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mon coffee wrote:
現在的危老條例,根本...(恕刪)


那日本東京也沒有考慮都市規劃了,

台灣建築法規太嚴了!
WonderDragon wrote:
那日本東京也沒有考慮...(恕刪)

日照、通風、採光、消防救災,都要一併考慮,不是到處種筍子換新就是解決老房子的問題

而且台灣現在的危老,最可笑的是要民眾捐地做人行道(說好聽給你8~10%的容積獎勵),而不是政府在公有道路上做人行道

那麼未來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人行道的維護,是誰的責任?政府又要躲責任了嗎?!
問題在容積獎勵的誘因對建商來說,能不能賺錢,現在有危老奬勵,多30%的容積,誘因很大;住戶自己當建商也可以。
cinnamon coffee wrote:
日照、通風、採光、消...(恕刪)


不是你想捐就可以捐的,

而且只有最高就5%,

台北市一百多例只有三(1%,2%.5%)例,

一般是把沒有用道路用地給政府,

其實道路用地可以用來以後抵稅,

有很多獎勵只要繳代金就可以了更划算,

而且台北市獎勵代金還減半徵收!
WonderDragon wrote:
不是你想捐就可以捐的...(恕刪)

其實政府是藉由危老重建這機會,叫你退縮4米做功德,做人行道,它壓根不想收下來呢!

收下來,以後維護的責任就到了政府手上,它才不幹!反正人行道的權狀繼續掛在你家,以後誰在上面跌倒受傷了,叫你出來賠償就好,公務員又可以躲得遠遠地,連國賠都不用!
cinnamon coffee wrote:
其實政府是藉由危老重...(恕刪)


你要是跑過建照就能理解,

以前台北市六米巷住三退三米只能蓋13.5米高,

幾乎四樓建築物就要退縮了,

現在危老同樣只退回三米就可以蓋30米高,

可以蓋七樓高而且每層挑高3.6米,

高度還有剩完全不用退縮!

建築線退三米加上陽台深度二公尺幾乎等於沒有退縮,

不管退幾米都還是私人用地!
建蔽率降低,然後容積率大增,6米巷兩邊各退4米,這樣就有最少14米棟距,所以這樣都市市容反而會變好;再加上7樓的華廈的建築成本又低,公設也少,是一種多贏的局面。
WonderDragon wrote:
你要是跑過建照就能理...(恕刪)

危老門前就是要退四米,不是三米,法規上說得很清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第五條)

你還是沒想清楚,政府要求你退後的這四米,是要做2.5米淨寬的人行道與1.5米的公共設施帶,給公眾使用。但這四米的土地產權還是在你名下的結果,如果有不特定人士在人行道上跌倒而受傷了,誰要承擔受傷者的賠償責任?這人行道的維護責任在誰身上?

別懷疑,百分百在你的身上!因為土地是你的,不是政府的,你就是有維護那人行道的義務!國賠?政府拍拍屁股走人了!
cinnamon coffee wrote:
危老門前就是要退四米...(恕刪)


你稿錯了,

那是你要拿建築基地退縮建築者之容積獎勵額度10%才要退四米,

不是每個案件都要退四米,

台北市107個危老案件中只有13例有退到四米,

很多都是巷子太小,

不退四米蓋不高!
WonderDragon wrote:
你稿錯了,那是你要拿...(恕刪)

不管是退二米還是退四米,都是叫你拿出來做非特定的公眾使用的人行道。還是一樣的問題,維護責任與非特定人士受傷的責任?這點有想過嗎?

不然真正的界地線與建築線之間的退縮,它是非供公共用途的退縮,算是私人與公共之間的保護邊界,或是戶外營業場所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