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迪爵7期第一次保養 機油乳化

kamirknows wrote:
其實不用懷疑,乳化的...(恕刪)

那是 銑床跟車床用的切削油
太古油加水 會變成鮮奶的白色
phos2019 wrote:
不寫「專家說法」難道寫「外行說法」?難道「你的說法」就一定是正確的?至少在當時並沒有其他的人能講得比他更有道理,所以在禮貌上給予尊稱是一種善意的表現,不太清楚你幹嘛要在雞蛋裡面挑骨頭?

我不會刻意地去講我個人的說法,一定是正確,至於正確與否,大可由文章閱讀者,自由心證自行判斷。
我的論述未必正確,我反問你,難道你所覺得的有道理之說法,就一定是正確的?

你覺得有道理之說法,是你覺得有道理,別人不一定就認同是有道理啊!
既然不一定認同,當然就未必是正確的。
我是覺得你如果很刻意要強調,你所謂覺得有道理之說法,是正確的論述,應該可以列舉明確事證來支持你的看法。
機油添加物應該是抗乳化劑,不是乳化劑,因為機油一旦乳化之後,應有的各項效能作用,難免不受影響而劣化。

眾所周知,廠商如果要賴皮,就連引擎有使用合格的機油,都未必能獲得應有的保固,何況是使用乳化後的機油?
試問有那一個生產製造廠家,會同意車主使用乳化後的機油,引擎故障之後,可以獲得保固、願意給予保固?
還講甚麼「都會建議第二次乳化時就換掉」?

老車的引擎機油,未必就不會乳化,新車的引擎機油,亦然。
引擎機油,乳不乳化,端視乳化的要件是否成立,只要條件到了,就難免會乳化,與車子老不老,新不新,比較不相關。

你具有判斷網路言論,正確與否的能力嗎?
沒有的話,就表示不知道正確與否,既然不理解正確與否,卻又寫「專家說法」,未免有失偏頗,誤導他人。
有判斷網路言論,正確與否能力的話,你若覺得我說錯了,也可以列舉具體明確事證來指正我。
Ian1114 wrote:
要是不能騎短是不是sym...(恕刪)


怎都沒人...會疑惑 是不是最一開始加入的機油...可能就有問題點? [所有原因都可懷疑 再去找出事實點!]

(或機油沒問題 但機車閒置時間太久,真的因為不知名原因 導致機油混雜到一定的水氣、水份?)

=

但這只能用後續的實驗來佐證。(當然 也可能完全都不是最一開始的機油有問題!)

而確實是後續的使用模式導致這現象產生? [實驗一下就知曉]



[應該不是你們KUSO的 騎短程,水氣‧‧‧然後就乳化! 真的沒那麼KUSO的事吧!] <===所以可以一模一樣的使用方式下! 100KM 洩機油! (不有任何雜質!) ,洩下的機油再回加。200KM再洩一次! 300KM再洩一次!

我個人觀點 研判 機油一定就是變黑,不會乳化! [那如果100KM 200KM內又乳化了,就沒辦法了!事實真的就是這樣!]


=


有一次 店家在替我換機油時,倒了一點點之後,發現油色怪怪。

原來是這機油早就不行,變質了。

還好沒發動。趕緊用沒問題的機油來洗一下引擎。


=


用一般常理來說...如果真的都短騎,慢速騎,真的是後續才變質

就大概抓個100~150km內 用到 已乳化機油。


痾,引擎應該沒那麼不耐?


[可驗一下排氣 看看各方面數值,是否如同狀況極好全新車。]


[你文店家建議一千公里再觀察看看,表示他覺得這不是什麼問題,這次才三百公里! 他卻認為一千公里可再看看!] [假如真的300KM又乳化成這樣,等於後面700KM都用這樣的機油在循環,]

(是我啦 真的就是八九十公里就洩下!我偏偏不信會因為騎短程就乳化! 我就里程到就洩下!來實際觀察看看!) [但你們不要去改變使用模式 就用原本的使用方式,這樣實驗比較準!]

保持全無雜質狀態,洩下的機油可再回加進引擎!

一定要回加 這樣實驗會更準!

=


目前若出保固(找到問題點後) 是換一部全新?...

還是?




=


剛看了另一篇 那位學理版友的論點


其實我還真想買一部同款車 每天只騎三公里 來看看是否真的會像他講的那樣! 好奇
新車就吃水。運氣不好,中奬車王

引擎內部 應該有生鏽,很難想像引擎內機油流過那些零件,培林、凸輪軸、曲軸,壽命會比一般縮短
>>機油添加物應該是抗乳化劑,不是乳化劑。
人有失言馬有失蹄,你又怎知不是對方漏打了一個「抗」字?或是腦海中的記憶因年久糢糊而有所疏漏?個人到覺得做人不用這麼龜毛,除非你跟對方有仇...

>>你覺得有道理,別人不一定就認同...還講甚麼「都會建議第二次乳化時就換掉」?
我覺得有道理的是「機油溫度超過80度以上,水分自然就會被溫度dehydration,機油就會產生可逆性」這句,還是你連這句話也要否定?

>>你具有判斷網路言論正確與否的能力嗎?沒有的話就表示不知道正確與否,既然不理解正確與否,卻又寫「專家說法」,未免有失偏頗,誤導他人。
助人為快樂之本,我今天PO文的目的是本於取之於網路,故而也分享於網路,希望能幫到求助者。至於你是甚麼心態我就不知道了,僅僅因為我一句禮貌話就指責我誤導他人,講的好像除了我之外,其他的車友都沒有誤導他人一樣,你還真是好了不起呀!
phos2019 wrote:
>>機油添加物應該是抗乳化劑,不是乳化劑。
人有失言馬有失蹄,你又怎知不是對方漏打了一個「抗」字?或是腦海中的記憶因年久糢糊而有所疏漏?個人到覺得做人不用這麼龜毛,除非你跟對方有仇...

>>你覺得有道理,別人不一定就認同...還講甚麼「都會建議第二次乳化時就換掉」?
我覺得有道理的是「機油溫度超過80度以上,水分自然就會被溫度dehydration,機油就會產生可逆性...建議短里程都要先熱車個幾分鐘讓水分被熱能排除」這句,還是你連這句話也要否定?

>>你具有判斷網路言論正確與否的能力嗎?沒有的話就表示不知道正確與否,既然不理解正確與否,卻又寫「專家說法」,未免有失偏頗,誤導他人。
助人為快樂之本,我今天PO文的目的是本於取之於網路,故而也分享於網路,希望能幫到求助者。至於你是甚麼心態我就不知道了,僅僅因為我一句禮貌話就指責我誤導他人,講的好像除了我之外,其他的車友都沒有誤導他人一樣,你還真是好了不起呀!

1.乳化劑? 抗乳化劑?
差一字,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說錯了,承認錯誤就好了,也沒有甚麼大不了的。
2.他整段話,內容那麼多,如果你一開始就只同意其中的一部份,應該指明了講才對,而非一開始是講「至少在當時並沒有其他的人能講得比他更有道理」,之後再說自己只覺得「機油溫度超過80度以上,水分自然就會被溫度dehydration,機油就會產生可逆性」這句,有道理。

應該是說引擎運作,如果能達到正常工作溫度,相對機油溫度也會處於一定的高溫,此時即使機油內含有限的水份,也會被高溫所蒸發,但不是乳化的機油還能繼續使用之意,車用機油肯定是要盡其可能避免產生乳化現象的。
3.網路言論,或者往往有許多人講的說法,的確未必是正確的,但一般比較少見會以「專家說法」的方式來提示。
會以「專家說法」的方式來提示的,通常表示是顯然已經理解及判斷得出該論述,是否正確。

所以我會說:
網路言論,若不是圈內人,又有幾個人能判斷,何者為正確?何者為非呢?
多得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事實上,不也是如此嗎?
每天發動就騎出去1km就丟外面整天了,七年都這樣.最好是要熱車和不能短程行駛啦.

上次有台新活力不就這樣了.

更好笑的是機車店老闆講外行話.

這不是遇車王,不然是什麼?

還是說排水管不到300km ,水就滿到區軸箱裡嗎?

也太扯了吧.

排水管,塞頭拔下不就知了,水噴很多出來,那就是積水太多了.

我j bubu騎7年,排水管,怎1滴水都沒看過?

不要再熱車了拜托,發動熱一下,也是光陽車五秒後降轉速的專利就能騎出去,或是發動後直接騎出去也沒差,騎300km以上,積水也沒滿到倒流到區軸箱.還在搞什麼溫差大理論


車子遇車王或設計失敗,要承認
小小作業員 wrote:
那是 銑床跟車床用的(恕刪)

切削液的基礎其實就是"礦物油"
不過現在機油都會添加抗乳化劑
但是水氣累積久了抗乳化劑依然會失效

近年來台灣氣候偏冷
水氣乳化成立條件的門檻被降低許多
我有時也常在看中國那邊車友的分享
像東北因為氣溫低,曲軸箱溫差大
所以很常有乳化的現象
而且不只機車是連汽車都有
所以那邊的車友至少要熱車5分鐘以上
讓機油溫度起來才會上路

01有些網友會憑自己一些知識甚至是錯誤的在誤導他人
以前我也曾是這樣,不過現在修正一些觀念後
比較會先去找一些國內外的案例
案例的觸發條件,以及大多數的解決方案

我自己的車有兩台,馬車125跟全新迪爵125
樓主的全新迪爵125是七期的
我的全新迪爵125則是六期的
我的通勤距離甚至只有6公里
所以在機油選擇上我挑升溫快的0W40
常溫流動性越好代表冷啟動時的循環越快
然後一定會熱一下車在出發
至今機油都沒有乳化的現象
kamirknows wrote:
我的全新迪爵125則是六期的
我的通勤距離甚至只有6公里


從沒乳化過?

如降為熱車大概只25秒,能幫測試是否會乳化?... (或你原本熱車時間都短於25秒?)

我個人一直覺得這跟騎乘模式的關係率應該極低。 但還是要實驗過後才曉得


若你熱車時間幾乎每次都很短。又一實證應該是跟騎乘模式沒太大關聯?...
>>差一字,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說錯了,承認錯誤就好了,也沒有甚麼大不了的。
當事人又不在場,你跟我說這些也沒用。

>>他整段話,內容那麼多,如果你一開始就只同意其中的一部份,應該指明了講才對,而非一開始是講「至少在當時並沒有其他的人能講得比他更有道理」,之後再說自己只覺得「機油溫度超過80度以上,水分自然就會被溫度dehydration,機油就會產生可逆性」這句,有道理。
我要怎樣講干你屁事!你也管太寬了吧!而且認為他說的有道理的人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你只針對我是甚麼意思?而且我又不是只有PO他的文章連結,我後面還有補充鈴木機車日本官網的相關說法,樓主只需參照二者之間的共通之處,原因或解決辦法也就八九不離十了,還講這麼多廢話幹嘛。

>>應該是說引擎運作,如果能達到正常工作溫度,相對機油溫度也會處於一定的高溫,此時即使機油內含有限的水份,也會被高溫所蒸發,但不是乳化的機油還能繼續使用之意,車用機油肯定是要盡其可能避免產生乳化現象的。
他的某些說法或許不夠精確,但在實際的體驗上我是有一些共鳴的,例如平常如果只跑短程,則每天早上第一次騎乘時常會感覺油不是很順,但只要當天跑遠一點,在大直路拉轉一段時間,則下一次再騎時就會發現油又變順了。

>>網路言論,或者往往有許多人講的說法,的確未必是正確的,但一般比較少見會以「專家說法」的方式來提示。會以「專家說法」的方式來提示的,通常表示是顯然已經理解及判斷得出該論述,是否正確。所以我會說:網路言論,若不是圈內人,又有幾個人能判斷,何者為正確?何者為非呢?多得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事實上,不也是如此嗎?
我已經說過了,這是一句禮貌話,你看不順眼可以不要看,事實上,我早就幫你遮起來了,是你自己被加黑之後仍要死纏著別人不肯罷休,所以你倒底是甚麼心態我就不知道了。而且他的某些話你也並沒有否定,既然你也同意他說的某些話是正確的,你又何苦講話帶刺???而且今天是他講在前,你講在後。如果今天把次序顛倒讓你先講,你在沒有其他對手的文章可以拿來挑剔的情況下,你也未必還肯花時間寫這麼許多。而他若是先看過了你的文章,他也未必會再發表有破綻的文章來讓你去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