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為何不開發小排氣渦輪車呢?

一堆車都 1.5 T ..mazda 還在 2.5 NA .
CX60 竟然 2.5 NA , 3.3 T ..好怪的配置 .

直接 2.0 Turbo 就可以
Silvia999
因為直列六缸可以實現完美平衡,讓引擎運轉細膩度更好,馬自達的六缸油耗也不會輸大多數2.0T的,不是所有國家稅金制度都跟台灣一樣。四缸的細膩度無法跟六缸比,更不用說三缸。
taiwan2008 wrote:
一堆車都 1.5 T...(恕刪)

買Mazda的消費者應該沒有考慮跟大眾市場一樣的吧,人家只要2%消費者認可就好。這市場上選擇這麼多。
taiwan2008 wrote:
一堆車都 1.5 T ..mazda 還在 2.5 NA .
CX60 竟然 2.5 NA , 3.3 T ..好怪的配置 .

直接 2.0 Turbo 就可以

每個牌子都有怪的點...
同價格帶的歐美車內裝質感跟外型總是很差
同級的國產車總是要改客貨

你在乎動力基本上你就是跳過Mazda就好, 他怪...但他在澳洲是銷售第二名..., 在台灣其實也總是在十名內
每個產品都有吸引不同人的點, 喜歡他的大有人在, 沒必要每間都走相同路線
小廠如果都要做跟大家一樣的東西, 那它可以關門包包回去睡了...
資源 / 金錢差大廠這麼多的狀況下, 做一樣的東西它優勢在哪?

再者一直以來馬自達就有自己堅持想走的路...
從早期的轉子引擎到後來的SKYACTIV-X...
雖然叫好不叫座, 但它握有專利, 可以拿去跟大廠交換技術...

小排氣渦輪先天上運轉, 就沒大排氣自然進氣順暢...
缸體、活塞、連桿都需要更高強度要求
渦輪也有延遲, 高溫缺點, 引擎室零件較多且耐用度...等問題
這些即使在怎麼調教還是有先天上機構的缺點
耐用度及妥善率, 本身還是不及構造相對簡單的自然進氣引擎
而且只有台灣排氣稅制這麼落後是600cc一個級距...
才會導致2.0/2.5 在台灣不吃香的狀況...

馬自達設計之魂, 一書提到自身理念
接受自己的小眾定位, 滿足於一小部分粉絲喜愛, 讓品牌成為用戶驅動而非商業驅動的品牌
全球只要有2%消費者認可便足矣...
Less-is-More wrote:
渦輪也有延遲

日系除了T牌渦輪車沒開其他我都有開過
車來源不是朋友的車就是試乘車
渦輪我只服n家VC技術
VC可以有NA的線性感又兼具渦輪的加速
其他家的不只延遲這問題
開山路有時候還覺得太暴力了
小車廠沒錢啊,就這麼簡單
諸葛小花
HeeroYo 大部分是為了油耗妥協拉 現在的車0-100退步也都大部分是油耗的關係
Silvia999
彷彿回到日本君子協議280匹(誤)。話說回來,聽說在澳洲測試油耗勝過Kuga的250。
小排氣加渦輪也不是全然沒缺點,你要多研究器械原理,還有台灣稅制,你若在乎那幾千塊,當然會有差,如果要加渦輪,我也比較偏向排氣量大一點加渦輪
台灣的2.0NA好歹還有165馬力
在德國的2.0NA只有122馬力跟150馬力兩種選項
Mazda的引擎科技真的蠻慘的

AMDer
台灣的mazda 3 165p/21.7kg-m + 運動6AT,放在 mazda 3 上還蠻不錯的,但再上去就不行了
HeeroYo
德國是課馬力稅, 要便宜賣就只能降低馬力, 這跟引擎科技無關好嗎, 你去看看118i跟A180也是那鳥樣
我一直喜歡馬三
從323
馬三 1代 2代 3代 4代
目前是開3代 我擁有過323 2代 3代
車子本質不錯 外觀自己喜歡

其實165hp 21.7扭力 在台灣是夠用 我還是嫌少了點
我也想他能出200P以上 扭力30左右的馬三 自然進氣也沒差
可惜台灣都不進
當年福特馬自達時期就想馬自達
搞小cc渦輪 結果現在都知道了

馬自達直接不惜分家也不要做小排氣渦輪車
馬自達轉而追求更加有效率的SKYACTIVE
及三不五時都有轉子引擎復活的消息
至於電動車mx-30北美賣很慘,一下就停產

只能說馬自達特立獨行 不迎合市場
電動化起步慢也都錯失一些市場
至於福特三缸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