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欣賞音樂時,會著重什麼面向或特點?

Monte920 wrote:
欣賞古典音樂倒不一定...(恕刪)



古典音樂史我有看過一本,有一些基本概念,目前買CD,也是先照著順序買各時期與各名家的代表作,本來只是想淺嘗一下,然後去看爵士樂史,再看搖滾樂史和電子音樂史,但光只是想淺嘗古典音樂,就已經聽不完了,我目前就正在聽古典時期的階段,後面還有浪漫、新古典、現代...,其他樂種目前看來是遙遙無期,真想整天什麼也不做,只聽音樂就好。

導聆的話,雖然我喜歡看,但會忍著不看,因為我想試著自己聽出些什麼名堂來,不想被既有的觀點牽著走,但能力不足,聽不出所以然,因此才好奇大家是如何欣賞的。目前覺得若想靠己力去分析音樂,樂理似乎是一項必要的工具。

ldw406 wrote:
導聆的話,雖然我喜歡看,但會忍著不看,因為我想試著自己聽出些什麼名堂來,不想被既有的觀點牽著走...(恕刪)


1. 「導聆」目的是在幫學習者能"順利"聽完全曲 並不似「評論」含有所謂的"觀點" 至於為何需要導聆 很顯然就是大部分的人對於古典樂曲欣賞 是連完整聽完都存在問題的 而導聆的主要內容在於作品簡介 創作背景 逐段賞析及各樂章重點整理等... 一般作法大概就是音樂內容主題介紹 及欣賞重點提醒 譬如說 樂章的主題是什麼? 欣賞時該特別留意什麼? 等等... 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習者提高興趣 集中注意力 避免樂曲演出時 聽著聽著就陷入一臉茫然 不知所措 精神恍惚的狀態 很重要的一點大部分的出學者所面臨的問題點都是在於專注力不夠無法集中精神全神貫注於樂曲之中 往往聽沒幾分鐘就走神甚至昏昏欲睡 所以一般會建議初學者欣賞音樂會之前 精神要能維持在最佳狀態 除了前一天睡眠要足夠 最好當天下午也能安排午休時間 先求能聽完 再求能聽懂 是欣賞古典音樂作品基本原則 其次當然就是建議是在家就先把曲目聽熟了

像我經常出入兩廳院的人 節目看很多 形形色色的觀眾都有 老實說有時候我看很多人真的不知是來幹嘛的 是真的喜歡聽想聽 還是來交朋友應酬 特別是一些企業贊助場 常常就感覺來的一些就不像是來真心聽音樂會的人 還有一些整場音樂會都精神恍恍惚惚的 等到演出結束才跟著觀眾莫名其妙一起鼓掌的 這些都是很奇怪的 實在不清楚古典音樂節目對這些人有何吸引力 為何他們非得要這樣忍耐著聽著明明就不是很喜歡的音樂 耗費這些時間

2.談什麼美學的就扯的更遠了 底下還有留言談曲式的 我覺得現階段這些都沒必要 你是要「欣賞」音樂 不是要「研究」音樂 真有心想研究 圖書館資料 還有國內外 音樂博士論文一堆又一堆 比網路一般論壇都深入的多 而且還得至少具備基本樂理能力 不然樂譜一打開什麼記號都看不懂是要怎麼研究

3. 總之對於音樂的欣賞和理解都是很個人的 每個人都有一套詮釋音樂內心情感的方式 不過這邊講的都是古典音樂 舉例來講 貝多芬的第14號弦樂四重奏 op.131 的第一樂章:
https://youtu.be/-1BRFRnKv10 我說這曲子裡含有「病相的激動」 你聽的出是哪一段嗎? 其實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聽不出來 或者聽到的是不同感覺或解讀 所以有深度的音樂作品有趣的地方就是在這

不像一般流行歌曲 都是透過歌詞來引導 且往往表達都太過平鋪直敘了 要說因為這樣的音樂所以能感動大多數的人 那只是說明大多數的人都太容易被感動了而已 例如一些常見抒情芭樂歌 都會輕熟女失戀主題等等...就一些年輕未婚女子 可能離鄉背井 和男友同居在都會區 後來吵架分手 感情不順利等等 描寫的大概都是類似的內容 非常的粗淺 簡短 往往連一段完整的故事都說不上 所以說就音樂主體內容來看都是非常無聊的 要從這些歌曲發掘什麼美學的肯定是不可能的事 之所以有人被它所感動到也是因為碰巧失戀聽到而已了



音樂有很多種,不特別指那種音樂。
依照我自己的理解說看看。
古典音樂,找書看看 了解古典音樂的歷史
跟每個曲目的特徵 特色,背景跟風格就夠了。
圖是最近年底打掃,找出來的舊書,我也少看。
我自認一輩子也聽不完古典音樂,所以
選擇 會聽音樂,但是不會自己做音樂 演奏。
會享用美食,但是不會自己做菜的範疇為止。

流行音樂或是發燒音樂一樣有曲風有背景。
鄉村,民歌,搖滾,電子 以及舞曲…太多了。
各地國家有其特色音樂,由其中再挑出來,
法國有香頌,日本有演歌,台灣有那卡西,
其中 還會有特別喜歡的歌手及歌曲。
聽都聽不完,所以 只能說 針對自己有興趣
去找就對了。我個人沒有研究多少,聽的淺。
久了,自然會形成你自己喜歡的風格,
有些音樂常常聽,聽到光碟片壞掉,
有些只是買來後 聽幾次就收起來,差異很大。
ldw406 wrote:
導聆的話,雖然我喜歡看,但會忍著不看,因為我想試著自己聽出些什麼名堂來,


古典音樂的樂曲形式是都有規則性的, 跟中國古詩一樣, 五言或七言絕句或是律詩, 比如平上去入"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及哪句該押韻, 哪句不該押韻等等, 都是有規則的. 這些規則你在欣賞前最好要先有概念, 才能知道作曲(或作詩)的奧妙在哪裡.

等到規則搞熟了之後,再繼續深入去探究作曲家心裡的意念要表達什麼. 當然你主觀的領受若不一定跟作曲家一樣,這也無妨,這種本來就是藝術的表現,各人各有不同的領會.

pariah.T wrote:
1. 「導聆」目的是在幫學習者能"順利"聽完全曲 並不似「評論」含有所謂的"觀點"


我把兩者混淆了,謝謝釐清

pariah.T wrote:
2.談什麼美學的就扯的更遠了 底下還有留言談曲式的 我覺得現階段這些都沒必要 你是要「欣賞」音樂 不是要「研究」音樂 真有心想研究 圖書館資料 還有國內外 音樂博士論文一堆又一堆 比網路一般論壇都深入的多 而且還得至少具備基本樂理能力 不然樂譜一打開什麼記號都看不懂是要怎麼研究


對我而言,"欣賞"音樂和"聽"音樂不一樣,"欣賞"必需含有"研究"的成份,且"欣賞"到最後就是"研究"(這是對我自己,並不是說大家都要這樣欣賞音樂),所以您這樣講,讓我更確定我想往"研究"的方向走。

這樣的話,我現階段應該要做的是:學習樂理、聽大量的音樂和研讀基本書目
這些都很花時間,我大概一輩子連這個基本階段都過不去,但沒關係,反正不是靠這個吃飯,也不需要對任何人交待,就往這個方向走吧,能走多遠算多遠。

舉例來講 貝多芬的第14號弦樂四重奏 op.131 的第一樂章:
https://youtu.be/-1BRFRnKv10 我說這曲子裡含有「病相的激動」 你聽的出是哪一段嗎? 其實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聽不出來 或者聽到的是不同感覺或解讀 所以有深度的音樂作品有趣的地方就是在這


不聽音樂,光是「病相的激動」這幾個字,每個人可能就有不同的理解了,我會解釋為「異於常人的、非直接的、扭曲而上的激動」,這樣的話,我會覺得在3:18是第一次但還只是個預示,不是真正的那一次,第二次則是6:20~6:35,其中在6:30是最扭曲的點,不過我是用電腦喇叭聽的,用音響聽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另外我好奇的是,這是演奏家這樣演奏,還是作曲家原本就這樣指示?(這種時候應該就得看譜才知道了)

以上是我的理解與感受,可能和您的很不一樣,不過我覺得這個「每個人聽到的不一樣」,就是交流音樂感想時最有趣的地方,這樣很像大家合力去拼湊出音樂的全貌,也像打電玩時大家合作通關一樣,最後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寶藏

不像一般流行歌曲 都是透過歌詞來引導 且往往表達都太過平鋪直敘了 要說因為這樣的音樂所以能感動大多數的人 那只是說明大多數的人都太容易被感動了而已 例如一些常見抒情芭樂歌 都會輕熟女失戀主題等等...就一些年輕未婚女子 可能離鄉背井 和男友同居在都會區 後來吵架分手 感情不順利等等 描寫的大概都是類似的內容 非常的粗淺 簡短 往往連一段完整的故事都說不上 所以說就音樂主體內容來看都是非常無聊的 要從這些歌曲發掘什麼美學的肯定是不可能的事 之所以有人被它所感動到也是因為碰巧失戀聽到而已了


流行樂曲我會傾向以社會學、文化史的角度來看,也就是把流行樂曲當成研究某時期某社會的資料與素材,看看這些音樂反映了該時期該社會的哪些現象,研究的是其文脈而非文本,音樂本身沒那麼多內容可供研究,音樂背後的社會與文化意義才是重點,不過這樣音樂只是配角,社會文化才是主角,我目前並不會想往這個方向發展,還是想多專注在音樂本身。


很感謝大家在這個討論串的回應,我現在比較明確知道現階段該做些什麼了,雖然最後大概仍然不會有什麼「個人的美學觀」,但更重要的是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ldw406 wrote:
這是演奏家這樣演奏,還是作曲家原本就這樣指示?(這種時候應該就得看譜才知道了)


其實貝多芬在譜上面從來不會太多廢話, 他要表達的一切都在音符裡,不是寫成文字. 你可以看樂譜加上演奏就知道了:
https://youtu.be/WlFYC1U5viw

這首是貝多芬一生當中最後的幾首,那時候他已經病重了,曲子剛開始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優美的旋律,澀澀的,但事實上他在生命末期的感受都寫在音符裡. 這首四重奏很龐大,共七個樂章,第一樂章開頭唯一的指示就是: adagio ma non troppo e molto espressivo (很有表情,但不是太慢的慢板),之後樂譜裡頭就只有f(強), p(弱), cresc (漸強).....等等,如此而已. 至於演奏家要怎麼拉,聽眾要怎麼聽,就一切隨您了!
Monte920 wrote:
其實貝多芬在譜上面從來不會太多廢話, 他要表達的一切都在音符裡,不是寫成文字. 你可以看樂譜加上演奏就知道了:
https://youtu.be/WlFYC1U5viw

這首是貝多芬一生當中最後的幾首,那時候他已經病重了,曲子剛開始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優美的旋律,澀澀的,但事實上他在生命末期的感受都寫在音符裡. 這首四重奏很龐大,共七個樂章,第一樂章開頭唯一的指示就是: adagio ma non troppo e molto espressivo (很有表情,但不是太慢的慢板),之後樂譜裡頭就只有f(強), p(弱), cresc (漸強).....等等,如此而已. 至於演奏家要怎麼拉,聽眾要怎麼聽,就一切隨您了!


M大貼的Takács Quartet演奏版,聽起來和P大貼的Talich Quartet演奏版不一樣。整體而言,Talich版比較激動,Takács版比較平和,Talich版讓我感受到「病相的激動」之處,在Takács版反而比較像是一種堅毅感,不是激動,造成這種差別的主因,好像是第一小提琴對於強弱的處理不同,Talich版的第一小提琴強弱之間的變化很大,且強的時候強到有點蓋過其他三把提琴,因此造成扭曲感,Takács版的第一小提琴的強弱變化相對較小,雖然在強的時候較突出,但與其他三把提琴仍像是合奏,而不是蓋過。(有沒有看譜有差耶,若沒看譜的話,我可能不會注意到這一點)

另外在錄音上,Talich版感覺比較逼近聽者(尤其是第一小提琴),有種壓迫感,Takács版則距離遠一點,比較有空間感,這可能也是造成激動與否的原因,不過我都是在電腦喇叭上面聽的,在音響上聽的話,可能聽起來又不一樣了。

在我的認知中,既然是四重奏,最好不要有某一把樂器蓋過其他樂器的情形,雖然這樣比較有戲劇張力,第一次聽時會比較有fu,但這樣會有點像小提琴協奏曲,所以我個人會給Takács版較高的評價。(或許我這樣的認知不太對,歡迎打臉)
沒有什麼認知對不對的問題,只有你主觀喜不喜歡的問題. 你喜歡B, 有人可能喜歡A, 就這樣!

越古早的樂曲通常作曲家的加註越少,就只有音符. 因此不同的演奏家之間會有很大不同的空間, 所以會造成同一首曲子演奏出來會相差很多的情況. 舉一些比較有名的曲子,你可以買到很多不同的唱片版本. 比如說韋瓦第的四季,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等等,不同演奏的表現相差極大,連速度都有很大的不同. 這也是聆聽不同版本有趣的地方.

至於比較近代有些作曲家就比較希望能自己控制, 比如說馬勒就相對囉唆很多,他在樂譜上很多地方都會文字敘述,希望如何演奏. 但即使如此,你若去買不同的版本,指揮家的詮釋仍然是有不同,畢竟人就是人,不是電腦或機器.

另外, 錄音師和混音師也有很大程度的影響. 有的錄音定音鼓很突出,有的錄音則定音鼓躲在背後,我都搞不清楚到底這是指揮的意見,還是錄音混音師的偏好? 不過他們不只是工程師而已,他們在錄音時都邊監聽邊讀樂譜,音樂功力也是很深厚的!
Monte920 wrote:
沒有什麼認知對不對的...(恕刪)


若是想要聽最接近作曲家原意的版本,應該就有一些客觀標準了,至少不能把漸強演奏成漸弱之類的

像顧爾德彈的巴哈我覺得很怪異,很明顯巴哈那個年代的人應該不會那樣彈,我不反對演奏家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但演奏家若那麼想要展現自己的風格與創意,為什麼不乾脆自己作曲,或請人為自己量身訂作?幹嘛拿古時候的作品來搞怪?是因為商業考量嗎?(演奏大家聽過的曲目比較好賣?)
沒什麼好奇怪的,連法律條文白紙黑字,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 而音樂詮釋又不是像法律一樣要大法官釋憲釋法,所以詮釋不一樣又有何妨?

顧爾德本身應該是有妥瑞氏症,彈琴的時候都會有哼聲. 錄音師甚至把他錄下來的放給他聽,他仍然是照哼不誤(應該是說他自己也無法控制). 但別人彈的郭德堡變奏曲在歷史上都賣不過他的兩個巴哈郭德堡變奏曲不同時代的版本,你又怎麼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