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T-KY (4971) (英特磊):世界唯二的MBE高端磊晶廠

股票代號:IET-KY (TT: 4971)
中文名稱:英特磊
英文名稱:Intelliepi

很看好IET-KY在5G科技持續發展下,在高頻高速的環境中,
能成為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中非常重要的公司。
希望開這個討論區給大家做討論!
asiguo wrote:
很看好英特磊在科技往...(恕刪)

公司長期看好產品發展(口頭),確實也是如此如車電、5g等,不過長期追蹤其營收不太穩定,營收趨勢一路向下居多(肢體動作);
股本小且稅後淨利易受到cb轉換增加股本或美國有無獎勵加減稅之影響,加上美國的ky公司股利發放時先扣除30%的稅。

以上為以前投資iet-ky 的觀察。
skytree59 wrote:

公司長期看好產品發...(恕刪)

謝謝分享,目前確實也是有這樣的感覺,但我同意公司的看法是目前頻率確實還沒有到公司產品擅長的頻率。在4G LTE下,消費性產品會看上公司技術幾乎沒有,公司的磊晶技藝(包括均勻度跟純淨度),都是用在高頻、高速或是高功率的產品上,目前mmWave的環境慢慢建立起來了,後續耶是往這個頻段發展,我的感覺是只要有成功的消費性量產產品,公司的營收就能趨於穩定成長,年底的5G mmWave PA epi就是一個可以期待度亮點,雖然初期量少,但到明年2020 各家5G手機跟消費產品推出後,InP HBT產品或是GaAs phemt產品在公司MBE技藝下都很有機會勝出。
此家公司先前營收下滑是受到貿易戰影響 (500億25% 2000億10%)

不過就在本週5已經調高關稅並且在下週一公布3250億清單並在一個月後課25%

那麼就得承受500億25% 2000億25% 3250億25%

目前公司題材長期看好 不過股價近期要看大戶是否能築起防線守住60大關 (千張大戶成本在60以上)

依先前法說內容來看客戶的確會受到貿易戰影響下單

此檔一切就看大戶能否守住這波川普之亂(股票全部約3萬6千多張想守住應該不難)

空手者建議跌破主力成本60以下再來接比較穩 並且隨時觀察主力是否棄守落跑 如落跑將空手到主力接回為止再進場

如果心臟夠大目前的價位就可小量布局與大戶共存亡


PS:課稅方面英特磊影響不大 因在銷售地區歐美佔95% 亞洲僅佔5% 主要是客戶下單情況




asiguo wrote:
很看好英特磊在科技往...(恕刪)


目前看到的一個風險,就是毫米波射頻元件導入到消費性產品的速度不夠快,目前調研報告指出只有1/3的手機會導入毫米波。

但對於公司3-4億的資本額而言,吃到任何一點的這塊市場都是非常補的事情。
公司雖然說自己不算是華為供應鏈,但因為大客戶Skyworks的砷化鎵phemt是華為極力看重的pa材料跟結構,所以Skyworks停止供貨給華為,華為增加亞洲供應鏈的叫貨(Murata, 海斯),都是IET這個美國公司從2018的衰退中到2019年Q2 ,營收還沒有辦法回升的主因。GaAs Phemt對公司來說是低毛利但量大的產品線,因此從營收是看不出公司2019年會成長的,但從獲利看,GaAs VCSEL連續兩年有年增100%,這個產品是比過去最高的InP產品毛利率更高的,大約有近50%的毛利水準,加上公司改變了庫存成本的計算方式,從先進先出法改成移動平均法(對2018庫存成本降低了雙位數),因此從獲利的角度看,公司只要top line和去年打平,我想bottom line要成長是沒有問題的。一個比較neutral的scenario是,公司營收自6月起都維持在6千萬左右的水平,這樣和去年全年營收相比是YoY成長10%,bottom line則應該有成長15%的機會,目前55-65元的股價,是一個合理安全的價格。

中長期來看,公司並沒有傻傻等待SKYWORKS的訂單回頭,是一個好的經營舉動,公司正在努力尋找著下一波的市場機會,包括最新提到的生物辨識雷射可能供應在APPLE WATCH之類的穿戴裝置進行血糖測試,還有GaSb目前往上游基板發展外,甚至開始做到了製程的階段,這樣的服務我想是看好GaSb在紅外線雷射跟未來長波長生物辨識雷射的需求,而自行增加對材料掌握度的研發方向。

另外,公司雖然營收看起來只有每個月幾千萬的營收,但事實上就個人的觀察,這是因為磊晶市場本身就不大,從年報上可以看到IET已經是前幾名的磊晶供應商,在未來IDM廠逐漸往Fabless發展的趨勢下(舉例:Avago就是變成了Fabless),磊晶的需求已經看到逐漸釋出來由磊晶廠來供應的趨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35材料的多樣性,這和矽基的市場是有所不同的,但即便是矽基市場,也可以看到在市場逐漸茁壯後,IDM廠也開始往Fabless發展,才有台積電代工,環球晶等做晶圓供應。我想長線來看,磊晶廠的專業是非常稀少的,35族要切入製程代工非常多,說要切入磊晶市場的人則非常少,高頻高速的市場總會到來(甚至已經到來,2019年底就看得到mmWave Mobile了),市場對毫米波技術跟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需求絕對是有增無減。
對砷化鎵廠的分析可以參考黃國華這篇文章: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5451

現在雖然看到其他砷化鎵廠還能吃得開,但市場我想很快就會改變的。GaAs HBT結構並沒有辦法應付毫米波的頻率,但HBT結構的優點就是良率高,結構厚方便製程處理;GaAs Phemt結構雖然可以用在高頻應用,但良率並不高,對製程廠來說要處理Phemt是很頭痛的事情,因此結論是,更換材料如InP,並使用InP HBT結構,才能大量廣泛的生產並用在IOT應用(低功耗應用)之上。否則,一個因為phemt良率問題而貴鬆鬆的Phemt PA模組,對於各家大廠宣傳的5G IOT應用普及化,絕對是最大的阻力而不是助力。至於基地台高功率的應用,則是使用GaN SiC等材料,我想遲早公司也有切入的機會,畢竟現在切入高功率應用也是言之過早。

短期來看,實際營收要觀察公司VCSEL的量產跟INP的出貨,以及今年下半年會簽下的大型GaSb國防合約。個人認為最值得期待的突破是生物辨識雷射的發展,若應用在Apple watch或Airpod之上絕對是很值得期待的營運動能。
asiguo wrote:
公司雖然說自己不算是...(恕刪)



法說會 及 10月營收觀察點:
 1. 營收6.6-7.0千萬台幣 (年增10-15%)
[考量台幣升值,低標抓10%]

2. GaSb 高毛利民間商用訂單[夜視系統]後續訂單狀況

3. 基建佈建 InP APD/HBT/TIA 訂單是否持續火熱

4. GaN on SiC 的機台及產品驗證、試產 
[重點新題材]
asiguo wrote:
公司雖然說自己不算是...(恕刪)



法說會 及 10月營收觀察點:
 1. 營收6.6-7.0千萬台幣 (年增10-15%)
[考量台幣升值,低標抓10%]

2. GaSb 高毛利民間商用訂單[夜視系統]後續訂單狀況

3. 基建佈建 InP APD/HBT/TIA 訂單是否持續火熱

4. GaN on SiC 的機台及產品驗證、試產 
[重點新題材]
asiguo wrote:
法說會 及 10月營...(恕刪)


60出頭入手,沒過幾天就漲了快10%,還算滿意。5G概念股今年飆漲不少,庫存追蹤股都快用完了...
IET算貿易戰落難股,剛好跟宏捷科、立積這些去美化受惠股成對比,但也因為這樣才有好價格,便宜就是王道,且仍看好成長性。5G毫米波應該比中國sub-6還要慢相當一段時間,法人炒作的輪動也許要等到明後年。IET的散戶人數暴增,大戶人數暴減且持股比例也大減(甚至跟前幾年相比),這實在是個問題點。今天環宇-KY大漲不知道是不是也帶動了IET,只不過陸廠的介入就算短期可吃到中國的單,長期可能會因為技術轉移或竊取造成類似四大慘業崩盤的結果,還是要謹慎。

黃國華先生當然蠻多文章是有參考性的,不過弄得太廣泛太雜難免失去深度,我認為他的很多觀點都相當片面或武斷,並不是真的很了解技術與產業。對比PA族群的股價,我看他也很難交代得下去吧。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早晚會起來的,畢竟對比第二代有其優勢。但業界還是蠻重視技術的成熟度,包括成本、良率、配合供應鏈的整個生態(原物料、設備、設計、製造、元件、模組...),毫米波基本上時程既然確定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還沒有整個成熟起來以前(那個真的很不好做...),一定會用砷化鎵打頭陣,不只是中國的sub-6,高通的毫米波也是先用砷化鎵。第三代要超越砷化鎵的市佔或許也要3~5年以上(有些資料估計GaN大約2025之後主導射頻元件)。車用、軍用或其他商用(醫療...)也是類似,還沒有迫切到非採用第三代不可的地步。

看過樓主在ptt的發文,來這邊追蹤一下。其他資訊或其他相關個股也可以交流一下。對於美股尤其是費半或相關產業還沒有掌握很深,但還是覺得該多了解,畢竟跟很多台股連結很深,而且也不排除直接投資美股標的,我想5G毫米波應該也會讓美股一些中小型利基型企業飆個幾十%到好幾倍。
籌碼的問題,因為公司是稅法上的美國公司,所以稅務上自然是比較麻煩。加上原本的大股東康潤生董事長也從董事會退休(但控股跟家族信託都沒賣股),因此董監持股看起來會少一點(康董變成大股東而非董事),控股比例我個人看起來是沒什麼太大問題。還必須考慮年報上有揭露的一些因稅務問題代持股權的海外控股公司。

其實第幾代半導體,是大陸在講的。我猜測也是某個券商弄出來的buzz word。GaN這東西很早就有,InP的話也不能算三代,頂多算二代吧照中國的定義。

對半導體材料的觀察,我認為重點還是在
1. 材料特性的比較
2. 半導體元件結構之於性能的比較
3. 商業考量(成本、價格、主流廠商的看法)

最近越來越多文章提到InP磷化銦在5G應用上的可能,我想這個事情是必然的,台灣媒體總是比較後知後覺一點,只有接到單、業績上去了才會開始報導。我們掌握的材料知識是亙古不變的,基本上去翻翻論文,在5G毫米波頻率段落,很多文獻都指出就是用GaN在高壓應用,InP在低壓應用。這東西跑不掉,InP也比GaN成熟許多,進入商用只是時間的問題,在我看來,非常近了。






kyova wrote:


60出頭入手,沒...(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