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阿公級音樂,那就阿公連發,ragtime, 散拍。爵士的原型之一。

散拍是什麼,直接用聽得比較快,電影<<刺激>>的主題曲the entertainer, 作曲者是scott joplin, 大概是最知名的散拍音樂


The Easy Winners


scott joplin另一首名曲Maple Leaf Rag


散拍大概風行於19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1893年,scott joplin在芝加哥的博覽會演出這種型態的新音樂,幾年內風靡全美國。對時間沒有什麼概念?1895前,台灣還是花不香鳥不語的清治時期。散拍除了鋼琴獨奏,有時會配上其他樂器,然後隨著時間推移,初期的爵士樂就上場了。散拍或許過時,一直到很後來的爵士鋼琴家,很多獨奏時還是帶有些許的散拍味。散拍不死,只是化作春泥吧。

第三支影片是piano rolls, 就是打洞紙捲帶動的自動鋼琴,scott joplin有「錄」一些piano rolls傳世,理論上只要還有副本,就可以再複製。


我在鄉下某醫學中心中庭看過現代數位式的自動鋼琴。都說數位硬阿啥的,至少在自動鋼琴的領域,要表達手指細微變化的能力,現代的數位應該強過打洞紙捲。話說打洞紙捲看似類比,基本上算最古老的數位,在電腦還不普及的學生年代,上過所謂社會調查的課,授課內容莫名其妙,很多時間在玩紙卡打洞,然後用鐵絲穿過,再數掉下來幾張...

scott joplin 1917年死於梅毒(和許多古典樂作曲家一樣的夢靨)。多撐個幾年,盤尼西林就發明了,之後的音樂家死因很少是這個
一直提誰誰誰怎麼死有點感傷,換個活化石的話題,sonny rollins 1930出生,到現在後面的數字還沒被填上,可喜可賀

他也不是啥乖乖牌。1950搶劫入獄,幾個月後假釋,1952再度因為海洛因被逮捕。後來自願參加美沙冬戒斷臨床實驗,成功戒斷了。然後,他就活到現在還好好的,舞台上活耀到前幾年才退休。這是什麼概念,他大lee morgan八歲,而lee morgan已經離開50年了。

way out west(1957發行)是我買的第一張爵士專輯。年輕時心血來潮想聽爵士樂,走進唱片行(應該在光華商場)隨手挑了一盒封面看起來比較順眼的卡帶(cd已經上市,但當時只有一台小手提收錄音機)就買了,沒有什麼太深刻的理由,誰是sonny rollins根本不知道。

sonny rollins漫長的音樂生涯,曾非常短暫參加過miles davis五重奏,離開後補上的是coltrane, 有那段時間的磨練,才有後來的coltrane.

相較殺氣騰騰的40年代,這是一張風格很舒緩的專輯。除了比較慢,硬要我去分後來的cool, hordbop...和bebop有什麼不同,我真的分不出來。音樂中聽得到馬蹄、馬車聲, 大西部,GO


退伍後沒多久,投入第一波類比復興潮(上世紀90年代)。這張lp補了,最經典的Saxophone Colossus也補了,sonny rollins的應該還有補到幾張其他的,一時想不起來。玩音響,lp值得一玩。但是,後lp時代,不是主觀上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是客觀上有什麼你就買什麼,以聽音樂來說,很遺憾。
saxophone在1840被發明,主要由豎笛改造而來,發音方式同豎笛,由吹嘴與單簧片震動,在管體產生共鳴,雖然管身銅製,因發音方式,歸類是木管。出現較晚,且初期爭議很多,古典作曲納入編制的不多。而最初的爵士樂隊也沒有sax這個樂器,負責旋律的主要是小號和豎笛。大概1920之後,sax才出現在爵士樂隊。

雖然不是第一個使用,讓sax成為爵士象徵樂器的是coleman hawkins(1904-1969).

coleman hawkins十幾歲(1921)就出道,最後公開演出是1967年, 剛好完整走過爵士樂最精華的年代(我主觀認定的,你不一定要同意)。1930年代,他大部分的時間在歐洲巡迴演奏(爵士樂手自我流放歐洲的鼻祖?),因為他的出走,才讓lester young, ben webster等人有出頭機會。

1939年,coleman hawkins錄下了爵士史非常重要的一張唱片。曲目是口水歌body and soul. 如果沒聽過body and soul原本的面貌,只聽這個被支解重組的演奏,大概很難想像出原本應該是什麼面貌。一般公認,這是bebop的原型之一。


1967,寶刀未老,但體力差很多



昨晚翻一下手邊的錄音(cd),至少在1962年錄音的duke ellington meets coleman hawkins中,技巧體力各方面狀況還是滿分的。 coleman hawkins最後死於肝病,應該是酗酒引起的。
bill evans與scott lafaro一生只得一回的相遇...,lafaro的驟逝...--唱片公司的確需要多點傳奇性的八卦,riverside有lafaro的那四張lp我還真的都買了。許多人津津熱道waltz for debby中的porgy如何纏綿啥的,很抱歉,lp版a面三首,b面三首,就是沒這首,這是買cd獨有的福利。

點破了多少有失浪漫。音樂中的確感受得到那份纏綿,來自countermelody的使用。傳統double bass多數時候扮演的是亦步亦趨的角色,在這裡,lafaro有自己的旋律線,很多時候就會像兩個人在親密低語,很bill evans式的都會優雅。


很晚婚的社團學妹在圓山辦婚宴,用了這張專輯當開宴前的背景音樂。學妹是台北都會的富家千金,卻可以配合大家玩在一起,一起打麻將,一起喝酒喝到吐,一起飆摩托車到新竹喝碗貢丸湯馬上飆回台北。鄉下小孩的觀點,很美妙的存在。有學長先出手了,一頭灰,還被講的很難堪,之後大家就乖乖縮手了。有些事遠觀就好,不做或許會後悔,但不做也或許可以保留一個永恆的朦朧美感。宴席中,多年不見的朋友們聊起學妹以前不知跟多少人講過的事,婚禮一定要穿以前她媽媽結婚時穿的旗袍,敬酒時還真穿出來了,明明是冬天,穿上不合季節的夏季旗袍,花色與樣式也老舊到不合時宜。學妹說到做到了。記一段逝去的青春。
fats waller(1904-1943)出生於教會家庭,父親是牧師(兼卡車司機,黑人窮教會嘛),母親是鋼琴手與風琴手。身兼作曲家,鋼琴手,風琴手,歌手,一生灌錄許多唱片,也錄過piano rolls. 錄音內容五花八門,獨奏和小團體的都有。他應該沒有酒精或毒品方面的紀錄,工作認真勤奮,比較大的問題是暴飲暴食(所以叫fats, 胖子),身體機能差,40歲不到死於肺炎,在巡迴演出後返家的火車上。

雖然留給後世的多是歡樂面的印象,紐約種族隔離還是法制化的時代,他是最先將房子買在白人區的先鋒之一,為此還鬧上法院,之後count basie、ella fitzgerald等人也跟進。摩西與法老王這段故事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對黑人來說,這是解放黑奴的隱喻。這首靈歌很長一段時間被很多奴隸主(僱主)列為禁歌。這版我有,還有無歌唱的風琴獨奏版。


一生有留下版權紀錄的曲子超過四百首,因為缺錢的時候會賣一些曲子給其他作曲家,所以真實數字會更多。最知名的是 ain't misbehavin' 和honeysuckle rose, 時至今日還不斷有人翻唱,經典的口水歌。影片中的曲子已經被支解,時間是1934年,爵士在這時已經有起身往下走的味道,很可惜fats waller沒能活到正式進入那個時代。


原譜應該是這個面貌,這種鋼琴風格(與技巧)叫stride, 由ragtime演進而來。fats waller是這種風格技巧的先鋒,鋼琴走到這裡,已經由前爵士正式進入爵士時代。


因為時間比較早,fats waller留下的錄音都是78轉留聲機唱片,轉出來的時候就很挑片況,非常好到雜音比音樂聲大的都有,不過我還是買套裝的cd緬懷一番。

一元起標的年代,曾經在ebay標過一台留聲機,寄到朋友家(賣主不寄海外),約好到美國時帶回家。不過在我前往美國之前,朋友買了自己的房子,搬家時留聲機被他老婆拿去回收了。還好,片源只是剛開始找門路,還沒真的出手。
parker挑人的眼光很獨特,先是miles davis, 然後到了西岸看上chet baker. 兩位小號手共同的特色就是音色絕美,很遺憾的,這兩個都吹不快。吹不快怎麼辦?很簡單,那就慢--慢--吹。

離開parker後的miles davis有過一段低潮,雖然第一志願是財力雄厚的columbia, 先丟出稻草卻的是prestige. 這個時期的miles davis搞懂自己的強項,將小號裝上娃娃(弱音器),開始慢慢吹,吹出像被上帝親吻過的聲音,殺死人的甜。

之後miles davis走過很多時期,modal jazz(kind of blue), 弗朗明哥(sketches of spain), 插電時期(bitches brew)...,一直到最後被很多資深爵士迷痛罵的time after time, 看似miles davis一直在進步,其實沒有。大環境的確一直往前邁進,雖然一直站在浪頭,但miles davis從一而終做自己,慢慢吹,像是催眠的魔法,你的錢就掏出來了。至於各方面的演進,風格、技術之類的「髒活」,由作曲家、編曲家或同團其他樂手去做。感謝有time after time, 我才搞懂miles davis玩什麼把戲。如果你認真回頭聽各時期的作品,過濾「雜音」,將miles davis獨奏的部份抽出來聽,應該也可以聽出來,不管什麼音樂,miles davis唯一做的事,就是將每個音符吹得美美的。


契約完成後,順利跳槽columbia, 封面是有出現在後面提到的紀錄片中接受訪談,miles davis的前妻。前妻是公主,miles davis當然就是王子(第一張是'round about midnight, 不過我還是想放這張 )


藝術評論家john berger寫過一本關於畢卡索的書,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icasso(有漢譯版,運氣好的話圖書館找得到),閱讀的時間有點久了,有一段大意是,畢卡索沒有成長這回事,關於藝術的一切,他是與生俱來的,只是剛好站在所經歷一波波浪頭的前沿,畫他自己。john berger的評價是負面的。而如果john berger也聽爵士樂,大概會認為這是另一個畢卡索。

我自己沒有那麼苛求。有人可以把一件事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滿分,那怕也就只有一件,已經太了不起。

如果你不喜歡miles davis的time after time而喜歡他其餘的作品,我想,很可能只是你不喜歡time after time這首歌,又或者,你只是認為流行音樂不入流,但miles davis一直在那裡,他沒變過。

對miles davis有更多的興趣,紀錄片Miles Davis: Birth of the Cool(2019)值得一看。
聊了miles davis, 被parker挑中的另一個chet baker就一起了。先說明我只聽前期的,手上也沒有後期唱片或cd,最多是網路稍稍聽一下。

我第一張chet baker 的lp, 看封面買的


這個默契比miles和coltrane好,其實是用evans和lafaro的手法


chet baker各方面的條件、起跑點完全不輸miles davis, 或者說更好。miles davis勝在懂得經營,積極選擇columbia這種大公司的好處,資源豐富,可以找人抬轎,將自己包裝成隨時走在音樂浪潮最前沿。chet baker相較唯一可以說嘴的是多了唱歌的技能(雖然評價兩極,但並不是大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大家都是癮君子,但別人是來來去去,chet baker完全放棄治療,終身相隨,最終也斷送了前途。

chet baker曾被包裝成爵士界的詹姆斯狄恩,雖然這麼說不太好,我比較期待他如同詹姆斯狄恩流星般的消逝法,變成傳奇,沒有後面那一段


chet baker除了小號有時會裝上娃娃,有時會改用柔音號(介於小號和法國號之間的一種樂器),讓本來就柔美的音色更柔美。

晚年()有拍一部紀錄片(let's get lost, 我沒看過),還沒拍完就死了,有興趣可以找來看。

後期作品有了解的朋友,願意分享的請分享。
看了we543543兄一連串的閒聊爵士,感覺如沐春風。
小弟不如we543543博學多聞,只是上來晒晒唱片。
這是小犬放在他床頭音響前的幾張CD。
Miles Davis 和 Chet Baker (最左上角那張不是,是用來填角落的)
we543543
再沒人回應,真要開始懷疑到底是聊天還是只有我在自言自語了[笑]
最早接觸到oscar peterson是pablo發行的Montreux '77: Art Of The Jam Session的盒裝lp. 封面醜得要命,盒內張張精彩(Montreux '77這系列出很多套,二手lp市場流通量大,價錢也不離譜,大概大家都想收單張,誰要那個醜封面?)。

這傢伙來炫耀的嗎?現場耶,一首接一首,技術精湛,沒有一絲含混,即使是飛奔的節奏,鋼琴音色依舊保持美妙。爽快。這傢伙大概進錄音室也不會發生take1、take2...沒完沒了的一次又一次,只要合作的樂手不出錯,應該就是一次過。


有古典底子不出奇,除非特殊狀況,小朋友學音樂大概都是從古典起步,和李斯特有隔代師承關係,這也都是茶餘八卦,自己不行的話,老師是誰都沒用。

oscar peterson舞台上的成就,來自苦行僧式的日常。只要沒有工作,每天四到六個小時的練習(一直到老)。一位拉琴的朋友自述五歲開始過這種生活,我第一次聽到有這回件事三十多年前了,那位朋友這種日常現在還是進行式。爵士的世界原來也有人過這種生活,不是每個樂手都連做為一個人最低階的基本自制能力都沒有。

我自己兩個小孩有學樂器(看同儕有學跟進想學,與我無關),讀譜快,領悟力高,就是懶。每次上課前一天練個二、三十分鐘,「我練好了」,是可以混過去,只是我不懂為什麼要花錢去那邊混,問要不要停掉又不願意。不過我也不是很想小孩將來吃這碗飯,每天六小時是基本,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沒硬逼過,當是小孩課餘娛樂活動,排解功課壓力。


之後要再找oscar peterson的lp,不太找得到,數位時代,lp不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找cd簡單多了。這張挺妙的,最初看封面是兩位大師就買的。一播放嚇了一跳,兩把吉他...,尼龍弦和鋼弦?不像,大鍵琴?不像,大鍵琴比較吵...,這啥?查了一下,clavichord台灣翻譯成小鍵琴,古樂器,小小一台,大鍵琴的家用版,有點像現在直立式鋼琴的地位,巴哈和莫札特都用它來當作曲工具。整張曲目全出於蓋希文的porgy and bess, 兩位都是大師,沒有主從關係,兩個樂器大部分時間是對話。
之前另樓有人提問開車提神的音樂。如果跳過開車,對我來說最提神的非thelonious monk的音樂莫屬。像知道有人拿支針在你身旁隨時會刺過來,但你無法預期何時刺過來,刺什麼位置,與刺下去的力道大小。不過,因為會深陷,注意力完全被音樂吸引,反而不利開車安全



monk是bebop先鋒,甚至有樂手認為monk是bebop真正的發明人,但他的唱片一直賣得不好(後期因為名氣有稍改善,音樂其實沒變)。音樂行進中太多不可預期的和絃、音階與節奏,根本就是來挑釁的。如同二十世紀時期的古典作品,那些無調的,音列的...,不管現場或唱片都很難賣,淪入古典市場的小眾。

從他寫的口水歌如round midnight, blue monk...,由別的樂手表演可以「很正常」來觀察,monk應該不是亞斯伯格,或最多只是程度沒有嚴重到無法產生同理心的亞斯伯格。但在他自己的演奏,顯然打定主意這麼幹,他腦海中的音樂樣貌,就是這麼回事。

這在和別人合作時會產生很大的困擾,而能配合的樂手必須長期合作,默契非常好。前面聊過lee morgan的our man higgins, 如果樂手間沒先談好,曲子是無法成立的。和monk合作難度更高,而且monk是無法妥協的人,只有別人配合他。

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讓人們發現,不只有古典的和諧才能達到平衡,人只要從音樂中找到規則,一樣可以達到平衡,只是這必須透過學習,非與生俱來的。

monk的規則,很弔詭的,就是你無法找到規則。如同帕夫洛夫的狗,當制約成立,鈴鐺會和骨頭產生連結,而monk的音樂面貌就應該「不正常」。所以當monk彈荒山之月時,事情就變得更違和。幾乎沒有什麼無法預期的支解,只有加入切分音和bebop化(很「普通」的那種),就像其他樂手會做的事一樣。或許荒山之月對monk來說是不熟悉的異文化,本身已可以達到monk自身內心世界的平衡,但亞洲人的立場,這個很不monk.


昨夜想找荒山之月到底出自哪張專輯時,在lp堆中花了不少時間。本來分類排放好的,因為以前很常聽,放回去有時亂插,結果東兩張西三張,一團亂。而且本來預期會出現在東京演奏會專輯的,沒有,所以花更多時間去翻。翻的過程發現自己有的唱片比自己想像的多更多,monk的以為riverside為主,prestige的找到幾張,columbia也一堆,或許blue note也會有,只是不知在何處。另外,一直以為沒有glenn miller, 有1938-1942的盒裝套組,oscar peterson非盒裝的單張也有,miles davis的有些莫名其妙的唱片,如果是現在應該不會買(畢竟是有什麼買什麼的年代)..., 真要花點時間重新整理一下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