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T-KY (4971) (英特磊):世界唯二的MBE高端磊晶廠

asiguo wrote:
我認為是有的,上次法(恕刪)


這幾天花了些時間研究Rockley Photonics以及未來Apple Watch的生物感測技術(血糖、血氧、乳酸等),我認為公司的生物辨識雷射很大可能是在這個供應鏈裡做R&D。

目前市場傳言2021 H2推出的Apple Watch 7就會搭載血糖偵測,而Rockley Photonics支援的感測器最快會在2022年的Apple Watch 8上市,這樣的猜測理論上是對的,但根據下面的資料,即便watch 7裝載了血糖偵測,他使用上的技術和Apple watch 8也會是有所不同,我們先來看看Rockley的Solution以及Roadmap:

在Rockley Photonics在Roadshow簡報中,他們比較詳細的介紹了他們的生物辨識解決方案:



左上圖是過去廠商所使用的生物辨識方案,在光源部分是僅使用一個LED作為發光源,此外在接收端的部分感測器的解析度也很有限。右側是Rockley的解決方案稱為「Clinic on a Wrist」,在光源部分是同時使用「許多個單一頻率的紅外光雷射」再加上一個傳統的LED光源,以便在雷射以及光線散射後獲得更好的解析度。這部分的技術和之前公司提到的使用InP以及GaSb長波雷射去覆蓋盡可能大的紅外光譜的想法是不謀而合。

在應用層次的影響上,在Roadshow中,公司方提到: "Our wearable spectrometer technology brings a single sensor for multi-modal biochemical / biophysical marker monitoring through the functionality of numerous lasers on a single chip that results in unparalleled spectral resolution and accuracy. Some of the new sensing functions unlocked include lactate, alcohol, glucose, carbon monoxide, blood pressure, and more." 也就是說額外加入的這些紅外雷射可以提供更多奠基於紅外頻譜上的感測可能性,譬如偵測乳酸、酒精、一氧化碳濃度(Laser Solution)、以及現在已經可行的血氧以及心律等等(LED Solution)。

此外,在Roadmap的部分,從下圖可以看到Rockley和幾個大客戶談的Ramp Up時間大概最快是從2022年開始,而在2023年會推進到第二代Gen 2的產品。這邊的Gen 2,雖然指稱的是對於Rockley的產品是Gen 2,但我認為對於公司的生物辨識磊晶片來說也是差不多的落點,也就是在2023年會公司的生物辨識磊晶片導入消費性產品中,當然也有可能提早到2022年就是了,提供給各位參考。

shilikun
生物辨識紅外線雷射的開發,公司已經進行3、4年了,希望明年就能有收穫了
wang zong
現在好像rockley 在gcs test ,不知用矽光技術還是inp.是不是用到iet 磊晶可能還要查,但如inp 應有機會。
asiguo wrote:
這幾天花了些時間研究Rockley...(恕刪)

A大,請問高通發表新毫米波平台,您看對公司有何正面影響?謝謝
asiguo
推動毫米波普及對公司總是正面的,公司處理磷的技術很不錯,不管是InP HBT或InGaP phemt都有機會。
SMHLIN
大家多支持了
2年多了...大盤走多頭從10227漲到17945,上漲幅76%。
反觀IET-KY一路走空從67.9(從本文開始算)跌到53.3,跌幅21.5%(配1.01元)。
雖然樓主很用心值得肯定,但時間及資金成本真的浪費太多了!
嚴格說此檔並不是一筆成功的投資,只能幫樓主繼續打氣加油囉!
好奇的是樓主是單壓IET-KY?還是有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呢?
SMHLIN
謝謝指教
alado
現在不是人多不多的問題,是人真的他x的太少了,一天交易量少得可憐
六月營收6881萬元 年增43.54%(折合美金 245萬左右)
待8000機台再加入營運
一個月比一個月好, 目前仍然成立
SMHLIN
8000如果可以上就要快上, VCSEL銷大陸怕哪天拜登政府又出口管制了,就麻煩了
asiguo
VCSEL磊晶片從來沒有受到影響,真正受到影響的是中國華為的下單策略。不過這產品我們是獨家供應,出不了什麼問題。
Virgin Galactic完成首次的載人太空旅行,從直播影片可以看到太空上的影像串流還是很不穩定,也讓人看到6G衛星網路以及利用100Ghz以上的頻率的必要性。

航天太空跟28Ghz以上的世界,我個人看到英特磊有很多好的產品已經ready。
今天的一則新聞, 美國拍板19E美元汰換華為與中興之通訊設備, 不知道大家對這新聞有何解讀?
汰換當然不會換回4G, 而是加速5G布建,如果歐洲及亞洲起而效尤,想請教各位先進對這則新聞的看法。
asiguo
點開產品規格只要transceiver有850nm VCSEL (可能是850nm 10Gbit或是25Gbit我猜都是要給IET供應)
SMHLIN
佩服A大的研究功力,謝謝, 大家加油吧!!
從台積法說看來,車用晶片包括MCU等的短缺將大幅緩解,公司的車用防撞雷達磊晶片我相信Q2-Q3接單狀況會恢復並超越疫情前水準(疫情期間掉了足足50%)。生產端方面,雪災對砷化鎵生產機台的影響已在6月底結束(也就是車用phemt機台)。換句話說,在需求跟生產端都好轉之下,車用Phemt的營收增加會拉升Q3業績。

大陸基站近幾日也開始招標,5G前傳網路目前最缺的元件就是TIA、APD及PIN,發射端看起來是還好,這些缺的接收端元件都是英特磊的強項,我相信磷化銦的訂單會持續強勁到Q4。

氮化鎵的二次生長,按照法說進度應該是在Q4會開始貢獻,搭配Q3及Q4(功能不斷加上去的豪華型機台)的各兩部機台,整個下半年我認為會是近三年來最旺的一個半年,整體狀況會恢復甚至超越2017的水準。
今天有一篇宏捷科總經理的專訪,談到了三五族晶圓廠在看GaAs的頻率響應範圍對射頻應用的影響。

宏捷科總經理黃國鈞在採訪時提到,GaAs如果是用HBT做手機的功率放大器,那最多就是用到8Ghz,這差不多就是對應到5G世代的Sub-6應用。那頻率再往上走,他認為在衛星應用上可能是用到英特磊現在正在做的航天太空氮化鎵GaN射頻元件。

很有趣但採訪沒有問到的問題是,那地面上的手機、IoT應用,在毫米波頻段(28Ghz)又會是用甚麼材料跟元件結構呢?我認為雖然他沒有說出來,不過他心裡也同意就是InP HBT。

材料方面,InP的頻率響應範圍完全能cover 28Ghz以上的應用,甚至可以到400GHz都沒有問題。而元件的製作上,將InP做成HBT元件,宏捷科、穩懋這些代工廠才不需要用到很昂貴的精密製程(HBT主流製程的線寬大概是2微米),但如果元件商硬要用GaAs材料去拚用Phemt當做手機放大器,那宏捷科、穩懋這些公司勢必得要花大錢買更多的好設備才能應付這部份需求(Phemt製程的線寬是0.15微米,且die size較大,整體良率跟產出率會較HBT低)。因此,從穩懋或是宏捷這兩個世界數一數二的手機PA代工廠的角度來看,他們基本上也和英特磊一樣,是希望也正在努力未來產業應用會往InP HBT去發展。HBT元件不只良率高,也不需要再繼續增加製程廠商的資本支出,而可以沿用目前的GaAs HBT製程。目前的發展上,穩懋、宏捷只要能克服一些4吋InP過渡到6吋InP的簡單製程問題,那未來至少二十年內我們將看到InP HBT大量用在手機、車子、物聯網等低電壓發射應用,並搭配GaN用在基地台、衛星網路等應用。價錢上,目前磷化銦4吋的價格大致也就落在宏捷科總經理所說是「砷化鎵的3倍」,也是一個可接受的價格,我相信若往6吋走,成本的效益會更顯著。

以下節錄專訪:

"氮化鎵大勝砷化鎵,然而天價成本卻有待克服。砷化鎵因物理特性較矽來得好,稱霸RF(射頻元件)領域,是行動通訊關鍵零組件的重要材料,但其應用的極限就是8GHz(雖砷化鎵元件頻率可達12GHz,但因8~12GH是X-band雷達使用,不會有商用)。近年獲市場矚目的氮化鎵,就是因為「有現在砷化鎵所有優點的5倍,卻沒有它所有缺點的5倍」,黃國鈞讚譽「氮化鎵,是所有做RF的夢想」。"

Source: https://ctee.com.tw/people/interview/489723.html
SMHLIN
市場越來越清晰,就等FOUNDRY廠商製程做出來,對英特磊來說才有實質性收入,另外也希望公司好好規劃產能運用,不能再錯失良機了。
不知道大家對Starlink的看法如何?


目前碟形天線大概400-500顆RF FEM(Starlink V2),材料方面因為頻率在12 GHz左右,有大概率用GaAs pHEMT或者GaAs mHEMT?供電似乎只有1.8V,驅動正常的GaAs pHEMT又有困難,感覺mHEMT比較合理,但是也沒看到廠商在特別cook這塊,InP應該也還太貴了,用silicon或SiGe難道能很好的cover 12GHz這個頻段嗎?

用戶數現在70000,年底beta打開有機會1-2 quarter出貨500k(starlink現在的backlog),對應手機大概就是2500萬支手機。
asiguo
了解,地面端的應用環境就沒那麼嚴苛了。我相信衛星上的很可能是開始用到了GaN,畢竟還有長期可拓展性的問題,用GaN理論上會彈性一些。
wang zong
starlink 傳輸 目前150mbps未來300mbps,而akash systems 由gcs 環宇代工gan on daimond 速度650mbps 世界目前最快。開始接單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