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彈 Nikon BR2 Reverse Ring Adapter





這也是個很有趣 便宜 便利 有效 的近攝用配件
可惜的是 因為其特殊性及利益等等因素 在台灣的市場能見度並不高
印象中它有依被攝物距離等分為 BR2 及 BR2A 等(?)購置前建議先作一點功課

前面提到過 被攝物 / 鏡頭 / 底片平面的相互關係 這個配件就是利用同樣的原理
把整個鏡頭反轉後接到機身上 如此被攝物跟鏡頭可以拉到非常近



個人發現這種轉接方式不僅可以將拍攝距離拉到非常近 甚至遠超過 Micro 鏡的定義
更重要的是 畫質遠高於市場上多數的近攝濾鏡
個人認為 在畫質方面來說
近攝濾鏡 < 近攝接環 < 蛇腹(功能性)< 反轉接環 < 專用近攝鏡
其 CP 值簡直高到破表

可惜的是它有鏡頭口徑等等限制 同時在某些特定功能的要求上 可能有比例等等問題
總的來說 將鏡頭反向裝置後 它的比例計算方式是跟正常的焦距是不同的
同時 它並沒有參考的數據可以對照
所以使用上最好是能找到原廠說明書 需要一些時間熟悉一下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三十三彈
Nikon F3 友情出借 / MD4 二手購入 / MF4 二手購入 / DW4 新古品 二手購入
PB4 二手購入 / 135mm/f2 新品購入









這次要介紹的是 F3 的大組合 眼尖且對 F3 熟悉的網友應該已經發現
這裡出現的蛇腹 PB4 並不是針對F3 設計的蛇腹配件
奈何目前還沒有找到品相 / 價格都能滿意的物件 只好先把 PB4 裝上獻醜一下





這裡出現的 F3 細節就不介紹了 相信對機械底片機的玩家都對它很熟悉
可惜的是我目前尚未入手 此台 F3 是從朋友處借來拍照用
實際上 這麼久以來 也是本人第一次操作 / 使用 F3 真的頗感汗顏。

在操作上 除去部分擴充功能 及 配件
F3 的操作與 FM2 幾乎並無二致 但在手感上更為細緻 紮實
MD4 更是號稱當年最快的捲片馬達 可惜的是 F3+MD4 這樣的搭配並不太符合個人操作的手感
這次取得 MD4 後 個人很驚訝的發現 原來早在那年代 MD4 就已經有倒片功能
同時 若搭配 MF6 等不同的背蓋 它還可以作到預設拍攝張數 / 倒片預留片頭等功能
不愧當年的機皇

圖中另搭配有 DW4 觀景器 基於拍攝習慣與角度取捨
個人對於這種配件完全沒有免疫力 雖然 F3 另有多款觀景器可供選擇
但個人還是偏好於 DW4 這一類型的觀景器
DW4 的優點在於成像清晰 銳利 且因有眼罩遮擋 對焦時不受環境影響
缺點是其重量 無法收折 所佔空間較大 且容易碰撞到
另 DW4 在裝置時 必須依說明書設置接目校正 使用時需多加注意

與 DW4 相比 DW3 也是腰平觀景器 重量較輕 可以收折
缺點是對焦時易受週圍環境光源影響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三十四彈 Tamron 500mm F8 SP反射式望遠鏡頭 1983 釋出 新品購入



對於一眾玩家來說 反射式鏡頭的存在是一大福音
它有效的減少了極大的重量 且有著有趣的甜甜圈效應
相信任何使用過 / 看過 反射式望遠鏡鏡頭作品的人都會對他有極深的印象

當年購入後 著實擴展了我的視野
但後因手上已有一只 Sigma 500 折射式 便將其售出了
直到最近 看到了一只品相還不錯的 Nikon 500mm 反射式
一時心動 且價格漂亮 心一癢 手一滑 就又把下面這只 Nikon 500mm/F8 帶回家了

第三十五彈 Nikon 500mm / F8 反射鏡 釋出時間約為 1968-1983 二手購入



購得之後第一件事當然就是點貨 當時在拍賣網站上的資訊顯示包括皮筒及鏡頭
賣方並未顯示是否包括原廠濾鏡 檢視後開心的發現
原持有人 / 販售人 似乎對這只鏡頭不太熟悉 原廠所附濾鏡完好無缺
且從未使用過 算是撿到一個大漏



唯一美中不足的皮筒的脫漆 當年的皮筒是由合成皮搭毛氈紙製作 外覆漆皮
年久日深後 漆皮已經開始龜裂剝落
將皮筒稍加清潔後 我用了些色料刷上 希望可以保留完整的原貌
奈何底層的毛氈紙變質太過嚴重 色料無法完全滲入底層
變質的合成皮仍持續剝落 無法黏著
只能等稍後閒暇之餘 再以真皮製作出一只皮筒將其替換



裡面除了鏡頭上所附裝的一只保護鏡
另外附有一只淺紅濾鏡 一只深紅濾鏡 一只黃色濾鏡 以及一只 ND4 減光鏡
以這搭配來看 仍是以拍攝黑白為主的配置



個人認為 反射鏡是一個必要 但 無奈的存在
它的優點明擺在眼前 輕量 便宜 畫面有趣
缺點卻也不少 畫質稍低 恆定光圈

就我以前的使用經驗總結 個人在拍攝鳥類等需要高速追拍的時候
我會選擇搭配可以光圈先決 且有 1/8000 快門的機身 同時搭配 ASA 400 以上的高速底片
拍攝時只需要專心對焦 而無須理會曝光值 這樣可以增加相當的工作效率

待熟練後 就個人習慣來說 即使是追拍飛鳥 也極少有脫焦 / 曝光失誤的問題
相信搭配 DSLR 機身的玩家更容易發揮

反射鏡的另一個問題是它特有的甜甜圈效應 對於多數人而言
這樣的畫面或許很有趣 很驚豔 但個人覺得 這樣的畫面很容易使人視覺疲勞
看多了 就覺得這樣的畫面很膩 有種疲勞轟炸的沉悶
這也是後來決定將 Tamron 那一只出售的原因之一

另外 Nikon 及 Tamron 都有設計鏡頭底部的腳架固定座
Nikon 更是很貼心的將鏡頭接環作成可旋式 可依構圖需要將機身旋至垂直構圖
唯此接環容易鬆動 雖不至於脫落 或 漏光 但在使用上手感稍有扣分
購入時 建議不妨先試一下手感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三十六彈 King BrightBox 5000 LED 燈箱 出產年分不詳 二手購入

某天無聊在逛網拍 看到一個東西頗為心動 競拍起價 “只要” 110円
二話不說 先標先贏 如果有人競標再說吧

雖然之前在散步時有看到過一種 LED 的類似電子燈箱的東西
可惜當時沒下手 後來想去買的時候已經沒貨了

不出意外的 被我輕鬆拿下了 經過漫長的等待 終於通知已經到貨
查了一下運費手續等費用 蝦毀?!
日本當地及國際運費等加起來約略 1030NT?! 既來之則安之 領貨去~


裡面還有說明書 / 廣告紙




插頭 / 開關 / 軟磁鐵條


雖然盒子看起來有受潮 變型 但本體看起來仍有九成+ 乾淨 完整
電線跟開關看起來是原裝的 但不確定是不是有整修過
反正對我來說感覺有點兩光 等有空再去找個品質好一點的電線插頭換上去


插上電試試看 波紋是因為頻率的關係 肉眼看起來是正常發亮的


跟我原本使用的 45 片看片器比一下


背面的橡皮腳似乎少有一個 不過沒關係 在換電線的時候可以順便換掉
同時計畫將開關直接改裝到燈箱側面


拿出之前的黑白正片看看效果怎麼樣




120 負片


810 負片


用 6x7 負片洗出來的偽 810 正片


一張 67 放大的 810 樣張 跟 810 偽正片


對於個人來說 燈箱雖不常用 但卻不可或缺
到時候再依個人需求把它稍微改裝一下吧

等到東西都收回箱子後 我才突然想到忘記用色溫表測一下顏色
原本用的小台的那一個稍微有點色偏 印象中是用了一片 15M 的 CC 濾片貼上去

不過正片取得 拍攝越來越困難 等到這台需要的時候再去找看看吧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這要黑白負片特殊處理才能生出黑白正片,我知道的是這樣,不知道有沒錯誤
Wahaha214 wrote:
這要黑白負片特殊處理...(恕刪)


是的。上面的 35mm 即為此處理
但 810 的偽正片是用 ortho 片晒相而不是此類處理 請多注意

其實邏輯很簡單 只是步驟很繁雜
邏輯上 是把已經顯影 但未定影的 負像 漂白洗掉 這時候會剩下未曝光的感光膜
經過二次曝光後 再以普通的相紙顯影藥水顯影即可

Ilford 負沖正 pdf

以前 Kodak 曾生產過 Kodak T-Max Direct Positive Developer
(微暖黑調 但可以 Selenium Toner 調配染色使成為 棕黑調 或 冷黑調)
是 DIY 的最好選擇 可惜很久前就已停產

Agfa 也曾生產過 Scala 前面 #26 的柳樹即為 Scala 所攝
Scala 是相當乾淨的冷黑調 且階調極為豐富
另 其速度為 ASA200 在拍攝上便利許多

個人也曾用 Ilford XP1 或 Tmax CN 以 E6 沖洗
印象中 XP1 呈現一種混濁的綠黑調 Tmax CN 則呈現混濁的棕黑調
(或是相反?已經太久了忘記了)

Ilford 個人推薦 PanF
反差 顆粒 及 階調反應都不錯 亦可以用 Selenium Toner 染為 棕黑 或 冷黑調
Delta 畫面反差偏低 但速度可以接受
不建議用 HP5 反差偏低 且階調混濁

DR5 印象中是以 Foma 底片為原型研發 我沒試用過此種底片
聽說它是採用跟 Scala 同類型的藥水 且適用於相當多種黑白底片
可惜他跟 Kodachrome / Scala 一樣 必須寄去專門 lab 沖洗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三十七彈 Nikon FM2 + 50mm/1.4 + PB6(1983釋出 二手購入)
+ PS6(1983 釋出 二手購入)+PB6M(1983 釋出 二手購入)



這裡可以明顯看到 我所購入的 PS6 有缺少捲式底片座
不過因為價格太漂亮了 而且我的使用上不太常用到這個功能
所以看到這個拍賣時 很乾脆的拍下來了

拿到手上後 按照慣例 先大部分解 檢查所有細節及功能
這時候 我發現底座轉動似乎有點太鬆 多次測試後 確定是軌道壓板有點磨損
(此照片為示意其位置 及 部位 沒有拍出磨損處)


但因為 Nikon 已經將調整螺絲點過膠 不易調整
乾脆一狠心 將整個 PB6 全部分解後 將調整螺絲取下
重新攻牙後 更換為市面上較為容易取得的內六角螺絲


如此修改後 在個人的使用上比較方便

將 FM2 裝好 架設在腳架上 來個完整的全景照








相比於 PB4 及 PB5 等各種近攝蛇腹配件
PB4 的優勢在於提供各部的移軸操作
PB5 是攜帶輕便
PB6 則是極端的強化了近攝部分的操作
它除了一般的蛇腹功能 還可以將蛇腹分離 搭配 BR 接環
將鏡頭板倒轉後 可將鏡頭倒接 提供更近距離的近攝距離
(此處只顯示蛇腹分離 及 鏡頭板反轉 未顯示正確的蛇腹及鏡頭倒接方式)







強化 PB6 的另一個方式是加長軌道
Nikon 對此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增加軌道的長度 其配件型號為 PB6E
唯因市存商品不多 且架格偏高 目前為止還未找到值得入手的產品



有趣的是 PB6E 的底座較為厚實 所以裝置 PB6E 後
應將腳架固定點由 PB6 轉移為 PB6E 的底座上 使用時請多加注意

此外 前面提到過 PB4 的問題之一在於機身與軌道太近
此時 如果機身上有裝設捲片馬達 在組合及操作上會有相當的限制
針對此問題 Nikon 在 PB6 上推出了解決方案 “PB6D”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加高的底座 裝備在鏡頭板及機身板的底座下
如以可以加高軌道與機身的距離 增加機身的操作空間
奈何因爲需求不大 市存商品的價格都略偏高 目前也還未入手

操作時 個人強烈建議至少要兩條快門線 或一條雙頭快門線(不建議)
一條連接至鏡頭板上控制光圈 另一條則是連接至機身控制快門
PB6 上雖然有景深預視鈕 (及/或) 鎖定 但在拍攝時並沒有光圈連動
在某些狀況下 使用快線分開控制光圈及快門 可以有效降低機身震動


(鏡頭板下略呈長方型的撥桿即為景深預視 及 鎖定
使用預視時 將撥桿往下按即可縮光圈 放手後撥桿自動彈回
若要鎖定光圈 則是將撥桿往下按後 向內壓入
解除鎖定則是稍將撥桿壓下後向外拉出即可)

PB6 的另一個配件就是 PB6M

其中包括了一塊底座 一只毛玻璃透明底板 一塊灰色金屬不透明底板 以及一個端面螺絲

使用時需將軌道上的端面螺絲取下 然後將 PB6M 鎖定在軌道上
鎖定後 可直接將整組相機直立置於桌上 呈顯微鏡的形狀




搞到這裡 真的不能不佩服整體的設計 如果將這組相機放置在光桌上 或搭配任何底部光源
同時裡面搭配的半透明毛玻璃 此時可拍攝底部光源的效果
但若搭配不透明金屬底板 則可拍攝正向或側向光源的效果

喔對了 PS6 前端有一個鎖定螺絲 放鬆螺絲後
正片架可以上下左右移動以供構圖微調 在操作上是極方便的存在



(圖中僅顯示左右平移)

最後 有關蛇腹的物件到這裡已經差不多全部介紹完了

這裡提出一點有關蛇腹的知識
如果需要購買蛇腹時 務必重點檢查蛇腹的狀況
如果無法當面檢查 至少都要請賣家將蛇腹展開後 將各方向拍照檢視
多數都不太有問題 少數會有針孔漏光 要修補也不太難

偶爾會有一些老化 乾裂 破損等極劣質商品
雖然在價格上極誘人 但在修復過程相當昂貴 或 耗時
除非是極罕見的物件 否則不建議購入

早期有一些相機蛇腹是採用皮革材質製作
內層為薄紗布 中有紙質甚或薄板做出形狀 外覆皮革
日久月深 皮革會失去水分及油脂而乾裂
如果外觀還算完整 可以使用牛腳油抹在皮革部分上
應該採取 少量多次的方式以使皮革完全吸收油份 但不至使蛇腹觸感油膩
萬一手上沒有牛腳油 亦可以使用矽油代替(不建議)

稍微中期的蛇腹 有許多採用複合材質
基本上多為細紗布為基底 上貼薄雲紋紙折出形狀
外層可能使用橡膠類塗層 或再次包覆細紗布後再刷橡膠塗層
使用橡膠塗層的蛇腹不太需要保養
若有破損 可以用類似的細紗布貼上後另用彈性塗料塗佈修補
但若破損太過嚴重則建議直接換掉

新款的蛇腹多為全橡膠質壓製的產品
如有破損 通常無法修復 多數僅可用不透明的黑色膠帶貼上修補
萬一太嚴重的破損 建議直接換掉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三十八彈 Leitz 鎂絲燈泡式閃燈 約 1950 年代釋出 二手購入

當年在課堂上 教授展示了一次 鎂絲閃燈的威力與美感
從此對鎂絲閃燈所展現的亮度 光質 與 美感深深著迷
而後便走遍各二手相機拍售場搜購鎂絲閃燈
剛好前面 何老 提到過鎂絲閃燈 這裡貼出剛好在手邊的一只閃燈




圖中可見 原廠盒裝中 除了閃燈主座外 還有訊號線(電源線) 反光板 轉接座等
其中所附的鎂絲閃燈是另購的 放在這裡只是因為個人在展示 說明的時候方便一些






分解之後 可以很容易就看出來 整體結構其實很簡單
主體下部就是電池槽 裡面可以裝下一只一號電池 (D型電池)
主體上部其實也是個閃燈座 它可以裝下一只 E27 底座的 鎂絲閃燈泡


中段是一只 E27 轉中型鎂絲燈泡的轉接座
原廠另外附上一只 中型轉迷你鎂絲燈的轉接座




反光板是以鋁質製作成扇型結構 開端及尾端側都有一個鉤型結構
展開後 兩側對鉤即可組合


這裡可以看到 傘型反光板的底座柄上有刻度凹痕
此刻度是為因應不同尺寸的鎂絲燈泡轉接座搭配使用
基本的邏輯是將反光板的中心高度 約略對準燈泡的最大直徑的中心點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傘型反光板背面的中心螺帽時間久了會鬆脫
使用前最好養成隨時檢查的習慣


訊號線(電源線)




這裡要注意的是 這種類型的閃燈 跟現今常見的閃燈不同
現今的電子閃燈多是高壓+觸發式(LED 類不算)
它的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 是一只高壓電容貯存電流電壓後
訊號線僅只是一個短路回路的電路線
按下快門後 相機內的短路開關導通 從而觸發閃燈內的低壓電開關
根據觸發的低壓電開關開啟高壓電開關 使高壓電得以進入高壓電閃燈燈管中

相比於電子閃燈
此類鎂絲閃燈則是單純以閃燈中的電池點燃 訊號線同時也是電源線
當按下快門後 電流由電池進入相機裡的短路開關
然後回到燈泡處 點燃鎂絲燈中的火藥 進而將鎂絲點燃
故此 閃燈中的電池規格必須遵守廠商所定規格
印象中 有看到過的極限是使用 9V 電池
多數是使用一只到兩只 一號或二號的普通電池
切不可以使用高電量的電池 否則可能導致相機內的短路開關故障或燒毀



另外 因為這類閃燈已經出產很久了 市面尚存的產品配件多有缺損
最常遇到的便是訊號線缺少 破損等等

其實這東西要做不算困難 可以先購入一只閃燈訊號線
約 30公分或更長 但最好不要超過兩公尺以上
太長的話 電流下降太多 有可能無法點燃燈泡

將這條訊號線的 “閃燈端” 剪斷並分解開 注意非相機端
分解開後 裡面應會有兩條線
然後由電子材料店買入如圖中所示的喇叭插頭端子(香蕉接頭)兩只


購買時請注意尺寸及後端尺寸 分別將電線兩端各接在一個香蕉插頭上
必要時 外源的隔絕包覆依需要 以熱縮套裝好即可

個人會建議 即便有收到完整的套件 也應該自製一條訊號線
盡可能避免使用原廠線 造成原廠線損壞 使其價值降低

另 圖中所示為藍色燈泡
其實較早的產品應為透明燈泡 這是因爲當時還沒有彩色軟片
在燃燒時 雖然肉眼所見為亮白色 但實際上其色溫仍略偏黃
在 1960 年代後期 彩色軟片開始盛行 鎂絲燈泡廠商為校正色偏
於是將燈泡外覆以一層藍色塑膠膜 使其在照片上可呈現準確的顏色

購入閃燈鎂絲燈泡時盡可能購入同款同批的商品
仔細閱讀說明書 找出該款產品的確實 GN 值
若沒有說明書 建議在晚上野外黑暗處測試一下
同時將測試後的 GN 值記下 以避免後續的浪費

還有 現行閃燈依照大小的差異 其閃光瞬間時長約略在
百萬分之一秒 至 萬分之一秒 左右
(確實數據忘了 萬一數據有誤 有知道的網友還請留言)

但鎂絲燈泡的閃光瞬間時長多在 1/100 秒 至 一秒左右
(超大型的鎂絲燈泡燃燒時間會更久 不過沒有確實數據)
扣除掉剛開始點燃 及 後面燃燒漸暗的時長
真正可用的瞬間最大光度約在 1/30秒 左右甚至更長
(視鎂絲閃燈的種類 及 大小而定)
可用的同步快門往往都在 1/60 秒 或 1/30秒甚或更慢
故此拍攝時 主題限制 或 環境限制 稍多
使用前最好詳細讀一下說明書 確認建議的同步快門速度

最後 若有玩家想以此類閃燈拍攝 務必改造一下 外面罩上一個金屬紗網!

有段時間很痴迷於此類閃燈 最後決定請朋友當 model 測試一下拍攝效果
沒想到 我之前試拍靜物時一路順暢 但找朋友試拍時 按下快門的瞬間

碰! 的一聲
直接炸燈 所幸雖然碎玻璃很多 但威力並不大 也沒傷到人
待清理後 試拍第二張

碰! 再次炸燈!!!
朋友被噴的一身碎玻璃 朋友嚇的後面都不敢再拍了
請大家多多注意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jenhoxen
我記得Metz 45CT系列全光出力閃光持續時間為1/000秒
第三十九彈 Nikon 1000mm Reflex 約 1959 釋出 二手購入

右側為 50mm / 1.4 做為對照用




這裡介紹的是 Nikon 的三隻 AI系 反射式鏡頭中的二哥 1000mm / f11
這系列中的老三是前面介紹過的 500mm / f8 而老大則是 2000mm / f11
市面上偶有 2000mm / F11 出現 不過價格真的太恐怖了
同時多數狀況都不佳 或是 配件有缺 所以就直接跳過不考慮了

眼尖的朋友應該看的出來 此鏡並不是完整套件 除了原廠皮筒狀況太差
幾乎不可能修復 所以決定將其拆卸零件後另行製作一只皮筒
另外還缺少了原廠搭配的濾鏡 以及對焦用手柄
所幸我手上還有 500mm / f8 的鏡片可用 同時也可以自行車製對焦手柄
故不算有多大的問題


與 50mm/1.4 及 500mm/f11 對照

相比於 500/8 在操作上幾乎完全相同 要注意的細節也差不多
除了 500/8 的機身轉向裝置是直接做在鏡頭接口
1000/11 則是鏡頭接口做成固定式 而採用鏡外接環
需要轉向時是整個鏡頭同時轉向 此外 在成像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唯有三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1. 因為鏡身直徑比 500mm 大很多 在對焦轉動操作上也困難很多
對焦手柄幾乎可以說是必備

2. 有使用者提出原廠所附的後端保護鏡 (UV 鏡)在某些場合會造成鬼影
個人還沒有做過詳細測試 但個人不排除濾鏡 或 鏡頭本身的問題

3. 整體重量的平衡並不是很好 以 FM2 做測試
不論是否搭配 MD12 亦不論是否搭腳架 都很難抓到一個容易操作的重心
建議不要手持 必須搭配夠重夠穩定的腳架 避免整個相機往前栽
也可以空出手對焦 / 操作


其實購入這只鏡頭並非打算做攝影用 主要是打算改裝做望遠鏡用
但收到物件後發現品相比預期的好的多 所以還是決定做拍攝用

後記補充:
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不論是 500/8 或是 1000/11
這兩只鏡頭的對焦距離標記並不是很準 甚至誤差還滿大的
例如 1000/11 這一只 將對焦環轉到底的時候
對焦環並不是對在無限♾️ 標記上 而是對在 m / ft 標記上 近距離的誤差就更大了
因手上取得的兩只都沒有維修 或 摔傷等跡象 基本可以排除是不熟練的維修造成

但正因如此 更難以想像這有沒有可能是 Nikon 原廠設計或生產上的失誤
或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因素而刻意為之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第四十彈 轉接望遠鏡用配件 釋出年分不詳 新品購入

某次看到某位網友的分享
提到過如何將一般相機用望遠鏡頭改裝為接目望遠鏡
出於好奇心與實用性 大概搜尋一下後購入了這些東西

1. 鏡頭轉接環


此轉接環是 Nikon F 系鏡用 當然 還有很多款式可以搭配不同廠牌的鏡頭
唯選購時 需特別注意 鏡頭的廠牌及系列

2. 45度接環


此配件是便於鏡頭位置較低的狀況下使用
如果鏡頭的觀賞高度約略等同於眼平高度 則可能不需要此配件

3. 加倍鏡


加倍鏡就不需再解釋了
唯選購時建議購入同規格範圍 但價格在中等價位以上的產品
如果倍數越高的產品越需注意品牌口碑

4. 接目鏡


選購重點同加倍鏡 如果有可能 口徑越大越好 品牌盡可能選擇有口碑的大廠
但也請量力而為⋯⋯⋯ 等看到價格就懂了

將上述的配件組合起來後 會應該像下圖一樣


基於個人對這類配件並不太熟悉 拿到配件組合後無法成相清晰的畫面
本圖這個組合是經過多次實驗後才成功的
就個人理解 不論是 45 度轉接 / 加倍鏡 / 接目鏡等 都有其對應的範圍及容許空間
如果規格不對是完全無法使用的

如果對此有疑問 建議大家帶鏡頭去實體店面測試選購
同時 為了避免忘記排列順序 我在各組件上貼有標籤避免忘記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