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歌 wrote:
進拿RP和高階機比?(恕刪)


還貼這張啊!

用戶都想出走了!


快去想辦法,竟然還在跳針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愛貓人 wrote:
後製要看用什麼鏡頭,(恕刪)

鏡頭是很重要沒錯,但我的看法不在你說的問題現象。是在它的用料、MTF曲線的表現,與它的諸元性能。也就是有相機內建的補償調變、或外製的改變,也都脫離不了鏡頭硬體本能問題。

相機內建的,如風格或圖片設定檔與白平衡等風範,都有可選擇和再調變諸多選項,然這是屬軟性,隨時都有改變的一環,以討喜個人愛好。

然時代科技大不同、大變了,總不能呆板到像古時代,打扙要王對王、兵對兵,王打敗兵就亂。即早早都可靈活去應用的……或說會偏黃、或說膚色討不討你愛等,不在相機、也不在鏡頭!

拍肉檔只是一個忠實的保存、拍JPEG可用的風格、圖片設定檔只是內建下初定的一個開端。即不管用RAW或JPEG,其還都有個人可選用的喜好、可調變的諸多控制空間,才能為個人認為的一個奇變(失真)下的愛好。

而相機內建的諸多風範,在自我設定後也都可以保存!若只想要拍Jpeg來現吃,可保存設定就很方便,也就是都可先前調好,使每支鏡頭發色都是自己認為最美好的韻味。但要知到結果的解析、解像如何,就真是另外一件事了,而這是硬體改變不了的,其主要在我述說的MTF曲線,與用料的關鍵上。

註:
以Sony家言,它的鏡頭補償,也算是內建的調變,大多是可關、可開,但也有不能開、關的鏡頭。
另它家也有利用如顏孔對焦之偵測法,則可以自動調變人們的膚色,這要是有保存前述設定,叫出來用也是一樣可為你所愛,即如也有一個拍人的識別法。

而還要注意的……
東方人與西方人,對顏色的識別是稍有不同的,這是在偏紅色上的最大差異。
而人們的眼睛,有日、夜不同二套視力系統,所以才會有夜盲症、或色盲現象,則在區分各種顏色與色調更會不同。

以上諸多我的看法,再參考看看吧。
apage wrote:
因為畫素高,R4 高感光畫質略遜R3
另外硬碟空間需要更大,你的電腦如果不夠快也要等很久。

爬爬看看我前面一些回應貼文的說明吧!

1.ISO的問題
官方的公告…A7R3是25600、A7R4是32000,可知A7R4是勝出一級喔。
然我愛拍鳥,尤其是飛翔版,其快門都要高達1/1600S以上,當然ISO都要跳到很高,且還要數毛看質地。但在鏡頭相同之下,我用A7R3和A7R4的所得比較,A7R3是明顯遜了很多的,甚至只在APS-C之下與用A9M2的所得,A9M2都還不如用A7R4的喔。這些鳥圖,都可以由A7R3、A7R4 & A9M2它們的蓋大樓中,由我分享的來察看到。

2.RAW的大小問題(容量)
a.61:42 MP的開啟速度
以我已用了5年以上的個人電腦機台來操作而言,在LR上看圖都是一點秒殺的完全解像出來。而後來我換了4K顯示器,才有感都會頓了一下,但還算秒殺之間。再後,有感去作些筆刷時,一刷多了確實就會慢了很多,但我曉得顯示卡的記憶體關係很大,就去換了一片具有8GB RAM的顯卡,如此又是生龍活虎的順暢。
b.至於保存的問題
看看我在第#69樓裡說明的安排應用吧,即我只有必要用到14mm焦距以下時才會用到61MP,一般上開APS-C之下只用到26MP,而還可比24MP級相機更有裁修的空間,然需求容量相差不大。

另外在人體工學可操縱的性能,可說到目前A7R4,遠好於大多機型,就是相同時代的A9M2也不如,而關於此項也可以由前述A7R4與A9M2二大樓中,瞭解到我說明的原委;主要在A9M2多了一個雙層調控轉切鈕,其設計用法反而雞肋、更不能保障所謂需求的安全性。

還有在應用上除第#69樓的用法外,我也利用上「減距增光鏡」(這正廠的Canon家也上市了、索尼要加油),主要也是在平時只用APS-C就有足夠又不會太大的26MP,然可用原FF鏡頭等效焦距,又可增光一級及再略提高一點解析。再就是當開FF時來使用全畫素,在裁切下可擴展比原鏡頭更廣的等效焦距,且可以得有比26MP更大的畫素可用,這樣的應用展示分享可以由A7R4蓋大樓看到我的示例說明。

總之,我是認知在各方諸元性能,A7R4都是優於A7R3的,所以才會由A7R3換用A7R4,也才可有更好的靈活運用空間,更可不必一定要用42或61MP的負荷來擔憂。然再試想一下,A7R3&A7R4出廠價都是NT$99,980,為何A7R3不能像A9M1,可坐穩在如A9M2上市後還是價格不變?
AbdA wrote:
爬爬看看我前面一些回(恕刪)


有關 2, Raw 大小的問題,冒昧想教一吓樓上各位:

A7R4 壓縮 RAW (61MB) 和 無損 RAW (123MB)容量實在是巨大差距,但無損 RAW 可以多給用家多少東西呢?14bit vs 15bit RAW, 動態範圍會更闊,但如果我們推高 ISO ,無損 RAW 的動態範圍也會隨著 ISO 越高而收窄,無損 RAW 是否在推高 ISO 便失去優勢 / 沒有太大意義?

P.S. 如以上資訊/理解有誤,請指正。

謝謝各位!
AbdA wrote:
鏡頭是很重要沒錯,但我的看法不在你說的問題現象。是在它的用料、MTF曲線的表現,與它的諸元性能。也就是有相機內建的補償調變、或外製的改變,也都脫離不了鏡頭硬體本能問題(恕刪)

阿北你打這麼多恐怕是白打了^^
01蠢蛋太多,貓大被誤導了

在底片年代,不管是風景,新聞,時尚
頂尖攝影師都是自己用暗房洗照片
即便是自己不洗,也有御用暗房師
所以在以前我們那個年代
都很欽佩這些有創作能力的頂級攝影者

什麼叫做“我用Batis系列鏡頭, 拍出來的照片幾乎都不需要後製就很棒了”?

難怪吃了撒尿牛丸,考試會100分

這個言論真的很大頭症
枉費我覺得貓大是個謙遜有禮的人

高手很多
我還沒看過有人說自己拍的很棒的
而且還只要按快門就好了

時尚攝影要視覺色彩創意
新聞攝影要背後感人或真實故事
風景攝影講究細節層次與暗房技巧
街頭攝影要紀實色彩與構圖性

每一種攝影
需要不同的“色彩”與情緒
沒有“很棒”色彩的標準

色彩藝術是創作出來的
不是買來的
有些人文藝術,街拍相片
的確不需後製就很棒
但那看的是構圖與人文
不是色彩
作者也不會跳出來說
我TM這張相片
“色彩棒透了”


當然我們可以矯情的說

“我不喜歡後製”

但如果那個人“很會”但 很懶惰
那我由衷佩服

但如果“不會”又假裝不喜歡
那就......

就像張忠謀如果說
人生的意義,不是財富
我會超佩服

如果一個不工作吃軟飯家暴的男人也說
人生的意義,不是財富
我會想扁他

抱歉貓大^^
我對你沒惡意
只是看你談了兩年色彩
到現在還沒找到
想花錢解決,又解決不了

我想你首先要找到的,不是色彩

而是自己

我也相當期待你的作品有自己的想法與靈魂
無論好壞,都是獨一無二,最棒的
積極熱愛生命,享受生命
ericxgbxeric wrote:
但無損 RAW 可以多給用家多少東西呢?14bit vs 15bit RAW, 動態範圍會更闊,但如果我們推高 ISO ,無損 RAW 的動態範圍也會隨著 ISO 越高而收窄,無損 RAW 是否在推高 ISO 便失去優勢 / 沒有太大意義?

1.好像Sony的E Mount Still還沒有15bit的ARW吧?但最新的A7S3有16bit的Video RAW。
話說在含A7R2之前,雖都有14bit的硬體架構引擎,但都是一律給用12bit的所謂有壓縮RAW,然再後不久因呼聲要求高才由A7R2開始重新更新韌體,才可享有要不要壓縮的選擇,就從此開始後續機型大都就此跟進。
而為何要有Still可用14bit、A7S3的Movie可用到16bit,很明顯的因可看得出...會有更豐富的細節、更高的對比明亮寬容度,這就是優勢的意義。

2.然以我經驗...
在拍物品或打鳥上,只是較單純的突顯主題之標的物部分之下,採不採用壓不壓縮RAW,尤其也在後製之後,似乎都看不出二者有何差異,所以這一類拍攝我大多用壓縮RAW。
而在拍風景、晨昏大景或建築,在一些很有透視層次之下的景觀上,就能明顯的有好的層次細節(不斷層)的差異出來,我就會選擇啟用無壓縮RAW來保存,而即是ISO用的高也不會有層次分明被「收窄」的現像,反倒是會感到更好,這可以由A7S3的特殊性更可突出分曉。

一個早已分享的不同ISO比較:
Sony A7RM4 & LAOWA 12mm F2.8(四年前就用上它了)
2020.06.17零晨「北橫小烏來」夜空映像

ISO800、F2.8、30s


ISO1600、F4、30s


ISO3200、F5.6、30s

(RAW+JPG之原生xFine Jpeg。)


另在最終的輸出上,尤其再經調校除躁美觀之後,12/14BIT可保留的細節都很棒之下,如用JPEG輸出壓縮比相同,似乎在容量上就相差無幾了。
ericxgbxeric wrote:
有關 2, Raw 大小的問題,冒昧想教一吓樓上各位:

A7R4 壓縮 RAW (61MB) 和 無損 RAW (123MB)容量實在是巨大差距,但無損 RAW 可以多給用家多少東西呢?14bit vs 15bit RAW, 動態範圍會更闊,但如果我們推高 ISO ,無損 RAW 的動態範圍也會隨著 ISO 越高而收窄,無損 RAW 是否在推高 ISO 便失去優勢 / 沒有太大意義?



你用 iso 100 拍鏡頭蓋, 無損 RAW 也沒有意義,
你用這種沒有實際照片結果的比較本身就沒有意義.
ponsayboss wrote:
貓大要“還俗回佳”了(恕刪)


他根本不在乎顏色啦,
我都指正他差不多有兩年了,
還還是 "看" 不出 RAW 12bit+ 跟 8bit max JPEG 直出的差別.

這年代還在拍 JPEG 直出稱讚顏色的人,
肯定是不在乎顏色的啦,
我跟你說他用 Batis 拍鏡頭蓋都會說顏色比較好的.
AbdA wrote:
我就會選擇啟用無壓縮RAW來保存,而即是ISO用的高也不會有層次分明被「收窄」的現像,反倒是會感到更好(恕刪)


阿北^^
你的相機和別人不一樣
高iso動態範圍反而更好
真是反科學啊

難怪你一直堅持拍人像
沒事用高iso
結果拍成這副......
積極熱愛生命,享受生命
CP-9 wrote:
他根本不在乎顏色啦,(恕刪)

哈哈
我覺得最納悶的是

Sony機身配batis
拍的美是因為batis顏色濃
拍的醜是因為sony黃
顏色越濃皮膚本來就會越黃

底片年代,底片是沒有白平衡的
所以要看鏡頭發色
要不就中午拍,要不就閃燈棚拍
用5500k左右看這樣看最準
所以看鏡頭發色不能在需要白平衡的環境下看

不然在家裡日光燈下任何鏡頭都偏綠
在鎢絲燈的環境下任何鏡頭都“索尼黃”
下午五點陽光下任何鏡頭都偏黃橘
太陽快下山任何鏡頭都偏橘紅
顏色都偏成這樣了,怎麼看發色?

所以每次看貓大貼batis 85室內拍show girl時
當他讚嘆batis色彩時,我都忍不住偷笑
鏡頭雖然會稍微影響白平衡
但室內白平衡最主要還是要看機身

每個人剛玩數位相機時一定都是直出開始玩
所以別自欺欺人

大家都是一樣的經歷
如果不會透過“機身或電腦”調整色彩
那麼你只能
從一兩百張拍的色彩普通的照片裡
挑出“賽”到的幾張漂亮色彩
然後上01大書特書
自己買的gm,蔡司,騰龍,sigma
顏色有多麼美,然後四處推薦

而事實上鏡頭決定顏色的範圍很窄
只有5200~5800色溫環境
其他都是相機透過白平衡主導大部分色彩

而攝影高手會從電腦透過白平衡主導色彩
積極熱愛生命,享受生命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