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ati monster 1200s 進台灣後,請問有購買的前輩經驗?

Ducati monster 1200s一直想取回家念頭,但做了些功課,總覺得很多人以前的經驗分享都說Ducati 車脾氣多⋯想真心請教有買過的前輩;這台車改這新款後品質好嗎?妥善率高嗎?有什麼優缺點?謝謝前輩回應囉!
stanley6193 wrote:
Ducati monster...(恕刪)

只要有錢,這些都不是甚麼問題
如下圖
https://i.imgur.com/azEjtiP.jpg
雖然有錢是必要因素啊!但花了錢卻不想買個只有外表喜歡⋯但品質不佳;常在修的車子!
版大您好,小弟潛水已久,剛好看到版大的文章,第一次發文就是和樓主分享一下自己的不專業心得XD
家父也騎Monster1200s,小弟偶爾回家也會幫忙騎騎充電。

板大在意的妥善率方面,家裡的monster發車永遠一觸即發,目前也完全沒有碰過問題。 不過也因為車子才買1年多,這樣說也不太準。 倒是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給您:

騎乘上,由於家裡前一台車是HONDA的無尾熊,兩台引擎出力曲線真的差很多,monster催油門要小心,油門轉多一些真的種抓不住的感覺;相反的,HONDA四缸引擎出力非常線性,配合跑車騎姿整體掌握感很棒。

聲浪上,其實兩台我都愛XD,豬腳蹄的L2和其點火角度的聲音很獨特,低中轉速的回油啪啪聲很棒,但高轉的聲音就沒四缸嘶吼爽快;相反的HONDA咻咻聲低轉時超級安靜,一氣呵成拉上去很舒服

熱度上,騎monster時的右小腿大腿真的熱,紅燈時水冷風扇一吹... 這點和RR一樣,不過一撞風後monster溫度降很快,100度馬上就掉到7X度,RR我記得還是在8X度左右。

座高上,monster和RR兩台差不多高,小弟才171都可雙腳半腳掌著地。

牽車重量上,兩台應該都不重,但因為變水冷的,以前的796 1100氣冷的應該更輕快。

外觀上,monster S版的金色48mm倒叉真的滿吸睛的,最重要的是後牌架是從後面單搖臂接出來,有懸空的效果,這個在新的R版和S版好像都改為傳統式的了,有點可惜。

最後的心得,如果版大不會騎太快,其實821就非常夠力了,也是水冷的,CP值不錯,但是卻少了歐老師48mm金色倒叉 + 單搖臂 + 懸浮牌照; 1200S配備齊,但其實家父與小弟一直都切在touring模式,還有好多馬力用不到阿

祝樓主早日尋得愛駒喔

補充一點,TFT儀表在大太陽下看不清楚,就像這樣...
以公升級來說,歐洲車的出力才叫線性,哪有一部百多馬的大車起步要拉轉的?

日本車的出力都是在高轉陡升,日本車是藉由點火曲線和終傳齒比來弱化低轉區域。因為長途來說省油,又可以降低新手的死亡率,還有日本引擎偏高轉來榨馬力,適合賽道設定,所以道路來說,出力就不線性。

我住番邦,番邦不是很注重 250 以上的極速。我常和英國車友出遊,郊區每檔起步都是 0-100 三秒這種玩法的,節奏明快,日本車只能說出力太不線性,要拉到七千轉才有力,歐洲車 (BMW Triumph Duc Hypermotard) 已經領先在前了。

義大利車要注意防銹問題,如果住台北盆地或是海邊。
stanley6193 wrote:
雖然有錢是必要因素啊...(恕刪)

不要想太多,我的848新車買來騎四年只燒過一顆喇叭,今年初騎了七天環島淋了六天雨,我的車淋雨不計其數了,我還有在山上遇到施工區積水,淹到半個輪胎高,我也是騎過去;舊款的車震動比較大,我的車偶爾會噴車殼螺絲,所以定期會巡一下車殼螺絲有沒有鬆,如果你連這都不能接受的話⋯⋯哪還是不要買ducati好了
因為我也才牽沒幾個月不知道妥善率如何
但是跟以前的老Monster比起來是好騎很多了.但油門非常靈敏.要很小心控制
而且就算好幾個星期沒發也是很容易發動.以前老怪獸就要咳嗽好久才能發起來
我是因為買不到821才(貼一點)直上1200
而且看過新款發表後外型不喜歡才買舊款的
新款的根本還沒進來.沒人知道品質如何.可能要看國外的試駕影片找心得
(聽說六月就會來了)
如果預算不是問題.真的可以考慮新款.多了快排.還有油量表.方便很多
我爬了些文章~大部份的都談外型,配備;⋯⋯顯少人談使用心得,改成水冷後的這型操控如何?設計適用性如何,故障率如何?後面維護保養等成本如何?所以很納悶⋯⋯或許花那麼多錢買台名牌重機⋯⋯總要了解買個名牌要貨真價實⋯⋯
你應該要去找英文媒體,國外早就把 Monster 分析到極透徹了

Monster 我自己唯一不滿的一點就是後懸吊沒有多連桿,Duc 認為街車速度慢不需要多連桿,所以是引擎本體 (後缸) 透過避震器直接鎖著搖臂,多連桿的用途是放大避震器的作動行程,再藉由多段調整壓縮與回彈阻尼,能得到很細緻的路感回饋 (車速度愈快,愈需要細緻的調控)。

其實我覺得你多慮了,想買就買。你看來是不懂這些東西的,如果我 (或大家) 和你解釋設計原理,可以從前叉解釋到車架解釋到 Engine block/Crankcase 一直到懸吊設計,但是如果我或大家少解釋一樣呢?或是站在不同的高度來解釋呢?這樣會影響你的購買決策嗎?如果會,那也太奇怪,因為八十一百萬是你在花,你應該有相當機械能力去主動解決自己的需求。如果我或大家的解釋不會影響你的購買決策,那我們又何必解釋?

車子可以解釋的太多了,你就看看國外媒體關於騎乘感以及維修的評價,這樣就夠了。台灣一年賣不了幾輛的,車主心得聽聽就算。
或許就是不合常理的貴⋯⋯才賣不了幾台⋯也許碩文~得檢討一下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