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寫的不去做40%機率要去做30%我不是一開始就說了嗎?
你去找出認同你不做40%而去做30%的人
TheRagon
做40%那邊或做30%那邊重要嗎? 並不重要 重點是贏家思維 你拿一個說明機率分布的論述又叫又跳的要我報點位 實在是看不懂你的用意
TheRagon
要多要空隨意 但股票做多有個好處 就是比較有機會把交易延展出去 而且實盤交易還要看勢 在那邊瞎扯主力甩轎的 八成是看不懂勢的人 我也懶得費唇舌講這一塊 因為這一塊根本不是讓你賺錢的主因
不要說我畫唬爛……帳號1驗證碼3



孩子!.....10多年前就有人想找我開課開交易室了
你要繼續鬼打牆看不見30%跟40%是要怎麼繼續說下去

裝睡的人叫不醒.....其實你可以回覆我選擇30%是因為目前根據技術,或是產業前景,市場新聞熱度.......等等,所以你選擇30%
但你的回覆是......避免錯亂所以選單邊
既然這樣會有人不選機率高的40%而去選機率低的30%?

贏家思維是往機率低的方向去?

認真要說的話,思維跟機率是兩回事,思維可以是種想法,也就是零和遊戲的絕對力量反著小力量,但要用這種思維的話那關機率屁事?那是絕對力量看他高興
TheRagon
比如我喜歡做多 或我喜歡做空 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機率分布跟期望值 你一直跟我瞎扯做40%跟30% 但一直講不出具體的論述 別鬧了
TheRagon
很單純隨便舉的一個例子 不需要胡攪蠻纏
TheRagon wrote:
如果覺得我這篇講的有問題 那就請好好跟我說明我錯在哪 謝謝


個人看法

這種交易邏輯理論上會賺錢。不過有潛在的爆倉風險,尤其是在開始使用槓桿的時後,機率大增。

過去資料裡面,平均漲 3% 的 30%,盤整的 30%,下趺的 40%。跟接下來 10 次交易裡面,會有 3 次賺 3%,7次停損 1%,是完全兩回事。極端的例子是,假設這比例就算長期下來是正確,1000 次交易裡面,有 300 次漲 3%,300 次盤整,400 次下趺。如果碰到一段連續盤整或下趺,帳戶裡的資金是否可以撐到很後來才出現的連續 3% 上漲。

一般做這類回測的人會用回測最大損失 (MDD, Maximum Draw Down) 來估需要準備多少資金,或一筆資金依 MDD 可以放大到多少倍數來操作,多半也會抓個心裡覺得夠踏實的安全系數做些緩衝。然後,會很開心的交易很長一段時間,能貼出不少超級高報酬的對帳單,直到交易資料出現新的歷史紀錄那天,不死也殘。

最終,做個它幾年,拿得出長期獲利的對帳單,你就算說「母豬其實會飛」,大家也就信了。沒有長期對帳單,任你說破嘴皮,爭得你死我活,就算方法可行,依然很多人會質疑,或只是認為是「新手運」。不過,這類「期望值」為核心的策略或其變種,蠻多都是在搞機率計算,因此多半潛在被認定為極限的假設前題被打破時,有爆倉風險。因此,要用的話最好小心再小心。
TheRagon
TheRagon
奇怪 不知為啥我的留言自己不見了
myballsonfire wrote:
有潛在的爆倉風險

我只要聽人家的說法有爆倉風險我就知道早晚的下場
長期市場存活的人在下單時想的是風險
期望值擺在風險前面......祝他好運!

有些方法100次成功抵不過1次失敗,這種方法我不用
TheRagon
認真說 風險已經控制住的情況下 很難爆倉 我很難想像非黑天鵝爆倉的狀況
A博 wrote:
有些方法100次成功抵不過1次失敗,這種方法我不用


這種方法,我也不用。

其實停損方面,還有另一個盲點我先前沒指出來。按例是 1% 停損,真正執行下去的時後會發現,往往都停在不止 1% 的地方。而且這還不排除,真的碰到快市的時後,搞不好軟體卡住不能用,還要打電話。根本就是關在籠子裡,不給下車,等到真的可以下車的時後,事情搞不好就大條了。

這類需要很「理想化」的策略,從經驗裡學到的是,其實都很難真的執行得很好,尤其都只是拿著很落後的配備在搞。蠻容易被一些有的沒的鳥事扯後腿,尤其是口數越來越多的時後。國外搞「極短線」的叫 HFT,連離交易所的距離都算輸贏的一部份了,更不要講用的電腦和可以掌握的資訊。

反正還蠻多問題的。不過,有人愛用,那就用吧。反正輸贏都自己的事。

很多年前我就發現,自己速度輸人,裝備輸人,資訊也輸人。說穿了無一是處,那怎麼辨呢?? 那甘脆就改比看誰比較會等,看誰比較會憋,結果反而就不太輸錢了。
steventym
有太多問題要考量了,或許樓主目前真的很順,還沒遇到快市及其他問題吧[笑]
TheRagon
釣來一堆不懂裝懂大師 呵呵
myballsonfire wrote:
這種方法,我也不用。(恕刪)

說得好,理想值跟現實值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而且有時還不小,科技進步後的交易市場跟以往大不同,想要精準一點不差進出場很難了,想要下單速度搶在別人之前很難了,機器人買賣單遍佈在每一檔價位,......
myballsonfire wrote:
這種方法,我也不用。(恕刪)


文內我也講的很清楚了
只是提供對期望值概念不懂的人一個模板簡述 我自己也是不太用的

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方法
但其實會用的 操作的好也是一種獲利方式
A博 wrote:
說得好,理想值跟現實(恕刪)


前文我已經說了 這只是簡略舉例
沒有要大家照著去做的意思

但不可否認,這一套搭配非常完善的交易觀念跟一些延展 是可以用的
「理論」與「實證」?

這樓讓我想起25年前,在大度路的關渡高爾夫練習場。
看到一位教練很認真地在指導學生。
我就問旁邊的球友:"這位教練教得好嗎"?
他說:"他不是教練,他是經常來看人家練球的計程車司機"。"在旁邊看教練教球,久了,自己也喜歡教人罷了"。

我問:"那他打得怎樣"?
他說:"他還沒下過場,只是偶而在練習場揮揮桿"。"他說的頭頭是道,有時候比教練還精采。所以你才會這樣問,不是嗎"? "但如果下場的話,他就是新手。每一個新手的結局都是一樣的"。

以上沒影射誰,股市是股市;高爾夫是高爾夫。只是引發我多年會心的故事而已。
steventym
要比口才,詐騙集團最厲害~新手通常只能當車手~[笑]無法給分了,加不上去了~
TheRagon
哈哈 這故事不錯 其實很多「老師」就是這樣子冒出來騙錢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