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解釋,為什麼DAC接到電腦的那條線線材能改變音質?


Lanster Wang wrote:
.....數位線材...(恕刪)


L大!我覺得能有人不斷的討論這些問題反而是好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玩家。

個人感想如下(針對USB線):
1.買符合規範的線比買貴森森各種稱號的線來的重要。
2.USB線受PC端影響較大,面對問題一般人難以排除。
3.玩數位音訊一般人買大廠數位播放機,心情會比較愉快。

音響市場固然是以聲論價,但是不一定貴得比較好,要看個人預算來訂!一般人用平價器材只要懂得基本原則(網路可搜尋)也可以擁有美好的音樂享受,畢竟音樂是用來聽的(土豪例外)。
個人借過發燒友的USB線,記得是兩萬多
聽起來只有悶~
來針對開板提出的問題,作一些淺顯的介紹。

電腦端的當然一定是 Type-A 接頭,另一端假設是外接的獨立 DAC 機台好了,通常是 Type-B 接頭。

下圖列出的線材應該都是常見的接法,先不管線的材質是什麼材料作的,在實務上這些線也都是能用的(有一說是數位線材沒有差別,小弟也不反對),但若要進一步探討抗雜訊能力有或沒有、好或不好的話,下面五種線的作法應該是沒一種合格的。剩下的,就留給先進們來討論。

yrc wrote:
來針對開板提出的問題...(恕刪)

是否可以這麼說:「USB線的設計,先天上就不利於當作Hi-end 音響線材。」(畢竟原本就不是為了音響而設計)?
nerv wrote:
luxor_w兄不...(恕刪)


這問題以前問過幾次了
反正最後的說法都 ......
現在看到這種討論都懶得看
因為
會出現很多世外高人 ....

附和一句 ......
網路線也有差異
只是個人系統上
相對比較來講 ... 差異沒其他線材來得劇烈


對於 Hi-Fi USB Cable 的迷思, 有人從傳輸 protocal與線材來看, 我則是從系統角度試著解釋.
(本人幹過 Win Device Driver + Android BSP 軟體工程師)



Case 1: 是 PC 配獨立 USB DAC.
foobar 2000 播放時是以即時數位串流形式, 藉由 ASIO driver, 走 USB 丟給資料 DAC.
[即時] 代表資料有誤時, 無法等待 PC 重傳.
一些媒體播放軟體, 或者 USB DAC 功能設計, 都有容錯機制,
來對付資料封包不完整, 或同步異常的例外狀況.

有些是用前幾次完整的封包, 做內插預測演算法, 來補漏掉的封包.
這種方法對付採樣頻率不高的 MP3 有效, 但遇上 DSD 高頻就破功.
而一些高檔 USB DAC 就設計特別的 compensation DSP, 來對付高頻無損音樂.
但無論如何補, 還是有些微細節補不回來. 所以上策還是盡量避免掉封包.

會掉封包, 可能是音樂檔案資料破損, 或者傳輸過程混入雜訊.
用昂貴 USB Cable, 是可有效避免雜訊, 進而降低掉封包的次數.

Case 2: 是 USB 隨身硬碟, 配 OPPO UDP-205
我的數位流就是這樣. 即時數位串流的動作, 不是發生在 USB HDD 與 205 之間.
205 先在 USB HDD 上開啟 DSF 檔案, 然後讀取部分資料, 放到 DRAM 中.
等存夠資料後, ARM SOC 用多工方式, 一面啟動即時數位串流, 做解碼餵資料給 DAC 線路的動作.
另一方面持續從 USB HDD 讀資料放到 DRAM.

因為 DRAM 夠大, 可緩衝的時間夠長 若偵測到掉封包時,
可以等 USB HDD 重傳. 並不會影響後段 DAC 動作.
所以 USB Cable2 並不會影響即時數位串流, 用隨機附贈的 USB 線即可.

如果內容有錯, 歡迎糾正, 讓大家搞清處, 到底需不需要買一條上萬元的 Hi-Fi USB Cable ?
宅男工程師 wrote:
對於 Hi-Fi USB...(恕刪)


這篇是xmos usb audio 的PDF 檔,自已看看就明白.

usb audio 十幾年前就標準化了。
十幾年前我作過 usb camera, 一開始沒標準化,做產品痛苦死了,要幾個非常專業的軟体人材負責寫 PC 端的 device driver. 大約 2006 年左右吧 (用猜的) microsoft 就開始標準化了,符合標準化的 usb camera, usb audio, usb video 就用 microsoft 標準的 device driver 了,廠商就不用提供 device driver 了,這大大減輕了廠商軟体的負擔了,從此進入不需要 device driver 的時代。現在大陸隨便小小公司,都可以生產製造 usb DAC, 用的是標準 usb audio IC, 全都符合MicroSoft usb audio 的規範。玩家也很方便,隨插即用,不需要自己装 device driver 就可以用。
usb audio 用 ISOchronous 傳輸,沒有錯誤檢查這回事。
高級線,跟掉封包沒任何關聯,解決掉封包,請用認証過的線。任何人都不適合用會掉封包的線,usb 只是單純 master slave 之間的傳輸,不必大家一起搶封包時間(如ethernet), 正常狀況下是不應該掉封包的。
不必理會數位資料會不會錯,本來就不應該用會傳錯資料的線,也沒有任何証據証明高級線的 usb eye diagram會比較漂亮。真正的影響主要還是在類比的領域。


淘寶賣的 xmos usb dac 小板 。 不建議買 adaptor 供電的dac, 要買用傳統變壓器110/220v 供電的產品。 這種正9V供電的系統,電壓太窄,要輸出 2Vrms 音頻,非線性放大失真會很大,電流推動能力也不足,電源干擾也大,交換式變壓也帶來干擾。


有變壓器供電的 usb dac 是比較好的選擇。變壓器整流的產品,電壓差夠大,非線性失真小,電流推動能力足,濾波整流比較乾淨少雜訊,多組繞線組可分離數位跟類比供電,對雜訊抑制有幫助。


要証明數位傳輸是不是高品質,應該是要看 usb eye diagram。這跟類比領堿看線材不太相同。
usb 2.0 固定480M 高頻傳輸,跟 20Hz-44KHz 的音頻範圍,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拿討論音頻材質的經驗,來看 480M 高頻的反應,看不出相關性。


個人經驗,光是USB插主機板與PCIE轉USB卡,兩者聲音就不一樣
我猜是轉卡直接吃電源供應器,而不吃主機板電源吧
之前玩過隨身耳擴一陣子,買過幾條「音樂傳送」对応專用USB線。後來器材都出讓掉了(也有01大神買喔),剩最後一條如沒賣出,找天拆解一下看看是什麼設計。



cdx wrote:
個人經驗,光是USB...(恕刪)


因為PC內部元件複雜主機板上的USB供電比較髒,還有風扇等機械裝置的雜訊,以前改善USB供電的方式就是另外插一張USB介面卡,甚至連供電都從外部接入,一般用家要解決這些問題是稍嫌困難,但是跟USB傳輸線離題了!

對我來說,一條合乎規範經過認證的幾百元USB線就足以達成任務了!
個人使用微型PC安裝Daphile系統+Nuprime DAC-9,更換過幾條不同價位的USB線,線與線之間聲音變化並不明顯,反而是更換喇叭線有明顯的特性改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