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欣賞音樂時,會著重什麼面向或特點?

Monte920 wrote:
沒什麼好奇怪的,連法...(恕刪)


我想強調的是他演奏的是顧爾德的巴哈,而不是巴哈的巴哈,或許就是因為這才會賣得好吧,然後我並沒有反對他這樣演奏哦,畢竟那是個人的自由,我只是好奇他為什麼不演奏「顧爾德的顧爾德」,而要去演奏「顧爾德的巴哈」?(或許有,只是沒賣得那麼好?)

又或許是他認為他的演奏既不是顧爾德的,也不是巴哈的,而是那些音樂應有的樣貌,也就是說,他不是為了表現自己的風格,而是為了超越巴哈?因為我看他的生平,有看到他覺得貝多芬的原曲寫得不夠好,所以加以改造,以法律來比喻,他已經不是在詮釋法律,而是在修改法律了,若是這樣,與其說他是演奏家,不如說他是作曲家,那很了不起!(但若我想聽巴哈的巴哈,不會選擇他的版本)
那這裡就一個有趣的問題,請問什麼是巴哈的巴哈? 誰有資格? 請不要用科學的頭腦去詮釋音樂! 因為就算是巴哈再世,他這次彈的也有可能跟他上次彈的有所差別.

有許多錄音用的是巴哈時代的古鋼琴,有的是大鍵琴,嘗試還原當年的面貌. 你如果喜歡那就可以去買,但如果演奏者宣稱他是最正統的巴哈詮釋,恐怕會被其餘的音樂家群起圍攻. 基本上也沒有人敢這樣宣稱.

再舉個例子,拉赫曼尼諾夫他自己錄製了自己的四首鋼琴協奏曲,你仍然可以去買到CD. 說他彈的最正統應該沒問題吧? 但事實上有人買主要是為了歷史錄音的興趣而已. 後來別人彈奏的錄音版本非常得多,也不完全是一五一十地遵照拉赫曼尼諾夫的彈法,但並不會有人會責怪他們沒有跟原作曲家完全一樣. 誰彈的受歡迎,誰賣的CD更多,就是彈得成功,如此而已.
Monte920 wrote:
那這裡就一個有趣的問...(恕刪)


就算巴哈每次彈得不一樣,我相信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是不是「巴哈的巴哈」,並非完全的死板,是有詮釋空間的,但有程度上的差異,而顧爾德的差異程度,已經大到不只是詮釋,而是改造,所以才說不是「巴哈的巴哈」

此外,我在談的不是喜歡不喜歡,而是「像不像原作曲家」,我喜歡顧爾德的演奏,而且我就是喜歡他怪、喜歡他不像巴哈。
最好是你拿原譜來邊讀邊聽再來說他改造吧? 有直接的證據說他某個部份彈的完全不同嗎? 他自創變奏曲嗎?

另外,有許多譜其實有不同的版本,都是經過後人編輯以及修改之後出版的. 你現在買得到的譜,沒人可以跟你說哪一個版本是跟巴哈手稿完全一模一樣的,除了少數還有他留下的真跡手稿以外.

總之,你說顧爾德改造巴哈,在音樂界大概不會有人同意,頂多是說他有他自己的詮釋而已. 另外,若問古典樂界誰的巴哈鋼琴錄音最具代表性? 相信顧爾德必定入選.

你一直憧憬一個"真正正統的巴哈",我可以老實的說,事實上沒有,而且這也不符合音樂表現的精髓. 否則我們請電腦彈奏就好,何必要演奏家?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馬勒第六號交響曲. 有的版本把快板樂章放在第二,慢板樂章放在第三樂章. 但有的版本則是倒過來.

事實上馬勒自己也搞不定主意,他最早的時候是快板樂章在第二,慢板樂章在第三樂章. 然而後來樂譜出版時是倒過來的. 只是在出版前已經演奏過多次,大家都已經習慣原來的順序,反而比較少指揮家願意遵從出版後的順序.

現在你如果去買多個不同馬勒版本,八成以上是照著最早演奏的順序,只有少數是照後來倒過來的順序. 到底哪個是正統? 說真的,沒有答案! 我個人是聽了八,九個版本之後突然買到一個倒過來的版本,剛開始還以為是錄音師編排搞錯了!
還有個例子,韓德爾的不朽之作彌賽亞,至少有三個不同的版本. 第一個版本叫都柏林版,甚至女高音與女低音誰唱哪個部分都跟最後的版本有所不同. 大部份錄音是遵照最終版,但還是有些錄音是遵照都柏林版,甚至有錄音是把第一版和最終版不同的部分混在一起.

總之,音樂是人創造的,不是科學定律. 所以變異性可以很大,真的沒有必要去強調所謂什麼才是正統的正統.

Monte920 wrote:
最好是你拿原譜來邊讀邊聽再來說他改造吧? 有直接的證據說他某個部份彈的完全不同嗎? 他自創變奏曲嗎?

另外,有許多譜其實有不同的版本,都是經過後人編輯以及修改之後出版的. 你現在買得到的譜,沒人可以跟你說哪一個版本是跟巴哈手稿完全一模一樣的,除了少數還有他留下的真跡手稿以外.

總之,你說顧爾德改造巴哈,在音樂界大概不會有人同意,頂多是說他有他自己的詮釋而已. 另外,若問古典樂界誰的巴哈鋼琴錄音最具代表性? 相信顧爾德必定入選.


M大講到重點了!我說顧爾德改造巴哈,的確是我憑自己的"感覺",以及因為看到資料說他曾改寫貝多芬的譜(而這資料也有可能是假的),所以才推測他改造巴哈,在這種毫無客觀證據的情況下,確實我的說法完全沒說服力!這正是我所欠缺、想要進步的地方,所以真的得多充實樂理、音樂史…等相關知識,否則永遠只能「一滴水響叮噹」(連半瓶水都沒有XD)

Monte920 wrote:你一直憧憬一個"真正正統的巴哈",我可以老實的說,事實上沒有,而且這也不符合音樂表現的精髓. 否則我們請電腦彈奏就好,何必要演奏家?


我憧惺的並非"真正的正統的巴哈",而是"最接近巴哈的巴哈",真正正統的只能去天堂找巴哈聽了。雖然現實上我們無法確知「真正的正統的巴哈」是什麼樣子,但是我們可以經由各種客觀上的證據與推論試著去逼近,就像考古學家試著還原圖坦卡門的長相、音響迷試著重播現場一樣,雖然不可能百分之百達到,但仍然往那個方向前進,哪怕只逼近一點點也好。我想演奏家們多多少少會想:「巴哈作這首曲時,想表現什麼?我可以如何將其表現出來?」,而在天堂的巴哈,聽到那麼多人演奏他的作品,心中應該也會認為這當中有一位或數位演奏家是最符合他期待的,我好奇的就是巴哈期待的會是什麼樣的演奏,然後我"感覺"顧爾德應該不是巴哈所期待的,而這種"感覺"可能是錯的。其他人或許並不在意「最接近巴哈的巴哈」是什麼樣子,只要好聽、聽起來有特色、有味道、很感人就好了,何必自尋煩惱?但我就是很好奇。另外我要強調的是,我並不是說不符合巴哈期待的就是不好的,也不是說我"喜歡"正統的巴哈,單純就是好奇!

在我的想像中,若巴哈聽到顧爾德的演奏,或許會說:「和我想的不一樣。」接著停頓一會兒,繼續說:「但你表現得很好!」。


與M大討論很有收穫,以後還請您多指教,鞭愈大力愈好!

幾個月來有些私事繁忙,好久沒上來這個版面了。看到這個主題算滿有趣的,把自己的經驗也分享一下。



我自己學過小提琴,小孩也都從小學小提琴並加入高中與大學的交響樂團,自己從小就受家父影響接觸古典音樂。住台北那段時期比較有機會與朋友交流一起去聽音樂會,或者到好友家聽音響。那段時期與好友的交流中發現,每個人喜好的音樂都不太相同,有人非常一板一眼,會找場地舉辦欣賞會,請音樂教授或者比較專業的同好來解說當天的曲目。當時我就碰到一次猜想可能是華格納吧?結果真的就是華格納的歌劇。



我個人的方式是先求廣,想了解古典音樂到底可以有多大的變化,然後再下去找出自己喜歡的,然後針對自己喜歡的在下去看自己可以到什麼樣的深度。所以舉凡巴哈、韓德爾、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孟德爾頌、馬勒、西貝流士、聖桑、德布西、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夫,還有義大利的歌劇與華格納的歌劇,蕭邦與李斯特的鋼琴,等等等反正西洋音樂史裡面各時期的名家,全部都亂聽一通。這有點像飲食,法式、日式、意式、泰式、印度、韓國、中國各大料理、台菜、台灣小吃等等,就是有機會就各種都嘗試。然後法式有大餐也有小酒館,日式有懷石也有拉麵或者蓋飯,等等不勝枚舉。一定有你某種情境下比較喜歡的,也會有你喜歡到有興趣深入挖掘,甚至買器材與食材在家料理的。常常就是你當天只想穿短褲,到小攤去吃感覺比大餐更爽的食物。



從廣度當中找到喜歡的東西,然後跳進去求深度,這會是一段很繁忙,但很有學習收穫與享受學習成果的時間。但是這階段如果很緊湊其實會累,就會停止那階段的深度探索了。深度探索在以前除了買書外,就是找同好,或找老師了。但現在網路資訊發達,除了搜尋文章外還有影片,更有專業的論壇裡面有專業網友們的分享,甚至可以發文請教了。



我記得多年前,我一位好朋友給我一張當年TAS的榜單,我那時不知哪根筋不對,照著榜單台灣買得到的CD就全買,結果居然有以前完全不知道的極簡派近代作曲家的作品,就是幾個簡單音符在那邊重複,也可以成就一首至今我點播率很高的小提琴協奏曲,但那種風格應該沒有幾個人會喜歡,但卻能深深吸引我。我在某些複雜的心情下,就會很想聽那樣的音樂。我找時間再來分享那張比較特殊冷門的音樂。



總之,我個人認為各種嗜好都是很主觀,也很多元。音樂、飲食、咖啡、茶、紅酒都一樣,眾人推薦的大致上應該很不錯,但卻不見得會列入我個人最喜歡的名單。此外,我個人覺得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第一印象不是很喜歡,閱讀再怎麼精彩的解說,能提升我的喜好度應該還是有限。這有點像假如我第一次嘗試的食物,我覺得不是很喜歡,就算廚師出來跟我說那食材多麼特殊,料理的手法多麼特別,我還是不會馬上對那食物的喜好度大幅提升,頂多也許只是再多給一次機會品嘗,看看是否會有不同的想法,也很可能根本忘記要再試一次了。

Davidkswang wrote:
幾個月來有些私事繁...(恕刪)


在我的認知裡還是覺得 是古典音樂選人 不是人選古典音樂 要不古典樂這麼好大家都知道 還可以拿來裝高級裝高尚多有面子的事 如果能聽為何不聽? 很顯然的就是聽不來 畢竟大多數的人確實是都沒有音樂藝術鑑賞力的 要說學聽古典樂也是加減沾點邊而已 大部份的人都還是會排斥的 畢竟上流社會族群總是佔人口比例少數 就一般社會中下階層 也似乎沒必要拿著古典樂到處裝逼 然而上流社會教育水平高的 當然有物質生活享受以外 也想附庸風雅沾染些藝術氣息提升精神生活 避免讓人感覺有錢沒文化的印象

所以綜觀來看 古典音樂圈確實還是以上流社會 和菁英份子中的「業餘愛好者」為主 外加少部份的專業人士學者和相關從業人員 不要看到音樂聽好像很多一般民眾普通老百姓就以為這音樂很普及 其實那很多根本一看就是來打醬油的 或者非自發性的 總而言之就是要真的喜愛古典音樂還是要天生就有這種音樂鑑賞能力才行 假設本身不是很喜歡 但又礙於面子 就是想裝高級非聽不可 或者精英份子從小到大學業成績名列前茅的 自尊心強 好勝心強的 看到有人聽古典樂 覺得自己事業成功擠身上流社會 也該裝一下 就硬要聽 死要聽 聽不來還是要聽... 那會產生什麼結果我還真有點猜不透了











pariah.T wrote:
在我的認知裡還是覺...(恕刪)


現實社會中確實有如您的論述,它是西方的文化,在歐洲戶外廣場會有免費的音樂會,在這樣的環境下,它才有機會廣為推廣。但曲目如果過於艱深,坦白講一般人不要裝高尚,確實難以消化來獲得樂趣。大部分能得到高度迴響的好東西不管什麼領域,它應該某種程度講求C/P值,其中容易入門也算是C/P值的一環。古典音樂在西方以外,真的不容易進到普羅大眾的生活裡。

不過音樂欣賞也不需要嚴肅,像一些融有古典音樂成分的電影配樂,鋼琴小品,聲樂家翻唱民謠與近代抒情音樂等等其實很好聽,一點都不艱深,這些都應該很容易被接受。此外還有一些戶外廣場轉播的音樂會,也可能比較平易近人。

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音樂能撫慰人心,但不一定是什麼音樂就最好,能感動自己的音樂就是最好。它就像有些美食,也許只是一種小吃,在某些情境下,就能釋放壓力。能放開心胸,不預設立場,嘗試一下,不喜歡就不用勉強,這樣才是最佳的態度。當然有關係親近的親友來分享引介,更容易進入淺嚐一下。總之,會欣賞古典音樂也不見得人生就比較快樂,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然後在適當的情境下,好好地融入音樂,音樂確實可以撫慰人心或釋放壓力。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