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第三代Ryzen CPU處理器2019年中正式上市 效能力拼Core i9-9900K


BamDumLum wrote:
不是單核啦單核突破...(恕刪)


拍謝拉,我看英文字幕寫

a cord sixteen thread....

沒注意到後面....
2700x 用家路過

AMD 有點悲劇啊,看起來同製成還是要被打爆

然後之前從I跳A時,真的是被A家記憶體控制器之爛嚇到了。

附人權圖


Dynameis wrote:
2700x 用家路...(恕刪)


這是什麼東西? 買AMD送華碩安全帽?

dkdon1009 wrote:
我還想說他鑽戒搶戲咧..(恕刪)


沒錯
大家的焦點都在她的鑽戒上...
健人就是腳勤

dennis.F wrote:
AMD在今年CES2019...(恕刪)


能迫使intel降價都是成功
蘇博士聲音很萌......和外表反差很大。
john090501 wrote:
有人和我一樣對發表人...(恕刪)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1. 現場展示的CPU已經「能實機展示」了,以TSMC的能力代表下半年上市不是空話
2. 現場展示9系列等級產品還只是工程樣品、也尚未優化,8 core /75W;而實際上市的預告是會來到16 core/135W,這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3. 8 core就已經能小贏9900K,更別說實際產品Ryzen 9 3850X的16C/32T/135W,$499美元帶來的輾壓
4. 市場公認Intel 10nm的技術應該還是優於TSMC 7nm,但Intel 10nm產品要到年末,但礙於能無法供給零售市場
換言之;端看AMD有無能力在Intel的空窗再搶下更多零售市佔、以及OEM/商用市佔

5. 對於外行人、看門道的我,期待兩家競爭對市場端帶來的效益:更便宜的產品、更強大的效能。光是Ryzen 3 3300G就有6C/12T/$129,能不期待嗎? 這兩年AMD對INTEL帶來的壓力,迫使INTEL擠出更多牙膏,光是第八代i Core就提升很多效能了、以及接下來這年的CES就端出更多牛肉,對A/I家消費者都是好事
AMD讚啦! 高CP值需要AMD帶頭給消費者,i廠擠牙膏坑消費者多年,這次踢到鐵板了!
真的滿讓人期待的,CP值真是好高阿

taco_clement wrote: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
4. 市場公認Intel 10nm的技術應該還是優於TSMC 7nm,但Intel 10nm產品要到年末,但礙於能無法供給零售市場
換言之;端看AMD有無能力在Intel的空窗再搶下更多零售市佔、以及OEM/商用市佔
(恕刪)


Intel的10nm的電晶體個尺寸還是比TSMC 7nm的小
況且Intel還導入新製程
Cu製程用銅當導線,但是銅離子的擴散係數高,容易鑽入介電或是矽材
料中,導致IC 的電性飄移以及製程腔體遭到污染,難以控制!
解決方式為沉積一層薄的阻擋層(Barrier)與襯墊層(Liner),之後再將銅回填,防止銅離子擴散
以前14nm製程與TSMC的製程
阻擋層的主要材料是氮化鉭(TaN),並在阻擋層之上再沉積襯墊層鉭(Ta)。
然而,鉭沉積的覆蓋均勻性不佳,容易造成導線溝槽的堵塞

Intel在新製程使用鈷(Cobalt,Co)與釕(Ruthenium,Ru)。鈷是相當不錯的襯墊層,
具有比鉭更低的電阻率,對銅而言是亦是不錯的黏著層,且在電鍍銅時具有連續性,不容易造成孔洞現象出現。但鈷襯墊層也有其不理想之處,主要是因為銅的腐蝕電位高於鈷,因此在銅、鈷的接觸面上,容易造成鈷的腐蝕,此現象稱為電流腐蝕(Galvanic Corrosion),亦稱為伽凡尼腐蝕。

Intel據說在Cobalt卡關~

接著在7 奈米,阻擋層與襯墊層的候選材料將有可能是釕,銅可以直接在釕上電鍍,並有效阻
擋銅離子對介電層的擴散。
不過,釕跟鈷在與銅接觸時,一樣都會有電流腐蝕問題,只是釕的情況與鈷恰巧相反,釕的腐蝕電位高於銅,因此銅金屬將會被腐蝕。另外,釕的硬度相當高,且化學性質穩定,不容易與其它化學成份反應,只有使用類似像過碘酸鉀(KIO4)這種強氧化劑(過去是使用雙氧水作為氧化劑)才可使其氧化,以提高研磨率(大約100∼150A/min)。釕的物理與化學特性,為化學機械研磨製程帶來不小的挑戰,目前業界還在尋找適當的解決辦法。

TSMC可能還在使用傳統的做法所以比較快能量產吧...
健人就是腳勤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