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lympus 300mm 以上 & P. LEICA 300mm 以上 *敬邀 來貼圖*


rtsi wrote:
同一支 EF 300mm/f4 接到 Canon FF 機身焦距是 300mm, 接到 Canon APS-C 機身等效焦距是 480mm. 所有的功能都俱備, 是不是也可以說 480mm 與 300mm 的體積重量完全相同, 這支 EF 300mm/f4 接到 APS-C 機身時與 EF 500mm/f4 "有一樣的視角, 同構圖下一樣的光圈/ISO也會有一樣的快門", 比起 EF 300mm/f4 要強多了. 然後 EF 500mm/f4 說話了 : "我接到 APS-C 機身等效焦距是 800mm".


重點在等效"視角"

m43的300mm,視角就是全幅的600mm, 這兩者用途相同,在一起比體積大小很合理
當然你也可以拿全幅+300mm, 取m43感光元件部分裁圖。不過這樣作就失去用全幅的意義

ssword wrote:
重點在等效"視角"

m43的300mm,視角就是全幅的600mm, 這兩者用途相同,在一起比體積大小很合理
當然你也可以拿全幅+300mm, 取m43感光元件部分裁圖。不過這樣作就失去用全幅的意義


這種說法從 4/3 到 M4/3 都沒變, 重點在 "等效視角" 這個偽命題, 因為 等效視角 會隨著機身而改變.
Nikon 600mm/f4 接在 D800, D7100, Nikon 1 V1, 三個機身上等效視角都不相同, 鏡頭還是 600mm/f4 請問你的 M4/3 300mm 是要怎麼比體積與重量?
4/3 時期看過老外對 O 家長鏡頭的售價之高感到荒謬, 尤其對於使用等效視角作為不合理價位的辯護理由不以為然.

ssword wrote:
重點在等效'視角'm43...(恕刪)

問題就是出在這裡

商人一直將等效視角
幻化成等效焦段
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造成許多人的誤解
如你所說
FF片幅裁切成M43的片幅無意義
但是
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如此

小片幅的優勢不是等效視角
而是裁切
我就想問問覺得FF+600mm跟M43+300mm比較很合理的朋友們,FF跟M43鏡頭的成像圈一樣大嗎?如果不一樣大,鏡片大小的設計會一樣大嗎?如果鏡片大小的設計不一樣大,那直接類比體積重量合理嗎?
怎麼不說1/2.3"可以做到25-600恆定2.8而且還那麼小一台?成像圈大小不一樣就是各有自己的標準,跨片幅唯一能比較的只剩下視角,唯一能參考的就是最終的畫質…鏡頭體積重量這樣比是沒有意義的
先忽略轉接的問題單純看成像圈,FF的600mm裝在M43上面可以當1200mm用,但M43的300mm裝在FF上卻不能當150mm用,這樣可以理解了嗎?更大的成像圈是靠更大的鏡片擴散出來的,成像圈比人大鏡頭就基本不可能比人小,除非犧牲畫質才能在同等視角下跟小片幅的鏡頭比體積重量…
featheringer wrote:
我就想問問覺得FF+600mm跟M43+300mm比較很合理的朋友們,FF跟M43鏡頭的成像圈一樣大嗎?如果不一樣大,鏡片大小的設計會一樣大嗎?如果鏡片大小的設計不一樣大,那直接類比體積重量合理嗎?


如果 4/3 或 m4/3 對於鏡頭的解析力要求是 135 片幅 的兩倍....
那 135 + 600mm 跟 4/3 + 300mm 類比體積重量, 很合理阿~~

rtsi wrote:
Nikon 600mm/f4 接在 D800, D7100, Nikon 1 V1, 三個機身上等效視角都不相同, 鏡頭還是 600mm/f4 請問你的 M4/3 300mm 是要怎麼比體積與重量?


視角,裁切,感光元件大小, 成相圈, 基本就習習相關
我們針對同樣的道理,以不同的角度描述
從功能上(非裁切角度切入), m43 + 300mm 與FF + 600mm一樣
從裁切上來看, 300mm就是300mm, 只是m43裁了部分"感覺"較望遠

道理一致,角度不同,沒有對錯
450 wrote:
如果 4/3 或 m4...(恕刪)

照這樣說1/2.3"對解像力的要求不知道是FF或M4/3的幾倍去了...
所以FZ200超強,能做到25-600恆定2.8還那麼小一台,M4/3跟FF超廢,是否成立?(Y/N)

featheringer wrote:
照這樣說1/2.3"對解像力的要求不知道是FF或M4/3的幾倍去了...
所以FZ200超強,能做到25-600恆定2.8還那麼小一台,M4/3跟FF超廢,是否成立?(Y/N)


關於第一項
的確設計給 1/2.3 的鏡頭, 解析力比 135 or 4/3 強太多了
所以我們在這邊是有共識的



關於第二項
你沒有從整個系統去看
FZ200 鏡頭很強悍
可惜還是無法應付高畫素密度的摧殘
所以相比起 4/3 或是 135
不成立

而現在 4/3 或 m4/3 系統 面臨到的問題卻是
鏡頭解析力比感光元件的畫素密度還強太多了....

針對 135 鏡頭而言
現在不也是在積極推出新一代
鏡頭口徑更大, 鏡頭更重
否則無法應付高畫素密度的摧殘
這種月經型問題 在O家板真的是會不斷出現....

首先 4/3與M4/3的片幅所用的鏡頭
就是該片幅專用的 所得到的焦段光圈
在使用上跟全幅apsc的同等校焦段 同光圈 效果是相同的
只有景深不同而已

c家跟n家 有分全幅跟apsc是每家廠商定位不同
4/3跟m4/3 就只有一種片幅
別一直跑來講全片幅裁切的事
這樣是不是等同我去c n家講
全片幅鏡頭在中片幅上面用是等效多少 裁切多少嗎?

m43本來就是以輕便為主的系統
片幅小 鏡頭當然可以縮小
不然這系統是要怎麼生存
300m f4 使用起來就是跟其他系統 600m f4一樣功能
不拿600m f4來比較出輕便 怎麼說服使用者?
都很有道裡卻可以得到相反的結論...

可見實際上其他有關的變數還很多, 單獨談[鏡頭解析度]vs[片幅(像素密度)]根本沒太多意義

小弟舉個自己的例子, 我有一些普普的老鏡頭, 公認在 24M畫素全幅上已經不太行了(實際看結果也是)
然後把他轉接在 EP5上, 理論上EP5的像素密度相當全幅6400M畫素, 所以理論上會慘不忍睹囉?

很抱歉沒有...你可以試試....究竟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