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ar wrote:
你這句也算給我點面子

所以我在說組隊難度比棒球低咩(可以投的人,打得到的人)

如果是打開心,您也應該不反對誰都可以投吧



--
我其實學生時代就不茍同台灣慢壘對好球的規則
我算先入為主吧,當啟蒙時教練是說超過二人高管你落在哪就是壞球
然後我才又到了新竹的學校後碰到您上面貼的規則
以前對規則非0即1的我無法接受這種

但大家都這樣打就是了(恕刪)


其實我上述的那個規則.已經幾乎是全台灣各地慢壘會的通則了.只是各聯盟會依狀況有小幅的差異.算是台灣慢壘獨有的特色.

台灣幾個頂尖慢壘賽事.如台中經典賽.北海盃.茶魔盃...之類的.這些滿是怪物的賽事也幾乎都套用大同小異的規則.

不過還是有少數賽事會採用2米限高的規則.但已經不多見了.

前幾年我有去看一個不知道是哪個單位舉辦的邀請賽.曾邀請不少外國隊伍.採用的也是國際規則(限高球與金屬球棒).每場比賽幾乎都砲聲隆隆全壘打滿天飛.但是台灣的幾隻代表球隊其實一點也不遜色的.投手不能投超高球.但打者也不用面對超高球是吧?

組隊難度雖比棒球低是沒錯.但你口中那種純休閒的隊伍.真的就能滿足"球慾"嗎?

如果本棟樓主是個有點底子的人.大概也不會想待在一個投手投不進.防守拼命失誤.打擊老是打鳥的純休閒隊伍吧? 如果只有自己一直在打好球.但隊友卻老是給你漏氣.久而久之這樂趣也會被磨光了.這樣的"打開心"真的會開心嗎? 除非樓主的水準真的只能到這個層級....

你也是打球的人.應該了解對上勢均力敵的對手.然後痛快地來場輸贏的樂趣.

baga615518 wrote:
如果本棟樓主是個有點底子的人.大概也不會想待在一個投手投不進.防守拼命失誤.打擊老是打鳥的純休閒隊伍吧? 如果只有自己一直在打好球.但隊友卻老是給你漏氣.久而久之這樂趣也會被磨光了.這樣的"打開心"真的會開心嗎? 除非樓主的水準真的只能到這個層級....
你也是打球的人.應該了解對上勢均力敵的對手.然後痛快地來場輸贏的樂趣.


這要看人欸

我們現在的等級大概就是球速頂多100~110的軟式棒球
成員大多也是以前系校隊底的
但現在這票人有家有年紀,平常也缺乏基本體能訓練
傷的傷胖的胖,像我就是年輕以來的肩傷膝傷從沒好過
大多靠老本球感在打的

像我們目前追求的是過程參與感,然後內容不要太誇張(四球連發,失誤滿地,打不到球)就是一場好比賽
重點是過程快樂也有運動到這樣的草野球

大大的目標比較明確追求球技的發揮和團體的勝敗
以我待的地方這方面就沒這麼強烈

因本來社會人休閒運動,每人追求不同
所以業餘聯盟很多種是正常的


樓主的狀況就算是缺乏比賽機會所以手感生了
我個人還是建議找地方多打活的球
才有辦法提升
等球技和所待的地方出現落差
自己自然就會找該等級的球隊參與

--
其實我覺得是大大您在一級戰區撕殺久了,所以會覺得要追求某種快感才是打球目的
講滿足球慾這部份
以我待的環境使然,我覺得光求有球打就好的人可能比你想像中的多很多喔
(因為我本身就是有球打就好的
套在羽球上就是你打給我,我打給你這種,偶爾殺一球就很開心的人)


0926414414 wrote:
不知道有什麼其他的訓練方法..


我自己維持打擊的方法

除了有在打球以外,剩下就是自我家中揮棒和瞑想練習

前面說過打球是為了連繫住球感

揮棒練習則是維持肌肉強度和協調性
空揮還是有價值在

瞑想不是閉眼打座這種
而是在空揮練習中加入球種,和來球位置練習

這需要實戰(打擊練習場也行)的經驗才能加深印像值
把軌跡記在心裡,在空揮時想像有球過來

久而久之能在空揮的過程中想像球來的路徑和不同位置
進行空揮練習的調整(高低內外)

這樣在實際打球的過程中能降低反應所需時間
因為身體習慣了這種"球來後的反應"
長時間練下來有一定程度的球感維持效果


這是我自己在家的練習方式供樓主參考
直接找一隊最快,互相切磋,教學相長
重點是要下去做,講一講想一想轉眼也50
nocar wrote:
其實我覺得是大大您在一級戰區撕殺久了,所以會覺得要追求某種快感才是打球目的(恕刪)


其實這跟你的隊友或球伴有關.

我很幸運是從十幾歲打棒球時.就遇上一群比較勇於挑戰的球伴.假日練球是很瘋狂很投入的.也因此被某個對慢壘有熱忱的老闆賞識.吸收我們整群到他的慢壘隊去.

後來我們把熱血帶到慢壘界.週六看情況相約.但週日固定由上午9點開練.隊裏幾位前輩會在週日上午練完就回家.我們這些小夥子自己留下來繼續練到看不見球為止.重點是完全自願.

之後我們新球隊開始報名聯賽由最低層級C組開打.10隊整年打兩個循環是18勝0敗.再加上一些零星盃賽中我們也能跟聯盟A組球隊抗衡.下一年聯盟就讓我們跳過B組直接打A組了.最後我們確實有拚到最高等級(那時叫宇宙組.現在叫公開組).但我們這些土法訓練的人實在拚不過大多數受過正規訓練的球員.在這個層級的成績要維持勝敗持平都不容易.尤其是當年時報鷹解散後那些"因事"離開的球員.因為大量進入北市養工處工作.理所當然就會打養工處與其他相關的球隊.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酷斯拉一般.前一秒還在場邊一起蹲著吃便當有說有笑.下一秒就把我們打爆4局提前結束比賽.印象中是N敗3勝(N應該大於30吧).趁他們有時兵分多路比賽時賺到3勝....

我相信是這一群一起打球至今超過30年(含棒球時期).都還緊緊凝聚在一起的球伴隊友帶著我走到這一步.如果身邊的朋友球伴都是"有球打就好"的心態的話.我想我應該不會打到現在44歲還在跟年輕人一起在高組奮鬥吧.



baga615518 wrote:


確定嗎? 這段話...(恕刪)
棒球不能變成全民運動 主要還是因為投跟打有一定的難度

沒有訓練過的投手 要卻把投進好球帶其實不容易
就算可以投進好球帶 又要有一定的球速
不然等於是在喂球
真的太厲害的投手 打者都摸不到 這樣的比賽玩下來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壘球就比較適合非專業的球員來玩
話說如此我自己還是比較喜歡棒球

職業選手打最多的就是Tee座

一個1000塊以上(球坐很像煙草包起來那種)可以讓你打上千球 上萬球

你拿去河邊 每天打30分鐘 相信你兩三個月後會成為隊上先發前六棒

打Tee你終將面對無聊的感覺,其實這無聊感連強調訓練樂趣的西方都無法改變,但這無聊感你勇敢去克服,等於是練你的抗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