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聽出320 kbps和CD音質的差異,可是....

小弟用的是國外音樂串流服務Qobuz。
因為一個月的試用期將滿,正在做最後掙扎,到底該買320 kbps音質的會員呢?還是買CD音質的會員呢?畢竟二者價錢差異很大,一年用下來會差台幣四千元


今天晚上決定來個音質大測試,以做最後的決定。
測試硬體如下:
筆電(音源) -> CONCERO HD(純DAC) -> HDVA600(純耳擴) -> HD800(耳機).
USB線 = Starlight 7 USB 3.0 A to B
HDVA600 電源線 = SUPRA LoRad 3x2.5 CS-US
*CONCERO HD為USD直接供電,無外接電源
RCA線 = AudioQuest Golden Gate
耳機線 = HD800 原廠附
不算筆電,其他硬體總共約10萬。算不上是多高級的耳機系統,不過音質已經非常好了,想再往上提升10%的音質,要付出的價錢可能會是10萬元的好幾倍,我是覺得現階段沒必要。


Qobuz也聽了快一個月,320 kbps和CD兩種音質都有輪流聽,但是並沒有認真做過音質PK比拼。但可以說,它的320 kbps音質非常優異,一個月聽下來,其實我很懷疑320 kbps和CD音質到底有沒有差異
接下來進入實測,聽的是我非常熟悉的歌劇魔笛的序曲。

聽Qobuz前,我先聽Spotify免費版所提供的160 kbps檔案。說實在的並不算難聽,但是和Qobuz的 320kbps相比,那個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具體來說,不同樂器的分離度,橫向音場的寬度,縱向音場的深度,差距都很明顯。我覺得就算耳朵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只要是像我這樣比較常聽音樂的,應該都可以聽出差異。(沒有加入Spotify付費會員,所以無法實測它的320 kbps音質)
至於Qobuz自己的320 kbps和CD音質差異,在我反覆聆聽之下,終於是可以聽出些許差異,但是那個差異只存在於較小聲的背景旋律線,而且實在非常細微,必須要卯起來在二種音質間反覆切換比對,才有辦法聽出差別。但如果要我直接做AB盲測,我想我的正確率會低於20%。甚至,如果是只播一種格式然後要我判斷是320 kbps或CD,那我完全只能亂猜,因為在沒有比較對象的情況下,我實在是分不出。我相信有那種耳朵很好的人,可以在只聽一種格式的情況下就正確分別,但這種人大概只有萬分之一。


所以要說320 kbps和CD音質到底有沒有“人耳能聽出的差距”,我的結論是:有!
但是這個結論要成立,還得有幾個前提:
1.音樂和錄音本身就具備有寬廣音場的特性,聲音的動態範圍也要大。也就是說,如果是聽大編制的交響樂,那比較容易聽出差別。但如果是聽一般流行樂,要說能聽出差異,我覺得是自我安慰。
2.硬體必須要有一定的等級。像我這一套弄下來10萬,聽到的差異也就那一點而已。如果只是用個5000元的耳機直接插到筆電上,要說能聽出差異,我覺得是自我安慰。
3.聽的音樂必須是自己相當熟悉的,這樣你才有辦法去抓住某個特別的點(比如特多樂器同時演奏,或是特多旋律線交織在一起時),去進行反覆比對。


很多人或許覺得,網路上一堆(來源不明的)320 kbps的mp3檔案,那音質聽起來非常爛啊,所以非得去追求無損格式甚至高解析度的音樂檔。
省省吧兄弟姐妹。
那些音質很爛的320 kbps mp3,是因為它在轉檔時就沒有優化,所以音質才爛。像Qobuz提供的320 kbps串流,那音質好到讓人懷疑是不是跟CD沒差別。它是法國公司,我相信法國人做事和對待音樂的態度,絕對是非常認真。所以如果聽到音質很爛的320 kbps檔案,那錯不在320 kbps這個規格,錯在轉檔時就沒有優化,或是音源本身就爛。


說到這裡,答案也已經呼之欲出了,我就買320 kbps的會員夠聽了
pathless wrote:
小弟用的是國外音樂...(恕刪)



雖然本人有一堆 CD,但我都是轉成 160K 聽

pathless wrote:
小弟用的是國外音樂串...(恕刪)


恍然大悟!不過請教你所說壓縮轉換成320kbs過程中,所謂的優化是指什麼?


pariah.T wrote:
你的論點是沒有錯的 ...(恕刪)


斗膽請問,這些動漫歌即使是專輯音質仍舊欠缺深度嗎?一般接觸音樂有什麼方面或種類可以入門
我記得看過很多人講

載無損,聽無損
到最後能相信的
只有自行購入CD轉錄



回主題
這情況通常分兩種
第一種就是樓主講的


第二種很類似第一種
但又有點不一樣
因為到最後會發現
網路上找的到的
聽起來都差不多

但是去 groovers去聽試聽
會發現好像........疑,怎麼會差這麼多,而且竟然還是流行樂
不用金耳,木耳就聽得出
也不用多高級的配備

lee15wen
有的cd錄音品質很爛,
Ye-Kin-233
用錄音帶轉CD,再用轉來的CD轉160k,再將160k轉320k,320再轉無損音源,對岸農民工的勤奮優化技術[XD]一聽就感覺是錄音帶品質但容量確實暴肥檔案。
聽音樂?還是玩設備?
家中CD很多...現在都轉320K或無損

用PC/NB/ipad來聽,方便工作、睡前、運動、閱讀來聽,
玩設備,太麻煩了...PC喇叭用個5K上下即可...
欣賞音樂,不是被音樂玩。

CD也不是無敵的,錄音壓片後製濫,
不用太好的設備也聽得出來...
台灣大咖藝人,就算上了好聲音,CD品質跟320K,也差不多...Orz...
賺這麼多,但後製壓片爛的話,神仙難救。

有時都不知道要買CD支持一下,還是下載左岸資源
感謝樓主分享的寶貴心得,之前一直想收藏一些自己喜歡的樂團的CD專輯,例如草東沒有派對、康士坦的變化球等等...,不過看來我剛破萬的鐵三角耳機 + 筆電內建音效卡還聽不出什麼差異,看來還是訂閱Spotify Premium就很夠了。

pariah.T wrote:
你的論點是沒有錯的 ...(恕刪)


Symphonic Variation Merry-Go-Round、あの夏へ、ふたたび這些也是動漫歌喔,我不知道您對動漫的理解到哪裡,但宮崎駿、新海誠總該聽過吧? 只要經費夠動漫也是請得起交響樂團來配樂的,其中也不乏許多優秀的作品出現,放下對動漫音樂的歧視吧,就事論事聽動漫歌的屁孩真不少,但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fanshengye wrote:
Symphonic Variation Merry-Go-Round、あの夏へ、ふたたび...(恕刪)


嚴格來講ACG不應該只指J-pop動漫歌曲 它是應該包含一些配樂類型沒錯 可惜國內本地這些動漫迷耳機玩家並不這麼理解 他們普遍認為 平時愛聽的這些動畫相關主題歌曲 就是代表ACG 但其實嚴格講並非如此 也因此造成持續誤導他人 至於許多關於動漫音樂 及當今耳機論壇總總離奇亂象荒謬觀點的批判 在我的主題裡都有極其詳盡的論述 建議有空可花點時間詳讀

不過你推薦的這幾段音樂不過就一般電影配樂水平 其中還有拿麥克風唱歌的更是讓人傻眼 也證明跟我真的不在同一層次 一時也不知該怎麼解釋才好 還是建議有機會播空欣賞一下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我相信聽完之後你就會明白這其中差異在哪 又或許有機會你也可以說說你的感想 後續再做討論交流都可

小皮猴 wrote:
斗膽請問,這些動漫歌即使是專輯音質仍舊欠缺深度嗎?一般接觸音樂有什麼方面或種類可以入門...(恕刪)


如果是一般流行歌音質就別太講究了 你想賣動漫迷的動漫歌專輯錄音是能做多好? 隨便封面貼個動畫女性人物 一堆動漫迷就高潮了 要是再搭個管弦樂團演唱的版本 還真以為這就能取代古典音樂 所以說孤陋寡聞 井底之蛙 以管窺天....指的大概就是這些 且音樂本身就沒深度了跟錄音或格式有什麼關係 我知道動漫迷為了推捧動漫歌 必然會去做許多過度的各式各樣誇大解讀 但反正小朋友就是講小朋友話 我不跟小朋友討論這些 要的話就找那些30歲以上還在聽動漫歌 迷動漫人物來跟我講

至於你問的...一般接觸音樂有什麼方面或種類可以入門?...因為你沒說是哪種類型 我當你是問古典類 這點我個人就不是很清楚 雖然我是聴很多古典樂的人 但我是沒從經歷過"入門"階段的那種 也不是非常明確了解古典曲目的難易度分別 因為至少我感受不到所謂的困難 不過網路上應該很多相關文章 有專業人士分析 也有資深樂友經驗分享等等...這些你都可以參考

如果要我建議的話 我會推薦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因為這是目前全台灣你能找到的針對單一作品解析導聆做的最詳盡的一部 若這樣你都不聽 我就實在不知道你到底想聽什麼了 反正你也是沒方向吧 畢竟古典樂曲目眾多 對新手初學來講確實不容易掌握 但至少目前有馬勒《第八號交響曲》這個很好的機會 我是覺得不要放棄 就算是動漫迷也一樣 因為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好像也曾經在哪部動畫出現過 雖然感覺這操作有點不倫不類 莫名其妙 但我想如果是某部動畫片女主角喜歡聽馬勒 喜歡聽第八號 那做為一個動漫迷 既然是喜愛的女主角喜歡的 那照理說跟著喜歡也是應該 總不能說動漫女角喜歡聽的流行歌因為簡單你就聽 而古典困難就不聽吧 那這樣算什麼動漫迷
pariah.T wrote:  如果是一般流行歌音質就別太講究了 你想賣動漫迷的動漫歌專輯錄音是能做多好..(恕刪)

此言差己、他老兄之前所談到的這些動漫的配樂有部份是在東京武道館所錄製的、武道館內有怎樣的軟硬體請了解一下、至於這些動漫的經費我認為絕對不可能會少的。
有空多了解一下日本人對動漫製作的狂熱及用心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