡液計算。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