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ote:
不要急 好東西還沒上菜呢
(恕刪)

讚!!老鼠偷拖鞋,大的在後頭!

所以您的意思是:前面的都不用看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所以您的意思是:前面的都不用看了!


其實也不是喔。
畢竟東西太多太亂了 使用狀況不同 喜好族群也不同
個人不會強調一定要什麼器材才算 “好”
尤其是如果有新手提問的話 我向來都會強調 “不要太執著於某些品牌的 / 型號“

第七彈
Nikon AF Micro Nikkor 60mm 2.8 D 1993 釋出 新品購入









這只鏡頭是當年購入 F4 之後 才補充的近攝鏡 主要是因為當年手上所持有的鏡頭
不論定焦變焦 可以從 17mm 一直到 200mm 然後再一只 500mm 鏡
但唯一的問題在於 全部都是手動對焦

是的 你們沒看錯 全部都是 MF 手動對焦
雖然在當時我很有把握可以用手動對焦拍到正在飛的海鷗 (快門先決)
但是!既然已經有了 F4 為什麼我還要執著於 MF 呢?
礙於囊中羞澀 思來想去 最後決定補足我的鏡頭焦距的一個小斷層:Micro 鏡

購入這只鏡頭還有一個重要考量:
當時已經是本科學生 而我所有的鏡頭皆為副廠變焦 / 定焦鏡
雖然在拍攝時 不論 構圖 概念 仍足以應付 但若要求更進一步的細節
例如 影像銳利 暗部的細節 整體情緒的表現 細節的還原 色彩的表現等等
就很明顯的不足了 於是下定決心要購入一只原廠 新款的鏡頭

個人覺得雖然 Micro 60mm 是相當低階入門款鏡頭 但因多出 Micro 功能
初學玩家完全可以將此鏡當作標準鏡頭使用
進階玩家 也可以將此鏡頭當作棚內商攝鏡 是個滿方便的選擇

側面可以看到有一個對焦限制選擇 (Limit / full)
當切換至 Full 階段時 其對焦範圍可以從 0.219 公尺(21.9公分)一直到無限遠

而切換為 Limit 時 會將對焦範圍分成兩段
如果當時對焦範圍是在 0.265公尺(約略) - 無限遠這個區段切換為 Limit
則對焦時 會限制在這個區間
如過對焦範圍是在 0.219 - 0.265公尺 切換至 Limit
則對焦時會限制在這個區間 雖然說真的⋯ 個人覺得 這功能有點多餘⋯

除了多了 Micro 這功能 我主要是把它當標準鏡頭用的
它的反差稍微偏高 而在近攝時景深表現還不錯
整體評估起來 表現還是相當可圈可點的


原作彩色正片


原作彩正

一點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手動對焦時的滑順感 個人不能確定是因爲
a. 鏡筒中有污垢導致潤滑不足 或
b. 長時間使用鏡筒內磨損
總之 經過幾年後 手動對焦明顯的不是很順暢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八彈 Nikon AF Nikkor 24-50 3.3-4.5D 1995 釋出 新品購入









這只鏡頭是我購入 60mm Micro 之後 深刻體會到了副廠與正廠的差距
於是痛下決心 決定慢慢汰換我的鏡頭系統

不否認的是 副廠產品有它的侷限 包括畫面鬆散 色彩還原有限 邊角變型等等
但是在我踏入攝影的無底洞時 副廠鏡真的讓我省了很多錢
讓我在有限的資源裡省下的錢可以嘗試更多的東西
當年手上的鏡頭幾乎清一色的都是 T 牌百搭 陪我走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而現在⋯ 這些鏡頭已經不敷使用 只能忍痛讓它們退休了

當時本來想依我的使用習慣 延用 28-70 / 70-200 的搭配方式
詢問價格之後 發現當時的 28-70 價格偏高
仔細考慮後發現 我在風景類的拍攝習慣 28mm 似乎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缺憾
當時手上雖有一只 24-48mm 但畫質實在⋯ 而另一只 17mm 感覺則是過分誇張

店員看到我為難的樣子 於是推薦我這只當時還算價廉物美的 24-50
總體評估後 加上已經有的 60mm micro 後續如果還要擴張補充的話
可以向下增購廣角 20mm 也可以向上增購 70-200mm 於是乎⋯ 它就跟我回家囉⋯⋯

整體來說 整體小巧緊湊 重量輕巧 畫質比預期中好的多
體積雖然偏小一點 但整體操作(搭 F4)上還是相當順暢
同時 個人猜測 因為這是比較基本款的設計
所以在整體表現上 算不上特殊 驚豔 但在操作上能給人一種簡單的信賴感


原作彩正

目前已經持有這只鏡頭約略 24+ 年 自添購 14-24 後 開始減少它的出勤次數
不過在一些比較隨興的出門散步 還是會帶著它 搭配 FM2 或 F5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九彈 Nikon FM2 + MD-12
FM2 1982 釋出 新品購入
MD-12 1978 釋出 新品購入





原來踏入攝影世界時 我使用的相機是家母在民國 6x 年購買的 Canon 系列
後來因為實在過於沉重 且鏡頭品質不佳 於是興起了換機的念頭
曾經走過那段歲月的玩家應該都對那個歲月有極深刻的印象

當時的相關科系 FM2 可以說是學生的 標準 / 頂極 / 百搭配備
價格不算太誇張 體積重量即使女性也能輕鬆攜帶過操作
進一步 可以加裝蛇腹 馬達 功能擴充極強 退一步可以當作一般家用相機

民國七零年代末期 當時正值暑假尾聲
小弟正在漢口街的攝影器材店打工 熱銷產品就是 FM2
印象中 當時機身的售價是在 7900 - 8200 搭配一只略為長方型的相機包 及 35-70 變焦鏡
總額約略在 11000 - 12000 左右 比較會講價的客人 我們會多送一組清潔用品
碰到比較會凹的客人 會多送一捲底片(柯尼卡 50元)

其實當時的實際售價已經記不清楚了
但印象深刻的是 這一整組的利潤只有台幣兩百元
反倒是底片 不記得是什麼款了 只記得是柯達的彩負
當時售價是約在 75 - 80元左右 但成本僅在 50 元上下
而且稍微正常的玩家都是一版十捲一次拿走 真是軟片的黃金時代啊~~~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工 終於把這台 FM2 帶回家了 此後它便取帶了 Canon 的地位
又過了一些日子 有段時間我練習快拍 / 新聞攝影 / 連拍等等表現方式
當我體會到過片速度的重要性後 又狠下心敗了 MD-12

搭配了 MD-12 後 才真正體驗到馬達的重要性 不僅過片快速
而且手感馬上升級不只兩三個級數 個人在有目的的拍攝時 當然會檢查電池
但即便是休閒性質的拍攝時 我也只有將電池取出
MD-12 仍保持鎖在 FM2 上增加操作的穩定性 它也一直沒有讓我失望 直到⋯⋯⋯⋯

幾年前有個機會跑了一趟北極 基於安全(損失金額) 穩定 及 重量考慮 我沒帶 R8
而是選擇了 FM2 一路上還算正常 直到抵達目的地後⋯⋯⋯⋯

測 光 表 不 會 動 了!我有換電池啊?

經過幾番檢查也無法排除狀況 只好臨時下載了手機測光表 app
可惜因為雪地反光嚴重 測光嚴重失誤 而且當地真的是一望無際的雪 拍照不宜

直到返回南方後 再次仔細檢查
才發現是電池蓋不知道在某次的電池漏液造成的腐蝕而接觸不良
所幸漏液時只有往下流 而且當時相機是垂直正放的 所以只有電池蓋裡有被腐蝕
用砂紙將鏽蝕處磨乾淨後就一切正常了

總結來說 FM2 搭 MD12 這個組合 在機械式機身裡 如果它說自己是第二⋯⋯⋯
大概就只有 F3+MD4 敢說自己是第一名~
所以直到現在 不論我是帶大型 / 中型 出去拍照 我始終都會多帶著 FM2 做為備用機
但它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最麻煩的就是 MD-12 ………

FM2 使用者都知道 需要測光時 必須將過片桿撥離 鎖定 位置
然後按下半段快門 如此才可以讀取測光數值

搭配 MD12 後 快門功能轉換至 MD12 上 機身快門必須壓至鎖定位置
開啟 MD12 電源 然後輕按 MD12 快門半段 這樣才可以讀取測光數值

但不知道是 Nikon 設計的失誤 或是怎的
如果在操作後忘記將 MD12 電源關掉 它並沒有節電自斷功能

就我碰過的狀況來說 只要忘記關 MD12 電源一至二天後
MD 12 裡的八顆新的三號電池就會耗到完全沒電 同時
機身測光電池也是處於待機 耗電的狀態 大約在 二至三天後
機身電池也會耗到沒電 使用時 建議玩家養成隨手把 MD 12 電源關掉的習慣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暗房教父
其實廠牌不記得了 印象中當年買過兩次 原本那只裝別台相機時弄丟 後來又花很多時間才又買到 因為裝了很久 個人覺得很合我的手型 拍攝剛好卡在右手無名指與小指中間 增加穩定感 所以沿用至今
kingliaw99
民國70-80年代,全新FM2大約7000-8000沒錯。小弟當時窮學生一枚,常去驊陽櫥窗前望梅止渴。直到錢終於存夠了,也漲到12XXX以上。MD12是在好多年後由長輩贊助。
第十彈 Tamron 17mm SP 151b 1984 釋出 新品購入







當年騰龍百搭系列可算是紅極一時 相較於原廠鏡的價格
它造福許多預算有限的玩家 使得玩家有更多機會嘗試不同焦距的鏡頭
只可惜整體表現上還是有進步空間

以這只 17mm 為例 它的邊角變型稍微嚴重
若仔細檢查後 可以發現邊角的畫面幾乎都呈現鬆散模糊的狀況

唯二的解決方案是
1. 保持與被攝物的距離 尤其避免近距離攝影 並且
2. 縮光圈至 F8 以上

如此一來 它的實用性便大打折扣 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十一彈 Tamron 24-48mm SP 1980 釋出 新品購入



騰龍的百搭系列中 這只 24-48mm 是我最常使用的一只
整體來說 色彩 / 銳利 表現都相當不錯 缺點同樣是廣角/大光圈時 邊角比較鬆散
針對一般玩家來說是很不錯的旅遊鏡頭

個人比較在意的是鏡筒結構有點怪怪的 新品時還算滑順
使用相當次數之後整體就變非常鬆散 所以在購入Nikon 24-50 之後就將其便宜售出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十二彈 Tamron 28-80 (01A? 27A?) 1980 釋出 新品購入

這只是我購買的第一只鏡頭 原本搭配 Canon 機身 後來換百搭接環轉給 FM2 使用
但因年代久遠 已經忘記當初究竟是 01A 或是 27A 了

當時這一只 及 稍後要介紹的 80-200 是我的主力組合
在學校社團所拍攝的作品 超過九成以上 都是這只 28-70 拍攝
剩下的一成不到則是 80-200 那一只拍攝

整體上表現相當不錯 銳利度 色彩還原 型變 等等都物超所值
但很可惜的是它似乎採用跟 24-48 相同的設計(或公差?)
經過一段不算長時間的使用 整個鏡頭會變的相當鬆散
而後便將該鏡便宜出售了



第十三彈 Tamron 80-200 Macro 1980 釋出 新品購入



印象中那個年代 Tamron 有同時推出兩只 80-200
據傳這一只的品質遠高於另一只 但價格卻相差不多

個人使用上還算不錯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的鏡筒也跟騰龍的其他鏡頭一樣有點鬆散
所幸並不算嚴重 於是這一只鏡頭就留下到現在

啊~~!!!!! 打到這邊我才想起來時間序有點錯亂~
準備上點不一樣的了~~~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jenhoxen
記得當年騰龍這焦段不是SP70-210/3.5和Adaptall-2 80-210/3.8-4高低配嗎[不知]
我記得以前有收過:

騰龍 Adaptall-2 80-210mm f/3.8-4 (103A).

網圖資料如下:

jenhoxen
我的第一支長焦也是這支[笑]
打到這裡我才發現我漏了一台很重要的相機
這台相機 還有 Mamiya RB67 陪著我走過加國的求學歲月一直到現在

第十四彈 Cambo SC 4x5 / Rodenstock APO - Sironar - N 210mm 1973 釋出 1996 新品購入



這台相機是當年入學後因學業需要購置 礙於金額有限
所以搭配了較為便宜的機身 但購置品質較佳的鏡頭
圖中單軌因外出需要 另外購置了比較短的軌道
腳架是搭很久以前就購置的 Manfrotto 55B 鋁質

整體來說 機身價廉物美 在使用上相當簡便而直接 是初學者入門的最佳學習工具
缺點是整體結構偏重 且結構上較爲簡陋 整體使用時(尤其戶外操作時)需要多加注意

鏡頭部分 我購置的是 Rodenstock 210mm APO 鏡
這只鏡頭原本是設計給 5x7 相機使用的 它的 Covering power 達到 72 度

此鏡功能極強 即便裝設在 5x7 相機上 且相機有經過相當的調整(tilt, swing, shift)
它的 covering power 仍然能夠滿足 (廢話⋯)

同時 銳利 / 色彩還原 / 階調極豐富 簡單來說
如果使用這只鏡頭 只有彩色正片 才能把它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當時只要有出門 都會帶著它到處拍照 直到有一次
當我踩著路邊積雪要走到一個小溪谷的時候 突然感覺腳底踩的地方質感不對
正想要退出一兩步的時候 腳下冰層突然破裂 “喳” 的一聲
整個人扛著相機陷進雪堆裏直到胸部的高度

陷進雪裡後 我才發現原來我踩的地方是一條大水溝 可能是幾場大雪後
將整個水溝蓋滿 而後又因為天氣曾經回暖形成一層冰殼 然後又被雪覆蓋
當我扛著相機踩上去時 冰殼不能承受我跟相機的重量 所以直接踩穿冰殼 卡在雪中

嘗試過幾次要爬出雪坑 但因爲洞口太小 我又沉的太深 始終都不能爬出來
最後是將相機拆下 用腳架將我胸前的冰雪敲碎 敲寬 敲緊
一直到我終於做出類似兩層台階的平台 我才終於脫困
等我脫困時 雖然耗時不多 但衣物內已經大汗濕透 腳下卻是已經凍到沒有知覺
還好我離車子不遠 趕緊上車 開暖氣 脫衣服 烘乾衣物 烘腳 回暖

從此以後⋯ 只要有在類似的狀況拍照 即便有可能不會用到 雖然很重⋯
我也還是會帶著我的 55B 鋁腳架 至少⋯⋯⋯

我知道它可以當椅子坐 我還知道拿來敲冰脫困是沒問題的~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十五彈 Sinar Sinaron S 360mm f6.8 Copal 3 約 1990 釋出(?)二手購入









這只鏡頭是為了 8x10 座機準備的 我沒有特別的去調查這只鏡頭的製造廠商
但印象中 它是由 Sinar 委託 Rodenstock 製造 / 掛牌的 Covering power 大概是 14“(?)
可惜的是照片中我忘了放個比例對照一下 感受一下它的龐大

快門本體是Copal No.3 鏡片設計組合則是 Sironar
銳利就不用說了 要強調的是
色調還原相當真實而柔和 由此可見德系鏡片的實力

操作時要注意的是 “不要一味的縮光圈” 追求銳利度
這類的鏡頭的最佳解析度是在光圈縮小三至四級
或是約略相當於最大光圈 與 最小光圈正中間的那兩三級光圈
以這只鏡頭為例 它的最大光圈是 f6.8 最小光圈是 f64
所以最銳利的光圈約略是 f16 - f22

當然了 整體操作上還是有很多變數 例如
需要的景深 被攝物的距離 現場環境限制 乃至於底片平面 / 鏡頭平面的位移 等等
這邊就不再特別說明 光圈對銳利程度的影響

至於缺點⋯ 可想而知 重量!
現時手上沒有磅秤可供量測 但以粗略的手感 它比 FM2 + MD-12 + 電池 還要更重一點
有鑑於此 可以想見 它並不適合裝在便當機之類的相機

這裡補充一下 Sironar 的設計
鏡頭的基本設計概念 其實約略在十九世紀末 二十世紀初就差不多發展的相當完善
例如常聽到的 Angulon, symmar, sironar, xenar 等名稱都是鏡片設計組合的方式
現有的鏡頭 / 鏡片設計組合 都是由這些基本的設計衍生發展出來而鮮有改變

其中某些組合在某些環境表現特別優異
例如 Angulon 適用於廣角鏡頭 而 Xenar 適用於望遠鏡頭

鏡頭設計時會根據需求 搭配 / 組合 / 調整不同的基本設計
研發組合出不同的名稱 例如 Apo-Summicron 等

如果看到鏡頭名稱包含兩種以上的基本名稱
就可以知道它是由兩個不同的基本設計組合而成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基本的鏡頭設計 搭配所使用的鏡片組合 了解一下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