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es wrote:
若只改變水溫,其他的如粉量、研磨刻度、萃取時間等控制不變。
92°C的高水溫應該比88°C的低水溫有更高的萃取率,
是不是如此呢?...(恕刪)

應該是這樣沒錯


tmes wrote:
我自己實作了一次。
取相同研磨粉量在8bar與9bar沖煮,
情況是在萃取相同液量之下,
9bar的萃取時間長於8bar的時間

不知道您的機器是什麼?
建議可以多做幾次確認
因為人的差異影響也很大
例如我在咖啡展試喝,那位吧台手連續做幾杯,流速都不一樣
萃取相同的量,時間可以差七八秒


tmes wrote:
是不是可以解釋成
「9bar的高壓熱水停留(或說滲透)粉餅的時間較久,
比起8bar的低壓熱水有較高的萃取率」?

單就這句話來看,倒不一定
espresso如果流速過慢,萃取率不一定會高
因為流速慢,沖刷的力道也減弱
bakafish wrote:
應該是這樣沒錯不知...(恕刪)

我使用迴轉式HX咖啡機。

水質、研磨度、水溫與沖煮壓力等等,
是在萃取之前可以控制的變因,
是從萃取所得的流速、流量與咖啡味道再回去調整的控制變因。

在一切都很美好與穩定(優質烘焙豆能完全萃取、研磨均勻、萃取穩定)的情況之下,
改變沖煮壓力之後的萃取過程的變化對咖啡味道造成的差異,
(淺層萃取?還是深層萃取? / 變得更酸?還是變得更苦?)
再回頭調整水溫或研磨刻度等等。

bakafish wrote:
espresso如果流速過慢,萃取率不一定會高(恕刪)

假設說,
調高沖煮壓力後,萃取得到相同液量的時間變長,
(換句話說,流速變慢、熱水停留通過在粉餅的時間變長)
(承上,熱水停留通過在粉餅的時間變長,是不是萃取率提升?)
若要維持萃取相同液量的時間就可以調整研磨刻度。


那麼,魚大您說的
「espresso如果流速過慢,萃取率不一定會高」
該如何理解?

「因為流速慢,沖刷的力道也減弱」?
意思是沖刷力道的強弱對咖啡顆粒的萃取,
是力道強所以萃取較深層嗎?

tmes wrote:
假設說,
調高沖煮壓力後,萃取得到相同液量的時間變短,
(換句話說,流速變慢、熱水停留通過在粉餅的時間變長)...(恕刪)

這裡應該是筆誤吧
得到相同液量的時間變短,代表流速變快才對
我想您要說的應該是時間變長

咖啡的萃取作用,有溶解和擴散
沖刷,指的是咖啡物質從咖啡粉裡溶出、擴散出來之後,被水帶走
新進來的水繼續進行這個溶出、擴散,再帶走的程序
流速過快,會造成來不及溶解
流速過慢,由於把溶出物質帶走的速度太慢,可能會造成這兩種作用的效率變差
而使萃取率降低

我不是學物理的,如果有說錯請見諒
bakafish wrote:
這裡應該是筆誤吧
得...(恕刪)

的確是筆誤,已修正。
感謝指導。


bakafish wrote:
流速過快,會造成來不及溶解...(恕刪)

流速過慢,會導致溶解和擴散兩種作用的效率變差而使萃取率降低。
這就有點理解、想通了。

感謝魚大、讚嘆魚大
壓力在espresso的萃取上,究竟是什麼角色
我覺得也許沒那麼複雜(個人想法)

回到espresso的起源來看
目的就是要讓工人在短暫的休息時間能來一杯咖啡
所以要求是快速、夠味
於是把咖啡粉磨細是第一個重點
但是磨細之後,水要穿過咖啡粉就很困難,所以需要動力源,來把水推過咖啡粉床
起初使用的是蒸氣壓力,後來使用的是活塞與槓桿(拉霸機),再後來就是使用pump

從蒸氣壓力到pump這之間的幾十年,咖啡機的設計並非那麼科學,而是一連串的try and error
從顧客的反應來修正煮咖啡的參數
最後得到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數據

但我們的學習過程則是反向的
前人告訴我們,single espresso是用7g咖啡粉,9 bar 25秒,萃取出25ml咖啡液
http://www.espressoitaliano.org/files/File/istituzionale_inei_hq_en.pdf
在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角度上,各項數據都是可以量測的,唯咖啡粉粗細不容易量測
因此固定其他參數,水壓定在9 bar,就能調整出合適的粗細度
(只要咖啡機和磨豆機不是太特殊的話)
然而這樣的速成法也讓人忘了為什麼是9 bar
我們自然而然的,把這個壓力當作是要「榨」出咖啡味道的必要力道
而不知道這個壓力其實只是為了讓水穿過咖啡粉的動力源而已
跟「榨」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
也許,萃取需要的是水流,而非壓力,但壓力是製造水流的必要條件
我們或許可以試試看,找兩個相同的密閉容器,兩份相同的咖啡粉和水,浸泡咖啡粉
一個容器不動,另一個灌入壓力
在不擾動裡面的水和咖啡粉的前提下,看看壓力能否提升萃取率

咖啡的萃取需要時間
就算用到15 bar,應該也不可能把萃取時間縮短到15秒就能做出好喝的espresso
25秒,也許就是在try and error中得到的
加上從顧客那裡收集來的資訊,如水溫,粉量,萃取量等(當中隱含了濃度與萃取率)
咖啡粉磨的越來越細,壓力就必需跟著提高,可以說9 bar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為了達到顧客的喜好,就必需要用這麼大的力道,才能把25ml的水用25秒推過7g咖啡粉
而不是某個人用什麼科學計算去算出9 bar才能萃取出最棒的結果

時至今日,咖啡豆變了,烘焙法變了,磨豆機(刀盤)變了,咖啡機也變了
各種各樣的磨豆機,磨出來的粒徑分佈有很大不同
咖啡機也有不同的WD會影響到萃取流速
還在守著9 bar的定律,卻不明白9 bar從何而來,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看看這本書,從中找到答案
Espresso Coffee: The Science of Quality
bakafish wrote:
一個容器不動,另一個灌入壓力
在不擾動裡面的水和咖啡粉的前提下,看看壓力能否提升萃取率...(恕刪)


這實驗拉覇機似乎有機會。
磨粗些填入茶包丟活塞內上盲片即可。
可惜沒有拉覇機,猜測有加壓萃取率會較高。
精彩的討論,努力吸收學習中,雖然看的不是很懂,
但好像真的連我這初學者也太墨守成規幾秒要萃取幾CC
應該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了
weird@ wrote:
這實驗拉覇機似乎有...(恕刪)

用愛樂壓把底部擋起來就能試了,也更方便

壓力應該有助於初期讓水快速進入粉粒中
但是我認為在沒有水流通過咖啡粉的情況下,光靠溶解與擴散作用
粉又磨到espresso的細度,壓力的影響應該很小
當咖啡粉內外壓力都一樣的時候,壓力表上是9 bar還是0 bar有何不同
而且在一般義式機萃取的時候,不管你是用7 bar還是9 bar還是11 bar
這壓力對於水進入咖啡粉的速度差別應該很小,因此最大壓力是多少的影響更小

我覺得現今咖啡的差異和以前比起來大太多了
無論是豆子,磨豆機,還是咖啡機
當年的7g粉9 bar 25秒 25ml,誰知道他的粒徑分佈是怎樣的呢
現在的做法,一份double,有人用14g粉,有人用20g粉,這粗細度就差很大,為什麼一樣要用9 bar
也許某個條件配合下11 bar更好,有的可能6 bar就夠了

如果咖啡機是震動pump,沒辦法做出很精準的9 bar 25秒多少ml
我認為就把重點放在流速上吧
bakafish wrote:
壓力應該有助於初期讓水快速進入粉粒中...(恕刪)


會認為壓力對萃取有幫助主要是crema,常壓下不論怎樣的粗細流速似乎都無法萃出crema。

bakafish wrote:
如果咖啡機是震動pump,沒辦法做出很精準的9 bar 25秒多少ml
我認為就把重點放在流速上吧...(恕刪)


我的咖啡機震動pump串上了調光器變成可調壓,流速也跟著壓力連動可調,但怎樣調會有怎樣變化?原本參數就很多的義式咖啡變得更複雜了。
weird@ wrote:
會認為壓力對萃取有...(恕刪)

對,crema需要壓力才能形成,但並不需要很大的壓力
磨粗一點用6 bar萃取,保持流速,一樣可以做出很多crema
我還有一台磨豆機可以磨出很細的粉,卻只要5-6 bar就能做出正常流速,crema也是很多
萃取率比錐刀磨豆機用9 bar更高


weird@ wrote:
怎樣調會有怎樣變化?原本參數就很多的義式咖啡變得更複雜了

這也是當初變壓機出現時,很多大師反對的原因
變化就看濃度和萃取率吧,或者直接從味道去判別
目前我比較會用到的是淺焙豆SOE
拉長預浸的時間,從0-4 bar花20多秒,然後快速升上9 bar萃取
具體的表現是萃取率會提高,酸感會降低,甜感會拉高
這個變化,我覺得跟手沖使用四六沖法調整酸甜平衡是異曲同工
(萃取率提高就會覺得酸度降低,甜感增加)
SOE或淺焙,就是個很典型的,在過去年代沒有的espresso
使用過去沒有的壓力曲線,做出更好的結果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