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電動車想領補助沒這麼簡單! ARTC 帶你看 TES 經濟部工業局檢驗項目

RICK wrote:
...影響深遠,那就是電磁波,所謂的影響深遠並不是對人體,因為截至目前為止都無任何實驗證實電磁波對人體有害...
...
...小編講一個例子,以前在安裝某一款前後鏡頭的摩托車行車紀錄器時,由於當時該款行車紀錄器規格太新,因此經驗也算比較短少,經過多次的交叉測試,才發現由於老車的 EMI 過大,而行車紀錄器的 EMS 抗擾力又不夠,所以每次只要有老車從小編的車輛旁經過,或者併排等紅燈,行車紀錄器就會當機或者重開機,這就是車輛要通過 EMC 測試的重要性...(恕刪)

須先澄清一點
"無任何實驗證實電磁波對人體有害" 在邏輯上不代表 "電磁波對人體沒有害".
如果說 "電磁波對人體沒有害" 是明顯違反常識的.
眾所周知 X光, 紫外線, 紅外線, 微波,... 等都是電磁波,
這些電磁波對人體無害嗎?
至於哪些頻率或強度或暴露時間下的電磁波對人體有害? 這部分才可稱之為 "無任何實驗證實".
而如果真的完全沒有任何偏執狂想像中的風險, 毫無任何一絲疑慮,
為何 ICNIRP 要訂立 "電磁波人體曝露極限標準" 呢?
https://www.icnirp.org/cms/upload/publications/ICNIRPemfgdl.pdf
(先報個 "好消息", 據歐盟2014報告, 測試中的各款油車和電車都遠低於此極限標準)

請問這一個例子中, 當初該 "老車" 是油車嗎?
所以油車的 電磁波 EMI/EMC/EMS 問題相較之下是更嚴重的嗎?
油車的 ARTC 檢驗項目有包括 電磁波 EMI/EMC/EMS 嗎?
會在 open site 測試電磁波 EMI/EMC/EMS 嗎? (不然在室內測油車好像很危險~)

另外請問如果沒有通過 TES 檢驗的車會無法取得補助,
那可以領牌上路(但沒有補助)嗎?


至於本樓其他反對領補助要通過 TES 檢驗的朋友,
不說明反對 TES 檢驗的哪些項目實在無益於討論,
是否可以說明哪些檢驗是沒有必要的?
或是哪些檢驗標準不合理?
或純粹是檢驗費太貴?
或是懷疑檢驗的公正性? 該由什麼單位檢驗?
而照樓主本文 "...只要符合規則都可依等級請領不同金額,不過這個標準並非強制性制度,車商可自由決定是否要送測...", 依此推測, TES 不驗或驗不過都是可以買賣的啊?
ARTC這個垃圾單位

又出來洗白自己了

看了就令人作嘔

RICK wrote:
另外,小編無意替 ARTC 辯解,但 ARTC 並不是我們納稅繳錢成立的公家單位,ARTC 全名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恕刪)


1985 年 3 月 15 日,行政院寄望台灣車輛工業擔綱火車頭工業
的角色,遂通過「汽車工業發展方案」。由經濟部結合交通部、環
保署及汽機車業者的力量,於 1990 年 10 月 8 日成立「財團法人車
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計劃從事汽機車相關之技術研發與
產品品質改善業務,提供具有國際公信力之車輛及零組件檢測與驗
證服務,協助政府機關規劃車輛管理制度及研擬法規與標準

儘管 ARTC 已經成立,首先必須面對一個嚴峻的考驗:實驗室
與試車場應該根落何處?一般國際規模的 10 車道試車場大約需要
200 公頃的用地
,考量試車所要求的精準度,場區條件(例如風
速)也必須達到一定要求。此外實驗室群的規劃用地也要 10 公頃
以上。然而在台灣地區大面積土地難尋,土地費用又節節高漲,導
致 ARTC 成立一年之後仍無落腳之處。眼看由國外訂購的車輛測試
儀器即將來台,必須準備好安置的場地,於是 ARTC 在 1991 年 11
月緊急召開董事會,決議租用新竹縣湖口鄉一棟約兩千坪的廠房改
裝為臨時實驗室。
1993 年 4 月 27 日,新竹湖口臨時實驗室正式啟用,ARTC 採
用滾動投資的方式,一方面開始提供測試服務來籌募資金,另一方
面持續尋找試車場的合適用地。最終考量土地取得、開發時程、租
金及汽機車協力廠的分布等因素
經濟部在 1997 年 8 月選定彰濱
工業區鹿港西二區為 ARTC 永久實驗室與試車場位置,同時行政院
經建會同意耗資約 70 億元建設
,由經濟部工業區開發管理基金出
資 42 億元,購地 129 公頃後再轉租予 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 簡稱車輛中心 ),係依據民國 74 年 3月 15 日 行政院通過之「汽車工業發展方案」 78 年 5月 26 日臺 (78)經字第 13998號 函,由經濟部及車輛業者共同出資於民國 79 年 9月 1日正式成立。
財團法人凌駕政府...........自己訂規則自己爽的單位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須先澄清一點
"無任何實驗證實電磁波對人體有害" 在邏輯上不代表 "電磁波對人體沒有害".
如果說 "電磁波對人體沒有害" 是明顯違反常識的.
眾所周知 X光, 紫外線, 紅外線, 微波,... 等都是電磁波,
這些電磁波對人體無害嗎?
至於哪些頻率或強度或暴露時間下的電磁波對人體有害? 這部分才可稱之為 "無任何實驗證實".
而如果真的完全沒有任何偏執狂想像中的風險, 毫無任何一絲疑慮,
為何 ICNIRP 要訂立 "電磁波人體曝露極限標準" 呢?
https://www.icnirp.org/cms/upload/publications/ICNIRPemfgdl.pdf
(先報個 "好消息", 據歐盟2014報告, 測試中的各款油車和電車都遠低於此極限標準)


您講的內容的確有道理,是小編文內疏忽了這些電磁波種類,內文已同步做出修正,感謝您的提醒!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請問這一個例子中, 當初該 "老車" 是油車嗎?
所以油車的 電磁波 EMI/EMC/EMS 問題相較之下是更嚴重的嗎?
油車的 ARTC 檢驗項目有包括 電磁波 EMI/EMC/EMS 嗎?
會在 open site 測試電磁波 EMI/EMC/EMS 嗎? (不然在室內測油車好像很危險~)
另外請問如果沒有通過 TES 檢驗的車會無法取得補助,
那可以領牌上路(但沒有補助)嗎?


小編無法找到早期的檢驗項目說明,但似乎在早期的摩托車檢驗規則中,EMC 不在檢測範圍內,所以像是白金點火時代的車款,或者是火星塞無 R 級車款,產生的 EMI 容易造成其餘電子設備干擾,不過這並不代表燃油車=危險,另外現行所有車款,不論燃油或者電力驅動,都必須要通過 EMC 檢驗,而室內測試燃油車款也不是危險的主因,ARTC 該實驗室內還有動力計,更代表著車輛會在實驗室內發動且驅動輪胎。

至於無通過 TES 車款當然是無法領取補助,但不代表不能上路,TES 補助只是吸引消費者願意買車的一個手段,像是曾在台上市的 ZERO Motorcycle 電動大型重型車款,雖沒有通過 TES 補助 (國外製造的馬達),但依然可在台販售,只是沒有 NT$ 10,000 的補助款而已。

altezzaclio wrote:
經濟部在 1997 年 8 月選定彰濱工業區鹿港西二區為 ARTC 永久實驗室與試車場位置,同時行政院經建會同意耗資約 70 億元建設
,由經濟部工業區開發管理基金出資 42 億元,購地 129 公頃後再轉租予 ARTC 。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 簡稱車輛中心 ),係依據民國 74 年 3月 15 日 行政院通過之「汽車工業發展方案」 78 年 5月 26 日臺 (78)經字第 13998號 函,由經濟部及車輛業者共同出資於民國 79 年 9月 1日正式成立。


有趣的資料,若以這樣的說明,ARTC 豈不是不符合財團法人的認定呢?還請對於財團法人熟悉的網友們能提供資訊。
RICK wrote:
...小編文內疏忽了這些電磁波種類,內文已同步做出修正...

修改為
RICK wrote:
...影響深遠,那就是電磁波,所謂的影響深遠不只是對人體,因為電磁波還會對其餘電子產品會造成影響...(恕刪)

哈~ 這樣改好像太過頭了, 畢竟原版的修正說法 "無實驗證實某些電磁波對人體傷害有相關" 也是事實~
既然如此那乾脆文中不要提人體也是一種解決的方法. 我猜 TES 測試標準應該也沒有考慮 ICNIRP 訂立的 "電磁波人體曝露極限標準" 吧~ 樓主原文中的附圖提道 EMS 測試從 20MHz 開始測到 2GHz, 而 ICNIRP 是訂到高達 300GHz.
如果說世界上多如繁星符合 EMC/EMI/EMS 等標準的各類電子相關產品是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 那世界應該會大亂~ (也許已經有大亂了, 只是人們還很難找出相關性), 真在內心有疑慮的, 像手機, 微波爐, 操作時離遠些 (Wifi/BT 耳機那類的就無法遠離了).
例如修正版中的 "不只是" 改成 "在此標準中不是指"
可說是改最少的方法啦~


[修正..]
已經 "有些/很少/不是沒有" 研究文獻指出有些電磁波(頻率/強度/曝露時間) 可能傷害人體 (但有 "許多" 文獻有相反結論)
例如這篇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607572/
(微波幅射可能致癌, 長期使用手機可能造成罹患腦瘤風險提高,..., 等結論充滿爭議, 我個人就有個強度體能戶外運動但3C重度使用的好朋友年紀輕輕就不明腦瘤過世)
總之說有或完全沒有的證據都不是很充分, 所以話也不要說的太果斷~
原來是巧立各種名目打壓進口車的財團法人啊

造就國內車廠還是扶不起的阿斗

現在東南亞一堆機車都比台灣那些換殼換貼紙車進步多了


性能車未來更是絕跡,別的國家有辦法造出性能車上市
台灣連做都做不做來還不能上市

就好像今天米其林一星的餐廳要來台灣開店
結果你跟他說這道菜的鹽多了一克所以不符合規定不能開店喔

這個台灣身為最高檢測的財團法人不但沒有幫助國內車廠
還只會打壓進口商,台灣汽機車產業會落後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噁心單位


RICK wrote:
如今大家都很清楚在現...(恕刪)


抓個小毛病,白色的不是吸波泡棉,後面黑色的才有吸波效果喔!
1.
N年前我的重車是委由車行送測,當時測了很多垃圾項目,被收費12萬元,我的重車進口報單完稅也才10萬,驗車費用比我重車費用還高
2.
重車的驗車項目與測試費用完全是一言堂,項目自己亂搞,費用標準自己亂收,用財團法人的身份來進行公家單位的認證標準,合理嗎?
3.
ARTC當中的股東有部分為汽機車廠,自己當股東,自己設測試標準,自己設測試費用,根本是阻擋國外進口車的打手,是否是個不可說的貿易障礙單位?
這點我更正一下,正確是當初成立初期有受到其他車廠的協助,但是後續是否車廠的資金有退出 or? 裡面的股東目前結構就不清楚了

4.
還是重申,他國的驗車標準以及驗車費用大部分都是國際版本,如美國以及CA,驗車流程簡易,驗車費用低廉(台幣5000內),ARTC這種單位的成立目的究竟是什麼?
5.
所以這個TES算什麼檢驗標準? 我只能笑笑啦
補充一下訂標準的是VSCC

我想問問VSCC對於汽機車訂出"台灣特規"有何看法? 想必感到很自豪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