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chen_01 wrote:
不過台灣這次火箭發射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正常火箭發射底部不是都噴很多火焰與煙霧(超級大.如圖二)
台灣的這個火箭發射怎這麼清爽??沒看到火焰跟煙(圖一.清爽到不行)
這是什麼黑科技嗎??有懂火箭的達人可以解答嗎?


怪不得
我在看影片時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少了一些火箭發射的感覺
有點空虛的感覺

不過飛上去後幾乎沒有煙
感覺好環保啊

交大打的是混合式燃料發動機, 第二張煙火很大的是用固態燃料的第一級發動機.
液體火箭引擎具有化學火箭引擎的特點 {from Wiki} ,早期最有名的就是納粹德國 馮·布朗的V-2 火箭 :
1.自身攜帶推進劑,(工作不依靠大氣,可在大氣層內、大氣層外以及水下工作)
2.推力隨飛行高度增加而增加,與飛行速度無關;
3.引擎結構質量與引擎推力之比較低;
4. 工作條件苛刻,在高壓、高溫、高轉速、高速噴氣、超低溫和強腐蝕性條件下工作。

而且液體火箭可以{多次啟動和脈衝工作,可控性好). 廣泛利用在衛星姿態控制引擎、液體遠地點引擎以及登月艙的下降級推進系統。ARRC要做的就是先做出能精密進入衛星軌道的 Upper-stage 入軌段火箭引擎性能。Upper-stage 引擎首先需要具備在真空環境的工作能力,包含推力向量控制、推力控制、重複點火能力及輕量化結構設計的條件都是最為嚴苛的。ARRC

像是2004年,維珍銀河公司開發的太空船一號使用兩階段推進系統。第一階段先以飛行母船載上高空後,第二階段採用混合式火箭引擎推進,完成最高飛行高度112公里的次軌道太空飛行。{from Wiki}

第一級火箭發動機是用一次性,便宜推力大的固態燃料, 等發射器進入近地軌道再交給第二級的混合式發動機.


如果不是因為敵對, 倒是可以跟中印合作, 把台灣的Upper-stage 入軌段火箭射入到衛星軌道中.
neochen_01
感謝專業的解答~比起那些~只會酸的酸民好太多了~~
iamjayz0210
大氣層??這次射有沒有100公尺?
neochen_01 wrote:
台灣火箭產業發展得太晚了~


數十年前,因為國防有迫切需要,自主研發、自製戰鬥機,都要被某黨譏笑為I DON'T FLY了

還奢談發展火箭?

很好啊 這算學術研究, 很多科技樹都要一步步來,已經很不錯了
dunhilldun5168 wrote:
數十年前,因為國防有(恕刪)


台灣國防部「麒麟專案」升級「雲峰」中程飛彈 射程達2000公里直搗北京 ◎
上報 2018-01-24

據指出,為配合國家太空中心發展第二期太空科技計畫,從發射50公里至300公里高度的探空火箭,升級到將50公斤重的微衛星推送到500公里高度的火箭發射載具,雖然計劃在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就已提出,中科院以代號「TAX-B」,將原有的探空火箭一公尺的直徑,加大口徑讓火箭的推進器有更大的推力,再以3或4節的火箭,把探空火箭的285公里的高度推升到500公里的太空低軌道高度。

但是「微衛星火箭發射載具」計劃的敏感性,不只因中科院是軍方單位,而是「微衛星火箭發射載具」可研改成中程彈道飛彈,自然會引發美方嚴重關切,以及馬政府時期和緩的兩岸關係;國家太空中心第二期太空科技計畫就進行調整,暫停「微型衛星發射載具研發計畫」,改成自製微衛星計劃不變,但發射計劃改成委國外來發射。

國防部代號「麒麟專案」

據了解,但政黨輪替後,經科技部重新檢視國家太空中心第二期太空科技計畫,並經行政院跨部會討論後,都認為國內應持續發展「微衛星火箭發射載具」的技術與研製能量,經總統同意後,國防部從今年起以代號「麒麟專案」委由中科院研製「微衛星火箭發射載具」。

據指出,為配合微衛星火箭發射載具計劃的重新啟動,原「W99」小組的各系統成員也開始進行分工研究,以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所需要的材料、動力、導航、抗干擾等相關技術進行研究,只要政府高層核定,將可重啟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相關作戰測評,或是直接進行量產超過12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

----------------

雲峰二型飛彈傳更名「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 研發兼戰備併行
2022/07/01

軍方內部近日盛傳,「雲峰飛彈」目前已進階發展至「雲峰二型飛彈」,由於性能接近極音速巡弋飛彈等級,傳出中科院已將雲峰飛彈更名為「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

據了解,軍方對「雲峰飛彈」的研發及量產部署規劃,是採研發兼戰備併行的模式進行,也就是小批量生產,在研測的同時也做少量的戰備部署,「雲峰飛彈」如此,「雲峰二型飛彈」也採同樣模式進行。

美國智庫CSIS曾以專文分析台灣飛彈發展現況,並列出雲峰飛彈為台灣的地對地巡弋飛彈,射程約在1200公里至2000公里,但也特別註明還在持續研發精進中。軍方內部傳出,最新研發的「雲峰二型飛彈」,射程可能更遠,估計可達2000公里等級。
八成是做出來應付經費項目的。
https://www.twreporter.org/a/arrc-rocket-flight-test-at-syuhai

技術性的資料可以參考上面文章,寫得算是清楚科普知識。
nt24759 wrote:
台灣國防部「麒麟專案(恕刪)


所以?

傳統彈頭 就是拼數量.....

所以 台灣要生產幾顆?
nt24759
你怎知道是傳統彈頭 ?
ucs417207
台灣有地方核試?
除了幾位比較理性的分析與解釋
其餘那位嗯~怎跟對岸小粉紅頗像?

畢竟台灣"民間"火箭剛起步~凡事起頭難~
以前台灣晶片剛起步也是這樣~被看不起.被笑(對方笑著笑著...最後就哭了)
凡事一步一腳~本來就不可能一步登天
至少政府願意開放"民間"可以玩火箭了
bluefeather17
双标了,海峡两岸的芯片技术差距大,还是火箭技术差距大。为啥评论自己的火箭技术起步就如此中正平和,评论大陆的芯片技术发展就不能中正平和
neochen_01
中文很難嗎?我都說台灣晶片剛起步也是很艱辛~被看不起~這不是很正常嗎?難道道有哪個國家發展是一步登天的?都是這樣慢慢磨出來的~不管是哪一國~研發過程本來就很緩慢的
neochen_01 wrote:
除了幾位比較理性的分(恕刪)


有個學生每次都拿半導體製程這科目嘲笑別人,
平時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
結果他火箭動力學這科被當, 卻不爽別人笑他, 這學生可真有出息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