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通過Gigabyte泄露的資料,Wccftech確認了AMD Threadripper 5000 'Chagall' 系列的存在和規格。TR 5000最高仍是64核心,且尺寸差異極小。TDP仍是280W。先前的流言稱該系列Threadripper 將在11月推出。此外,Threadripper PRO版將支持8通道和128個PCIe Gen 4.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
Intel確認Alder Lake將支援16條PCIe Gen 5和4條Gen 4。600 系列晶片组將額外提供 x12 PCIe Gen4 和 x16 PCIe Gen 3。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
Intel提供了更多關於小核(Efficient core, E core)的信息。Intel表示4核4緒的E core相比2核4緒的skylake,在相同功耗下將有多達80%的效能提升,在相同性能下將有多達80%的功耗節省。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Intel同時表示gen 12相比gen 11,在一般應用下,相同時脈(3.3GHz)可提供19%的效能提升(幾何平均)。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

AMD揭示了3D Cache技術的更多細節,并表示該技術未來可以應用在更多的場景上。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AMD采取了9微米的micro bump間距,比現有的其他3D堆叠連接技術都更密集,也比Intel未來的Foveros Direct的10微米間距更密集。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
据twitter爆料人「结城安穗-YuuKi_AnS」,Alder Lake工程樣品的流出渠道已被Intel查到並封禁。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多個Alder Lake型號的不同測試結果流出。包括疑似為12900K的工程樣品在userbenchmark上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由於該型號為工程樣品,且userbenchmark長期被詬病算分方法很奇怪,刻意調低多核心的權重,因此該結果的參考價值不大。

此外8+8的12900K和8+0的12700的結果也于近日流出。

12900K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12700
近期CPU行業流言回顧及評論 (Threadripper 5000, 3D Cache, 12900K, 12700, M1 max)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先説一下我對各種流出的gen 12 benchmark的感覺。

就很奇怪,先是流言說各種ES和QS版在地下黑市流出,最誇張的說是有上千顆,但是從流出到現在一兩個月了,都很少看到「標准」的測試結果。先是傳説Cinebench單核心810,多核心11600勝過5950X,各個科技站爭相報道了一波,然後就平靜了,從頭到尾也沒有截屏或其他。版上也有人指出就算拿810直接乘以12都得不到一萬分。

然後就是這次PugetBench After Effects的12900K得分。如何去解讀,正面和負面的意見幾乎不能達成任何統一。


正面:該結果證明了12900K比11900K強11%(以吃重CPU的Render Score計算)
負面:PugetBench是整機測試,即使是Render Score也會隨著系統配置上下變動,不能算作CPU的測試標準。

(又,PugetBench 倒真是「真實應用」的測試。不曉得現在還流不流行提這個,「不要看測試軟體,要看真實應用」。)

正面:流出的測試是在Windows 10上的結果,在Windows 11上才能發揮出12900K的全力。
負面:Windows 11涉及的是大小核調度。After Effects對CPU核心的擴充性很差,8核心以上几乎不產生影響,因此在Windows 10上也是用8顆大核在跑,不涉及資源調度。

除了正面負面以外還有諸多第三方的意見,但是第三方的意見非常好總結,就不在這裏多占據版面了。

(第三方:加減乘除柴米油鹽東南西北中發白,喔,贏啦贏啦贏啦!)
(第三方:我同意上述第三方的意見。)
(第三方:第三方説得真好。)


然后是12700。根據geekbench的結果頁,該配置是8+0,早先的流言說不會出8顆純大的版本,只有8+4,6+4或6+0。



這個12700不帶K如果geekbench識別正確的話,就是推翻了以往K版本命名「核心數不變」的規則,或者是測試者手動關閉了小核的結果。結果顯示的maximum frequency 4789MHz,和流言中12700K的規格正好一樣,而基頻更低。



測試的作業系統仍然是Windows 10。不管是自身不帶小核,還是手動關閉了,都一樣是不涉及大小核資源調度了,那麽和前面的After Effects一樣,Windows 10和11的結果差距應該就很小了。從得分來看,該12700勝過同樣不帶X的5800,和5800X基本打平,單核多核勝負都在5%的誤差範圍内。Alder Lake拿掉了AVX512,對得分有一定影響,但由於是不帶K版,其TDP也是65W,比5800X的105W為低。如果預期售價也更便宜,對於想一次跨越幾代升級的人來説是有吸引力的。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今天新出的12900K在Windows 11上的測試結果。單核心1893,勝過幾乎所有Gen 11和Zen3,多核心17299,勝過5950X的平均值約4%,約處於前20百分位。GB5正確識別了3.2GHz的基礎時脈,沒能識別最高時脈。






---
https://browser.geekbench.com/v5/cpu/compare/9509437?baseline=9510991

據分析,就算是Windows 11,資源調度都隱約會糊。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daishi814
這個今天有看到還包含一個12700 GB5的數據 跟你所PO的相差不多(誤差範圍)
據twitter報料人greymon55,Zen3D的封裝設備已于上周抵達中國。Zen3D有望在今年聖誕節面世。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250W, 93度。

據wccftech轉微博用戶,聯想測試工程師WolStame的微博,疑似12900K在Windows 11下的AIDA64壓力測試的截屏顯示,所測試的CPU峰值功耗穩定在250W,平均溫度86度,最高93度。

https://wccftech.com/alleged-intel-alder-lake-s-desktop-cpu-runs-hot-93c-power-consumption-over-250w/







在一個小時的壓力測試中所採用的冷卻系統不詳。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daishi814
價格洩漏 12600K=5800X 價格
美樂舒跑
12900k預估多少? 價錢應該超過5950x
據wccftech,一位日本用戶「188号」放上了零售商拿到的Intel Gen 12的價格。



左邊是不含稅的價格,右邊是含稅的價格。因此,i9-12900K的平均價格約為 700 歐元,低於 5950X面世時的建議零售價799美元。此外還將提供 KF 版本,價格便宜約三十甚至四十歐元。

i7-12700K同時將在500歐元左右,不含内顯的12700 KF約為475歐元。

最後,i5-12600K將漲至350-360歐元,介於5600X和5800X之間。



雖然目前只有三家不知道具體哪家的歐洲零售商的價格泄露(似乎來自荷蘭,因爲其中「增值稅」(VAT)寫作BTW),但整體的趨勢是Intel Gen 12的定價策略比較激進。和gen 11相比,11900K 的官方零售價為 532歐元(稅前)和 643 歐元(稅後)。12900K 最低的初步零售價為 540 歐元(稅前)和 653 歐元(稅前)。實際面世的價格當然會高於官方指導價,可能更接近730歐元的那兩家,同時推動gen 11和zen 3價格的下跌。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希望下個月別黃牛,出來壓壓A家的價吧
三山直文 wrote:
先説一下我對各種流出的gen 12 benchmark的感覺。

就很奇怪,先是流言說各種ES和QS版在地下黑市流出,最誇張的說是有上千顆,但是從流出到現在一兩個月了,都很少看到「標准」的測試結果。先是傳説Cinebench單核心810,多核心11600勝過5950X,各個科技站爭相報道了一波,然後就平靜了,從頭到尾也沒有截屏或其他。版上也有人指出就算拿810直接乘以12都得不到一萬分。

板廠工程師早拿到東西了
表示:別想太多 12代效能大概在5800~5900x之間 是絕摸不到5950x的邊邊
也可能是小核都還在睡 w11都還沒正式發布
R20單核810直接x8頂多6480分 有的還吹到多核12000分 連邏輯都不通了
這要小核效能=大核效能才有可能

Ryzen在zen3還沒消息時也被吹過 24核毀天滅地 實際上呢 依然16核
ค้้้้้้้้้้้้้้้้้้้้้้้้้้้้้้้้้้้้้้้้้้้้้้้้้้้้้้้้้้้้้้้้้้้้้้้้้้้้้้้
ya19881217
Ryzen6000系列 新聞稿說維持16核,就知道12代是什麼貨色了,未來幾年高階是AMD說話,牙膏只剩信仰罷了。
dkdon1009
腦補成這樣 好慘
Threadripper Pro 5995 WX測試成績流出。

具有64核心8通道的旗艦Threadripper Pro 5995 WX的PugetBench測試成績日前流出。測試平台采取64 GB DDR4-3200 (4 x 16 GB)記憶體和NVIDIA GeForce RTX 3080顯示卡。所進行的測試是Metashape 1.0 (Agisoft Metashape Pro 1.7.3)。5995 WX用了156.6秒完成Rock Model,前代旗艦3995WX用了205.1秒。5995 WX用了608秒完成School Map,3995WX用了844.3秒。兩個測試中5995 WX都顯示出20%以上的提升。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還不趕快出來....


我想念便宜的AMD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