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告訴我,納智捷的「造車核心理念」到底是什麼?

TD4 wrote:
很多公司也是買現成引(恕刪)


這樣是做不了國際品牌外
也走不遠的
不然不會說是要200億
但200億真的非常不夠就是
裕隆想的另一個路子是車用電子
也的確有點成果
但也是燒錢太快
然後被鴻海小收割一波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lianthony0000 wrote:
沒有核心價值與技術,(恕刪)


管理上來說
二流企業才做品牌
做品牌是兩面刃
台灣自己的市場小
做消費品牌的風險太大

另外TSMC不是傳統代工
我一直覺得那是翻譯造成對中文的誤解
以為晶圓代工跟傳統代工類似
那根本天差地遠
傳統代工的毛利很低
能有個3%不錯了
TSMC要高得多得多
一家企業能全球市佔差不多一半
拿掉行業利潤的8成以上
這代工做不到的
那是對行業的不了解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am_Motor wrote:
開發電動車裕隆或許有搶得先機的機會


簡單說沒機會
四輪電動車燒掉的金錢那對裕隆屬於天文數字
光蓋個生產工廠大概得30億美金起跳
研發就更別說了
光電池怎排列就得花很大的資源去研發
而裕隆本身根本沒有適合的技術背景資源(例如某人或單位已經有前期研發成果)
進入的門檻太高了
gogoro是兩輪的
這門檻低很多的


Sam_Motor wrote:
要做就要成為拼裝車的龍頭


這個說真的沒有標準答案的
他當然也想做啊
但整合起來消費者喜不喜歡怎可能事先知道
這不是花錢可以解決的
不是錢花得多的消費者就喜歡
反正結果就是消費者喜歡度不夠

Sam_Motor wrote:
車市的商機瞬息萬變


管理學上這個不容易做到
裕隆也真的做得不怎樣

Sam_Motor wrote:
買車另一個考量因素是中古市場行情


這個要布局那又是另外大的花費了

整體看是往放棄路線吧
或者說控制損失路線

台灣包含大同在內的一些老牌企業最近都面臨變革
說不定也是好事
改變中看看不能產生競爭力
不然也是等死而已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簡單說沒機會四輪電動...(恕刪)


我只是認為在相形之下,特斯拉的成功是納智捷的諷刺,在一開始,特斯拉並沒有裕隆所擁有的資金與發展條件,現如今看來,的確是事在人為,事在人危,唉~或許如您的論點也是,失敗不一定是壞事。
nycity10001 wrote:
造車核心理念 就是(恕刪)





這一定是巧合沒有抄襲問題
至於你的殘體字
chernann wrote:
難道你壓根就不相信,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碩士「劉揚偉」先生說道—「造車核心理念」的話囉


我也會說一套造車核心理念喔,所以你要投資我嗎?

又再次消費劉先生,你跟他很熟嗎?相信他?你不曉得投資理財有賺有賠,這種沒成功的如何取信於人,況且網友們跟那位劉先生不熟,光憑幾句言詞就有信眾,我真心建議他和你去創立宗教。
Sam_Motor wrote:
我只是認為在相形之下(恕刪)


在美國
有好的項目或技術
資金不是多大的問題(美國的創投金融完整)
在台灣那可差得遠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這樣是做不了國際品牌(恕刪)


其實國際品牌這樣的車款很多

比如說標致5008跟Jeep一些車款用的也都是Outlander 底盤

Land Rover 的引擎是從雪鐵龍集團買的

這些「拼裝車」開起來蠻不錯的,出問題的都不是在買來的成熟技術部份

另外我記得韓國車為了打入市場,在美國提供過超長保固

納智傑如果想生存下去,拿「便宜又大碗」當造車理念還是有點機會

就定位在超值平民家用車,不用講什麼聰明豪華智慧
wildscott wrote:
可以參考上期商業周刊(恕刪)


這種看看就好
當年Cefiro大賣,嚴董還被捧為老媽吳舜文搞飛羚101失敗的少康中興呢
結果嚴董多年後搞得.......
TD4 wrote:
其實國際品牌這樣的車(恕刪)


問題就出在這
明明技術本質不到位
卻妄想用行銷包裝成一般家庭用車的中高階款
不肯一步步打穩市場扎根技術,
卻只妄想短期馬上賺回研發成本

下場就是現在的樣子
裕隆超過60年搞三次自有品牌下場都相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