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D與SACD Hybrid的音質比較

Antus wrote:
我現在的組合:
CD/DVD訊源: Sony X800 (Ethernet Cable: AQ Vodka, Coaxial: Oyaide DR510)
Network/DAC: PS PWD2 with Network2, Marantz NA11S1, Esoteric N05(Power Cable: Furutech TripleC with FI15,Cardas homemade 14GA,原廠黑線, XLR: AQ Columbia/Colorado, Crystal Cable Micro)
綜擴: Simaudio i7(Power: Nanotech TripleC + Furutech FI28 Gold)
喇叭: B&W 804D2 (Speaker Cable: AQ SV8 with Banana Gold)

目前我的主系統線材是以Siltech為主, 輔搭增加肉感的線材. 未來的目標是改進型體感, 背景黑, 以及高頻再延伸一絲絲.

CDP: Accuphase DP-85, siltech ruby hill II G7, 萬隆NEI 1001 XLR
DAC: North Star Supremo DAC, Entreq Apollo USB, Cardas Parsec XLR, Siltech Ruby Mountain II G7
前級: Accuphase C3800, R大180IQ電源線, Siltech SQ80B G3 XLR
後級: Accuphase P7100, Tara Labs The Cobalt 電源線
喇叭: B&W 802D3, Siltech Eskay Creek G6, 跳線 3股silvercom + WBT CU 入低跳高.
電源處理: PS audio P5 (for source & pre amp only), PS Audio AC12電源線
專線插座 Wattgate 381 AU EVO (P5), Wattgate 381 AU (P7100)

現代的器材音響性提升很多, 鋪底的雜訊變少了, 可能因為厚度不足變得不耐聽. 所以在維持解析度下提升聲音密度跟厚度, 相對的變得重要. 我以前不大捨得在線材上花錢, 後來發現不花不行.... 音響店有賣二手線, 願意長時間借測試聽, 聽上癮了也只好忍痛掏腰包.

Antus大的綜擴電源線, 我是覺得可以噴一下. 綜擴的電源線很重要, 一條線要補前後級不同特性的需求, 要有厚度又有解析度, 直上高階線才好發揮效益. 我的臥房系統綜擴Esoteric F05, 後來是用了Siltech Ruby Mountain G6, 感覺大大的拉近了與主系統的距離, 不再有聽了主系統後, 臥房系統聽不下去的問題.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目前我的主系統線材是以Siltech為主, 輔搭增加肉感的線材. 未來的目標是改進型體感, 背景黑, 以及高頻再延伸一絲絲.

CDP: Accuphase DP-85, siltech ruby hill II G7, 萬隆NEI 1001 XLR
DAC: North Star Supremo DAC, Entreq Apollo USB, Cardas Parsec XLR, Siltech Ruby Mountain II G7
前級: Accuphase C3800, R大180IQ電源線, Siltech SQ80B G3 XLR
後級: Accuphase P7100, Tara Labs The Cobalt 電源線
喇叭: B&W 802D3, Siltech Eskay Creek G6, 跳線 3股silvercom + WBT CU 入低跳高.
電源處理: PS audio P5 (for source & pre amp only), PS Audio AC12電源線
專線插座 Wattgate 381 AU EVO (P5), Wattgate 381 AU (P7100)

現代的器材音響性提升很多, 鋪底的雜訊變少了, 可能因為厚度不足變得不耐聽. 所以在維持解析度下提升聲音密度跟厚度, 相對的變得重要. 我以前不大捨得在線材上花錢, 後來發現不花不行.... 音響店有賣二手線, 願意長時間借測試聽, 聽上癮了也只好忍痛掏腰包.

Antus大的綜擴電源線, 我是覺得可以噴一下. 綜擴的電源線很重要, 一條線要補前後級不同特性的需求, 要有厚度又有解析度, 直上高階線才好發揮效益. 我的臥房系統綜擴Esoteric F05, 後來是用了Siltech Ruby Mountain G6, 感覺大大的拉近了與主系統的距離, 不再有聽了主系統後, 臥房系統聽不下去的問題.



原來挖大是藍教頭! 有在玩音響的光看你的清單,就能學到很多。

我綜擴會用Nanotec308+ Furutech FI28G其實有點意外,我先後用過Kimber Kable PK10 Ascent, Crystal Cable Micro/Reference, Furutech Empire, Siltech,原廠線,每條都各有優缺點,最後用Nanotec因為聽起來最自然,比較不做作。這條我本來聽都沒聽過,是朋友要買,想說也不貴就搭個便車,非常感謝他,這條決對對的起價格。有試過Siltech的,我覺得這更應該適合D3,因為D2天生已經有小鼻音了,再Siltech下去我覺得太油光了,好聽是好聽,但有點假假的(原本小提琴的清爽變中提琴的油順)。Kimber我用在另外一組,Furutech Empire這條有點意思,和Nanotec308一樣是PC TripleC,但沒塗油,聲音更乾淨,但量感稍少一些

我在線材搭配上自定一個20%的上限,就是線不買超過器材價格的20%,不然乾脆升級器材就好了。我的擴大機定價8000美元,我不想花超過1600買電源線+一條訊號線,所以只會用大約1000初的去搭,不過你的配法讓我有些新想法,我會再試看看。

另外請問Cardas Parsec XLR聲音怎樣? 你用不同璧插(AU Evo/AU)是為了調音嗎?
Antus wrote:
另外請問Cardas Parsec XLR聲音怎樣? 你用不同璧插(AU Evo/AU)是為了調音嗎?

Wattgate 381 AU我有經典版, TR以及EVO, 三款的三頻分佈不大一樣, 剛好拿來調音.

Cardas Parsec XLR有銅線的肉感, 但不像是早期Cardas線中頻那麼厚, 感覺還蠻中性的. 解析度很好, 所以不會糊, 音場表現也還不錯. 這組線的速度很快, 我會覺得它很適合當高階的AV線, 用在二聲道, 好像少了一點點韻味的感覺. 基本上它就是2萬元價位帶的線, 對得起它的價位. 我有時會想再升級, 可是比它貴幾倍的線, 我又不想試, 所以一直沒找到可以代替它的線.

會使用siltech純粹是朋友拿線來我家毒我, 然後音響店剛好也有二手線借我測試. 之前會有換換症是因為有的專輯會太尖亮聽不下去, 遇到這種情形, 通常的做法是換一條下盤厚實的線, 犠牲高頻以及低頻彈跳性. 有預算的話, 買好一點的線可以比較理想的改善而不用妥協.

我的系統裡, 新線老線二手線都有. 新線買來再脫手真的很虧, 除非急用或價差不大, 不然有空逛逛二手區尋寶, 也是玩音響的樂趣之一.

Antus wrote:
我在線材搭配上自定一個20%的上限,就是線不買超過器材價格的20%,不然乾脆升級器材就好了

如果是一套穩定, 退燒的系統, 這樣的預算分配很理性很合理. 不過如果線材是二手線的話, 那其實將來要脫手也損失不大. 如果有多的預算, 與其放在銀行生那一點點利息, 不如放在音響上加分. 我計算了一下, 現有線材好像稍微超過20%了, 小貴一點, 但還在接受範圍.

Antus wrote:
有試過Siltech的,我覺得這更應該適合D3,因為D2天生已經有小鼻音了,再Siltech下去我覺得太油光了

我系統上的那幾條siltech, 聲音密密麻麻, 一點都不油光. 比較有油光感覺的, 是早幾年用在舊系統上的siltech new york RCA, 這組線是我的收藏品, 偶爾才會搬出來玩.
我是以Argento 入門款 連接esoteric k01x及accuphase e470
Argento 雖然是純銀線,但聲音還滿溫潤,速度也不像一般純銀線那麼快,反而是中頻很好,高頻延伸很和緩。
我覺得還滿容易搭配的
Antus wrote:
我先後用過Kimber Kable PK10 Ascent

Kimber Kable PK14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條發燒線.... 已經20年了.
當時我的前後級各接了一條. 雖然PK14線徑細細的, 電流量其實還蠻大的.
聲音清新自然, 不會像日系線有濃濃的味精味.

因為喜歡PK14, 前幾年又收了一條PK10. 這兩條都是是平價好聲的好線.

staurtsh wrote:
我是以Argento 入門款 連接esoteric k01x及accuphase e470
Argento 雖然是純銀線,但聲音還滿溫潤,速度也不像一般純銀線那麼快,反而是中頻很好,高頻延伸很和緩。
我覺得還滿容易搭配的

可惜我跟Argento無緣, 能見度有點低, 不然早先有在想收一條白蛇來試試, 現在是沒位置放了.
歐酷版有跟台灣代理商合作
所以保固不用擔心
音響老闆真厲害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居然又找到了另外一台二手的Jadis ja200
實現了我想使用同品牌同型號後級Bi-amp的夢想



因為之前使用電子分音器不佳的體驗
所以要求老闆不要使用電子分音器
直接將前級的訊號一分為二
由雙後級各自去推喇叭
自己的想像Bi-amp非常美好
推動雙15吋的喇叭更輕鬆
可以讓低頻更加Q彈


但是測試結果發現完全不如預期
中高音推力需求並不高
本來單一後級就可以完全發揮實力
唯一會增加的是15吋喇叭低頻的量能
低頻確實如預期般更多了
但是原本單一後級三頻非常平衡
有晶瑩剔透的音感
結果Bi-amp之後低頻太多
反而造成非常厚重的音感
老闆自己也覺得不OK
用了另外一台可以調整音量的機器來限制推動低頻的後級
厚重音感改善很多


但是我試聽了一個下午
愈聽愈奇怪
後來自己又恢復成單一後級來推喇叭
赫然發現單一後級晶瑩剔透的音感才是我要的
這下子可就麻煩了
拜託老闆千辛萬苦找來的
就這樣退回去似乎很不好意思
不過明天還是去與老闆討論一下
可以把多出來的後級留下來
改天若是後級故障送修可以當備用品
因為二手品何時會故障不知道
臨時要再找一台也是要看緣份的
或是老闆有其他音響發燒友有需要時
也可以讓一台給他
s2265 wrote:
改天若是後級故障送修可以當備用品
因為二手品何時會故障不知道
臨時要再找一台也是要看緣份的
或是老闆有其他音響發燒友有需要時
也可以讓一台給他


感覺s大把自己家當成音響老闆的倉庫了
s2265 wrote:
中高音推力需求並不高
本來單一後級就可以完全發揮實力
唯一會增加的是15吋喇叭低頻的量能
低頻確實如預期般更多了
但是原本單一後級三頻非常平衡
有晶瑩剔透的音感
結果Bi-amp之後低頻太多
反而造成非常厚重的音感


音響系統每次更換器材線材或配件, 都是要再花心思去調整的. bi-amp這樣聽一下午就下結論, 可能就誤殺忠良了. 音響系統裡面, 有些東西是要靠機器來達成, 但是小地方則是要靠線材或其他調音手段. 機器比線材貴多了, 不斷的進出機器, 這錢坑很大, 而且沒效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