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0800說 EP2231無法客製成拿鐵,真的嗎?

zero369 wrote:
不去對樓主的問題回答反而來找碴,當初不就是你們兩位這麼愛斤斤計較的嗎? 居然說1:1:1以訛傳訛和問題很大?! 已經解釋過但是沒人看懂1:1:1是指【做好後放在杯子內的咖啡牛奶和奶泡平均分為三等份】

網路上看到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正確
針對網路上定義模糊不清的部分加以探討,原來這樣在您的觀念裡叫找碴
哈!

您提到奶泡1cm
我還特地找出過去WBC的比賽規範,確實在卡布的部分有提到卡布的奶泡要有1cm
做法是咖啡是25-35ml,整杯量150-180ml需滿杯,上層的奶泡要有1cm
那麼請問您,WBC這個規範,符合1:1:1嗎?

再來,以義大利標準的Certified Italian Cappuccino來看
25ml espresso加上用100ml牛奶用蒸氣打成125ml,總容量約160ml
這個有符合1:1:1嗎?

zero369 wrote:
很多人都誤會了
所謂的1:1:1並不是指用1:1:1的比例來做

最傳統義大利dry卡布奇諾
【做好後】咖啡和牛奶及奶泡分別是1:1:1,以側面來說差不多三層均勻分布

【做好後放在杯子內的咖啡牛奶和奶泡平均分為三等份】
就算用透明玻璃杯從側面看,最多也只看得到上層有奶泡和crema混合成一層不一樣的顏色
並不會是三等分
如何看有沒有1:1:1?

原文中的卡布是長這樣的

前面我提過,這樣的做法很奇怪,奶泡的流動性會太好
這個疑問忽略了圖片的樣貌與原文中對樣貌的形容
照圖片來看,奶泡的部分應該不是均勻混合的,而是比較像您說的dry cappuccino
打奶泡時可能故意讓奶泡只在牛奶表面形成,而不是整杯均勻
這樣上層就會出現濃稠度比較高(打得比較發)的奶泡,而下層只是熱牛奶,含泡量很少
這樣做出來的確就會有比較厚的奶泡,中央可以稍微隆起
但從咖啡量與牛奶量來看,也不會是1:1:1

我和we大的確無法為樓主解決問題
對您在3樓提出的做法也完全沒有意見
我們有意見的只是在卡布1:1:1這個部分(同樣的,拿鐵的比例也有疑問)
義大利認證的卡布做法,做出來不可能會和義大利人普遍認知的卡布不一樣
因此我不認為1:1:1是正確的說法
更何況義大利人在喝卡布會用玻璃杯,還讓你看到3層1:1:1嗎
也許當初是有人拿玻璃杯裝,看到上層的泡沫深度,覺得剛好是中下層奶咖深度的一半
而中下層奶咖深度看起來,跟只裝espresso時相比,espresso的深度又差不多是一半
所以產生了1:1:1的錯覺,這個說法也就這樣傳開了
卻忽略了杯子的形狀,上寬下窄,上下層容量差非常多
如果換個弧度不同的杯子,那用同樣的做法,看起來就不會是1:1:1

定義規定義,要不要照定義去做,本來就是看人的口味喜好
樓主用的是全自動機,性能有其限制,不像半自動機可以自己控制打發程度
這部分本來就無需強求要按照定義,怎麼好喝怎麼做就對了
我自己用半自動機,我都做180ml
用9到12.5g粉做25-30g espresso,加入120g牛奶,打到約170g的水位高度
可以拉花(Latte Art),所以我都叫它拿鐵
但它到底是不是拿鐵,還是您前面提到的wet cappuccino,我不知道,也不在意
只是因為這樣好喝,所以我就這樣做,我是在喝咖啡,不是在喝定義
不過如果真的要針對定義來論述,那就很有得論
如果認為我上面這一大串針對定義上的論述是找碴,那就找碴吧
我認為有疑義的東西就會提出
只能說全自動咖啡機教廣告太厲害了,把消費者教育成這種不得已的分層奶泡才是好的。是的,以這種方式呈現是看起來接近1:1:1三層(拍拍手)。
老實說你沒改文前有譏笑口氣
本來是不想回的,看在後來改文的份上才回

WBC曾經的規定是卡布奶泡厚度1cm
1cm只是最低最低門檻,實際上厚度是要好幾cm更佳

測量的另一種方法可以拿個金屬湯匙
湯匙放在拿鐵拉花上會沉下去,放在卡布上是不會沉的

因為奶泡足夠厚實
就像死海的鹹水已達到一定程度就不會沉

前面就不斷強調過1:1:1並不是指比例
而是做好後放入杯子的側面剖面



底部的咖啡espresso最少,其次是牛奶
最多的是杯口寬大的奶泡,喝起來咖啡味重【咖啡是主角】

如果是馬克杯那種直筒狀,就沒辦法三層差不多分布
就是因為杯子的形狀,上寬下窄,所以才能夠三層差不多分布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咖啡剖面圖,是為了【方便將各種不同咖啡做比較】
如果你有更好的剖面圖能代表卡布,那請傳上來分享可以嗎?
zero369 wrote:
老實說你沒改文前有譏笑口氣
本來是不想回的,看在後來改文的份上才回

沒錯,既然被人說是來找碴的,還需要和顏悅色嗎
吃完晚餐休息一下洗澡時覺得算了,洗完澡回來就改掉了
因為是來討論,又不是來吵架的


zero369 wrote:
底部的咖啡espresso最少,其次是牛奶
最多的是杯口寬大的奶泡,喝起來咖啡味重【咖啡是主角】

如果是馬克杯那種直筒狀,就沒辦法三層差不多分布
就是因為杯子的形狀,上寬下窄,所以才能夠三層差不多分布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咖啡剖面圖,是為了【方便將各種不同咖啡做比較】
如果你有更好的剖面圖能代表卡布,那請傳上來分享可以嗎?

這正是問題所在
在網路上類似的圖很多,可以發現杯子差很多,比例卻都差不多
如下:





的確,利用圖片可以很清楚的一目了然,各種咖啡飲品的差異
但是並不精確,只能算是給個概念
如果圖片有說明清楚,這只是概略非實際比例
是剖面示意圖,其中比例會因杯子造型而異,那就OK
如果只簡單用一句話,說卡布從杯子剖面看起來是1:1:1
那就像這4張圖,一句話各自解釋,各種杯子都出籠了
究竟哪一種杯子,在義大利認證的卡布做法下,可以做出1:1:1?
甚至如果沒有說是看杯子的剖面圖,而是在3樓只有說1:1:1,那就更有趣了

另外又想到一點
這些圖片並沒有附帶說明是假想剖面圖
許多人看圖說故事,引用這些圖時都是說真實比例
以我為例,我最早看到的是那個像直筒馬克杯的圖
我以為他就是在說真實比例,而且當時看到的文章也是這麼寫
當初這些圖片被製作出來時
做圖的人腦袋裡想的,真的是咖啡在杯中呈現的假想剖面圖嗎? 還是他們認為的比例?
無法考證
其中應該也有看到別人的圖,又畫一個自己的版本,這時他接收與傳達的訊息是什麼?
那就難怪看圖的人會認為是真實比例

最後來看一個沒那麼嚴肅,輕鬆點的驗證
這是illy的卡布杯


空杯看起來是這樣,內側杯底是平的,空杯淨重260.1g


裝入25g水,約等於25ml,模擬25ml espresso,深度就這樣


拿把鐵尺來測量,深度1.3cm多一點,算1.4cm好了
因為會測到鐵尺重量,還有手扶著鐵尺也可能影響重量,所以這裡就不拍出重量



如果要1:1,那就加水到2.8cm,來看看重量會變成多少



重量74g,也就是多了49g,約多49ml
可以看出上寬下窄的杯子,上下同深度的容量有很大差異
這裡可以看到水量約達半杯


再加水到160g,也就是160ml,來看看大概是到這個杯子的哪裡


實測深度約5.1cm,比先前的2.8cm多了2.3cm,容量多了86ml



一杯義大利認證的卡布160ml
所以到這裡,如果咖啡和不含奶泡的奶,深度比是1:1的話
再加上奶泡補足160ml,在這個杯子的深度比例約等於1:1:1.64,不是1:1:1
總奶量是100ml,扣除不含奶泡的奶49ml,還有51ml,要打成86ml奶泡,要打發近70%
49ml+86ml=135ml,比義大利認證的做法100ml打成125ml多10ml,算誤差內吧
雖然以膨脹率來說差10%以上差滿多的

而如果以1:1:1為前提,就是1.4cm咖啡,1.4cm牛奶,1.4cm奶泡,總共4.2cm
容量只有約125ml
比較意外的是,2.8cm比1.4cm多49ml,4.2cm卻只比2.8cm多51ml
看來這個杯子在2.8cm到4.2cm這一段區間的上下差異很小,內側的弧度並不像外側那麼大





最後把水加滿,實測容量約194.1g,約等於194.1ml,深度約5.9cm
前面目視2.8cm約半杯,實際應該要到2.95cm才是半杯,差0.15cm應該還算不差



如果以2.8cm的兩倍為5.6cm,約181.5ml,差距約12.6ml,也還算OK
這裡0.3cm差十幾ml可能是因為杯口厚度收薄,杯口內側弧度向外展開的關係




那麼以我目視的準度
在這個illy卡布杯上,我應該不會把1:1:1.64看成1:1:1,或把125ml看成160ml
結論就是這種描述法,杯子造型的影響太大了
bakafish
義大利會推認證,就是想要保留傳統,因為這是他們的飲食文化,藉推行認證來向世界說明,在義大利的espresso是怎樣,cappuccino是怎樣,而不是流傳到其他西方國家後一變再變的樣貌
bakafish
因此我不相信他們會搞個跟自己國民認知不一樣的新式卡布來做認證,相反的,我認為現在流傳的過去做法才是不知道哪來的,也許過去真的有那種做法,但並不是普遍的做法,某人在義大利喝到,流傳到西方其他國家去
bakafish wrote:
的確,利用圖片可以很清楚的一目了然,各種咖啡飲品的差異
但是並不精確,只能算是給個概念
如果圖片有說明清楚,這只是概略非實際比例
是剖面示意圖,其中比例會因杯子造型而異,那就OK
如果只簡單用一句話,說卡布從杯子剖面看起來是1:1:1
那就像這4張圖,一句話各自解釋,各種杯子都出籠了
究竟哪一種杯子,在義大利認證的卡布做法下,可以做出1:1:1?
甚至如果沒有說是看杯子的剖面圖,而是在3樓只有說1:1:1,那就更有趣了(恕刪)


我當時在3樓是寫Cappuccino卡布奇諾和Latte拿鐵的差異
卡布奇諾的咖啡和牛奶及奶泡是1:1:1
至於拿鐵則是牛奶量再多一些

上面並沒有寫是比例,但是想也知道是做好後的成品
後來也好幾次明言提醒那並非指比例,是你自己忽視

莫名其妙被你寫說問題很大
你自己解讀錯誤,怪誰?

詢問是否有更好的剖面圖能代表卡布?
卻傳一些差不多的圖上來,這不就說明你沒有更好的剖面圖能代表卡布不是嗎?














下方教學如何用espresso咖啡和milk牛奶及milk foam奶泡
做成差不多三層分布的傳統dry卡布



意大利 Nuova Point 卡布杯,上寬下窄



杯緣厚實,滿水模擬卡布裝滿狀態,6 oz約180 g/m



滿水量約180 g/ml



One double shot of espresso 約50±1 g/m



espresso 杯內高度26±1mm



espresso 50±1 g/m+ milk 60±1 g/m = 110±1 g/m



milk 杯內高度49±1mm
也就是牛奶高度49-26mm=23±1mm



杯高70mm,假設奶泡推高後約76mm
那麼奶泡厚度就是76-49=27±1mm


espresso咖啡26mm,milk牛奶23mm蒸氣打奶後水量還會增加
至於增加的水量可以算到咖啡及牛奶,milk foam奶泡27mm

這樣做好後差不多就是三層分布的狀態
這就是我的卡布,放湯匙在奶泡上不會下沉
zero369
你連dry卡布和wet卡布都不知道,請恕我直言,你應該比我更需要充實知識
we543543
我的確沒什麼知識,所以對資料來源與引用格外小心。
zero369 wrote:
我當時在3樓是寫Cappuccino卡布奇諾和Latte拿鐵的差異
卡布奇諾的咖啡和牛奶及奶泡是1:1:1
至於拿鐵則是牛奶量再多一些

上面並沒有寫是比例,但是想也知道是做好後的成品
後來也好幾次明言提醒那並非指比例,是你自己忽視

莫名其妙被你寫說問題很大
你自己解讀錯誤,怪誰?

詢問是否有更好的剖面圖能代表卡布?
卻傳一些差不多的圖上來,這不就說明你沒有更好的剖面圖能代表卡布不是嗎?

1:1:1不管是在講重量比還是體積比還是假想剖面高度比,都是比例
哪有寫成1:1:1還不是在講比例這種事
這句「想也知道」是不成立的
「想也知道」代表一種共識,大家才會看到就知道你在說什麼
然而從各咖啡店端出來的卡布都不太一樣來看,卡布根本就沒有共識
誰知道你說的1:1:1是在講「裝在某種特定杯子裡,假想的剖面圖中各成分的高度比」

後續的解釋我沒有忽視,而是覺得即使解釋為剖面圖也不合理
原因有二:

第一,如果要裝在某種特定杯子裡才能符合1:1:1的假想剖面
那麼其他人看了3樓的說明,用不同的杯子照做,做出來的肯定跟你的不一樣

第二,以義大利認證的標準或WBC的做法,要找到一款杯子可以符合剖面1:1:1,還真難

甚至,剖面圖這個解釋,我覺得比1:1:1解釋為成分體積比還糟
你在5樓所引用的圖片與文章,有哪裡跟你說1:1:1是指剖面高度比?
我放的那4張圖也沒有
所以為什麼沒有更好的剖面圖
我懷疑只有極少數人會把這些圖解讀為剖面圖
而圖片在當初要表示的就是概略的成分體積比
就以你引用的最後一張圖片(文字)來說,來源應該是這個吧
https://clivecoffee.com/blogs/learn/espresso-drink-recipes
在Cappuccino這段的開頭就放了這張圖

文中提到了1:1:1,就是在指成分體積比,而不是剖面高度比
One double shot of espresso | ~2 ounces steamed milk | ~2 ounces of dense milk foam
5-6 ounce cup
甚至,這張圖片根本不符合高度1:1:1,也不符合體積1:1:1
就如同之前我說的,這種圖片只是概念,用來解釋不同的奶咖差異很適合

我在9樓開頭說的問題很大,是因為不容易界定牛奶與奶泡
不管是剖面高度比,還是成分體積比,這個部分沒有詳加解釋都容易有問題
光看到1:1:1,根本就不知道奶泡是打成怎樣
還是以上面Clive Coffee為例,雖然沒有說打發多少,至少有步驟說明和影片教學
根據內文,靜置後讓奶泡浮到表面,均勻混合等,顯然不是義大利有圓頂厚奶泡那種

根據你的杯子測量數據
看來Nuova Point卡布杯,用WBC或義大利認證做法也做不出剖面高度比1:1:1
成分比例更不用說了,WBC與義大利認證做法都不是1:1:1
所以我不止懷疑成分比例1:1:1的來源,也懷疑剖面高度1:1:1的來源

實務上的做法上我完全沒有意見
實際上,卡布在各店做法都有差異
聽說還有的店家點卡布和拿鐵各一杯,端出來的兩杯都一樣
反正只要不是說自己才是正宗或標準,愛怎麼做我都沒意見
要說標準,我只會說義大利標準就是認證做法
SCA標準就是2014以前(含)的WBC規則做法

SCA或許會因為世界潮流變化而改變定義,那以後再來說「以前的」卡布是怎樣吧
義大利會推認證,就是想要保留傳統
因為這是他們的飲食文化,在流傳到其他西方國家後被改變了做法
害大家誤以為義大利的咖啡就是那樣
所以藉推行認證來向世界說明,在義大利的espresso是怎樣,cappuccino是怎樣
而不是流傳到其他西方國家後一變再變的樣貌









還搞不清楚dry卡布和wet卡布的差異嗎?
兩者最大的差異在牛奶量和打奶泡的方式

dry卡布奶泡鬆散且量多
要快速打發出更多量的奶泡
不拉花,最多就是愛心(從拉花杯側面倒入可形成)
或是最經典的中間凸起的斗篷斗笠狀,咖啡味較強

wet卡布增加牛奶量,打奶泡時讓牛奶旋轉避免產生過大奶泡
奶泡要打的光滑細緻流動性佳,讓牛奶和奶泡融合,才能有利於拉花
咖啡味較淡,和小拿鐵相差無幾

從時間上來看dry卡布,才是一般大眾對於卡布的印象
難道你們要否認dry卡布,不是Cappuccino嗎?

至於wet卡布為了比賽及視覺效果而拉花
增加奶量減少奶泡量及打發方式

我並沒有否認wet卡布的存在
只是顯然它並不是一般世人認知裡最傳統的卡布

舉個例子,因為01不能用注音,所以用諧音替代
教育部訂立的國語辭典裡的牛仔褲,仔音同籽
實際上我們日常並不會講牛仔(音同,籽)褲
難道講「牛仔(音同,宰)褲」就是錯的?

個人淺見,語言和文化是多元發展都會不斷變化
至於哪方被淘汰或留存就由世人決定

再舉例高端疫苗不管在國內喊得多火熱,甚至還有一堆專家學者為此背書
但是並沒有得到全世界大多數人的認可,純粹自high
zero369 wrote:
還搞不清楚dry卡布和wet卡布的差異嗎?

沒有不清楚啊
從一開始就很清楚
只是對於1:1:1這個部分不清楚
如果是指成分體積比,對於這個比例雖然有疑問,但無所謂,愛怎麼做隨人
如果是指剖面高度比,會因為杯子不同就改變成分比例,覺得比較說不通
不過回頭想想也還好,真的在做沒有人先去量杯子深度
只是形容「看起來像」1:1:1,有誤差正常的
而不是去反推該用多少量,做起來「應該要」1:1:1
OK!沒問題


zero369 wrote:
從時間上來看dry卡布,才是一般大眾對於卡布的印象
難道你們要否認dry卡布,不是Cappuccino嗎?

沒有要否認任何東西或做法
但還是要從義大利認證的卡布說起
網路上流傳的各種文章,彼此抄來抄去,出處都不可考
外國人講義大利的傳統卡布,權威性都不如義大利的這份文件
25ml espresso,100ml牛奶用蒸氣打成125ml,有圓頂型的奶泡
文件中也說是傳統的做法


所以到底網路說法是哪來的?
說不定是這樣:
義大利其實也存在各種不同的卡布做法
某個美國人跑去義大利旅遊,走進不知道哪裡的哪家咖啡館
點了一杯卡布,正好店家的做法是dry卡布
用湯匙撥開奶泡來看,oh,較粗的奶泡大概佔了杯子的三分之一
猜測一份espresso大概也佔三分之一,所以牛奶大概也是三分之一
於是這個人(或很多人)把做法帶回去美國,藉由網路,這個做法就傳開了
但他畢竟不是跑遍義大利,也許這並不是義大利普遍的做法
所以在義大利的認證中做法並不是這樣
真心感謝以上大大的精闢討論
希望大家不用為彼此觀點而不開心
這討論串真的很有見地 收穫良多

相信大多數人不能分辨義大利的傳統差異
包含部分義大利人大概也是這樣XD
有鑑於版上連喝咖啡數年的人,都不清楚卡布奇諾有分成好幾種的區別
來輕鬆點說個有關於卡布奇諾的歷史小故事吧
部分文章擷取自夏小強的世界/大猫及林賽古德溫的卡布奇諾的歷史

人們在最開始飲用咖啡的時候,並不習慣在咖啡中加牛奶
當咖啡從非洲之角傳播到阿拉伯地區後
幾百年裡大家喝的基本上大都是黑咖啡,有時會在其中加一些香料和糖而已

據記載一直到了1660年,當時荷蘭出使中國的大使Johan Nieuhof
見到在中國的有些地方人們習慣喝奶茶後頗受啟發
試著在咖啡中加入牛奶,後來他把這個習慣帶回歐洲,牛奶咖啡才開始普及

Johan Nieuhof在1655~1657年間,經歷從廣州到北京長達2400公里的旅行
他把這段旅行記錄在《荷使初訪中國記》一書中
由此成為當時在西方有關中國主題的權威旅行作家

奧地利是最早在咖啡館中提供牛奶咖啡的國家之一
1684年曾在戰爭中,解救了維也納圍城的波蘭人

Jerzy Franciszek Kulczycki被獎賞了戰場上潰敗的土耳其人,留下的大批咖啡豆和一筆賞金
他在維也納開了一家藍瓶咖啡館Hof zur Blauen Flasche
今天的美國藍瓶咖啡館Blue Bottle Coffee的名字就是在致敬這位前輩

Kulczycki最先使用土耳其人的方法在店內提供咖啡飲品
他把咖啡磨粉後煮開兩次,然後帶著咖啡渣倒入杯中

奧地利人完全沒法接受這樣的一杯咖啡
因此後來他改用布袋過濾掉咖啡渣,加入了奶油和蜂蜜及香料
這很快便成為了維也納人的心頭好

1700年代,卡布奇諾第一次在維也納咖啡館裡稱為「Kapuziner」
1805年將其描述為帶有奶油和糖的咖啡
1850年對飲料的描述在配方中添加了香料
無論哪種方式,這些飲料都呈棕色

最早這樣的咖啡盛在一個【玻璃杯裡】
由於奶油和咖啡混合後呈現特別的紅棕色

很像方濟嘉布遣會Order of Capuchin Friars Minor
卡普欽Kapuzin修道士穿的長袍相似,維也納人因此稱此咖啡為卡普欽尼「Kapuziner」
這就是名字由來,也是【卡布奇諾的前身】

隨著「Kapuziner」傳入意大利,也伴隨著意式咖啡機技術的發展及Crema的出現
意大利人改用濃縮咖啡加入蒸汽打發的牛奶替代奶油

從意大利語修道士長袍「Capuchin」中延伸而來,因此有了意大利的名字「Cappuccino」
這就是我們今天稱的卡布奇諾

儘管在維也納使用了「Kapuziner」這個名字
但真正的卡布奇諾卻是在意大利發明的,並且這個名字被改編成卡布奇諾
因此可以說Cappuccino的前身是Kapuziner

它最初是在1901年早期於1901年推廣咖啡機後不久誕生的
我們發現的卡布奇諾的第一個記錄是在20世紀30年代

而維也納人的「Kapuziner」現今則被稱為
維也納咖啡Viennese Coffee或康寶藍咖啡Espresso Con Panna

今天奧地利人喝的類似卡布奇諾的飲品,則被稱作為Wiener Melange
這是一個來自德語和法語的混合詞彙,意思就是維也納混合

二戰後,以卡布奇諾為代表的意式咖啡文化隨著意大利移民
被帶到了世界各地並發生著演化

我們現在喝的【拿鐵】咖啡就是最早【被意大利人帶到美國後的一種創新】
雖然今天大部分人都認為拿鐵咖啡是星巴克的代表性飲料
但其實拿鐵咖啡,並非星巴克的首創

而是起源於美國加州伯克利電報大街2475號的地中海咖啡館Caffe Mediterraneum
這是灣區最早成立的咖啡館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

這裡曾是「垮掉的一代」作家們的聚會地
艾倫·金斯堡、傑克·凱魯亞克,傑裡·魯賓和帕蒂·赫斯特都是這裡的常客
而艾倫·金斯堡更是第一次在這裡為大家朗誦了他的代表作《嚎叫》
連奧斯卡影帝達斯汀·霍夫曼的電影《畢業生》都是在這家店內取景的

當時的店主里諾·梅奧林Lino Meiorin在店中提供各種意式咖啡
「Latte」是意大利語的「牛奶」

他注意到很多常客會覺得,傳統的意式卡布奇諾味道太濃烈
有時遇到這樣的客人,他就會用意大利語提醒咖啡師Latte Latte(多加點牛奶)

這樣一杯比卡布奇諾多加了,更多牛奶的咖啡
就逐漸演變成今日的拿鐵咖啡,Caffè latte意思就是「咖啡加牛奶」

卡布奇諾的定義與做法,隨著時代不同一直在變
在影響深遠的西雅圖咖啡館,店主卡爾米切爾回憶起
在特調咖啡遠未普及的年代,卡布奇諾是什麼樣子
【所謂卡布奇諾就是有非常厚的、蛋白霜式的奶泡,在上面放一顆橄欖不會沉下去】

美國人當時嫌棄卡布奇諾苦也不無道理
曾經在20世紀60年代流行的卡布奇諾,與今天的卡布奇諾做法也是不一樣的

那時候的咖啡師做卡布奇諾的時候,會把表面的奶泡打發得非常粗糙
【奶泡甚至厚到凸出杯口】這樣的奶泡與咖啡並不能完美融合

當這樣的卡布奇諾傳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後
當地一些咖啡師為了迎合客人要求,把奶泡打得更細膩、更薄一些
但他們也不像美國人那樣喜歡大杯的飲品,還是會選用傳統的卡布奇諾杯來製作

美國的咖啡專家認為,在這個「無Facebook、Instagram不成炊」的年代
拿鐵中較少的奶泡,有利於咖啡師做出繁複的花式拉花

可以讓顧客拍照,盡情發布在網路上獲得點贊
這也是導致現代卡布奇諾,奶泡變得如此之少的原因之一

1985年,阿蘭·普雷斯頓Alan Preston
在他位於悉尼唐人街蘇塞克斯大街394號的莫爾斯咖啡店Moors Espresso Bar
菜單上用了Flat White這個名字,相對於原來奶泡凸出杯口的卡布奇諾

這樣一杯奶咖的確是平的
之後幾十年,這種風格的奶咖悄悄地從澳新地區
往其它英聯邦國家,甚至世界其它國家傳播開來

咖啡飲品的流行與咖啡文化的流行是息息相關
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咖啡館文化

曾經主要表現為年輕一代反對成人世界
標新立異「垮掉派」詩歌、學生激進運動、反文化運動等

50年代開始的反叛,造就了拿鐵咖啡代替卡布奇諾
而星巴克又把拿鐵咖啡有效的推廣到了全世界

Flat White有很多個版本的名稱,星巴克叫馥芮白,COSTA叫醇藝白,瑞幸叫澳瑞
不管是小白咖啡、澳白咖啡、平白咖啡、白咖啡指的都是它

曾經的反叛少年,被改造成為安靜馴良的消費群體和保守的中產階級
咖啡連鎖店的飲品也嚴重乳品化

如果不是借著喝咖啡的名義,成年人找什麼理由喝那麼多牛奶呢?
20世紀末,星巴克席捲中產階級消費者,喝星巴克咖啡成為身分的一種象徵

2003年興起的第三波精品咖啡運動
提出「讓咖啡回歸咖啡本身(而不是一杯牛奶)」
這為今天的咖啡製作帶來了新變化

今天流行的精品咖啡為了保留咖啡豆本身品種、處理方法和地域特點,往往烘焙度較淺
這樣的咖啡豆製作出來的濃縮咖啡如果加入大量牛奶,會淹沒咖啡本身豐富微妙的風味
於是,為了尋求奶咖的創新,原來那些曾在各地流行的小杯奶咖被咖啡店主們推薦給客人

並成為新的流行飲品,可塔多Cortado,來自西班牙,原意是「停止,打住」
短笛拿鐵Piccolo,來自意大利語「小的」
直布羅陀Gibraltar,來自藍瓶子咖啡,名字來源於飲料用的杯子型號
這類擁有異國情調名稱的奶咖,逐漸成為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選擇

這些咖啡比拿鐵更能保證風味均衡,雖然它們都是小杯咖啡
但是相比後者,它們的奶泡更薄而細膩,便於製作複雜的拉花圖案討好客人
於是這些新的小杯牛奶咖啡成為新世代的「反叛」而在逐步取代拿鐵

本來,這些小杯奶咖的重新流行
應該會給卡布奇諾這個古典優雅的飲料帶來新的生命

可惜這些年下來,大部分年輕一代的咖啡師都是喝著拿鐵長大的
沒有接受過「一杯優秀卡布奇諾到底是什麼樣滋味」的培訓

2009年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格威利姆·戴維斯Gwilym Davies就說過
「卡布奇諾是最難做的牛奶咖啡
一個有經驗的咖啡師需要平衡奶沫的厚度,泡沫的細膩度和溫度
做好一杯傳統的卡布奇諾,可比在咖啡上拉花做個天鵝要難多了」

當咖啡師做不好一杯基本的卡布奇諾,客人也就嘗不到這樣一杯美好飲品的妙處
而跨國連鎖咖啡店也把已經廣為流傳的Flat White改頭換面
企圖填補卡布奇諾銷量下降帶來的菜單空白,甚至將卡布奇諾從菜單上拿下也就不新鮮了

就像有人抱怨現在的蔬菜水果,不是印象中小時候的味道了
咖啡產地的種植品種、處理方法在最近幾十年來發生的變化
造成今日消費者喜愛的濃縮咖啡,也與以往不一樣了

新一代咖啡愛好者他們很少有機會品嘗到一杯
傳統意義上追求風味優雅、口感平衡、帶有焦糖甜香、苦中帶甜的濃縮咖啡
作為一杯飲品,基礎的濃縮咖啡風味已然改變,必然有適應這樣基底的奶咖飲品出現

如同時尚是不斷輪迴一樣
或許有一天,卡布奇諾會被新一代的咖啡愛好者,再重新發現其美妙之處!
bakafish
網路上的文章,最早的出處多不可考,就像咖啡的起源是來自牧羊人的故事,拿來當作聊天素材是可以,認同前面we大說的:「知識很重要的一點,引用要很小心。如果只是聊天,說什麼都無所謂」
chan.chenhao
一開始沒有出處資訊時, 會以為都是z大考究的... :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