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底片漲價的一些想法和經驗.[轉貼]

支持底片漲價的一些想法和經驗.[轉貼]

作者: Steven Bleistein .[史蒂文·布萊斯坦]
2020 年 2 月 27 日.

每次柯達或富士底片製造商.宣布對一種或多種底片要漲價時,無論在網路評論區或在論壇中,都會有很多人在喊叫,好像無故漲價是不應該的,這樣只會傷害忠誠的底片攝影人的生活。在對富士底片發布的 Neopan Acros 100 II 的 35mmc 評論中看到一些抱怨,以及柯達 2020 年價格上漲.有人發表樂觀的文章,該評論引發不止一次惡劣的反應!

至於我可是同意類似底片的價格上漲,如果這是一家企業繼續提供生產的合理性所訴求。在我看來,價格上漲遠比停售底片更可取,不然更糟.恐會完全退出市場。

柯達和富士底片這樣的公司.並非不關心他們的底片客戶。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這兩家公司一直在重新加入底片庫存。柯達重新推出了 Ektachrome 幻燈片和 T-Max P3200,它們的品質很好。富士底片在停產原版一年後才推出 Neopan Acros 100 II。

柯達於2020年 1 月 1 日提高了其所有底片的價格。柯達因價格上漲向其客戶道歉,解釋說明這是必要的。他們的底片業務在過去五年中翻了一番,柯達希望產生有利潤,重新投資生產基礎設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想一想。柯達正在投資生產的能力是用於底片。

在我看來,那些一直哀嘆底片消亡的底片愛好者.現在已經得到了大家所希望的底片真正的複興。柯達和其他底片製造商.正在投資生產基礎設施.並且發布新的底片產品,這正是許多銀鹽拍攝者.一直在呼籲的。

然而,有些人不能接受是漲價的答案.一些曾為底片的消亡而悲嘆的人.現在對於價格上漲感到惋惜,而價格上漲也伴隨著市場增長.初期的快速擴張市場。可要小心可能會種下惡果.

在美國,柯達的漲價雖然幅度很大,但不算離譜。即使是狂熱的柯達底片攝影愛好者,也會考慮每年在他喜歡的愛好上.多花幾百美元,而不是幾千美元,前提是他不選擇更便宜的替代品。而你每年在星巴克地消費多少?

我住在的日本,柯達漲價比較明顯,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進口和本地分銷都有中間商參與。還有運費,以及想到的進口關稅,而且 2019 年 10 月起.日本消費稅從 8% 增加到 10%,這相當於歐洲增值稅、澳大利亞 GST 和美國的銷售稅。總而言之,以柯達 T-Max 100 底片為例,自 2017 年以來,它在日本的價格幾乎翻了一番,現在日本的價格仍然比在美國開賣時要貴得多。

像我上面提到的,我不是一個抱怨者。我為柯達感到興奮。我喜歡柯達。我想支持柯達,因為我喜歡他們的單色底片。然而每卷的價格上漲.確實讓我思考.而不是轉向另一個品牌。


去年年底,Daniel Sigg 在 35mmc 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散裝底片的優秀文章。柯達的日本經銷商不處理 35 毫米底片的 100 英尺捲軸,因此您無法在日本購買這些。然而,紐約的 B&H 確實有出售它們,並且 B&H 為我在世界任何地方認識的任何在線業務的國際客戶.提供一些最好的訂購和運輸支持。這太好了,B&H 甚至在我點擊訂單按鈕之前.就告訴我購物車中所有商品到日本地址的確切運費和關稅。這點連亞馬遜都做不到!

然後我做出點擊。貨物在不到一周後由 DHL 送達。我立即開始工作,每個罐裝滿 36 幀。我填滿了其中的 19 個,最後還剩下大約 18 個膠卷。不錯。我隨著裝載效率的提高,我在每個捲軸上擠出 20 個罐子。
支持底片漲價的一些想法和經驗.[轉貼]


有趣的是,即使有運費和稅費,我從紐約訂購散裝捲軸的柯達膠卷比在日本當地購買膠卷要好。更好的是,通過這樣做,我仍然支持柯達的業務。如果這還不夠,我對一卷膠捲帶來的一些浪費感到內疚——鋁罐和蓋子,以及放入垃圾箱的塑料片軸。如果只是為了減少家庭垃圾,我喜歡可重複使用罐的想法。在日本這是一件大事。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為柯達感到高興,甚至對價格上漲表示感謝。繼續支持我的愛好和激情.將使柯達在未來更加成功。而且,價格上漲促使我轉向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所以,謝謝柯達。繼續努力吧。
支持底片漲價的一些想法和經驗.[轉貼]
支持底片漲價的一些想法和經驗.[轉貼]

支持底片漲價的一些想法和經驗.[轉貼]
支持底片漲價的一些想法和經驗.[轉貼]


這篇文章中的照片是從我從柯達 T-Max 100 的一百英尺捲軸裝入的第一卷膠卷中拍攝的。我使用的是帶有 Elmarit-M 28mm f/2.8 ASPH 的徠卡 M7。以及配備第一代 Summicron 35mm f/2 的 Leica M3。我在兩個鏡頭上都使用了黃色濾鏡,並以 EI 640 拍攝。我使用 T-Max Developer 為 EI 800 進行了處理。

我是住在日本的街頭攝影師。如果您想查看我的更多作品,請查看我的網站bleisteinphoto.com或我的 Instagram @sbleistein

有關此處討論的主題.更多關於 35mmc 的文章,請複製連結:

底片理論

文章分享之後的回覆如下:

傑里米·諾斯
2020 年 2 月 27 日上午 10:22
儘管膠卷的價格上漲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敢打賭,相對於其他東西,現在購買比前幾十年便宜。
對製造商沒有幫助的一件事是二手出售的膠片產品的數量。我強調只買新膠卷。
價格上漲的一個好處是人們在釋放快門之前會三思而後行,因此不會用蹩腳的圖片充斥互聯網。希望他們也不會為了實驗目的故意破壞底片而濫用底片🙂


史蒂文·布萊斯坦
2020 年 2 月 27 日上午 11:17
可能有足夠的市場需求。順便說一句,我不認為將底片用於實驗目的是濫用。我一直這樣做,我不介意成本,因為我從實驗中學到的東西對我來說很有價值。它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攝影師。


歐根·梅澤
2020 年 2 月 27 日上午 11:06
請解釋一下為什麼人們沒有以便宜的價格購買足夠的膠卷,但他們會以高價購買?
柯達十年來一直抱怨自己的產能太大。他們的銷量不足以使其盈利。那麼價格上漲會產生更多的銷售嗎?
傑里米·諾斯
2020 年 2 月 27 日上午 10:22
儘管膠卷的價格上漲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敢打賭,相對於其他東西,現在購買比前幾十年便宜。
對製造商沒有幫助的一件事是二手出售的膠片產品的數量。我強調只買新膠卷。
價格上漲的一個好處是人們在釋放快門之前會三思而後行,因此不會用蹩腳的圖片充斥互聯網。希望他們也不會為了實驗目的故意破壞底片而濫用底片🙂


这个的道理不通
价格上涨的一个坏处是人们转向拍摄数码照片,继续用蹩脚的图片充斥互联网

“拍摄的成本影响拍摄态度,拍摄态度再影响拍摄质量”这个推理的充分性不成立。
jerryho282
我也很不想潑原PO冷水,說句難聽的,就是睜眼說瞎話!!!!
老何boss wrote:
我立即開始工作,每個罐裝滿 36 幀。我填滿了其中的 19 個,最後還剩下大約 18 個膠卷。不錯。我隨著裝載效率的提高,我在每個捲軸上擠出 20 個罐子。


跟據過去分裝經驗,如果是Fuji RDP系列底片,分裝計數器S到S(不刻意加格湊36張能拍),一定可以分裝成21捲,每捲有34張是安全的(分裝片最後一張不能用),而柯達底片通常分不成整數卷,會多出一截(說是不夠一截更恰當),要記得在部分捲軸加格才能剛好分完(至於總數記得是20捲)。因此紅色字部分,不知原作者是不是指18格底片。
底片漲價, 自然拍的人就少,

少人拍就會更貴,

除非有廠商要跳起來降價搶市場,

不然一直漲, 就愈少人拍...

我也在今年疫情嚴重前出清了不少底片,

剩下也還有上百捲可拍吧...

但現在真的都是以數位機為主,

尤其目前疫情還是不太樂觀, 何時才能出門放風拍照呀....>"<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我個人來說

原本一捲150~200的底片漲到300~400元甚至400出頭我已經不會用它了

底片只是消遣 不是必需品

無止境的漲價會導致越來越少人買然後有一天就停產了(已經有很多例子了)

根本是自掘墳墓
jenhoxen wrote:
因此紅色字部分,不知原作者是不是指18格底片

中文翻譯有點怪.有些用詞需要轉念一下的.

其他篇文章.有時需要稍微修正.有時用猜的.

感謝J大的指正.
jenhoxen
只是即興湊趣,何大千萬別說是指正啊[汗]
原本重膠片轉成數位之後
有洗底片的沖洗店就一家一家少了
這種情況下底片本來就是在減產,只是因為這幾年底片風又被吹起來
莫名的價格就上漲了
現在要便宜的底片,大多是黑白的
但是黑白的,沖洗底片的店又不幫你冲
要自己手動沖洗比較多
老實說現在真的還要玩底片還要從中得到樂趣的
至少也要學會沖洗黑白底片
ken902 wrote:
老實說現在真的還要玩底片還要從中得到樂趣的
只少也要學會沖洗黑白底片


还要会把底片放大到相纸上

光这套流程走下来,付出的劳力比底片提价的那点费用多得多
jjx874 wrote:
还要会把底片放大到相(恕刪)

想要繼續玩底片.尤其是黑白照片.

需要自己弄一個克難的暗房.
花費的心力也比找底片更困擾

有人利用廁所替代暗房來使用.
間接帶給家人一些麻煩.這需要溝通一下.

網圖資料如下:

老何boss wrote:
有人利用廁所替代暗房來使用.
間接帶給家人一些麻煩.這需要溝通一下.


要這樣玩應該買房時就考慮到,特別隔一間出來才是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