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將軍來分析台灣造潛艇可能嗎?

三腳阿喵 wrote:
每艘2百億,施工2年=每年支出1百億...這絕對是假帳!



貓大沒看清楚, 目前含廠房等先期投資的首艘報價是約五百億
不是兩百億........

每艘兩百億是以日本的潛艦採購預算推估(蒼龍級約188億台幣)
我們若能以平均每艘兩百億代價籌獲潛艦,已經算是天佑台灣了!!



三腳阿喵 wrote:

2. 台灣對美方的最後價值,就只剩一定能逼迫中共開戰,打一場局部戰爭.

這種情況有可能出現,只是沒人能預測什麼時候會發生.

但千萬不要那天發生時,台灣還在永續發展,10艘慢慢造個20/30/40年



台灣的處境的確越來越危險
從2400億特別預算的分配也能看出政府對短期兩岸和平極度不樂觀的預期

就算今天新潛艦馬上建成下水, 距離生成戰力可能都還需要三年以上時間.
在短期風險上升的情況下,造潛艦其實是相對緩不濟急的軍事投資

陸攻與反艦導彈、遠火、防空導彈才是目前台灣最需要的短期即戰力.

我同意潛艦對台灣安全絕對很重要, 但絕對不能急.....
急也沒有用!!

在已有海龍海虎的現狀下, 五年內台灣是多一艘還是多兩艘潛艦
並不會改變水下戰局


台灣一定要建立可長可久的水下兵力, 但絕對不能重蹈IDF的覆轍!!
oculata wrote:
台灣的處境的確越來越危險
從2400億特別預算的分配也能看出政府對短期兩岸和平極度不樂觀的預期

就算今天新潛艦馬上建成下水, 距離生成戰力可能都還需要三年以上時間.
在短期風險上升的情況下,造潛艦其實是相對緩不濟急的軍事投資

陸攻與反艦導彈、遠火、防空導彈才是目前台灣最需要的短期即戰力.

我同意潛艦對台灣安全絕對很重要, 但絕對不能急.....
急也沒有用!!

在已有海龍海虎的現狀下, 五年內台灣是多一艘還是多兩艘潛艦
並不會改變水下戰局

台灣一定要建立可長可久的水下兵力, 但絕對不能重蹈IDF的覆轍!!


1.
台灣當然急需增強潛艦戰力(其實國軍許多老舊軍備都如此),以因應2岸日漸緊迫局勢.

以印度為例,中印邊境衝突時,緊急對外採購軍備,就算被哄抬價格卻買到2手貨也認了,
這才是面臨危機可能發生的正常反應.

若情勢日漸急迫,卻仍按部就班,照計畫行事...根本是輕忽國事.


2.
"急與緩"曾經有機會並存實施:
但當時2岸情勢相對和緩,軍方不願委屈於美方提議的替代方案,採購義大利退役潛艦並
由美方性能升級.

以事後來看,當時就算只買1~2艘,因美方主導此事,有了突破就有名目繼續採購零組件,
甚至獲得相關技術.

再以此推動國產潛艦,1至少時程可提早.2費用不至於因急於求成而任人勒索.


3.
你說:"台灣要建立可長可久的水下兵力"

既然你舉例IDF,就以戰機來談:
歐美的主力戰機,往往服役30年以上,期間不斷進行性能提升,開發新型號.

照理IDF早該進行性能提升,幾次提案,軍方(或政府)覺得費用太昂貴,不願全盤接受.

若連服役過程中,必要的性能提升,都擠不出經費實施.

你所購想的始終保持有新潛艦在施工建造,甚至是風電的水下維修載具,藉此可永續
維持水下戰力,及其產業/技術...顯然更行不通.


國防部首度透露 我潛艇在南沙定期演訓
11:232021/11/09 中時 呂昭隆

新版國防報告書,首度透露潛艦定期執行南沙偵巡戰術對抗操演任務。


美中兩國在南海較勁,空中、水面與水下爭鋒。國防部出版的110年國防報告書,在介紹國軍楷模時,特別介紹海軍二五六戰隊海龍軍艦艦長王國民上校,定期前往南沙偵巡,並執行戰術對抗操演,這是軍方首度公開透露我潛艦在南沙偵巡演訓,捍衛海疆。

報告書指出,海軍二五六戰隊海龍軍艦艦長王國民上校,帶領該艦執行「海空軍飛彈射擊訓練」、「獵鯨操演」、「南沙定期偵巡戰術對抗操演」、「戰備偵巡任務暨海強反潛對抗操演」等任務,成效卓著。

軍方消息來源指出,美陸軍機在我西南空域附近飛,因該區是海空兵力進南海、出巴士海峽的交會熱點,大陸潛艦在此活動進出,我海軍國造潛艦完成後,就是部署在此處,防止中共潛艦進我東部海域。

另報告書還介紹空軍第一聯隊第九作戰隊隊長潘逸祥上校,率領空軍弟兄依令緊急起飛執行共機監偵任務,並完成聯合防空作戰訓練操演,圓滿達成任務。

報告書指出,國軍楷模的選拔,為樹立國軍典範,獎勉績優,國防部就所屬執行年度戰備任務、建軍發展、兵力整建、裝備維保、防疫救災、重大軍事演習任務、推動軍事交流合作及從事研究發展著有特殊績效之官兵與單位,秉持寧缺勿瑕之原則,逐級考評選優。


潛艦國造焊接船段驗證 王定宇讚:深海中被擠壓成麻花都沒有裂痕
出版時間: 2020/10/26 18:15
更新時間: 2020/10/26 18:17

潛艦國造即將在11月3日正式開工建造。圖為蔡英文校閱潛艦部隊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即將在11月3日正式開工建造,參謀總長黃曙光上將今(26日)親自在台船廠房,向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立委進行機密專報。國防委員會召委、綠委王定宇透露,由於潛艦國造的專案管理及品質都超出預期,而且潛艦國造的安全性,經將焊接船段在海中經過爆炸、深海壓力等均沒有問題,最後還直接將測試船段深海中,整個船段都被擠壓成麻花狀,不管是船殼及焊道都沒有裂痕及進水,因此他對潛艦國造深具信心。


由於國防部允諾潛艦國造案在興建前,要向國防委員會進行機密專案報告,因此國防部今安排包括綠委王定宇、蔡適應、趙天麟及藍委溫玉霞、基進黨陳柏惟等人,前往高雄台船公司潛艦專用園區進行現況報告。

目前潛艦專用廠房均安興建完畢,廠房中的製造潛艦機具都已經安置妥當,即可在近日正式開工製造。而王定宇也語帶玄機的表示,依據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的決議,國防部在潛艦國造開工前向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後,即可正式啟動開工程序,至於何時開工,委員會並不知道。


在委員會機密報告後,擔任會議主席的王定宇也宣布,待國防部取得潛艦國造所有輸出許可後,目前被委員會所凍結的10億元預算,即可自動解凍。而下次潛艦國造的機密專案報告時間點,將會是在2024年潛艦完工下水前。他對潛艦國造是深具信心。

根據國防預算書顯示,首艘原型艦籌建預算總額為493億6170萬元,從2019年至2025年止,原規劃在2024年6月下水後,即會拖至潛艦的專案碼頭進行機裝與調整測試後,即在台船及海軍的操作下進行戰測,約1年時間,並在2025年交由海軍正式成軍服役。

據了解,台船的潛艦國造專用廠房在去年5月9日開工,要興建潛艦船段製造工廠、組合工廠與綜合大樓3棟,原本預計在今年底前落成,但由於整個廠房的工程進度超前,因此原型艦即將在11月3日正式開工建造,屆時並會邀請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開工典禮。

據指出,原型艦將分6個船段製造,因此在船段製造工廠中,由台船技術人員將中鋼特別為潛艦打造的HSLA-80合金鋼材,以焊接方式完成6個潛艦壓力殼圓筒殼船段,經測試達到需求標準後,再依每個船段的機具、管線進行安裝,並經過岸測站再對載台、重要裝備,包括推進系統、電力系統、控制系統進行調測;另外,戰鬥系統裝備包括通訊、桅桿、控制等系統進行整合,所有裝備系統在陸上完成測試後,才會將各船段進入到組合工廠,將這6個壓力殼船段依序焊接完成,還再要經過全艦的壓力測試,還必須再對推進系統、電力系統、控制系統、戰鬥系統進行測試。(王烱華/台北報導)
https://youtu.be/eNLJPiP-Fyw?list=PLsbVf4OqFF-eNHRUNqjeKsuHLN_c1fF-p
https://youtu.be/eNLJPiP-Fyw?list=PLsbVf4OqFF-eNHRUNqjeKsuHLN_c1fF-p



【探索時分】台灣潛艇為何用鋰電池?三大優勢
【探索時分】台灣潛艇為何用鋰電池?三大優勢
日本蒼龍級,台灣國造潛艇為什麼採用鋰電池?斯特林發動機竟然有兩大缺點!(大紀元合成)
更新 2021-10-26 7:00 PM 人氣 45506標籤: 探索時分, 台灣潛艇, 日本, 日本蒼龍級, 日本潛艇, 日本鋰電池, 核潛艇, 閉式循環柴油機 Facebook Twitter Line 複製鏈接 Print【字號】 大 中 小正體 简体
台灣的潛艇是以日本的蒼龍級,第11、12艘為藍本進行設計和建造的。棄用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採用的是柴油機加鋰電池的組合。那麼日本為什麼不用斯特林發動機了?台灣的潛艇為什麼也要採用鋰電池呢?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看日本最近三代潛艇的設計思路。親潮級採用柴油機加鉛蓄電池。蒼龍級引進瑞典的斯特林發動機。而到了蒼龍級最後兩艘和新建的大鯨級,日本突然棄用斯特林發動機,使用柴油機加鋰電池的組合。


傳統的柴電潛艇有什麼缺點
我先來看一下傳統的柴電潛艇有什麼缺點?傳統的柴電潛艇在水面航行時,柴油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驅動螺旋槳旋轉,同時給電池充電。而到了水下,柴油機關閉,依靠電池驅動螺旋槳前進。你電用完了,就得浮到水面,所以柴電潛艇的水下時間一般是三到五天,如果高航速,可能幾個小時,你就得浮上水面了,在現在的戰爭環境中,潛艇浮上水面次數越多,就意味著你被敵人發現的機率可能越大,所以不依賴空氣推進應運而生。

所謂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就是指潛艇可以在水下不需要空氣,就產生前進的動力,簡稱AIP。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斯特林發動機。

斯特林發動機能在水下潛伏兩星期
斯特林發動機其實是英國人最早發明的,瑞典人首先應用到自己的哥特蘭級潛艇上。哥特蘭級潛艇在引用斯特林發動機之後,竟然能在水下潛伏長達兩個星期。那麼瑞典人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斯特林發動機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熱脹冷縮的原理,把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一個發動機。你有兩個氣缸,兩個汽缸中分別有一個活塞。一個汽缸是熱的,另一個汽缸是冷的。循環開始,熱的汽缸中的氣體受熱膨脹,推動活塞運動,我們注意啊,中間這個機械結構叫連桿,它在運動的時候帶動另一個汽缸中的活塞向上走,氣體進入另外一個氣缸中,因為這個氣缸是冷的,熱脹冷縮,氣體壓縮帶動活塞向下,這樣循環往復,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這就是斯特林發動機。

你只需要對斯特林發動機兩個汽缸一個進行加熱一個進行降溫,就可以在水下產生動力,不需要像柴油機一樣,一定要通著空氣燃燒才能驅動螺旋槳前進。除了不需要空氣,斯特林發動機的另外一個優點是比較安靜,因為它不像內燃機一樣,有劇烈的燃燒,產生強烈的震動,它是靠氣體的熱脹冷縮來帶動連桿的運轉。在採用斯特林發動機之後,瑞典的哥特蘭級潛艇可以在水下以六節的速度航行達兩個星期之久。2005年瑞典哥特蘭潛艇在北約大西洋的演習中,竟然打敗了美國的核潛艇。

2005年在另外一場演習中哥特蘭號竟然突破了美軍的反潛防禦,襲擊了美國里根號航空母艦。美國人一看,好東西,我要研究研究,於是在2004年美國就向瑞典提出租借哥特蘭級潛艇,租約到期之後,美國又再延長一年。

兩大缺點 日本人突然又不用了
從此以後哥特蘭級潛艇和斯特林發動機名聲大噪。而日本的蒼龍級前10艘,它就是採用兩組柴油機和四組斯特林發動機,最大潛行速度達到20級,浮行速度為13節。以六節的速度能在水裡待三個星期。

斯特林發動機既然這麼好,為什麼日本人突然又不用了呢?斯特林發動機對於之前的純柴電潛艇來說,提升不少,增強了水下運動能力和水下時間。但是斯特林發動機面臨兩大問題。第一個功率太小,斯特林發動機依靠氣體熱脹冷縮來做工,哥特蘭級的一台斯特林發動機功率只有75千瓦,大概就一百多馬力,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福特野馬能達到400馬力,蒼龍級自己的柴油機能達到3,900馬力。

也就是說,蒼龍級上斯特林發動機的功率也就只有自己柴油機的四十分之一,連一輛家用轎車的馬力都沒有。這就是為什麼在使用斯特林發動機時,無論是瑞典的潛艇還是日本的蒼龍級,在水下只能以不到10公里的速度低速前進,基本上就是比人行走快一點。那麼斯特林發動機的第二大缺點是什麼呢?就是它需要消耗柴油和液氧。斯特林發動機的原理是通過製造冷源和熱源,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但是有一個問題了,潛艇上的熱源哪裡來?你總不能用雙手捂著汽缸,把它加熱吧。其實,斯特林發動機的熱源來自於柴油和液氧的燃燒,所以它不依賴空氣,但是它依賴於氧氣。潛艇出行必須攜帶大量的液氧,這就是為什麼它在水下的自持力只有兩到三個星期的時間,因為液氧用光了,你就得浮上來了。

閉循環柴油機
說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有這麼一個疑問,既然斯特林發動機使用液氧和柴油,那為什麼不直接用液氧和柴油燃燒去推動柴油機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工程師們確實這麼想了,也這麼做了。產生的就是AIP系統的第二個常用的形式,叫做閉循環柴油機。

什麼意思呢?就是我把潛艇上的液氧和惰性氣體,比如氦氣混合到一起,供給柴油機燃燒廢棄的氣體,我對它進行處理。二氧化碳吸收了,剩下的氦氣,混合上新的氧氣繼續供給柴油機進行燃燒。這樣的話潛艇它就不需要空氣了,氦氣可以重複利用,氧氣來自液氧,我只需要帶著氧氣罐出行就可以了。這就是閉式循環柴油機,蘇聯人很喜歡,在冷戰時期建造了30艘Q級潛艇,但是當時技術不穩定,Q級潛艇因為火災引發液氧爆炸,導致潛艇沉沒,人送一稱號,叫「海上打火機」,所以在70年代前期就被全部解體了。

我們說到這裡面,概括一下所謂的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的三種常見模式,第一種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斯特林發動機,第二種就是閉式循環柴油機,第三種就是燃料電池,關於燃料電池,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單獨講。

日本人換裝鋰電池
那麼回到日本的蒼龍級身上,日本一看,就算使用斯特林發動機,你還需要液氧,過兩個星期三個星期依然要回到水面上,那我能不能不要你這個斯特林發動機,我把鉛蓄電池和斯特林發動機的空間全部換成鋰電池。鋰電池相同體積,容量是鉛蓄電池的兩到三倍。這不就大大地增加了我潛艇上的電量嗎?我有這麼多的電量,就能保證我充一次電,我在水下潛行兩到三個星期,性能這不就達到甚至超過斯特林發動機了嗎?

這就是日本人換裝鋰電池的邏輯,非常有道理。日本人非常聰明,他在引進瑞典斯特林發動機的,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日本人在設計蒼龍級的時候就已經規劃了,最後四艘會使用鋰電池,他並不是說,我建造到了一半,最後幾艘,我想嘗試,修改我的設計,不是這樣的,他一開始就定好了。

四大優勢

鋰電池相比斯特林發動機加鉛蓄電池,有這麼幾大優勢,第一,潛行時間更長。蒼龍級,把斯特林發動機和鉛蓄電池全部換成鋰電池之後呢,他充一次電,水下的低速潛行時間比你使用斯特林發動機還要長45%,在高速的情況下鋰電池的優勢會更加明顯,我沒有具體的數字,我看到相關報導稱高速情況下續航能力比使用斯特林發動機要多百分之70。

第二,充放電時間更快,使用鉛蓄電池的時候,要為鉛蓄電池充滿電在水面可能至少要待幾個小時的時間,但是現在安裝的鋰電池充放電速度更快,可能一個小時就能充好電,這樣的話將大大減少潛艇上浮的時間更利於潛艇隱蔽。

第三,水下高速航行時間將會增加,我們知道斯特林發動機,雖然水下能夠提供電力,但是它提供功率比較小。那換裝鋰電池之後,水下高速航行時間將會大大增加,這將會大大增強蒼龍級和大鯨級的水下機動能力。

第四點就是噪音更小,在水下使用鋰電池因為不開動柴油機和斯特林發動機,沒有大的機械振動,完全就是由電池向電動機供電,驅動螺旋槳或者是泵推。我們知道潛艇上的噪音,主要來自於動力結構,不開發動機,將大大地降低蒼龍級和大鯨級上的噪音。目前我沒有看到官方的數據出來,但是根據我的估計,大鯨級的噪聲將比蒼龍級低不少。

鋰電池缺點:容易著火
鋰電池好是好,那有什麼缺點呢,當然有了,就是容易著火,從特斯拉到三星的手機,著火的事情,在前幾年是層出不窮,但是日本的鋰電池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鋰電池的發明人,就是日本人201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吉星張。隨著鋰電池在電子工業中大量廣泛的使用,日本在鋰電池上,近幾年來有不斷的技術突破。蒼龍級使用的鋰電池來自日本的電池供應商湯淺公司。

在2018年3月湯淺公司推出最新的鋰電池產品,日本蒼龍級的第11艘就採用了這款新產品,可見日本人對於自己的鋰電池技術是非常有信心的。那麼到目前為止三年過去了,從來還沒有聽到過日本的鋰電池出了什麼問題。

台灣採取蒼龍級設計方案 是最佳選擇
我們這是從日本三代潛艇,親潮蒼龍級大鯨級,講到了日本為什麼放棄了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而選擇了鋰電池這樣的一個設計方案,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台灣。台灣採取蒼龍級的設計方案,我覺得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為什麼呢?

第一,斯特林發動機你買不到,日本的斯特林發動機是引進瑞典的生產許可的,所以瑞典要是不點頭,台灣是用不上斯特林發動機的。

第二,日本有非常成熟的潛艇設計和製造的經驗,日本的潛艇是每年下水一艘,30年來沒有間斷,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的常規潛艇製造力量,採用日本的技術是非常成熟可靠的。

第三,鋰電池其實非常適合台海作戰環境。為鋰電池充一次電,可以在水下作戰三個星期甚至到四個星期,我們知道台海如果發生戰爭,最關鍵的就是頭一個月甚至頭兩個星期。有的朋友說台灣最好是有核潛艇,沒有必要,要核潛艇有什麼用呢?美國澳大利亞需要核潛艇,是因為他們要遠洋作戰,澳大利亞要把核潛艇開到南海,美國要把核潛艇從西海岸開到日本台灣,這個時候,你當然需要核潛艇了,常規潛艇開回來就得開回去了。台灣就在周圍的海域作戰,核潛艇不會有任何太大幫助。

並且沒有斯特林發動機以後,台灣潛艇在水下的靜音效果會非常好,隱蔽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所以綜合以上幾點台灣潛艇採取日本蒼龍級最後兩艘的設計方案,鋰電池加柴油機的組合,我覺得是經過深思熟慮而且是最佳方案的。

我們今天主要從動力方案,和大家分析了日本蒼龍級和大鯨級的特點,但其實這兩款潛艇它們的作戰能力,遠遠不止在於AIP系統或者是鋰電池。在我眼裡呢,蒼龍級是20世紀初世界上最佳的常規動力潛艇,大鯨級下水後,將成為新的世界上最佳常規動力潛艇。兩款潛艇到底強在哪裡呢?請看下集。


台灣擬投4000億新台幣「潛艇國造」 大部分核心技術靠引進
撰文:
施予
出版:2021-11-23 15:30

台灣擬透過「潛艇國造」計劃建造8艘潛艇,預算將耗資4000億新台幣。日前,台灣舉行了台軍「潛艇國造」項目開工暨龍骨安放儀式。安放龍骨是潛艇建造工作的一個重要節點,這也意味着台軍準備20餘年的潛艇計劃有了實質性進展。
據報道,台灣「潛艇國造」計劃的首艘潛艇將在2024年下水,2025年服役。

「潛艇國造」一直是台灣地區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早在1999年台灣購買荷蘭退役的「旗魚」級潛艇遭拒後,台灣就出現了「潛艇國造」的呼聲。當時,台軍也看準時機推出了擴充潛艇部隊的「海神」方案,最有建造潛艇潛力的台灣「中船」公司也出台了自建潛艇的「潛龍計劃」。在這之前,「中船」公司還建立了一個擁有46名成員的研發小組,並投資2,000萬新台幣,通過仿製德國209級潛艇結構,試製出潛艇的中後段和艇艉之間的「圓柱和圓錐體」耐壓殼部分。

2002年10月,「中船」公司首度公開「潛龍計劃」,並邀請媒體記者現場參觀已試做成功直徑為5.5米的潛艇耐壓殼體。2003年第一季度,「中船」公司完成了「潛龍計劃」的第一階段工作,並對外宣稱其對潛艇整個生產過程已有相當程度的掌握,獨立建造潛艇已經沒有技術問題。2003年,台灣還在海事防務展首次展出「國造」潛艇的模型(外形和美國「白魚」級潛艇改進型別無二致)。2004年,台灣當局成立了潛艇國造跨部會推進小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正當「中船」公司志在必得之時,2005年台灣當局宣布放棄「潛艇國造」計劃。

2006年,台軍外購潛艇仍未出成果,「中船」公司再次提出「潛艇國造」計劃,引發熱議。對於「中船」公司的雄心壯志,媒體依然冷嘲熱諷,一些專家也表示不抱信心。

世界上能夠自行建造潛艇的國家屈指可數,也反映了自行建造潛艇的難度。「中船」公司也曾表示:「潛艇構造比水面艦艇複雜、精密,目前的計劃管理還無法獨立完成全部施工程序及設計工作,需要外國廠商提供協助才能建立。」雖然「潛艇國造」波折不斷,但並沒有放棄。2012年2月,台當局有官員表示「潛艇國造」是確定要執行的策略,這也說明台灣當時仍秘密推進 「潛艇國造」計劃。

2016年,「潛艇國造」計劃再度啟動,台海軍編列了5億新台幣預算用於「潛艇國造」第一階段合約,項目代號為「海昌計劃」。潛艇總體設計由「中山科學院」和「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共同負責,2018年4月,美國國務院批准美國廠商向台轉讓相關潛艇設計和製造技術,在美國的撮合下,英國、日本、德國等國的技術人員參與潛艇的設計和建造準備工作,台灣還從印度、韓國、西班牙等國聘請退休的從事潛艇設計製造的人員,並從美國、德國等國引進了建造潛艇的相關設備。在多方的技術支持下,台灣基本具備了建造潛艇的能力。


潛艇國造工程舉行安放龍骨儀式。圖為試製的潛艇船段。(《聯合報》)
潛艇國造工程舉行安放龍骨儀式。圖為試製的潛艇船段。(《聯合報》)
根據台媒報道,新型潛艇長約70米,寬8米,水下排水量2,500噸至3,000噸,屬於中型潛艇,計劃共建8艘。從台公布的潛艇模型來看,潛艇外形設計融合了荷蘭「海象」級和日本「親潮」級兩種潛艇,拉長水滴型的基礎上舯部採取了葉卷型設計,流線型圍殼配備了圍殼舵,圍殼前方根部與艇體的結合部前緣採用了填角設計,進一步降低噪聲。台「國造潛艇」還採用當下流行的X型尾舵,這種尾舵四個舵面都可以獨立控制,可充當垂直舵和水平舵的雙重功能,可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產生操縱力,因此其舵效要比十字型尾舵高出30%至40%,使潛艇獲得更好的水下操控性能,提高潛艇的水下機動性,此外,其在安全冗餘度、降低潛艇反射強度等方面優於十字形尾舵。

推進系統方面,動力系統採用了傳統柴油機-電力推進系統,配合使用的是7葉大側斜低速螺旋槳,主機為德國提供的MTU大功率船用柴油機和交流發電機,蓄電池由台灣的公司提供。螺旋槳是潛艇最重要的噪聲源之一,台軍裝備的「海象」級潛艇採用的5葉螺旋槳,而新型潛艇採用7葉大傾斜低速螺旋槳,能保證一定航速下槳葉背面不會發生大面積空泡,在推進效率和噪聲方面得到了較好的平衡,當今世界大部分常規潛艇都採用這種螺旋槳。

武器方面,新型潛艇配備了6個直徑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 mod6型魚雷、「魚叉」潛艦導彈以及水雷,武器數量應該在18枚左右。作戰系統和聲吶系統由美國公司提供,應該是美國核潛艇上型號降低性能的版本,聲吶系統包括圓柱形的主/被動搜索和攻擊聲吶、大尺寸中低頻舷側陣聲吶,具備較強的態勢感知能力,夠探測水中不同方向和不同距離的目標。

雖然名義上說是「潛艇國造」,但大部分核心技術都要靠引進。2016年7月7日,台方報告稱,潛艇建造所需裝備分為25類,台灣具備可能製造能力的有19類,另外6類必須從外地獲得,包括柴油機、綜合作戰系統、聲吶系統、魚雷、導彈、通信等。


路透爆至少7國暗助台灣潛艇國造 關鍵技術部件已到手
新頭殼newtalk | 洪翠蓮 綜合報導
發布 2021.11.30 | 08:22
留言
總統蔡英文(左三)2020年11月,親自前往高雄台船公司出席「潛艦國造建造案開工典禮」。 圖:總統府/提供

「台灣實際上並不孤單」!路透社調查報導《T-Day:台灣戰役》(T-DAY: The Battle for Taiwan)第二篇披露,雖然沒有外交關係,但至少包括美國、英國在內,有7個國家的廠商與專業人士,暗中協助製造潛艦,各國政府有鑑於中國崛起的威脅日增,多國政府都通過向台灣出售關鍵零組件的出口許可,甚至提供人力援助,讓台灣可望在2025年擁有第1艘國造柴電潛艦。

台灣的潛艇國造計劃自2017年開始,由中科院負責設計、台灣造船建造,預算高達160億美元,計畫建造8艘潛艇。路透社這份調查報告指出,去年(2020)11月,我總統蔡英文宣布啟動「潛艦國造」計劃,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的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高調出席動工典禮,當時獨家負責亞太地區情報的美國海軍少將斯圖德曼(Michael Studeman)曾秘密抵台訪問,但台灣當局不願證實。

路透社報導,台灣這項「潛艦國造」計劃,由美國負責提供關鍵技術,包括戰鬥系統和聲納裝備,而擅長核動力潛艇的英國國防與軍工業也向台灣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持。



在訪問多達11國家後,路透社報導,包括美國、英國,至少有7個國家的廠商與專業人士暗助台灣。據消息人士透露,英國皇家海軍潛艦部隊退役指揮官麥吉(Ian McGhie)正是招募工程人員的關鍵人物,他協助1家設在直布羅陀的公司招募工程師,包括英國海軍退役人員。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證實,台灣的確向全世界徵召建造潛艇的專家人才,包含澳洲、韓國、印度、西班牙與加拿大的專業人員或退役海軍官兵,都成功被聘請到高雄,向台灣海軍與台灣造船公司提供建造潛艇的專業與指導。

在中國的壓力下,計畫當然遭遇波折,1家提供關鍵設備的德國公司就曾半途毀約,路透社報導,台灣當局向來不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在德方爽約後,還有其他的供應商,不影響台灣的潛艦研發。

根據2名知情人士的說法,加上台灣官員的公開聲明,路透社推斷台灣已經採購到潛艇國造所有的關鍵部件和技術,其中很多都與潛艇戰鬥系統有關。

路透社引述退役西方、日本、台灣潛艇將領的說法,都認為等到台灣8艘國造新型潛艇成軍,加上現有的2艘海龍級潛艇,在配備精良武器後,可望對入侵台海的艦隊構成致命的威脅,並有效打擊運送登陸部隊的中國海軍艦艇。
台派潛艦赴南海巡弋 陸媒狠酸 :「超級古董」還想對付解放軍?
228
新頭殼newtalk |李易 綜合報導
2021年11月10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海龍號潛艦行經高雄港。(資料照片) 圖:林朝億/攝
[新頭殼newtalk] 國防部 9 日公布 110 年「國防報告書」,主題為「打造堅韌新國軍」,並曝光作戰 6 能力,軍方也證實派遣潛艇定期執行南沙演習任務,此舉引發中國不滿,陸媒今 (10) 日報導稱,連表面工夫都懶得做,不要臉。

110 年「國防報告書」曝光作戰 6 能力,包括情報監偵、聯合封鎖、火力打擊、登陸作戰、應對外軍干預、戰略支援。報告主動揭示,海軍二五六戰隊海龍軍艦艦長王國民上校,曾帶領該艦執行「海空軍飛彈射擊訓練」、「獵鯨操演」、「南沙定期偵巡戰術對抗操演」等任務,證實我潛艦曾在南沙一帶進行定期演習。


軍方人士稱,由於美國和大陸軍機經常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而該地區是海空兵力進入南海、出入巴士海峽的交會重點區域,因此台灣潛艇部署在此處,對此,中共微博官方帳號《樞密院十號》酸台灣軍方表面工夫都懶得做,挖空心思地謀圖對抗解放軍。

《樞密院十號》指出,台灣潛艇部隊現有的 4 艘潛艇中,海獅、海豹號是二戰時期的「超級古董」潛艇,根本出不了海;海虎、海龍號是上世紀 80 年代末由荷蘭製造的旗魚級常規潛艇,表示也許在 30 年前還算先進,但至今從未進行過升級,早已落後於時代。

《樞密院十號》狠酸,由於難以獲得魚雷,台灣潛艇部隊少有實彈訓練,以至於去年漢光 36 號演習中發射魚雷擊沉靶船,被大肆宣揚為 13 年來首次,狠批 :「很可笑,就這樣的裝備和訓練水平,台軍潛艇還想對付解放軍?算了吧。」

雖然中共宣稱對南海有主權,但在我國防報告書中指出,南沙、西沙、中沙及東沙等群島為我先民發現、命名、使用、納入版圖,屬中華民國之固有疆域,主權屬於我國,不容置疑,且中華民國對該四群島及其周遭水域享有國際法上之權利。



捍衛海疆 海龍潛艦定期巡弋南沙
04:102021/11/10 中國時報 呂昭隆

110年國防報告書透露,海軍潛艦海龍號定期巡弋南沙,並執行對抗操演,捍衛海疆。(海軍臉書)
南海風雲再起,美中兩國近年在南海空域、水面與水下爭鋒較勁轉趨激烈,我國亦加強在南海偵巡與操演。國防部昨天出版《110年國防報告書》,透露我國海軍潛艦海龍號,定期前往南沙偵巡,並執行戰術對抗操演,這是軍方首度公開我方潛艦在南沙偵巡演訓,捍衛海疆。

國防部自1992年起定期出版《國防報告書》,今年是第16次公布,以「打造堅韌新國軍」為主軸,凸顯中共日益升高對台軍事威脅,以及國軍近兩年的整軍備戰,強化不對稱作戰發展。


西南空域 海空軍力交會熱點

由於兩岸軍事情勢嚴峻,報告書詳細介紹國軍現階段戰力整建重點置於遠程打擊、制空作戰、制海作戰、國土防衛、資電網路作戰、聯合指管情監偵等6大面向,並首度說明建軍規畫細節。南海是太平洋、印度洋往來的戰略要衝,美中軍機在我西南空域附近出沒,因該區是海空兵力進南海、出巴士海峽的交會熱點。空軍昨晚發布共機動態,昨又有6架共機侵擾我西南空域,空軍皆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

軍方消息來源表示,台灣的巴士海峽往南連接到東沙群島一帶,是南海水域海盆的北緣地帶,大陸潛艦常在此演練,巴士海峽等同是大陸潛艦的水下走廊,待我國造潛艦完成後,就會部署在此處,防止中共潛艦進我東部海域。由於潛艦航速慢,如果以8到12節速度,來回南海一趟,約需半個月。

共軍艦艇 偵巡海峽中線以西

據透露,軍方曾在美軍協助下,規畫多處潛艦伏擊區,最遠的2處預備伏擊區,即規畫在南海。潛艦伏擊的位置介於東沙與太平島之間,靠近中國運送石油航道。

《國防報告書》是在介紹國軍楷模海軍二五六戰隊海龍潛艦艦長王國民上校時,提及他的工作表現優異,外界才獲知潛艦定期執行南沙偵巡操演任務。報告書指出,為整補、巡弋南海既有領土東沙島,及位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政府不僅派遣海巡艦定期前往,海龍號潛艦在艦長王國民帶領下,執行「海空軍飛彈射擊訓練」、「獵鯨操演」、「南沙定期偵巡戰術對抗操演」、「戰備偵巡任務暨海強反潛對抗操演」等任務,成效卓著。

提升遠程火力 抗敵海空戰力

此外,報告書並公布中共對台政策及威脅分析圖,首度證實自2018年起,共軍艦艇已開始在台灣海峽中線以西執行偵巡,圖中並畫出中共機艦均曾越過海峽中線。

《國防報告書》並說明近年來向美購置武器部署與用途,在遠程打擊建軍重點包括籌購遠距精準火力打擊(海馬士)系統,以提升遠程火力支援能力;籌獲F-16型戰機AGM-84H空對海、AGM-88B空對地反輻射飛彈、AGM-154C遠距遙攻精準彈藥、劍翔反輻射無人機、雄昇及萬劍飛彈等遠距精準武器,打擊敵作戰重心與關鍵要害,阻滯敵海、空戰力發揮。在國土防衛方面,報告書說,包括建置防禦性水雷、地雷反制敵三棲登陸;軍購M1A2T新型戰車及M109A6自走砲車,強化地面打擊與火力支援能力。

在資電網路作戰方面,包括籌建F-16型戰機新式電戰莢艙、更新電戰機相關系統,強化電戰能量。在聯合指管情監偵方面,包括籌購MQ-9B無人機,可延伸情監偵範圍,以強化遠距偵蒐與預警效能;籌獲F-16型戰機MS-110新式偵照莢艙,精準掌握戰場動態,提升聯合情監偵效能;籌建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增進戰場監控及敵情偵蒐能力等。



台海軍情》潛艦遠赴南沙對抗操演 退將:過去曾與友邦聯合演訓
退將指出,海龍潛艦丶海虎潛艦會輪流參與南沙偵巡及抗操演,過去更曾在台灣週邊海域的特定反潛區與友邦進行聯合演訓。圖為舷號793的海龍潛艦進行緊急上浮演練。(資料照)
2021/11/13 14:48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國防部日前公布「110年國防報告書」揭露,我海軍海龍潛艦,曾參與「南沙定期偵巡戰術對抗操演」,退役將領則透露,不僅是海龍潛艦,海虎潛艦也參與多次南沙偵巡及抗操演,過去更曾在台灣週邊海域的特定反潛區與友邦進行聯合演訓。

退將指出,共軍潛艦數量眾多並且進行汰舊換新,水下威脅程度遠比國人想像來的嚴重,為因應共軍潛艦威脅,我方在台海週邊海域規劃了近20處的潛艦伏擊區,也就是我方的反潛訓練區,但目前我國海軍具有戰力丶能夠隨時備戰的潛艦僅有兩艘,另兩艘老舊潛艦主要供教育訓練使用,因此亟待有新型潛艦加入戰備,才能有效維護台海安全。

國造潛艦原型艦計畫將在下週進入新的階段,台船公司與海軍司令部將在16日舉行原型艦「安放龍骨」暨祈福典禮,象徵國造潛艦進入新的階段,國造潛艦的量產計畫也已浮上檯面,量產型潛艦的數量約為8至10艘,搭配現役的2艘劍龍級潛艦,共同組成達到12艘的潛艦艦隊。


退役將領透露,國防部在日前公布的「110年國防報告書」中,指我國海軍海龍潛艦曾參與「南沙定期偵巡戰術對抗操演」,事實上,並非單指海龍潛艦,而是兩艘劍龍級潛艦都有輪流參與南沙定期偵巡戰術對抗操演,有時是搭配成功級或是康定級軍艦,有時甚至會與P-3C反潛機進行戰術對抗演練。

南沙距台灣本島的距離長達1600公里,相關的對抗演練是否也會選在東沙丶南沙海域進行,這位退役將領說,潛艦對抗丶水面艦與潛艦對抗丶潛艦與反潛機的對抗演練等項目,大多選在台灣週邊海域的特定反潛區進行,但也有因為特定任務需要,在遙遠的南方海域進行的例子,此外,過去也曾遇過有友邦相關艦艇參與聯合訓練的案例。

海軍劍龍級潛艦每年都會執行「南沙定期偵巡戰術對抗操演」。圖前方為劍龍級潛艦丶舷號794的海虎潛艦。(資料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