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
你覺得怪,別人可不覺得,
小狗都可以有名了,賜牠一個姓有啥不可???
要再加個字號,也不會有人反對.

那"這植物我沒見過,誰知到它的名字"會不會怪?
植物也要賜姓跟字號?
"這本新書的名子,你取好了嗎?"
連書也可以有姓跟字號?
我覺得,名字要和名子劃上等號,一定得忽視'字'的存在,或把''字'視為'子'的異體字才說得通。
Ace.H wrote:
我覺得,名字要和名子劃上等號,一定得忽視'字'的存在,或把''字'視為'子'的異體字才說得通。

你自己貼的維基, 自己有看嗎?
---------
對異體字的理解
傳統上,只有嚴格異體才能稱為異體字[3],即是指讀音、意思二者皆相通的字,如「匯」與「滙」,而像「云」與「雲」等已經分化、現代字義完全不相同的字,不算異體字。部分異體與古代的假借相似,主要視乎其常用度而定。
----------
以上所述
你覺得"子"和"字"能互為異體字嗎?
那詞典網站寫的是"異體詞", 但又哪來"異體詞"這個詞彙?
維基只有"異形詞"
可見得這個網站說明也不夠嚴謹

至於辭典, 我的辭海在前幾年也剛好丟了, 因為已經破爛了
我這邊就找了我現存最早的學生時代用書, 古文觀止來做比較
這本書因為很有參考價值, 所以我沒有丟
找到了有寫"名字"的段落


可以看到一律寫的是"名字", 不會有"名子"出現
民國82年出版, 距今27年, 所以可以肯定的告訴你, 我沒有學過"名子"這個"詞"

Ace.H wrote:
但有辭典如是說,我也沒那資格說人家錯,從P大查找發黃的辭典看,名子出現也未必晚於名字。
(因為裡面只有名子沒有名字)

我找到一個叫國語大辭典的大陸人做的網站
名字, 有
名子, 當然也有
"名字"有兩個音, (一)四聲(二)輕聲
而"名子"則是 名子 輕聲
這裡有個有趣的地方, "名字"的兩個註解, 都有古文出處, 四聲的不用說明
輕聲至少出現在"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朝乾隆年間的章回小說
也就是說, "名字"一詞的白話使用, 起碼可以追溯到清朝
而"名子"的注解, 這邊毫無古文來源, 只有簡單的例句
根據你235樓所查, 有景梅九和新華文摘, 景梅九是清末民初人
"名子出現也未必晚於名字", 只是你個人的想法
依文獻, 名子必定晚於名字
而"名字"被後來教科書做為正統的用法, "名子"則沒有
Ace.H wrote:
剛想試試網路有沒有辭(恕刪)


辭海應該是沒有線上版,對了!補充一張發黃辭典的出版日,如下:

民國七十年。

Paul Biker
Paulbiker wrote:
補充一張發黃辭典的出版日,

這本也是絕版了,好好保存,以後連二手都買不到。
Ace.H wrote:
那"這植物我沒見過,誰知到它的名字"會不會怪?
植物也要賜姓跟字號?
"這本新書的名子,你取好了嗎?"
連書也可以有姓跟字號?
我覺得,名字要和名子劃上等號,一定得忽視'字'的存在,或把''字'視為'子'的異體字才說得通。
加上"子",為什麼就不怪了?

為什麼不說: 這植物我沒見過,誰知道它的"名"?
跟唐代官話更近的閩南語不就這樣說嗎?
路人39 wrote:
以上所述
你覺得"子"和"字"能互為異體字嗎?
那詞典網站寫的是"異體詞", 但又哪來"異體詞"這個詞彙?
維基只有"異形詞"
可見得這個網站說明也不夠嚴謹

你有看對於這辭典我的看法嗎?
我並不認同,但我沒資格去評斷它的對錯就存疑。
你可以寫信去訂正看看,而不是問我(我的意見己貼過了)。

路人39 wrote:可以看到一律寫的是"名字", 不會有"名子"出現
民國82年出版, 距今27年, 所以可以肯定的告訴你, 我沒有學過"名子"這個"詞"

寫名子還是名字本就有慣性,何足為奇?
我沒不相信你沒學過"名子"。

路人39 wrote:"名字"有兩個音, (一)四聲和(二)輕聲
而"名子"則是 名子 輕聲

國語發音,常在後綴無意義的字唸小聲+輕聲,以免喧賓奪主。
名字的字唸輕聲,應為把它當後綴助語,若是當字號的字,應該唸四聲。
而'字'這個字也只有在"名字"這個詞可唸輕聲。
原因我不知道,但肯定的是我以前學的時候只學四聲,沒說可唸輕聲。
可能是後來忽略了'字'的字號意思而漸唸成輕聲了。

路人39 wrote:"名子出現也未必晚於名字", 只是你個人的想法
依文獻, 名子必定晚於名字

是,我是用未必這個詞喔。
但你的必定有點武斷。
名子是口語化的詞,"名字"本就是較正式名詞,在古典上看不到"名子"屬正常。但不能因此推論名字早於名子之使用。但我想不必爭這個。先來後到,無所謂。
chiashin wrote:
為什麼不說: 這植物我沒見過,誰知道它的"名"?

閩南話本就沒有子這個後綴字。
但國語,這樣說,聽起來不太對勁。
Ace.H wrote:
你有看對於這辭典我的看法嗎?
我並不認同,但我沒資格去評斷它的對錯就存疑。
你可以寫信去訂正看看,而不是問我(我的意見己貼過了)。

我是在問你"子"和"字"是否能互為異體字?
沒在問你對辭典的看法, 請不要顧左右而言它

Ace.H wrote:
寫名子還是名字本就有慣性,何足為奇?
我沒不相信你沒學過"名子"。

一堆人不相信以前的老師有在教"名子"
請你拿證據你又拿不出來

Ace.H wrote:
國語發音,常在後綴無意義的字唸小聲+輕聲,以免喧賓奪主。
名字的字唸輕聲,應為把它當後綴助語,若是當字號的字,應該唸四聲。
而'字'這個字也只有在"名字"這個詞可唸輕聲。
原因我不知道,但肯定的是我以前學的時候只學四聲,沒說可唸輕聲。
可能是後來忽略了'字'的字號意思而漸唸成輕聲了。

誰告訴你後綴無意義的字唸輕聲是在避免喧賓奪主??喧何賓?奪何主?
前面不是討論過了那只是口語用法嗎?
小時候學母語是先學口語發音還是先學正式注音?
建議好好想想再說出來, "名字"這個詞你父母教你怎麼念的
你確定你一開始學只學四聲?

Ace.H wrote:
是,我是用未必這個詞喔。
但你的必定有點武斷。
名子是口語化的詞,"名字"本就是較正式名詞,在古典上看不到"名子"屬正常。但不能因此推論名字早於名子之使用。但我想不必爭這個。先來後到,無所謂。

很抱歉, 我就是武斷
因為我提出了證明
要否定請提出證據, 我不像某人喜歡把不確定的副詞當成肯定句在用
路人39 wrote:
我是在問你"子"和"字"是否能互為異體字?
沒在問你對辭典的看法, 請不要顧左右而言它

還是這種吵架的語氣,很煩呢...
我的意之前都有,謝謝對我的看法有興趣,就自己翻,可以嗎?

路人39 wrote:一堆人不相信以前的老師有在教"名子"
請你拿證據你又拿不出來

要什麼證據,當年上課還會錄影存證?不相信就算了...
可能是我創造的,然後教育部根據我的創作收錄進辭典。
喔...還有P大的古早味辭典只有找到"名子"沒"名字",你也可以推測是他假造的。
相信什麼本來就是自己的事。

其它都是一堆吵架用語,不想回了,好不容易討論才回歸正常。
路人39 wrote:
我是在問你"子"和"字"是否能互為異體字?
沒在問你對辭典的看法, 請不要顧左右而言它

還是這種吵架的語氣,很煩呢...
我的意之前都有寫,謝謝對我的看法有興趣,就自己翻,可以嗎?

路人39 wrote:一堆人不相信以前的老師有在教"名子"
請你拿證據你又拿不出來

要什麼證據,當年上課還會錄影存證?不相信就算了...
可能是我創造的,然後教育部根據我的創作收錄進辭典。
喔...還有P大的古早味辭典只有找到"名子",你也可以推測是他假造的。
相信什麼本來就是自己的事。

其它都是一堆吵架用語,不想回了,好不容易討論才回歸正常。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