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tommytsengiphone wrote:
聽友好厲害, 高手都是在民間, 自製高精度時鐘, 十分佩服!

時鐘真是好東西, Jitter造成相位失真, 原來人耳是可以辨識出來的, 應該推廣一下廣大聽友, 記得要裝時鐘呀. Teac的這台時鐘, 還真是造福人群說.

另外時鐘線有推薦的線材嗎? 感謝寶貴資訊微笑
tommytsengiphone wrote:
關於擴大機, 另外也(恕刪)


不曉得是哪台真空管擴大機
管擴搭配是門學問,尤其有變壓器的輸出阻抗
感覺是店家在輸入增益與輸出阻抗設定上有問題
建議新手又對音質要求高的別玩管擴,買管子處處坑阿..

SF喇叭沒特別聽過與印象,不便多說

單純後級搭配來說
AQ、Luxman純後級都不錯,但Pass搭配要注意
惟對AQ前級與綜擴濃濃"嬌味"不習慣,尤其搭配B&W
聽啥都那個味道
AQ純後級頗中性帶點高頻甜味與厚度

Luxman純後級略暖,高頻有甜味,中頻較突出
搭配他自家前級調和後相當不錯

Pass後級增益難搞,自家前級增益高
一套或用他家綜擴較不會出錯,以免誤殺忠良

至於A類我只聽過pass與AQ,L少見沒聽過
實際聽過比較看看吧
喜歡聽小品人聲,絕對會愛上
差在低頻延伸上罷了,看你空間大小

世界上沒有一台擴大機
有A類中頻厚度,又有AB類對低頻控制的擴大機
當然,幾百萬不計成本的例外
轉個方向思考一下
喇叭後面的高低音端子並非只有bi-wire功能

建議你先擬定好喇叭,再來挑後級
喇叭是主角,是整體系統音質音色的滿意度
後級只是讓他表現正常的配角
vicence wrote:
不曉得是哪台真空管擴(恕刪)


大概故事是這樣的, 原本方向上是想試聽B&W 702s2, 804 D2, 另需要添購綜擴(想試聽Accuphase )
甲店的配置是 Denon環擴+PassLab Int-30a+B&W 702s2 (店長說沒有Accuphase展示機)
聽感還不錯


乙店店長推薦搭配管機VTL 跟"沒說品牌"管機, 店長說是新品牌, 說了我們也不知道(店長說沒有Accuphase展示機)(被催促離開是乙店店長, 沒法記下型號)
配置是 這兩台管機 + B&W 702s2, 804 D2, Sonus Faber Olympica 2
聽感出現類似我家Pioneer AV環擴的空靈感, 覺得這個等級的揚聲器不應該是這樣, 覺得怪怪的, 很委婉的說聽起來沒有特別的感受. 當下只是想大概自己聽感有問題.


丙店店長配置是 環擴Denon AVR x6400H + 綜擴Pass Labs INT-150 + B&W 804 D2, D3, Sonus Faber Olympica 2

而在這邊喜歡上Sonus Faber Olympica 2, 覺得B&W比較濃厚, Sonus Faber Olympica 2比較雅緻(Eva Cassidy - Imagine, 用Sonus Faber Olympica 2聽比較清新細心, 而B&W聽比較成熟). 這邊純粹是個人偏好, 我偏好雅緻, 當然如果是空間宏偉感(2L-106_stereo_PCM-192k_MAGNIFICAT), 在那樣的配置, B&W是勝出Sonus Faber Olympica 2

而B&W 804 D2, D3的差異, 以小弟我的聽感, 感受極為細小



以目前AQ, Luxman, PassLab看起來, 都有機會搭配得起來, 只是各有其味道, 這就屬於每個人偏好的口味了.
tommytsengiphone wrote:
大概故事是這樣的, (恕刪)


買喇叭有時是個衝動
50%外觀、50%喜歡那聲音..

雖然兩者等級差不多
若是我會選804D2、D3
為什麼?
因為多了中音單體
在人聲、琴聲、弦樂表現上理應較好
太過濃郁?
通常是還沒run 開或沒推好
悶在嘴裡唱歌,那可不是8系列該有的表現
vicence wrote:
買喇叭有時是個衝動50(恕刪)


"...在人聲、琴聲、弦樂表現上理應較好
太過濃郁?
通常是還沒run 開或沒推好
悶在嘴裡唱歌,那可不是8系列該有的表現..."


其實這也是我覺得困惑的地方, B&W 804 D2, D3 出現濃厚的程度過多了點, 導致人聲跟弦樂都變沉重了, 我也懷疑是否有原因, 經查找B&W 的阻抗圖的確高高低低, 非常考驗擴大機, 也有可能Pass Labs INT-150駕馭不了 B&W 804 D2, D3
我也是NT505的用戶

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家,USB隨身碟接上去後喇叭會出現尖銳的雜音,請問有辦法解決嗎?

謝謝
justinhsu1000 wrote:
我也是NT505的用(恕刪)


大部分是隨身碟金屬外殼短接,換個全塑料隨身碟(連A pin 都是塑料包覆的)

如 sandisk cruzer blade

也避免你嬌貴器材的外殼因為有時手持隨身碟手抖去刮花

========================

如果換幾個隨身碟都不行的話,那就是你器材母座有瑕疵或是pin腳髒汙
tommytsengiphone wrote:
無意中測出: 好的綜擴與落地(例如綜擴Pass Labs INT-150 + Sonus Faber Olympica 2), 即使訊源只有44khz, 也會全然勝出一般的小書架與小擴的DSD訊源, 而且懸殊到天與地的差異. 並非是訊源不重要, 而是高解析的訊源, 看來還是需要好的綜擴與落地, 才有可能可以呈現


恭喜樓主終於領悟到其中奧妙! 加一台Teac CG-10M 會讓505更上一層樓
請容許小吐槽
 
tommytsengiphone wrote:
因為裡面有許多電學的部分, 對於非電機科系的聽友, 我簡述結論如下:
真空管機適合搭配高阻抗的揚聲器(例如 8 ohm的揚聲器)
晶體機適合搭配低阻抗揚聲器(例如4 ohm 的Sonus Faber Olympica ii)
 
 
沒有這樣的說法。
舉例: 真空管有OPT(知道這是什麼嗎?),喇叭單體阻抗變化,真空管輸出功率不會隨其變化,OPT會去匹配阻抗。
 
每個人玩法都大不同,有人玩得好,有人玩不好嫌器材不好。什麼適合什麽,往往不能用「2元對立法」,非好即壞、喜歡與不喜歡。這樣「一桿子打翻一條船」的說法會限制自己音響之路,早早退燒不玩囉。
 
tommytsengiphone wrote:
Accuphase 是一貫的日本精緻風格,的確是很透明、細緻、美麗啦,但會把所有音樂都變成同一種調調。比較適合女聲。

Denon 倒是沒有預期的那麼冷,但還是剛性,不夠柔軟,比較適合大規模管絃樂,不適合人聲或軟性音樂。

Esoteric 能量充沛,質感強烈,最有 Hi-End 感,但數位音樂的感覺非常重,缺乏感情,恐怕不耐久聽。

Luxman 溫暖、柔和、立體,但感染力還是比不上歐美名機,而且和 Accuphase 一比,會顯得有點混濁,比較適合男聲。

Marantz 日本人一向過於嚴謹,這算是日本機中比較輕鬆的,清新淡雅,但中、低頻不夠豐厚,比較適合室內樂
 
 
這是網路文章收集,應該不是自己聽過的心得? 其實各品牌的體會「人人不同」,每一個品牌的系列商品也有很多不同的調性,要玩多才會知道。
網路文章「看看就算」, 不必翻到一篇文章就來判定一件事。
雖然「音響店店長也給我不友善的臉色看, 催促我離開」這樣的遭遇很同情。不過音響還是要實戰一點,比上網研究好點。
蠻期待TEAC甚麼時候會推出AK4499的機種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