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總是最難的(就這樣開始 ^^)

當初只是簡單地想要和同事一起造訪嚮往已久的羅馬公路,所以就狠下心決定購入兩萬元以下的車款,也好家在有在01請教單車前輩,給予了Giant Thrive 1意見,隔天跟同事提到應該會選Thrive 1,在同事的認證下,某禮拜四下午就請假去捷安特選車了。

可惜現場只有XS 尺寸,店員專業的認為160cm的我應該選擇S號才較為適合,所以只有下訂調貨,沒法當天騎新車回家。
----
在爬文該怎麼寫公路車開箱文時,才開始去了解剎車/變速系統,也才發現腳踏車還真的有開箱這回事,我真的是狀況外,所以下面完全沒有箱子。


牽車當天,技師幫忙調整車子。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當天騎了5km回到家,隔天又騎了12.6km,一個禮拜後羅馬公路73.6km,之後才拍攝開箱文照片Orz.

當初特別選定Giant Liv專為女性設計系列,先來看看參考官網所自製成的Thrive 1 S號尺寸圖。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車子獨照,女性專屬的幾何ALUXX鋁合金車架,車架桿子也比較低。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然後就看圖說故事

1.SHIMANO Tiagra 等級的變速系統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2. 後輪有10段變速檔位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3.傳動系統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4.女性專屬坐墊,好像是比較寬。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5.坐墊側面和新買的包包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6.輪胎 Giant Gavia AC 2,無內胎,700x28c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7.煞車系統
油壓蝶剎. 騎乘羅馬公路的下坡,真的很好用。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7.1煞車手把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8.D fuse吸震碳纖維坐墊管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9.車把手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9.1 專為女性肩寬較窄的設計 ,寬58公分,上坡路段使用牛角覺得輕鬆很多。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10.檔位顯示視窗,對新手來說很好用,因為根本不知道換到哪裡去了。
11.女性專屬鈴鐺,聲音響亮,在羅馬公路上真的遇到在馬路中聊天的居民,30~40公尺外趕緊鈴鈴鈴,安全多了。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12.另外改裝的腳踏板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14.贈送的水壺和車子顏色很搭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15.大齒盤 50/34T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其他側寫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腳架蠻好用的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S號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坐墊調整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
心得:
雖然目前只騎了三趟,但是感覺車子的操控性很穩,變速流暢,上羅馬公路很剛好,原本很擔心下坡煞車,在幾個下坡後,也很快掌握住其技巧。


最後來張出遊照
【開箱】Giant Thrive 1 入門公路車

----
pluszero.j wrote:
開頭總是最難的(就...(恕刪)


恭喜入手好車
我都會把飛輪透明那片拿掉XD

話說
灣把呢
灣把呢
灣把呢
恭喜樓主新車!這台等於是男生版的Fastroad SL1,是好騎又可以催速度的好車.

整台車的配備大致上都符合她該有的等級. 如果樓主騎多一些以後想升級的話, 大概只要考慮換輪組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比較價廉物美的有像DT Swiss E1800, ER1600, 或是Fulcrum Racing 5 DB等,大概價格在一萬多一些,重量約1650克左右,換上去之後會比原來的SR-2(超過2000克)輕快許多.

至於其他配備倒是不用換,因為增加的性能不會太多. 若硬要換,可以把原來的FSA 50/34大盤換成46/30的超壓縮盤,換了之後加速會比較快!
恭喜牽新車,
看來交車時添購配件又花了一筆小錢,
相信日後還有更深的錢坑在等著妳
不過把愛車裝扮(改裝)成自己喜歡又獨特的樣子也是一種樂趣!


pluszero.j wrote:
車子獨照,女性專屬的幾何ALUXX鋁合金車架,車架桿子也比較低。


那個以專有名詞來說叫做『上管』,
因為女生的腿長通常較短,
所以女性車款的上管會更傾斜,以避免『卡襠』的困擾,
另一種講法就是車架更壓縮!


pluszero.j wrote:
腳架蠻好用的


腳架雖然好用,
但在參加活動,單車數量多時會比較危險,
這邊說的危險並不是自己本身,
而是凸出的腳架有可能打到後方單車的前輪,
(我曾在比賽中被前車『暗算』而斷鋼絲退賽)
平時自己騎無所謂,參加活動時建議把它拆掉!

對了,那個踏板要小心它的止滑釘,
否則小腿很容易受傷!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攝影愛好者 wrote:


恭喜入手好車
我...(恕刪)

謝謝
還是新手啊,什麼都不會。至於灣把,太難了!
Monte920 wrote:
恭喜樓主新車!這台等...(恕刪)


謝謝。
真的是很好騎的車款,有爬文看到關於46/30的超壓縮盤,希望我可以有機會精進到那樣程度,而且要學的東西好像還蠻多的,現在只會打氣而已。XD

請問有關於無內胎輪胎,是不是固定每個禮拜充氣即可?
Mystique Hsiao wrote:
恭喜牽新車,
看來交...(恕刪)


車子本身外,還要購買的東西真的蠻多的,車衣只好先拿慢跑上衣取代,哈哈。
.
也謝謝指導開箱文,不然自己也不會去細看車子結構和配備差異,太感謝了,那個「桿子」在寫的時候也覺得好笑,原來是上管,真的記不住啊!
.
要注意學習的事項還蠻多的,腳踏板應該是要找機會更新一下,不然受傷就損失大了。
感謝指導這麼多,thrive1真的很適合新手啊 :)
pluszero.j wrote:
請問有關於無內胎輪胎,是不是固定每個禮拜充氣即可?


通常我是在要騎車的前一晚檢查胎壓,偏低的話就補個氣,
當然,固定每星期打氣也是可以!

家裡最好擺一支落地型的打氣筒(有壓力表的更好),方便隨時使用,
如果常騎郊區或山路,可再買支隨身型打氣筒帶著,
另外,簡易的工具及備用內胎最好隨車攜帶,
就算自己還不會弄,至少能攔下路過的車友幫忙!

ps.
雖然妳的車是無內胎系統,
萬一遇上破胎,裝上內胎至少可以應急撐回市區到車店處理!

pluszero.j wrote:
車衣只好先拿慢跑上衣取代


其實車衣也可以拿來慢跑時穿,
而且車衣後面有三個口袋,可以用來放手機、鑰匙、零錢等隨身物品!


pluszero.j wrote:
要注意學習的事項還蠻多的,
腳踏板應該是要找機會更新一下,不然受傷就損失大了。


常騎長距離或郊區,換胎打氣的基本技術最好要會,
其它就等騎久了再慢慢學習!

這種踏板沒有不好,它的耐用性和防滑性都比普通的塑膠踏板好,
只不過在停車起步時要小心小腿前端不要踢到踏板,
否則這個經驗會讓妳記憶深刻!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Mystique Hsiao wrote:


通常我是在要騎車...(恕刪)


哇,必備物品看來要添加的還有隨身打氣筒、備胎和其他小工具。有胎壓顯示的直立打氣筒已購入,還好當時有85折優惠。
.
腳踏板真的沒注意到它釘子凸出的問題,我以為是可以防止腳滑,反正騎乘時要注意一下。
.
倒是還沒看過有人跑步穿車衣耶,這樣是否太酷了一點啊 XD,不過騎車真的還是需要車衣可以放物品的設計,跑步用的腰袋有點卡卡的。
回到妳的捷安特店,買個二氧化碳氣罐和氣嘴,以及一盒救援包,內有挖胎棒和補胎貼,把這兩個東西放入座墊包裡,不會很佔地方,也能夠應付野外爆胎. 當然妳也可買別牌的,我只是拿捷安特來做例子.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