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we543543 wrote:
之前另樓有人提問開車(恕刪)


去年也有palo alto的發行, 故事也很有趣
有時候只要願意動手做, 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we543543
youtube找得到一支bmg出的老一點的紀錄片,像錄影帶轉出來的[笑]
time out是爵士史上賣得最好的唱片專輯之一,而其中名曲take five抽出來做成45轉單曲唱片,則是爵士史賣得最好的單曲,沒有之一。

專輯名稱叫time out, 沒有一首曲子叫time out, time在這邊解為拍子,所以是玩常見兩拍、三拍、四拍以外(還是有一首四四拍的)的拍子。拍子「不正常」,聽感就會很特別。

五拍可以是「1, 2, 3, 4, 5」,也可以是「3+2」或其他組合,同理,九拍可以切成「3+3+3」或「2+2+2+3」之類的。另外,一首曲子也沒規定同一種拍數走到完,中途改變心意也是可以的。

整張專輯由dave brubeck作曲,除了take five. take five作曲者是sax手paul desmond.

take five本來只是一首副歌,給鼓手joe morello秀鼓技solo用的,造化弄人,真的紅的是這首。


原主打歌,後來變成單曲唱片b面的blue rondo à la turk, 曲名是向莫札特致敬(k331). 曲子是根據樂團在土耳其旅行時,街上聽到特殊的在地音樂(主要是拍子)引發的靈感所作。


dave brubeck值得一提的事蹟,1960年已談定的校園巡迴演奏會,因為堅持團內黑人貝斯手eugene wright不能被撤換和許多學校槓上,那些學校因種族隔離政策拒絕黑人上台表演。
前面聊到take five這首曲子原本是用來秀鼓技的,鼓手變成可以留名歷史如max roach、art blakey、shelly manne...並非爵士樂一開始就有的事。至少在louis armstrong 1920年代的hot 5 & hot 7的錄音中(那批錄音很重要,值得另開一篇),現代爵士鼓在爵士樂中的面貌還沒誕生。

美國內戰結束,武器賣到日本(大河劇八重之櫻開頭那段,這些武器用於明治維新的血腥殺戮),樂器則轉移到婚喪喜慶,妓院酒肆去。軍樂留下的鼓原本用於戰場移動(發命令),自然不會是現代爵士鼓套鼓的型態,比方小鼓和大鼓通常樂手不會是同一個。現代的爵士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慢慢發展出來的,而在爵士樂中佔角色發光發熱則是更後來音樂型態改變之後的事。現代的爵士套鼓,大概有小鼓、大(腳)鼓、tom tom、好幾個不同音色的鈸,由一個樂手就可操作。

曾經買過幾套mosaic的盒裝重刻片。大師的重刻片我不會買,而且可以的話我喜歡單張。我挑的是一些比較獵奇的,其中有一套是atlantic new orleans jazz sessions(封面是xx現場照片,沒下面的這麼好看。下面畫中樂手們的左腳,是標準遊行舞步)。 6張lp內容分兩類,一類是西索米,一類是那卡西。錄音時間在1960年前後,找來new orleans當地真實的西索米和那卡西樂隊錄製,西索米還將樂隊拉到戶外錄(不過不是遊行狀態,會造成錄音困擾吧)。

去程,台灣的西索米也是常備曲目


返程,台灣有看過「玩起來(即興味)」的,但很少這麼歡樂,曲目也不同


因為錄音時間並不是真的那麼古老,表演的風格多少隨時代改變而更活潑,但配器、樂器角色、曲目等樣貌大致被保留下來。最古老的爵士樂樣貌。西索米保留較多軍樂的傳統,比方繞到身後的大tuba, 比方鼓的打法(另外加上豎笛,最早的西索米sax還沒出現,雖然唱片中另一團已加入sax),那卡西則又往現代爵士更靠近一步,室內可以使用鋼琴,斑鳩現在不太用了,當時角色和鋼琴差不多。

第一次聽到new orleans的西索米時嚇了一跳,原來這是台灣西索米的原型。早些年,如果你住鄉下的大街,日子對的話,一天可以聽很多場現場演奏,去程哀傷(哀悼逝者),返程歡樂(活著的還是要樂觀活下去)。不過這幾年台灣西索米變很多,樂手的演奏越來越不重要,服裝(樂儀隊短裙馬靴)排場才是重點,還有電音化。

這個傳統在new orleans被保留下來了(至少到現在),多少有助於觀光經濟吧。如果想找new orleans jazz, 建議跳過喪禮去程那段哀樂類型(除非你和我年輕時一樣獵奇,雖然可以被唱片公司挑中的,即便是哀樂,演奏自有其可觀之處),返程的或妓院酒肆的都很棒。
剛剛看到一個新聞標題 "Dave Chappelle set to appear at first-ever Blue Note Jazz festival in Napa"

想起當初讓我認識很多大師的 one night with blue note

we543543
好新鮮活跳跳的新聞[笑],我的時間好像在某個年代就靜止不動了。
bossa nova如果針對音樂內容聊太多就嫌囉嗦,簡單一點。

起源巴西,幾個年輕音樂家根據samba改良而來,節奏較samba輕柔。被美國人發現,和西岸爵士摻在一起,大賣特賣,跨越不同地域、種族、文化、偏好、年代,橫掃全球,超受歡迎。不是特別喜歡的還可以理解,找個不喜歡bossa nova的應該很難。

先發行的是jazz samba和big band bossa nova, 這兩張專輯只有樂器演奏(抱歉,漏了一張jazz samba encore, 所以大hit之前是先三張,商業成績都已不錯)。然後是1964登場(1963錄音)的getz/gilberto, 加入了唱歌,陌生,帶有異國情調的巴西式葡萄牙語,腔調素直但美妙,這張專輯將bossa nova推上了最高峰。歌詞當然可以查,但我更同意morgan freeman在電影刺激1995中,當眾人被pa喇叭傳來莫札特音樂驚呆時所下的註腳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d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我這張唱片b面有個地方會跳針,vpi洗唱片機洗過,換mm唱頭,都沒用。管他的,跳過去繼續唱就好。而且,後來補了verve的4cd套組,這比較划算,最好是rip出來,放同個檔案夾讓它一直唱下去。

最早聽到bossa nova的時間地點還非常清晰。沒有出國旅遊這回事,出國要假藉考察開會名義的年代,小學一昇二的暑假,從鄉下搭火車上台北送家兄出國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國際童軍大會師,在松山機場聽到的,當然,目的是去看飛機。去程的西部幹線光華號列車上,小學生的地理觀,過了台中,下一站應該就是台北,每幾分鐘問一次還多久會到,母親為了安撫我不安的情緒,買了車上的火腿三明治,鄉下小孩沒吃過這種東西,我永遠記得那個三明治的味道,也永遠記得松山機場pa傳來的不知名音樂(desafinado),和家兄搭乘,相對有點小的馬航飛機,一切都那麼不真實。--人類大腦記憶體有限,實在沒必要存放這類怎麼想都不太有意義的片段,但刪除要花更多力氣,就放著吧。
以前可以直接在節目上抽煙真好

we543543
想起「起風了」某個片段。女主角肺結核休養中,男主角要到戶外抽菸被女主角留下,房裡抽沒關係(時間不多了)....
開頭我們聊過parker開出一條新路...,stan getz不是只有bossa nova...,那stan getz還有什麼?1940年代他就灌過bebop的唱片,如果有聽過,應該會產生一個疑惑,雖然不差,我為什麼要聽這個?

大神開出一條路,自己燃燒殆盡,也將那條路燒光光,沒人可以跟parker一樣好,更別說超越。對其他樂手來說,parker帶來希望,也帶來無盡的痛苦(古典也有這個問題,除了研究學者,誰能多舉幾個莫札特同期的作曲家?)。雖然也有如sonny stitt和dexter gordan這類從一而終的樂手,更多的樂手想要找尋新的道路,於是我們看到後來的西岸cool派,hardbop(這些在我來看,並沒有跳脫大神開拓出的典範).

在各種嘗試中,bosaa nova大hit之前,stan getz試過和古典結合。miles davis也試過(sketches of spain, 1960,stan getz這張1961),但我認為stan getz的比較有誠意,至少曲子是全新作曲編曲。

focus這張專輯是getz和學歷顯赫的作曲編曲家eddie sauter合作完成的,eddie sauter和巴爾托克有師生情誼,也是前爵士樂手。其中I'm Late, I'm Late這首曲子主題來自巴爾托克,而單獨聽弦樂會發現許多二十世紀古典樂特有的稜稜角角,雖然巴爾托克不是特別尖銳的那種。曲子弦樂的部分是事先編曲,但sax則交由getz自由發揮,這很刺激,如果是一起錄的話(不過專輯中有幾首比較像卡拉ok, 弦樂先錄好,getz另外錄再混音,少了樂團與solo樂手相互激盪的成分)。也不是每首曲子作曲編曲都一樣精彩,有的很好萊塢,偏平庸的那種(好萊塢也藏了很多精彩而尖銳的東西,只是搭著電影畫面被很多人忽略)。


專輯中的版本(弦樂編制小一些),另外還有一個較短的45轉單曲版


弦樂就一般公眾來說和古典音樂畫上等號,常常帶有一種高不可攀的印象(我的觀點,音樂看實際內容,不是看類別,也不是看用了什麼樂器)。古典以外的音樂類別有時也會使用弦樂,我認為不是不行,而是,總要給出一個非用不可的理由。很多時候,理由不堪入目。

有一次和老婆看youtube上某大師在某道館的演出,搭著大型管弦樂團,我叫老婆注意弦樂手表演了什麼,聽完一曲,她同意我的觀點,這小學b團的小朋友就辦得到(以前我小孩學校弦樂團分abc三團,等於一二三軍)。一堆大人穿著西裝、禮服,在台上表演小朋友辦得到的事?除了裝高級搞排場,我想不到其他理由。有機會的話,很想和大師說,你的音樂並不差,這樣搞反而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我知道的古典加上搖滾
jon lord很厲害


換了另一個影片

we543543
影片唱不完耶,到40分左右就斷掉[笑]。有人貼上來,即便不是常聽樂種,我會認真看。
找到完整的唱片版,聽一半和聽完還是差很多


昨晚和今天反覆聽了好幾回,不熟悉的樂種和偏長的曲子,大腦非常忙碌,今天的閒聊先跳過

簡單心得

第一樂章的電吉他solo太搶戲,solo完前面管絃樂團玩過什麼忘光光,聽到第二次才確認這是一首協奏曲,兩邊至少玩的是同一個主題,不是兩首無關曲子的拼裝。如果是現場聽首演,很懷疑觀眾到底能聽到什麼,還是只能挑想聽的部份聽(說實在,聽古典的應該不太能接受這個)。

編曲很認真,至少聲部平衡盡力了,但也讓前半段樂曲在搖滾與弦樂團間有斷裂感。倒吃甘蔗,後面好很多。

stan getz那是內有大神陰影,外有好不容易貓王剛退燒,又來個披頭四的生死交關困獸鬥,deep purple這比較像新興勢力來火力展示的。個人認為電吉他和管絃樂不太和得起來(至少這張專輯來說),拿掉電吉他又覺得這張也不必做了。或許,各自暢所欲言更好。

關於聲部平衡有過很不好的經驗。大概30年前的事,在師大路的爵士酒吧,鋼琴,爵士鼓,電吉他(有沒有電bass忘了),坐在很近距離,鋼琴手很努力在彈,從頭到尾聽不到鋼琴的聲音,聽沒幾曲就走人了。我回家聽唱片還快樂一點。
對很介意聽不聽得懂歌詞的朋友來說,scat最公平了,英語(或任何語言)是母語的人不會從中得到比完全聽不懂英語的人還多

哼哼唧唧誰都會,要變成表演藝術有一定難度,甚至,比有歌詞的情境難。


ella fitzgerald 1960柏林現場演唱會因為唱到一半忘詞,反而變成經典。很多人喜歡這種失誤帶來的趣味性,ella fitzgerald後來在別的地方乾脆也就這麼唱了,變成ella版的mack the knife. 要理解這種趣味,有兩個條件,一是懂英文,二是知道原來的歌詞。這是演唱會倒數第二首歌,ella第一次表演這首歌,開始唱之前簡短致詞提到,「希望記得所有歌詞」,意味著她已經察覺不對勁,現場的表演不能重來,必須馬上想辦法補救。唱完第一段,接下來就開始亂掰歌詞了,一路到結束。她的選擇是編歌詞,不能冒失誤再失誤的雙重風險,趨吉避凶是人的本能,不得已就選一個相對安全的,語言顯然在危急時比scat簡單。瞎掰這段,scat只有很少的幾句(還有模仿armstrong),而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會scat, 就一路scat下去。


現場最後一首how high the moon,大概和前一首失誤的結束只差幾十秒開始,唱完主題開始scat, 完美,還游刃有餘接了好幾首亂七八糟的歌進來。為什麼?和前一首相較,這首反覆推敲練習過(唱過、錄過很多次)。即便是無意義的音節(每個歌手慣用音節有個別差異),用來用去就那幾個音,不會比真實語言多,要變成舞台上能說服觀眾的表演,比想像還難。語言(歌詞)有文法結構和相對明確的語意,記憶相對簡單。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