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買抗UV的鏡片,原理不外乎吸收式、反射式(鍍膜)。

吸收式的原理我查不到,但依照一般物理常識,應該是轉成熱能,然後散發出紅外線,
紅外線又與白內障、水晶體病變呈現高度相關;
在戶外陽光強烈的地方,紫外線轉換出來紅外線,再加上原本的陽光的紅外線,總量會十分驚人。

反射式的鏡片的鍍膜,目前似乎多為內外兩層都鍍,
因為絕大多數鏡框並非全包覆式,所以常見的缺點是從後腦照過來的藍光會反射到眼球中。

最近打算配一副UV420鏡片,因為全包覆式的鏡框太悶、太重,所以打算從鏡片下手。
有沒有專業行家能指點一下吸收式、反射式的優缺點?

同時擁有"吸收、反射鍍膜"的鏡片,有甚麼優缺點呢?

我目前的想法是"吸收型的鏡片加上外層反射鍍膜",靠近眼睛的內層不可鍍膜,
這應該是最好的搭配。


===================
另一點,目前眼鏡行的儀器還停留在檢測UV400,
問了6間,沒一間有UV420的檢測器,
眼鏡行拿UV400鏡片當UV420賣,消費者如何得知?
因為怕被騙,又剛好看到寶島推出10倍券優惠,於是萌生去寶島配眼鏡的念頭,
結果說要先用振興券消費,最低額度就是200元。
我問有啥服務或東西是最低價的,給我推薦葉黃素,700元.............。

說真的,葉黃素的品質有好有壞,
有搭配花青素的吸收效果才好,但花青素的變質速度很快,我目前看不出這瓶哪邊值700。

=========================
因為挑不到想要的鏡框,又去第2家寶島詢問,
結果對10倍券的使用方式說法又不同,
說不用前置消費,直接在他們那邊配眼鏡就可以了。

打去寶島的總公司問,說2間門市的種作法都可以,後者需要該門市同意即可。
且若消費時符合多項10倍券的優惠項目,只能選一項使用,不能疊加優惠。

[1]只換鏡片,照牌價打8折。
品牌很多,台灣廠的牌價最低價約6000。


[2]在寶島買"鏡框+鏡片",鏡框有分特價品和非特價品,算法不同。
(2-a)特價鏡框不適用10倍券,有3980、4980....幾種套餐,
套餐價位依鏡框售價而定,
套餐給的是一般鏡片,有啥功能、啥規格均不知道,
額外+1300可將一般鏡片升級成 uv420的鏡片,記得是配折射率最低階的1.57 。
下載他們app,變他們的會員可以再折500。(不下載就不給折)



(2-b)鏡框非特價品,uv420的鏡片要配折射率1.6以上的,才能用寶島的10倍券折2500。
1.6比1.57貴,
看來看去,不論怎麼配,折完2500後還是約7500起跳。


以我的審美觀來看,特價的鏡框的設計風格比較奇葩,或是結構強度上明顯比較薄弱。
沒特價的都是走中規中矩的設計路線。

鏡片有吸收式的(較透明)、反射式的(顏色略為偏黃,可能是鍍膜的關係),
但沒看到"吸收式的外層鍍反射膜"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t7WAM3a2c&pp=wgIECgIIAQ%3D%3D

請參考唯光眼鏡長工拍的影片
auspice72 wro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t7WAM3a2c&pp=wgIECgIIAQ%3D%3D

請參考唯光眼鏡長工拍的影片


今天剛出的影片耶,這影片正好解決了我的疑惑。
感謝。
節選自"唯光眼鏡長工"的影片,如有侵權,請長工兄告知,本人將在看到後第一時間刪除截圖。
下圖為youtuber"唯光眼鏡長工"的儀器檢測結果, 

(上面有多種常見鏡片的測試數據,非常實用,大家可以去看看有沒有你的鏡片!!)
蔡司濾藍光鏡片的過濾數據:

因為螢幕很小,我只能劃比對線後粗略推估。
uv440的遮擋率約25%,
uv460的遮擋率約20%。

uv380的遮擋率約80%,其它可見光通通都濾掉約7~10%。


下圖為"蔡司"官網的鏡片檢測參考圖:
https://www.zeiss.com.tw/vision-care/eye-care-professionals/products/coatings/duravision-blueprotect.html#benefits


uv440的遮擋率約9%,
uv460的遮擋率約6%。

uv380的遮擋率約45%,其它可見光通通都濾掉約1~3%。

============數據比對===========
兩邊的數據差很多,我不知道哪邊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但曲線走勢是雷同的,可以看到uv380的遮擋率,兩邊都不是100%,
長工兄的數值在所有波長的遮擋率上都優於官方的。


=========== 詢問行情 ===========
看完長工兄的影片後,我決定去買蔡司濾藍光鏡片,不然就是uv420再鍍藍膜。

請問蔡司濾藍光鏡片,一般市面上的報價是多少啊?
每隔一陣子,偶爾能看到店家做活動,折射率1.56,一套2片報2000出頭,
可惜以前不懂蔡司的厲害,現在要配眼鏡,一時找不到這種價位了。
目前問到的報價是『折射率1.56,一套2片3000~3700』。

"uv420吸收式再鍍層膜"的部分,目前正好看到有連鎖的店家在做振興券活動,
uv420再鍍藍膜,折射率1.61,2260元,台灣製的,景色色調略為偏黃,
感覺像是染5%黃色。
號稱原價6800,其實進貨價通常不到1000,店員一直不透漏是哪家台灣廠做的,
但我覺得這個活動的價錢才算合理的利潤範圍,以後活動沒了,價格上去了,我才不選這鏡片。

uv420再鍍綠膜,折射率1.61,1700元,台灣製的,色差難察覺,號稱原價6000。

店家沒提供"綠膜、藍膜"在uv440~460的遮蔽率數據,店員說他不知道,
可能鏡片廠也沒提供檢測數據吧。

===========東海葉黃素===========

東海葉黃素看似不錯,但其它可見光通通都濾掉約15%,
有點灰色15%鏡片的味道。
如果往上平移15%,或許就沒這麼神了。
uv400的遮擋率約100%,
uv420的遮擋率約77%,
uv440的遮擋率約20%,
uv460的遮擋率約13%。

波長420nm的光要擋掉多少%才算符合uv420的鏡片規範呢?
===========以每種波長的傷害力去加權,才能得到正確的防護力============
我研究了幾天之後,才發現每種波長的傷害力是不同的,
下圖是blue light hazard function,


最傷眼的波長是415~460nm,
其次是410~415nm、460~485nm,和蔡司官網的資料是吻合的。

所以要護眼,重點在415~460nm區間,而這個區間已經切入可見藍光區,
大量遮擋或吸收這頻率的光,看到的畫面100%會變黃,不可抗力,這是自然定率。

以長工兄的測試數據當基礎,
可以清楚發現黃色鏡片就算不做抗UV也可以很好的吸收紫外線,
根本不需要花大價錢去追求名廠產品,
一塊十元的黃色壓克力做成的眼鏡就可以輾壓市面上所有透明抗藍光鏡片。

依我的經驗,想要最低限度地影響日常生活,影響程度低到可忽略或可輕易接受,
5%黃差不多,10%黃應該是極限,
"5~10%黃"看出去的景觀就像是日出或黃昏。

15%黃以上的影響就蠻大的了。
市售的產品多介於30%~80%,真的太深了。

至於 [1]"5~10%黃"的過濾能力有多少?
[2] UV420鏡片染"5~10%黃"後可以有多強能力?
這2個問題需要有設備的人去測試了,我目前沒辦法提供資料。

按照這樣的理論去推斷,防護力以每種波長的傷害力去加權後,
(計算太攏長,這邊只寫結論)
蔡司濾藍光鏡片的 稍微優於 多數無色UV420,
但 淡黃色UV420則可以輾壓蔡司濾藍光鏡片。
不就剩下A5可以選。還有N牌。
外鍍內毛料。還好你沒去買日本在台灣賣很貴的。 網路上非常紅的高價鏡片。買那個不如直接德國製攻頂。很多眼鏡行老闆 配的都是好料...

以上都是亂說的 軍盲留。
Xantia_L wrote:
不就剩下A5可以選。還有N牌。
外鍍內毛料。還好你沒去買日本在台灣賣很貴的。 網路上非常紅的高價鏡片。買那個不如直接德國製攻頂。很多眼鏡行老闆 配的都是好料...


你說NIKON鏡片嗎?
我覺得台灣廠最大的問題是不想投入設備資本和研發經費,只想得過且過。
專業人才可以培育或挖角,鏡片原料也不是啥試不出來的獨門秘方。
但是沒有相應等級的設備,沒有錢可以去試誤,一切都變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明明幾間小廠可以合併成一間稍具規模和研發能力的中型廠,
集中經費去買精密設備和投入研發,
但是偏偏要各自為政,浪費升級技術的經費,也失去研發搶專利的時間和機會。

品質不夠、沒有一枝獨秀的特色,怎麼打到國際市場?
有本事掛自有品牌才能拉高淨利潤,永遠做白牌只能賺微薄的代工費。
長工兄有講過"白牌鏡片"的行業秘密,我在幾年前就知道了,而且這種模式盛行於多個產業。
"白牌鏡片"不是不好,糟的是鏡片數據一切都是謎,
不是製造者不提供,要貼牌商自己去測,
就是數據太難看,製造者有提供,但貼牌商不敢公佈。
再來就是這些小廠商公布給消費者的濾光數據還有可信度不足、造假的疑慮,
甚至每批的品質差異過大。

某一間平價小型連鎖品牌眼鏡店,他們的店員就明講同一規格的鏡片有2間台灣製造商,
不一定用到哪一間的貨,不是說供應商多就是壞事,
重點在品質有沒有統一? 誤差夠不夠小? 真的經的起考驗,就公開詳細的SPEC給消費者嘛。

我也不怕明講,台灣製造的鏡片,工廠端的成本一片 100~200元,
眼鏡行的牌價都是40倍起跳,然後故意打折去誘騙消費者買,
簡單來講就是靠"黑箱作業+製造噱頭"來牟暴利。

對於鏡片的詳細規格與數據,消費者看不看的懂是一回事,商家公不公佈又是一回事,
兩者不牴觸,但是商家總是要拿消費者看不懂來當藉口去掩蔽,
反正就是把消費者當傻子,搞愚民政策。

坊間一堆眼鏡行採用的台灣鏡片絕大多數都是白牌,
我跑去寶島這種大型連鎖眼鏡店問他們用的台製鏡片的SPEC和各波長的濾光數據,
得到的答案也是"不知道、店裡沒有資料",
這樣讓我覺得寶島的東西賣那麼貴的價值在哪裡?

拿蔡司濾藍光鏡片來講,明明濾掉的藍光比例很低,只有"維他命"等級的保健功效,
沒有醫療級的效果,但人家就是敢公佈。
看在這一點,我就敢買蔡司濾藍光鏡片。
我以為是什麼佛心牌鏡片勒

eanck wrote:
你說NIKON鏡片嗎(恕刪)
以後不知道回啥,只好回"可以私訊價格和店家嗎?"
lastrefugee wrote:
我以為是什麼佛心牌鏡(恕刪)


沒有佛心牌鏡片,只有店家想賺多少。
一般常見的手法是先打量你的財力,一邊介紹一邊用話術套出他想要的情報,
他們第一優先的目的是盡量高價賣出你要的商品,
當顧客不太清楚自己需要的是甚麼時,通常這類顧客對市場行情也不懂,
對菜鳥店員可能較麻煩,會將重點擺在"幫助客人釐清需求",
但對老鳥來說卻是好宰的羊,重點擺在"激發客人的購買欲望",買完合不合用是你家的事。

台灣的眼鏡行密度真的很高,因為入行的技術門檻很低,資金門檻高一點;
所以很容易發現店員的專業度普遍偏低,耍嘴皮騙消費的功力反而是重點。
去問同一塊鏡片採用甚麼技術,你會得到很多種答案,當下會講不知道的算誠實,
但多數選擇唬爛,而非立刻打電話找供應商查資料,因此我甚至得到過正好相反的答案。

假設全台灣平均一人0.5副眼鏡,平均每4年換一副或額外添購,
1150萬/48個月 ≒ 24萬人/月
眼鏡行沒有辦法獨攬隱形眼鏡這塊市場,又因為普遍賣的比藥妝店貴,所以能分食的額份很低。

"24萬人/月"給為數眾多的眼鏡行去瓜分,為了支付營運開銷,自然要宰客。


世界知名品牌的鏡框是噱頭,這一塊也是眼鏡行的獲利來源之一,
這些品牌絕大多數代表的是虛榮、時尚潮流,而不是耐用、耐操、多功能。
然而鏡框的成本其實很低,尤其是塑膠鏡框。
不少人愛慕虛榮,喜歡拿品牌去炫耀,買了奢侈品牌的高價塑膠框在當寶,
但人如果長的醜,配甚麼鏡框都是醜,不如省下錢來去整容; 
金城武戴500元的鏡框都比醜男戴5萬元的鏡框要有魅力;
腦袋不行的學生戴全班最貴的眼鏡也不會考第一名。

對我而言,鏡框應該要強調實用性,
重點擺在售後服務的方便程度、結構強度、耐用度、材質特性、特殊功能,
上述條件都齊備了才去看外觀,品牌最不重要。
(不要買以動物身體製的鏡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