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熱成像技術偵測船艦的有效距離?

giga giga wrote:
氮化鎵

中國有很多錢,台灣有很多技術跟人才
重賞之下台灣工程師就直接帶著氮化鎵技術繞跑了
這很不堪,但也是事實
台灣科技界在金錢長城下就是裸奔
智財權形同虛設,台灣的就是中國的
鎵又是很普遍存在的元素,要怎樣卡?
giga giga wrote:
理論上是您說的那樣...(恕刪)

你這些扯遠了。要去改老美的預警機設備,而且還是最核心的雷達軟體部分,必須要老美配合,沒有老美同意幫你修改,根本不太可能。

回到主題,樓主講的是被動偵測的技術,也就是要討論所謂的高存活性,或者說不會被打擊失效的偵測設備。而中科多基雷達並不會增加它的存活性,原本是怎樣就怎樣。這貨是反匿蹤用的。

紅外線/光學是一種 但是可靠度不能保證全天候。
聽音陣列是一種
衛星偵查是一種
被動雷達是一種
但被動雷達對海平面有效的頻率 應該只能偵查

如果依照老美實現或規劃過 的技術來評比可行性,
最有效的一定是衛星 也很難反制。

再來是水下聽音陣列,我們不是反潛,只是反艦,用設置密度補足靈敏度,難度會比較低。但是這種也不可靠,除非你能辨識所有軍艦螺旋槳推進的全範圍音紋。即便都克服了,我們要面對全球最喜歡拖底的漁船陣列,所以那也是很悲劇。而且 這種東西要被反制也比較容易。
TW Energy wrote:
你這些扯遠了。要去..


要討論所謂的高存活性.(恕刪)


T大說的比我清楚多了, 要的就是便宜且高存活性的機動監測點.

此種監測點是個人認知中,台海防衛極為重要的一環..

在我的預想, 此被動偵測點除了必要的回傳資訊
必須盡可能保持靜默, 體積成本越小越好
對千噸以上艦艇的偵測半徑能有二~三十公里足矣...
不足部分由載台機動來彌補

全球鷹當然是優選
但籌獲困難、成本過高且戰場存活率堪憂(無空優時)

而我們早已有劍一、海劍羚等紅外尋標頭
若能將其移植至匿蹤構型的小型無人機上
機動部署於重點空域來提供反艦火力的導引資訊.
至於天候對紅外線偵測的確會是個問題

但因偵測目標是大型登陸艦隻
若海象太差,有可能會造成偵測能力降低
但目標出現機率也會下降, 我方也可透過增加偵測點密度來彌補

此一偵測體系若能建立
對於台海戰役後半, 反登陸作戰中的反艦作業將有極大幫助.

且此種偵測載台若夠小夠便宜
(劍一造價五百萬, 重80kg,尋標頭猜測應在3~5公斤以內)

平時就可將其與雄二雄三機動發射車共同編組操演
建立自主索敵、攻敵能力

在緊要關頭將能對共軍大型登陸艦造成嚴重打擊.

若此一構想可行
國軍也許就能依此建立一套即使共軍拿下制海制空權
一樣無法順利跨海投送陸戰兵力的防衛體系。

oculata wrote:
.劍一、海劍羚等紅外尋標頭.(恕刪)


劍一那個年代,紅外線感測器應該是幾個Pixel去做很單純的方向追蹤而已。那種年代的飛彈要先鎖定再發射,可靠度非常差。

我們都曾經看過劍一的改版消息,我認為後面應該已經換過FPA或IR image sensor了,但是這方面消息很封閉,台灣都不會公開。

回到距離的數據,F-35對彈道飛彈的尾焰偵測距離高達1100公里。這類產品其實很注重冷卻。目前航業用的紅外線影像感測產品如果是一般常溫應該可以到10公里遠沒有問題。你可以把它當作商規。

如果是不考慮價格,台灣軍方特仕版,把晶圓pixel做大,專門做偵查版本晶圓,是可以收光SNR比較好,加上鏡頭設計,50公里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

台灣的製造能力可以幫美國軍方代工紅外線感測器,但是設計能力就相對弱一點。這種感測器要做好,一定是大面積收光,高解析度,與商用的完全不一樣。
oculata wrote:
若此一構想可行
國軍也許就能依此建立一套即使共軍拿下制海制空權
一樣無法順利跨海投送陸戰兵力的防衛體系。...(恕刪)


這也難說 ... 當年美國航母戰鬥群面對的是蘇聯海洋監視衛星及飽和攻擊
威脅 , 所以發展出神盾戰鬥系統 ~~ 理論上一艘神盾艦可以對付多枚同時
來襲的反艦飛彈 !

時至今日 , 傳統反艦飛彈的速度及機動性沒啥太大改變 , 但攔截系統的反
應速度及同時接戰能力則是大幅提升
~~ 再加上中共登陸艦隊的護衛艦隻
數量肯定遠多於普通航母戰鬥群 .....

所以我看沒有那麼樂觀喔 !

oculata wrote:
.若能將其移植至匿蹤構型的小型無人機上
.(恕刪)

你要大範圍偵查海面,一定要長滯空偵查機,一定要超級大翼面,材料要輕,結構要強,最好飛到平流層上面去對結構才不會大衝擊。壽命比較長。

這樣做的原因是大翼面能產生足夠升力,讓偵查機可以用很慢的速度飛行,我看過最慢的太陽神號,海平面的氣壓條件時速30-50公里就飛起來了。降低速度的需求才可以增加滯留的時間。

而終極長滯空偵查機你絕對想不到。就是綠能無人機,在20000公尺高度是沒有雲層的,風力與太陽能一直存在,所以可以維持無人機一直操作下去。20年前老美曾經做過一架太陽神號,不過後來墜毀在太平洋。

這種東西當初就是被當作超低空衛星在推動,大概飛行一整年下來一次吧XDD,以現在的材料技術絕對做的到,不過這個扯遠了。
TW Energy wrote:
劍一那個年代,紅外...


50公里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恕刪)



若能有五十公里, 那就是一個直徑一百公里的偵測圈.

再加上偵測點本身能機動, 已經非常好用了。

piwu0541 wrote:

反艦飛彈的速度及機動性沒啥太大改變 , 但攔截系統的反
應速度及同時接戰能力則是大幅提升 ~~ 再加上中共登陸艦隊的護衛艦隻
數量肯定遠多於普通航母戰鬥群 .....

所以我看沒有那麼樂觀喔 !
(恕刪)


至於P大擔心的問題也不是沒解法

就看軍方能不能支持中科做出匿蹤版雄二
相關匿蹤材料中科都有, 彈體速度也不用快.
匿蹤能力先求有再求好, 外型先抄LRASM
尋標頭只用紅外線...

中科院應該有機會做到.

也不需要LRASM這麼長的射程
就雄二原版一兩百公里就很夠瞧的了。


TW Energy wrote:
大範圍偵查海面,一定要長滯空偵查機,一定要超級大翼面,材料要輕,結構要強,最好飛到平流層上面去對結構才不會大衝擊。壽命比較長。..(恕刪)



這也是一種辦法, 但成本與技術難度看來高了一些。


我的想法是小型化,匿蹤化...
小型化必然帶來性能下降,但成本也下降

滯空時間與偵測距離的縮短恰恰可用增加部署密度來解決.

但匿蹤化必不可少, 否則偵測點再多再好都會被老共打光。

這種偵測載具可以飛的慢, 腿短些也無妨
畢竟我們只要守住轉泊區就贏了。

但一定要躲得好, 別輕易被掃光。
piwu0541 wrote:
中国首条8英寸 硅基...(恕刪)


到現在良率上不來,只能提供軍用,只有軍隊要用才付的出這種良率不到20%的超高代價,原料還無法自產,一但來個經濟制裁,原料斷貨,整個中國IC產業全垮,要開戰,就準備讓整個中國IC與電子產業的5000-7000萬高端收入人口全部失業,可以期待這些人鬧出來的不會是街頭革命,這種規模的動盪會由大量科技業國企發動,這會是整個深圳與上海這種經濟重鎮政治上的黨內暴動,黨內全面性的反對。等著瞧吧。

TW Energy wrote:
曾經做過一架太陽神號..(恕刪)



這東西超棒的, 我曾經被他的構想深深吸引





只要機件不故障, 這飛機幾乎能日以繼夜飛行

若如同T大所述飛上無雲無雨的同溫層, 幾乎就是個人造衛星


不了解美軍為何放棄, 也許是軍方更喜歡不容易被干擾的軍事衛星
不希望helios搶了衛星飯碗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