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yu54007 wrote:
中國的汽車產業,可能不是一般台灣人能想像的,在中國目前的現況,滿街的雙B、AUDI、VW,別克,只要是中小排氣量的,幾乎都是中國生產的,不能小看人家了。


這是因為中國要求外國車廠必須跟中國車廠合作技術轉移,才能在中國生產車輛不是?如果台灣也有幾億人口的市場,要這樣搞也是可能的,但可惜沒有。至於小看那是你多慮了,可以山寨出一堆台灣做不出來、沒技術的東西,的確是厲害(這是稱讚不是貶抑)。

另外 m'way 的技術跟 toyota 有合作這倒是不知道,所以才以為引擎設計也是抄襲山寨貨,原來是有原廠授權。
jcpapa wrote:



有進口相同車款可以比較

本田基本上全部是進口了
台灣組裝而以...(恕刪)


這樣歐,所以福特全車是國產歐?呵呵
還是你有雙重標準?
隨你怎麼説,偏頗到看不下去了..
你應該只看外表吧!你知道國產Fiesta變速箱不一樣嗎? 算了,不説也罷
後扭力梁也是有好有壞的
看那個跟車身連結的樞紐點

像Altis跟這台大陸車
樞鈕點都是跟車軸平行的
這種扭力梁的特性的確如介紹文中所說,定位角不會有變化
但是這是缺點不是優點
輪子的定位角應該是要隨著懸吊行程做動態變化,來彌補接地壓變化的

比較好一點的像Fiesta或者Yaris的
這個也都是後扭力梁,但是扭力梁的樞鈕點不是和輪軸平行,而是稍稍有一點前傾角
這種的後懸吊在後方懸吊伸長,也就是後方拔重的狀態,會有負CAMBER和Toe in的變化
可以適度補正接地壓減少之後的抓地力,減少急煞閃避時車尾失控的可能性
不愛開快車的人也是會遇到閃小狗閃小朋友的狀況的,閃不閃得過就看設計了。

當然這也可以用輪胎來補正啦
但是可能前者得用195性能胎,後者用165普通胎輕鬆達成任務
輪胎也是要錢
好懸吊只有在那一瞬間會發揮作用,其他時候不帶多餘負荷
但是大輪胎不管有沒有在閃避,只要一上路就在那邊重拖
開的人不是覺得莫名其妙的耗油,不然就是老比別人沒力

法國人可以用便宜的板金件做出雙A臂懸吊(請參見407前懸吊)
我們還在相信扭力梁是低價唯一之道是不是太傻了點
eric_wang58 wrote:
這樣歐,所以福特全車...(恕刪)

進口車的變速箱不用錢嗎??
兩顆變速箱價差多少??
台灣工資比歐洲高??
進口還要繳17.5%的關稅
剛進口時賣的價格是多少??
為了分別國產跟進口硬漲個己萬拉開售價
你知道歐元現在不道38元嗎??
你知道國產的車體高鋼性材料用料沒進口的好嗎??
不懂就不要回文,看了就....

而且我沒有說福特零件全國產(以下是舉例)
一台車進口20%零件
一台車進口80%零件


tifiosi wrote:
我們還在相信扭力梁是低價唯一之道是不是太傻了點

還有空間
設計有好有壞
自己取捨

jcpapa wrote:
進口車的變速箱不用錢...(恕刪)


恩...很有道理

所以 雙離合器變速箱 應該跟 手自排變速箱一樣價格

所以裝上ESP 跟 沒裝ESP應該是一樣的價格

所以車架材質比例無論怎樣 都要是一樣的價格...

FORD國產小車比較貴?

原來如此......

我都不知道原來我錯的這麼多....


百事可樂配大亨堡 wrote:
所以 雙離合器變速箱 應該跟 手自排變速箱一樣價格)

這你說的
我是說價差多少??
有差到1500歐元嗎??
煞車模組有沒有包含ESP價差會很大嗎??
有差到500歐元嗎??

M'way用料很差嗎??

不長眼 wrote:
台灣都是代工
絕對沒有山寨這回事...
...(恕刪)



個人觀點

代工比山寨更可悲
山寨至少還有勇氣跟野心, 去推自己的自有品牌



BY THE WAY
台灣電子產業
早年一堆山寨的, 現在也都已長大成人

在我看起來
山寨是學習成長的必經過程

donny419 wrote:
個人觀點

代工比山寨更可悲
山寨至少還有勇氣跟野心, 去推自己的自有品牌



BY THE WAY
台灣電子產業
早年一堆山寨的, 現在也都已長大成人

在我看起來
山寨是學習成長的必經過程...(恕刪)


推自己的自有品牌
那又怎樣...
台灣還是在代工....

你以為那些所謂的世界大廠真的有自己的工廠嗎?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jcpapa wrote:
拖曳臂跟扭力桿根本是...(恕刪)


我舉的例子沒有半台是多連桿......千萬不要說你是看到A1的寫多連桿...

扭力樑=torsion beam
http://www.autozine.org/technical_school/suspension/tech_suspension21.htm#Torsion

拖曳臂=trailing arm
http://www.autozine.org/technical_school/suspension/tech_suspension21.htm#Trailing


你看到的車幾乎都是單純扭力樑設計
就叫扭力樑,左右後腿跟中間橫樑成凹字型一體式...
扭力樑也有用到扭力桿,但只是中間一根加強橫樑的鐵桿


拖曳臂加上扭力桿的只有少數法國車有,後面根本沒有彈簧
他們的後扭力桿是拿來代替彈簧,搭配他特殊設計左右獨立的拖曳臂,形成半獨立式後懸吊,跟一般小車用的扭力樑設計完全不同,EX:206,SAXO


感覺你把拖曳臂跟一般的下支臂混為一談了

不要查文字規格,去找圖片,或是實際去看車底

文字規格常常寫得很奇怪,尤其是台灣網頁,反而大陸的都寫得很接近原文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