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於長期投資者,歡迎進來聊一聊吧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Ruby2012 wrote:
連續注意了幾週股市,發現根本是浪費時間,疫情看似越嚴重,經濟下行風險非常高,股市反而是往反方向走,只能定期定額買了. ,(恕刪)

我完全理解你為何會感到忿忿不平,然而不管我們主觀上認同與否: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Just in time wrote:
大大你用一大篇文章解釋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真不簡單!

謝謝
我人還沒得肺炎 反倒是貼一大篇廢言 :)


“那其實你可以考慮只買美股。”
請看96樓第一條 :)
1. 漂亮的氣象主播 報告昨天天氣 跟預測明天天氣 有什麼不同?







現在有工作收入 能持續投入 比較重要 :)
這個觀點很棒,以前沒想過這件事情.

schou23 wrote:
如果是定期定額的話,雖然SPY的漲幅有助於提升報酬,但也會讓成本跟著水漲船高,最終會讓兩者之間的差距縮小
p33mcv wrote:
VT簡單來說就是SPY(美股)和VXUS(其他國家)的綜合體

VT應該是VTI和VXUS的綜合體,SPY只針對美國大型股,涵蓋的美股範圍還不夠廣。
順勢而為 

cafm wrote:
順勢而為 ...(恕刪)

萬點行情 ( 啟動 )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什麼是科學 ?

讀到一文 真的很高興 有一群老師注意到這個問題 台灣的教育有希望了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2548


這種能力:
"訓練學生發現問題、形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再運用資訊科技將答案告訴同學,藉由他人的質疑、詰問,培養論證能力。"
在任何領域都用得到 投資只是其中之一
像本樓樓名就可以有兩個很好的問題:
為什麼要 "投資"?
為什麼要 "長期"?


很多人投資 只是我感覺 我相信 我認為...

"孩子在老師指導下,從聽不懂、排斥科學,到慢慢理解什麼是科學,知道不能空口說白話,必須提出文獻或數據,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看到「喝牛奶會致癌」的新聞,學生會停下來反問:為何很多人從小喝牛奶到大都沒事?致癌的證據是什麼?"

不是指騙子 講的是那些人不自覺地"空口說白話" 看到黑影就開槍的情形 最近不光這個閒聊區 稍微看一下其實到處都是 :
Dr. Fauci 被記者問


他說:

Dr. Fauci: 我們不能根據感覺行事 我們行事是根據科學
https://www.yahoo.com/news/dr-fauci-shuts-down-fox-144408827.html

不然就是cargo cult science: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哈利波特》作者、英國知名作家J·K·羅琳(J. K. Rowling)也在6日於推特透露自己出現肺炎的所有臨床症狀,然而在經過醫師推薦的「呼吸法」後,在2週內痊癒"

https://tw.news.yahoo.com/%E6%B0%91%E9%96%93%E7%99%82%E6%B3%95%E6%B2%BB%E6%AD%A6%E8%82%BA-%E9%99%B3%E6%99%82%E4%B8%AD-%E6%B2%92%E6%9C%89%E4%BF%9D%E9%9A%9C-072527316.html
chalupa1 wrote:
像本樓樓名就可以有兩個很好的問題:(恕刪)

當初開此樓時正是許多人惶恐不安之際,現在看來似乎已完成階段性目標了。

chalupa1 wrote:
為什麼要 "投資"?(恕刪)

這一點因人而異,對我而言就是讓資產得以避免通膨的侵蝕及追求合理的增值(年化報酬率5-7%)。

chalupa1 wrote:
為什麼要 "長期"?(恕刪)

因為短期的「波動」在所難免:



但是長期的「趨勢」十分明顯: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一點淺薄的認知與信念而已。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schou23 wrote: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一點淺薄的認知與信念而已

s大客氣了
s大是版上少數對退休及身後財務準備周全的人 :)


補充一點
對於CPI組成是預先設定的 並不能反映每個人不同的生活形態
例如 -- 這是現在的CPI

對於退休時期的花費 各位是不會預估醫療費用不到4%的吧??
每個人在每時期受通膨影響是不一樣的
定存看似零風險 但長期而言是"賠錢貨"
股票看似風險大 但長期而言卻是打敗通膨的好選擇



只是要怎麼買是一個問題... :)


===
很多人說投資要獨立思考 但台灣學校卻沒教如何思考
所以看到那個報導立刻想到01投資閒聊區... :)

科學不是科技 科學講的是一種思考方式

在這閒聊區啦迪賽開玩笑 是沒什麼
但感慨 01/新聞/雜誌等等 有人LDS隨便講 就有人隨便聽隨便傳
然後隨便跟。。。 三不五時總有小白兔誤入叢林 。。。

"去年,新課綱規定高中要推出「探究與實作」的必修課程"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收集證據,進而找到答案"
<=== 希望若干年後 這些老師下的科學種子能影響一些人


==
“Cargo Cult Science” 是 理察·費曼創出的一詞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