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貧富不均,經濟發展遲緩,所有的問題都在房價。

呵呵!
新莊有給月薪3萬年終再看看的新進製程工程師
竹科有給年薪120~萬140萬的新進製程工程師
你覺得該怪房價嗎?
[email protected] wrote:
就要吸引多少人才過去
在台灣一堆流浪教師找不到教職工作
而且越往上級教育越難找
現在對岸說你可以過去還給你教職
這是多大的吸引力


說道人才流到中國...
我們公司有在接觸大學教授這塊,
很多教授現在都是台灣跟中國兩邊跑

天下雜誌最近:
台灣教授逃亡潮 以後誰來教大學生?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8353

[email protected] wrote:
大陸的31項惠台政...(恕刪)


所以這個世代台灣要修正移民政策,吸引投資移民,誰要來?

對岸磁吸效應驚人,想賺錢的早過去了。

以後這裡就是老人退休島,做點小觀光,

產業定位不明或是被超越,沒有樂觀的理由。
是誰憑印象?當然要看統計啊!
平均是什麼?
(2,400+10,000)/2=6,200(筆誤更正)
多少人在平均之下?
那個年代多少人可以讀到大學畢業?
菁英分子的同學當然是大學畢業生,就是列表的5%-10%金字塔
(我爸爸媽媽都是小學畢業,就連我弟妹也只有國中跟高職學歷)

Shawn732 wrote:
插個嘴....這樣算是指樣本只有兩個人或是兩組人....
最好還是去查當年的平均數或中位數。
雖然這兩個數字加起來除以2很接近答案....


10000指那個年代的大學畢業生,是10%金字塔

2400是最底層的薪資

都是指一群人

一般而言,平均之下佔60%
剛出社會又比平均值高60%,絶對是菁英家庭,好命!

----新增補充說明----





試算驗證,參考2016年主計處資料
--------
平均薪資 48,790 (更正)
中位數薪資 40,612
對比薪資10分位,65%左右的人收入是低於平均數

反推試算
1978年平均薪資6,142 (65%左右的人收入是低於6,142)
月薪10,000比平均數高63%

2016平均薪資48,790 (更正)
收入高63%是 79,527 (更正)
位置在薪資10分位的前10%

用金字塔收入前10%的人來說買房很容易,任何年代都說的通!

有錯請指正,謝謝!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sardine001 wrote:
是誰憑印象?當然要...(恕刪)


其實也不需要與誰做爭辯,如果沒有爸媽金援,我相信每個世代都有辛苦的一面。
換個角度想,房子多也不見得過的很快樂;就算租房子也未必過的不幸福。
人生短暫,大家的目標也不同,努力讓自己過得幸福快樂就好。
lml640707 wrote:

睜眼說瞎話
唬爛也...(恕刪)

當時的房價你一定是搞錯了。1978年的房價是1973年的兩倍因為石油危機,1978年永和公寓每坪5萬,1973年台北市延平南路和平醫院對面大陸工程7樓大樓每坪3.7萬,所以我很懷疑你講的30坪28萬。記住40年或40幾年價錢就差一倍。
sgleepapa wrote:
當時的房價你一定是...(恕刪)

1977年報紙廣告為證

1977年忠孝東路四段3.2萬一坪˙
八德路三段和瑞安街一坪2萬
上面幾個建案都可以查實價登錄的屋齡
所以當時石牌一坪1萬應該很合理吧
30坪28萬這個數字我是絕不會弄錯的

1977年永和一坪5萬不太可能
比忠孝東路四段還貴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1977年報紙廣告為...(恕刪)</blockquote
那年我記得是第二次能源危機,我媽曾問一間房,開價一坪3萬沒買,過幾天再問已漲到3萬3

其實樓上的不用再爭了,現在房子買不下手的原因是灌水太多了
以前買房,室內多少坪就是多少坪。 現在公設雨遮就灌你3,40%了,當然更貴了,有的還連車位坪數,唉唷!夭壽喔個
我有求證求真的精神

這張報紙應該是1977年沒錯


開工日期:65/7
完工日期:67/3
廣告寫已建至2樓,報紙是66年沒錯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lml640707 wrote:
台灣房價史/我在1970年代買房⋯光復北路1坪2.8萬元 工作2年買房
民國64年這位教授一出社會薪水就7000-8000
(這當然肯定是超高薪不排除灌水,但也表示1975年7000-8000薪水也沒啥稀奇)

繼續發揮求證求真的精神

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
1973年:中興法商學院地政系
1975年:退伍踏入職場,在建設公司上班
月薪7000~8000元,2~3個月後逐步調薪至1.2萬元、1.3萬元
1977年:工作2年,就快速累積了20多萬元的購屋自備款,在光復北路、南京東路附近買了人生第1間房子。
當時預售屋每坪2.8萬元,30坪總價約80萬元,可貸款7成。



看到差別了嗎?
64年,不動產業的平均薪資是製造業的4倍,他出社會2年就買房是輕而易舉,最重要是在業界上班。
紅字是每10年的變化,一直到民國92年製造業平均薪資才超越。

民國64年製造業平均薪資3,881(有65%的人低於3,881),他的薪資沒有灌水,但是莊孟翰犯了同樣的毛病,"當年只要省吃儉用2~3年或5~7年就可買房",當年他是站在金字塔頂端5%的位置。

當年的不動產業者,真是站在風口的豬也會飛!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