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竹苗應該升格為直轄市

hayato567 wrote:
竹竹的薪資排名1,2.
但天龍國拿最多分配款.
楊縣長花200多萬找人評估,
結果竹竹苗合併最適合合併,
但可行嗎?


主計總處昨(21)日發布2021年各縣市企業僱用本國籍全時員工薪資統計,在全年總薪資平均數部分,科技業重鎮新竹市和新竹縣,分別以106.9萬元、92.9萬元遙遙領先,「天龍國」台北市的88.4萬元僅排名第三,較2020年統計又倒退一名。



其實,到這個時候,應該國土重新劃分,否則一些縣市,會被邊緣化,
新竹縣市+苗栗北邊鄉鎮 = 新竹市
台中市 + 苗栗南邊鄉鎮 = 台中市
(苗北、苗南以後龍溪為界)


Mk2k
好像回到滿清時代!!
cinnamon coffee
這個日治時代的分區,現在已經不能用了。桃園、中壢的生活圈都在台北,把桃園分給新竹就是個問題了!
又要選舉了? 這一篇又浮上來了。。。

這議題跟浮屍的案例太像了,時不時就浮上來一次。
Mk2k
很讚!! "愛投誰就投誰,開心就好。" 真是金句名言
MBUSA
本來自由民主社會投票就是如此,別光學塔綠斑只會見縫插針,什麼都扭曲,什麼都抹黑!那也是你個人的自由意志,你開心就好,請便。
delenatii wrote:
(苗北、苗南以後龍溪為界)


後龍溪有很長一段是由南向北,後面才轉為由東向西,以後龍溪為界會變為北邊的苗栗劃進台中,南邊的公館反而劃進新竹。

而且縣市行政區以河為界非常不適當,就像新竹沖積平原被分成新竹縣竹北市和新竹市,結果明明是共同生活圈,但兩邊的交通建設卻不易整合。

後龍溪河谷平原也是同一個生活圈,應劃到同一縣市才是上策。
cckm
現在新竹和竹北真要合併,誰當頭就夠吵的.
bd_player
cckm 合併就不用吵了阿。
delenatii wrote:
其實,到這個時候,應...(恕刪)

國土重劃是理想計畫,
但為何現在不做,
因為資源拿多的地方就爽爽過,
窮困的地方就靠中央養.
竹竹就是要上不上,要下沒人想當窮困.
國土重劃是長遠計畫,
但竹竹沒先行,國土重劃就是永遠的長遠計畫而已.
Mk2k
選民最大, 不是嗎?? 還有更大的嗎??
中冰拿
合併成大縣市,誰能得利?握有權力和依附權力的人而已,總是能事先知道都市規劃,交通建設,提早買地卡位,彷彿推演一盤棋局,下完之後,獲利抽身,偏鄉永遠是偏鄉,有沒有合併都沒差,不一樣的是戶籍門牌改幾個字。
每當有超徵稅收時,中央跟立委諸公都只想發錢來換選票.
但有真的思考超徵的來源跟背後的影響嗎?
如果竹竹升格為直轄市,
營業稅,營所稅將會是大新竹的大補丸.
建設新竹還需要看中央臉色嗎?!

財政部今天公布前11月全國賦稅收入實徵淨額3兆797億元、年增13.6%,占全年預算數113%;在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表現亮眼之下,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指出,推估全年總稅收可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以上,但接下來,還須觀察貨物稅、土地增值稅和證券交易稅等3大稅目。
超徵4500億
mobile3803
水電瓦斯不漲,吸收的虧損反變成超徵?
hayato567 wrote:
建設新竹還需要看中央臉色嗎?!

一定要,這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
有些事必定要中央同意,
比方說捷運..........
小小鈞鈞
每個縣市對於大建設的概念就是什麼都想要,但都不想養
中冰拿
許多交通建設可以由中央規劃統籌,跨縣市依序蓋好,例如捷運。由地方規劃和執行有太多狀況。像大眾運輸,全民營化,變成惡性循環,偏僻路線班次減少就自己騎車開車,乘客變少,班次又再減,城鄉差距就拉更大。
2021 (110年度) 與 2022 (111年度) 各縣市所得稅與稅捐統計排序
https://fongthinger.blogspot.com/2023/02/2021-110-2022-111.html

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資料庫查詢

2021 (110年度) 與 2022 (111年度) 各縣市所得稅排序,新竹市皆僅次於台北市,排名全國第二,新竹縣皆高於台南市,排名全國第七。







全國稅捐實徵淨額,110年度與111年度新竹市皆高於台南市,排名全國第六,新竹縣在110年度僅次於台南市,排名全國第八,111年度則排名第九。

新竹縣市合併之稅捐實徵淨額在110年度次於台北市與新北市,111年度則僅次於台北市。

竹竹苗合併計算之稅捐實徵淨額在110年度與111年度皆僅次於台北市。




HK_Sung
這不是反應在新竹市房價嗎?75~80萬/坪也排在台北市之後,所得高都拿來繳房貸,唯一受益者建商應該出來高喊升格,因為房價早已升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