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黃金餃冰、蠣餅、橋仔村街景 - 馬祖北竿美食之點心篇

介紹2種馬祖小點心:
黃金餃,就是地瓜餃,是馬祖當地的一種小點心。
顧名思義,皮是地瓜做的,包的內饀是花生粉。
天氣熱熱的午後,來碗黃金餃冰才能中和一下。

蠣餅,在馬祖很多地方叫"虫弟(音同第)餅",有點像臺灣小吃的"蚵爹",
就是把蔬菜和生蚵用大米與黃豆粉磨成的漿包裹後油炸,
只是馬祖的蠣餅體積較小,蚵仔也少,包的蔬菜和臺灣不同,可能還會包肉。

這2種小點心都是在北竿的橋仔村可以吃到的。
橋仔村是個神明比人多的小村莊,也是個看海景的好地方,所以就在同一景點中一起分享。

黃金餃冰,在炎炎夏日來上這麼一碗,的確是心涼脾肚開。
不過好吃的不是冰,而是那幾顆黃金餃,皮和饀的比例就是恰到好處。


在北竿塘岐村的發師傅,出品的黃金餃是相當有名氣的。
我們從大澳山上下來後,就先在這裡吃了黃金餃冰再往橋仔出發。


到了橋仔,一眼就看到阿婆正現作蠣餅,然後又沒人排隊,於是先買了3個來嚐嚐。
蠣餅的作法和臺灣常見的蚵嗲類似,只是包的饀料不同,都是以當地方便取得的蔬菜為主。


包好饀料後下鍋油炸,熟透後撈起瀝油,就成了好吃的蠣餅。


蠣餅成品,和臺灣的蚵嗲相比,個頭小了一點,厚度薄了一點。


這家蠣餅在當地也稱的上排隊美食。
畢竟馬祖地方小,在地消費人口少,所以店家也少。
只要大批觀光客在假日湧入,只要口味不太差的店家都成了排隊美食。


橋仔村也是個看海景的好地方,即然來了就順便稍作休息,看看海景。


這次來橋仔村,發現多了一些民宿。十年前來橋仔時,這裡真的是"神明比人多"的小村莊。


玄天上帝廟到了馬祖,也變成封火山牆造型。


照片中的山西靈臺公廟造型非常特殊,光是廟上那七支塔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據說靈臺公就是周大人,是周公的次子。
原本是山西的神明,但文革期間被扔入黃河,最後漂流至橋仔,被漁民拾獲而建廟奉祀。


在橋仔村還有座"橋仔漁村展示館",展示的內容以當地居民早年的生活器具與模型為主。


展示館內的閩浙總督告示碑。
橋仔原也是販售公鹽的村莊,但鹽帶來的龐大利益牽動鹽幫間的糾紛。
為禁止鹽幫迫害漁民,清同治8年(1869年)閩浙總督府在塘岐與橋仔各立一個刻有相同文字內容的石碑--閩浙總督告示碑,碑文明示禁止鹽幫威逼漁民。
此碑為其中之一。


照片中的中式算盤,大概很多年輕人沒見過。


館內展示的早年馬祖各種漁具。


橋仔漁村展示館除了漁具外,也展出一些早年當地使用的農具。


另外,橋仔漁村展示館也展示一些當地人早年的生活用具。


橋仔漁村展示館內展示的早年馬祖各種漁具,像照片中的漁網。


照片中的老房子"永記",原本是供客商飲的商家,現今不僅沒了屋頂,連兩旁的石頭牆壁都開始崩落,實著可惜。

黃金餃冰、蠣餅、橋仔村街景 - 馬祖北竿美食之點心篇 5
地址: 橋仔聚落
營業時間: 13:00 ~ 18:00
文章分享
景點說明
  • 黃金餃冰、蠣餅、橋仔村街景 - 馬祖北竿美食之點心篇 5
    地址: 橋仔聚落
    營業時間: 13:00 ~ 18:00
    電話: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景點體驗評分
黃金餃冰、蠣餅、橋仔村街景 - 馬祖北竿美食之點心篇
名稱: 黃金餃冰、蠣餅、橋仔村街景 - 馬祖北竿美食之點心篇
地址: 橋仔聚落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