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7家中國車企進入世界500強,數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

rogerkuo2001.tw wrote:
中國人看種類如北大...(恕刪)


汽車行業和半導體行業沒有什麼可比性

7nm最快估計也要2018年之後才能形成產能

到時候看看石墨烯是否能替代硅吧

材料科學一直在路上

對於晶元來說,硅再往下的生產設計成本已經不划算了,周期太長投入太多

現在石墨烯在中國各個領域已經大規模開始使用了

年後汽車行業也要開始石墨烯的應用

未來汽車的很多部件都會用石墨烯

這個領域現在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線

美歐日都沒有十幾年的技術優勢

相反,中國現在的使用走的更快


我都說了

美歐日無非就是吃老本

仗著自己早跑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技術

到處炫耀

中國未來做的

就是替代你那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技術優勢的東西

dongmark wrote:
汽車行業和半導體行...(恕刪)


那你就錯了
表示你一點也不懂美國
我幹嘛在一個沒有真正國際觀的帖子回覆???
01上985畢業的中國網友沒幾個
還北大清華的博士哩...

美國之所以是美國
拿我以前部門老板的話
我們只能做兩種研究
一種是別人做不到的
一種是別人沒做過的

北大的電機系的一些教授我還有點熟
北京奧運拿了一堆公關票送美國一些人....
還開幕閉幕的好位置...
人家對美國可恭維的很
不像在01中國人口氣都很大

中國的問題是拿來主義
不管是北大清華還是浙大
創新研究本來就是高風險
這邊應沒有人在進行高風險的研發

亞洲國家都是看美國突破了什麼
然後敢快跟上

問題是一個研究在概念時就要投資
會不會成功不確定
美國人就開始進行了
研發人員其實在賭自己未來
成功了,IPO就發了
但失敗才是常態

美國之所以是美國
成功其實建立在太多太多太多的失敗上
代價高到嚇人的失敗上
但要創新
就是要容忍失敗
別的國家只會看到美國在那樣的技術上的成功
一堆花大錢丟入水中的研究都看不到
但一項重大的發明商品化可以cover其他的失敗
高風險=高報籌
創新研發本來就是高風險高報籌

創新研發會100%成功???
待過美國研發部門的人都心裏有數
但美國沒有age discrimination
不會排斥年紀
team解散了再找就是了

美國吃老本???
會講這種話就是沒有真正的國際觀
創新研發的代價大到亞洲國家做不下去
以生醫電子而言
一項投入
植入人體要十年臨床
十年以上的投資可能泡湯
亞洲國家才懶的做
但美國就是在專玩這
十年磨一箭
贏者全拿
失敗全部泡湯

中國會有這種魄力的只有軍事與航太
民間的機會低
因沒人會告訴你
國防的壓力下才會這樣不惜血本的進行

01上中國高人真的不多
高學歷的也不多
也懶的回覆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dongmark wrote:
汽車行業和半導體行...(恕刪)



樓上大哥說的是工作素質態度

那一個行業都差不多

拐吃騙幹的一堆
沒忠誠 誠信
態度隨便 有作就好

真的 上轎 的几乎没有

説好聽是狼性

曾讚 wrote:
至少我接觸的是如此
每個人比會吹的
實際上工完全不是回事...(恕刪)


在中國我發現人會吹本來就很正常
這種叫三拍主義

先是拍胸脯
沒問題一切搞定

真正交給你之後
做不出來
再來是拍腦袋
怎麼會這樣...

最後是拍拍屁股
一走了之...

不過真正的中國精英是不會幹這種事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那你就錯了表示你一...(恕刪)


我覺得你有一個誤區

從研發角度來說,確實歐美很強,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東西

但是到實際應用

又是另外一個領域了

比如我做的水性工業漆

這個領域目前歐美企業是發明者

但是到了實際應用領域

都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來改變

很多歐美企業根本也做不到的

比如我現在就有幫一家德國塗料廠做代工

因為那家德國企業很多技術點,在歐洲他都沒接觸過

而我們經過長期本土的技術經驗,研發就做的很容易

最後還要找我們幫忙代工

目前地球上用漆量最大的國家是中國,佔了全球70%以上的量

到細分市場的應用

就不是歐美企業說的算了

所以很多東西,並不是說發明了,就能佔據優勢的

特別是現在新的產品,新的材料,新的技術

大家都是從平等和互惠互利的角度來做推廣的

有大量的股權收購或互換做基礎

所以現在很多新領域的新技術中國和歐美都是專利共享,最少在民用是這樣的


歐美有很多很好的大學

研發體系要比中國成熟

背後還有很多企業扶持

很多新領域應該要去美國或歐洲做

我的老闆也注資了很多歐美的實驗室

現在中國很多企業都和美國和歐洲的大學合作開發新品

現在是地球村

特別是美國和歐洲對知識產權成熟的法律體系保護

我是天使投資人,不管你國籍是哪的,都要保護我

現在中國的企業家就是這麼做的

有了知識產權,同時又有市場,為什麼我不在歐美投資研發呢?


我為什麼說歐美吃老本?

現在歐美的企業家沒中國企業家對研發投入的多
rogerkuo2001.tw wrote:
在中國我發現人會吹本來就很正常
這種叫三拍主義

先是拍胸脯
沒問題一切搞定

真正交給你之後
做不出來
再來是拍腦袋
怎麼會這樣...

最後是拍拍屁股
一走了之...

不過真正的中國精英是不會幹這種事的...
(恕刪)




我只想告訴你,在中國,精英是不分國籍的

沒有什麼中國精英,外國精英

都是為了一件事情做成而努力

我就拿長安汽車來說

幾乎把寶馬公司一半的研發團隊都挖來了

長安還在義大利,瑞典,德國都有自己實驗中心

還注資了那裡的當地大學,長期培養和接收汽車系的高才畢業生

這就是中國企業的國際觀

誰說中國民間企業沒這個魄力十年磨一劍?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

在工業領域

現在中國幾乎80%的企業,幾乎把一年賺到所有利潤統統投入到研發

已經到了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狀態

在現有的基礎上,就是破釜沉舟的在做

根本沒有給自己留退路



有出去的人才,同時也有吸收人才

那才能有生意

生意就是生生不息的創意

有交流,才能有人類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看到這個視頻后,覺得長安蠻拼的,是在用心造車。
http://v.bitauto.com/vplay/382256.html
rogerkuo2001.tw wrote:
在中國我發現人會吹...(恕刪)




以管窺天、管窺蠡測

拿你接觸的幾個人類比一個十幾億之眾的羣體,你以往的發言偏頗,充斥以個人偏見所限定的主觀言論,

ettvyang65 wrote:
你說的內需是沒錯。...(恕刪)


奇瑞在在國外有16個生產基地1100多個服務點,南美設廠好多年,汽車累計出口超過100萬台

BYD的電動bus幾年前就賣到澳洲,今年開始出口巴西

都是舊聞,島內不知道而已

innovaig wrote:
如果扣掉中國大陸本...(恕刪)


把那些國外品牌的中國業績去掉,還剩下多少?

因為大陸合資很多,不能單方面去除,顯失公平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