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chiang wrote:
這一本是我三十年前在...(恕刪)

我早期有收藏日本的相機年鑑.

還有一些尼孔廣告宣傳品折頁.

以前拍的舊圖分享:[找到再貼].

NIKON有一組趣味鏡頭.可以收藏.

記得以前在01有寫小文介紹過喔!

網路資料分享:[我有收藏400/8這隻]

Nikon FUN FUN LENS SET.是日本尼康公司2000年發布.生產1年就停產.一套三支.
它們分別是20/8超廣角.400/8遠攝和改變鏡頭組件可分成120/4.5或柔焦90/4.8鏡頭.

鏡頭鏡筒為金屬製造.而接環是塑料的.這套鏡頭開始在日本尼康公司產過1批.
鏡筒上沒印字.外包裝的外盒也不同.由於產產量很少.所以算很稀有.難得一見.

後來又重新生產.新包裝上市1年多.因此有二個版本.

網圖資料分享:[目前市價約7K].





第七十一彈 Kodak 8x10 Hardrubber tank, Film hanger, hanger cage


這裡展示的有柯達 8x10 槽式沖片槽, 8x10 底片架, 4x5 底片架, 底片籠

相信大家在初學暗房時 總會看到說明書中寫道 單張底片沖洗(槽式沖洗)
是的 說明書中所提的便是上圖的沖片槽
沖片槽可搭配前面提過的片軸架 以沖洗捲式底片
或搭配其他的底片架如 5x7 底片架 或是檢測片架專用於沖洗密度檢測片之用
底片籠則是用於沖洗大量單張時使用 雖不是很少見的東西 但也不是很容易找到

槽式沖片的其優點自不用說 價低 穩定 大量沖洗可以將成本降低非常多
平均起來每沖一捲底片(或相等尺寸) 成本幾乎只等於補充液的價格
即便加上固定時間的密度檢測 平攤費用後仍是便宜到誇張

缺點也是很顯然易見的 除非是大量沖洗 否則每次的初始設置便是極重勞力輸出
更不用說 即使只是用自製 D76 顯影劑 + 海波定影 基本花費都要近千元以上
而每次沖片前的溫度穩定等等花費及時間 亦是極耗心力體力
第七十二彈 各式片夾


左上 - 外側為 8x10 內側為 4x5
左下 - 4張用 4x5
中上 - 外側為夾式 8x10 內側為 5x7
中下 - 密度檢測片用夾
右側 - 呃⋯ 忘記是啥尺寸了 總之是約略 4x6 左右通用尺寸的彈性片夾
歐網看到的暗房用品.資料分享:

20 世紀 50 年代的修飾套裝 | 暗房設備].

Philips Paterson 自動暗房計時器 FP101 暗房設備.

歐網資料分享:

何老
畢竟我的主題只是自己在這些年累積的器材
所以上面的物件 個人沒用過的 或是不相關的部分就不展開了
有關手繪彩色照片(Handcolouring) 跟 修整(retouching)
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上圖為上色套件

手繪彩色照片大概在十九世紀末就已經很盛行了
主要是用油畫顏料(透明色. 這裡不展開說明透明色/不透明色的不同)直接畫在相紙上

而在 60 年代後 混用媒體的表達方式把手繪彩色照片又推到另一個層次
同時因爲化學透明染料的進步 跟 器材的進步
開始有人用透明水性顏料 搭配噴筆等工具上色 算是一波大躍進

最後一波是柯達在 1990 年代生產的 P-Max 相紙
甚至可以將它稱之為 Kodak 在傳統暗房上的最後一次掙扎
在 Pmax 之後 Kodak 就差不多沒再推出過創新的產品
同時開始關閉世界各地的產線

至於 Patterson 產品 個人手上也有一些
它的設計比較適合個人少量沖洗 不太適合大量 或 商業級操作
老何boss
也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