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相機介紹與評價- Rolleiflex/ Hasselblad/ Leica

前言

Rolleiflex雙眼相機/ Hasselblad單眼相機 / Leica測距相機是個人認為最優秀的三種機械相機, 但現今卻有很多人對其不甚了解, 不是盲目崇拜就是一昧詆毀, 所以寫下這篇文章, 希望能澄清誤會.

Rolleiflex雙眼相機

Paul Franke與Reinhold Heidecke於1920年離開即將破產的voigtlander , 創立Franke&Heidecke社, 發明世上首部雙眼相機. 1928年量產rolleiflex, 1933年進一步推出面向娛樂市場的rolleicord I. 1937年推出rolleiflex automat, 其含有世界上第一組自動裝片機制, 進至首張底片時會自動停止, 交換底片僅需數秒鐘即可完成, 在二次大戰期間, 廣受戰地記者的愛用. 1944年工廠雖遭炸毀, 但戰後成功重建. 1949年推出 rolleiflex 3.5, 大受歡迎, 1950年代前半葉為雙眼相機銷售巔峰, 此後逐年下滑, 經營漸趨困難, 1964年Franke之子交出經營權, 由經理人接手運營, 1970年將工廠外移至新加坡, 1975年因大量負債而為銀行控制, 之後即是不停的破產改組轉賣, 令愛用者不願提起.

Franke&Heidecke社不是一間很有組織性的廠商, 其型號多而繁雜, 也反映在其相機品質上, 雖然擁有世界上頂尖的設計, 但其製造品質不如hasselblad/leica, 很少有使用者不曾因故障送修. 至於故障的原因, 即使是簡單的調整光圈快門, 甚至單純對焦都有可能造成零件脫落, 需要拆機重新組裝, 其他如自動裝片脫鉤或過片機制故障等更是常有之事. 購買rolleiflex相機與其考慮哪一台不會壞, 不如考慮哪一台能輕易修好, 特別是有些機器在不當維修下零件有缺損, 已經不可能復原, 而越複雜的機身構造越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再來, 為因應現代底片掃描下高倍放大, 需要如裂像對焦等較為精準的對焦方式, 傳統的毛玻璃已不適合, 故需選擇能簡單交換對焦片的機種. 至於鏡頭則是由zeiss設計的75mm鏡頭, schneider只負責依設計圖製造, 故不必費心考慮何者為佳.

1958年起發售的Rolleiflex 3.5F (k4d/k4e) 是最初的對焦片可交換式機種, 鏡頭是5枚玉版planar(bay II). 但是F版的機身為了讓測光計連動設計的異常複雜, 大部分的師傅都不會修, 甚至還有本來光圈快門沒問題, 送去整理回來反而故障的慘劇. 同樣在1958年發售的對焦片可交換式rolleiflex T構造就簡單許多, 只不過仍然採用tessar鏡頭(bay I).

1959年起發售的Rolleiflex 3.5E2 (k4c2/k4c3) 用的是c版機身不附測光計, 但對焦片可交換, 其構造相對F版簡單, 鏡頭也是5枚玉版planar(bay II). 比起K4d/k4e是更好的選擇, 但其產量只有數千部, 難以尋得狀況良好者. 要注意的是1961年發售的Rolleiflex 3.5E3 (k4g)用的是f版機身但不附測光計, 同樣不推薦.

1965年後發售的Rolleiflex 3.5F model 3 (k4f)全面換裝6枚玉版planar, 其發色更暖, 如果熱愛雙眼相機, 願意投入時間精力金錢, 可以考慮這台機器.

1962年起構造最簡單的rolleicord終於推出對焦片可交換的vb版, 鏡頭沿用IV版以來4枚玉設計的tessar(bay I)(III版前為3枚玉設計的triotar), 但全由schneider生產, 為相當有人氣之機種.

Rolleiflex 除了3.5系列, 還有另一組戰後面向美國市場而平行開發, 採用80mm鏡頭(bay III)的2.8系列. 其中無測光計的e2/e3版, 及測光計連動的f版是對焦片可交換式機種. 而2.8f雖維持5枚玉版planar, 但眾所公認為rolleiflex中成像及機身設計最優秀者, 然其成相水準尚不及於hasselblad版的80mm planar. 考慮到2.8系列的中古價格遠高於3.5系列, 不甚推薦.

Hasselblad單眼相機

二次大戰後, Victor Hasselblad在經營照相器材貿易之餘, 也開始研發便於手持的中判相機, 1948年推出1600f單眼相機, 1953年改良為1000f, 但其焦平面快門速度不準, 故障率也高, 並未引起太大注目. 1957年採用葉片快門的500 c發售, 耐用可靠而逐漸形成口碑, 1962年起NASA採用500型相機於太空活動中使用, 從此打開全球知名度, 銷售量直線上升. 1976年Victor Hasselblad在經營穩健的情況下將公司轉賣給財團, 1984年股票上市, 之後經營逐漸困難, 1991年遭收購後下市, 此後每隔數年即遭轉賣, 新機價格不斷攀升, 名聲與銷量卻不斷下降, 曾經是登月傳奇, 現在卻令人嘆息.

Hasselblad 500型各機間差距不大:
1970年500 c/m在500 c的基礎上改為可交換式對焦片.
1988年503 cx 支援TTL-OTF閃光燈並增加機身中的反射抑制材與非金屬零件的用量.
1994年 503 cxi在503 cx的基礎上支援捲片馬達, 同年501 c 在500 c/m的基礎上簡化, 大量使用非金屬材料, 取消機身上弦指示並修改快門按鈕.
1996年503 cw在503 cxi的基礎上改為滑動式反射鏡並大量使用非金屬材料.
1997年 501 c/m 在501 c的基礎上改為滑動式反射鏡.

Hasselblad 500型設計非常精巧, 製造品質也非常優良, 正常使用下幾乎不會故障, 但也因其精巧, 只要一個小零件輕微變形, 就能牽動整台機器不正常運作. 其中最令人困擾就是附屬快門簾無法密合, 一打開取景器就漏光, 完全無法使用. 如果不是單純彈簧無力, 這種情況就算將整台機器分解也難以找出原因所在, 通常只能另購機身使用.

此外, 年久月深之下, 有二組零件會自然耗損卻無零件可換. 一是用以固定反射鏡座的橡膠墊, 其變質之後導致鏡座稍微下沉, 反射鏡上升後來不及完全蓋住對焦片而致漏光, 但這只要在按下快門前先關閉取景器就能解決. 當然鏡座下沉也會導致對焦略有偏差, 但只要有保留合理範圍的景深, 不致產生影響. 二是機身與機背的結合部, 在長年使用下變形鬆動, 導致無法完全密合而漏光, 這可用電火布將接縫封起解決.

在對焦片的選擇上, acute版約只比普通版多一級光圈可用(acute版下f5.6的亮度與普通版f4相近), 價格卻相差10倍, 而Hasselblad 鏡頭光圈與快門連動, 按下快門才會縮光圈, 未開景深預覽時都是用最大光圈取景對焦, 普通版的亮度即非常足夠. 除非習慣使用微菱對焦, 否則購買普通版裂像對焦片即可.

Leica測距相機

顯微鏡名廠Ernst Leitz在1925年推出由其員工Oskar Barnack主導設計的無反射鏡相機leica I, Barnack 的目標是面向大眾市場的娛樂用小判相機, 追求堅固耐用. 1932年與zeiss社同年推出測距相機, 不同於面向職業市場的contax具有長基線/高速快門/可換機背/測距觀景合併/可快速交換鏡頭的刺刀式接環, leica II基線短/快門只有1/500秒/為防機背意外打開而採底座裝片/測距觀景分離/螺紋接環, 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 1933年推出直到二次大戰後都有改良型上市的leica III. 1954推出leica m3, 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其加長基線/測距觀景合併/改為刺刀式接環/清晰明顯的疊影, 亦受到職業使用者的注目, 1960年contax停產後, 更是接收其地位, 成為測距相機的代名詞. 1986年Ernst Leitz社更名為leica社並將德國工廠搬至solms, 1996年leica camera脫離leica集團並公開發行股票, 自此leica camera的控制權即不斷易主, 2012年遭收購而股票下市, 2014年決定將德國工廠搬回wetzlar的新工業區.

Leica m相機各型間雖略有不同, 但構造大同小異. 其最大的優點即為疊影清晰又耐用的測距儀, 其分光鏡不同於Barnack型, 是二塊三角柱狀透鏡相黏, 將反射面包圍在透鏡中, 鍍膜不會氧化而能使疊影清晰度不變(如果疊影變模糊, 那代表測距儀入塵需要清潔). 而在各型中最出色者即為m3, 其整個測距儀都不使用反射鏡, 而以各式菱鏡與透鏡組合而成, 故疊影清晰度為歷代最高(不過m3使用樹脂黏合, 剝離的機率比改用光學接著劑的m4高). M2之後的機種省略了不少菱鏡, 而改用一面反射鏡導引光線通過框線, 聚光能力較差, 疊影清晰度較低. 而m4-2後期型進一步取消聚光透鏡, 讓疊影和框線更不清晰, 後m4p/m6沿用之. 直至mp/ma才又重新加強疊影和框線的清晰度.

至於觀景窗放大倍率, 也就是觀景窗中所見物體大小與底片上物體成像大小的比例, 必須要搭配放大鏡考量, 一般而言是以調整後1:1為基準, 這種大小可使五公尺內的目標清晰可辨, 而5公尺可以滿足50mm 鏡頭全部的使用情境, 也足供75mm鏡頭拍全身照. 所以在leica的1.4倍放大鏡下, 觀景窗放大倍率只要0.7倍左右即足夠日常使用, 當然如果要接90mm 以上的望遠鏡, 那只能選擇0.91倍的m3.

如果要衡量鏡頭的對焦容易度, 有一個簡易的標準, 在觀景窗放大倍率1:1的情況下, 測距儀基線必須大於鏡頭焦距除以光圈之值. 而leica m相機的基線長度為68.5mm(m4-p後期型/m6之後的機型為69.25mm), 所以觀景窗放大倍率0.7倍以上的機型搭配放大鏡都可以適用50/0.95. 當然若是長焦鏡頭, 觀景窗尚必須放大到足以辨識目標的程度始可.

Leica m相機m3/m2/m4/m5都是由工人挑選適合的零件組裝而成, 採用黃銅上蓋/機身/底座. 而m4-2開始在加拿大工廠改採標準化裝配線, 前期型問題極多, 後期品質漸趨穩定, 其後的機種也都沿用標準化生產. 依然在加拿大生產的m4-p則採用不少塑膠零件, 而m4-p後期型與m6改用鋅合金上蓋. 德國solms廠生產的m6也有採用塑膠零件, 另有未證實的傳言表示部分的m6由葡萄牙廠生產零件, 德國solms廠只負責組裝. 最晚期的m6-ttl與後續的mp/ma又換回黃銅上蓋.

Rolleiflex/hasselblad的使用者已非常稀少, 大多都已成書架上的裝飾. 但leica 使用者仍然非常活躍, 維修站敢於開模備料, 加上構造較之3.5f/500cm相對單純, 很少有修不好的問題. 甚至如果有充足的金錢時間管道, 將相機送至歐美知名維修站overhaul, 比之新品亦不遜色. 我曾經遇到一位愛用者對m6的疊影不滿意, 其將之送至外國修改, 成果竟可堪與mp比擬.

Leica m相機有一個沒有找到原因的問題, 就是偶然出現與底片長邊平行的長條型漏光, 由其好發於m3/m2. 目前提出的三種說法都只能解決部分機種的問題:
1.有認為這是快門簾變質, 將之更換即可.
2.有認為這是橫走式快門簾與快門溝無法完全密合所致, 必須在快門溝附近增加吸光材料.
3.有認為這是快門溝後方的階梯狀平台造成的反射, 塗上消光漆即可.

1950年代hasselblad 500 c 機身開價240美金, zeiss鏡頭約300美金, 1970年代500 cm 開價347美金, zeiss鏡頭約400美金. 1980年代500 cm 開價594美金, zeiss鏡頭約800美金.
1960年代6枚玉zeiss planar版rolleiflex 3.5f開價349美金, 形同買鏡頭送機身.
1950年代leica m3開價297美金, m2則249美金, 1960年代m4開價309美金, leitz鏡頭30-200美金.但是到了1980年代m4-p開價599美金(1970年代後期, Nikon f2as開價即達550美金), 但其後m6開價1600美金, 2002年mp發售時開價2300美金, 其後一路漲至4795美金, 2014年ma開價4695美金, leica鏡頭1600美金起跳.

其實leica相機暴漲是m6才開始的事情, 近10數年更是漲到連職業使用者都買不起的程度, 但在過去leica的價格並沒有偏離市場行情, 跟當年nikon相比更顯示其價格之合理, 鏡頭價格更是長期低於zeiss. 1960年代1機1鏡最划算的選項, 中判是rolleiflex, 小判是leica. 至於hasselblad雖然昂貴, 但主要還是被昂貴的zeiss鏡頭墊高總價. Leica相機能累積如此多的愛用者, 當然不可能是因為荒繆的售價, 反過來說, 在天文數字的售價面前, leica還能挽留多少愛用者, 即是問題所在.

JonSnow wrote:
其實leica相機暴漲是m6才開始的事情, 近10數年更是漲到連職業使用者都買不起的程度, 但在過去leica的價格並沒有偏離市場行情, 跟當年nikon相比更顯示其價格之合理, 鏡頭價格更是長期低於zeiss. 1960年代1機1鏡最划算的選項, 中判是rolleiflex, 小判是leica. 至於hasselblad雖然昂貴, 但主要還是被昂貴的zeiss鏡頭墊高總價. Leica相機能累積如此多的愛用者, 當然不可能是因為荒繆的售價, 反過來說, 在天文數字的售價面前, leica還能挽留多少愛用者, 即是問題所在.


好文!

Leica這些年來已經慢慢脫離職業攝影師的市場, 而慢慢走向精品路線.

以前好好存錢買得請Leica M系統, 現在是越來越難了.

記得有段時間Leica M6 TTL + Summicron-M 50/2的價格大約NT$ 50000左右, 現在隨便一顆鏡頭就不止這個價格了.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JonSnow wrote:
前言Rolleifl...(恕刪)


感謝分享

我菜鳥只對leica比較有印象...

不過相較於leica m,
螺牙和r的好像就比較沒人愛,
怎麼大家大小眼差那麼多...?

jill1124 wrote:
怎麼大家大小眼差那麼多...?...(恕刪)

+1
在整個相機行業而言,使用者最多的非日系相機莫屬
也創造出不少經典名機,機身品質與鏡頭素質也是毋庸置疑,
不過在這裡卻連一台都沒談到,怎麼大小眼差那麼多...?
生死只是件閒事
這篇貼文回憶起一段日子

從底片機玩到數位機的影友應該不陌生的頂級品牌
想到學生時代 去台北博漢區看櫥窗的日子
心想哪一天要把這些德國機器買齊

慢慢地
工作後 花了一段長時間也將這三個品牌收在防潮箱了
也算是一個夢想吧
My Blog=== http://blog.xuite.net/commyy/twblog
uging wrote:
想到學生時代 去台北博漢區看櫥窗的日子...(恕刪)

由於家不住在台北,逛博漢區櫥窗的機會也不多,
不過學生時代有去過幾次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fm2
因為學校很多人在拿,
幾年後隨著時間推移,櫥窗裡的東西也不斷在改變,
底片相機一直都是那幾台...而數位相機越來越多...
而且一直在推陳出新,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
Nikon D90和Canon EOS 50D不過學生時代阮囊羞澀,
這些天價的DSLR只能看看而已...

時光飛逝,幾年後我大學畢業,也踏入職場面對人生新的考驗...
DSLR價格也不再是高不可攀,數位相機也幾乎佔領了相機街整個櫥窗!
在這數位氾濫的此刻,沒想到我又回頭重玩底片,尋找底片相機帶來的感動。
生死只是件閒事
jill1124 wrote:
不過相較於leica m,
螺牙和r的好像就比較沒人愛


測距相機的核心是測距儀, 不管是疊影清晰度或耐用度, m型都比barnack型優秀太多, 但日本有一群愛用者非常認同Barnack設計理念, 目前還是有日本工廠為barnack型生產零件.


leicaflex很優秀, 但沒有明顯突出於競爭對手之處, 而橫走式布簾快門越高速誤差越大(但振動小而有利慢速快門手持), 其1/2000快門原則上是裝飾用(m型到今日還是只有1/1000秒). 後來跟minolta合作的r型除r6/r6.2外都是電子相機.

death0101 wrote:
在整個相機行業而言,使用者最多的非日系相機莫屬
也創造出不少經典名機



機械相機是歐洲的天下, 電子相機是日本的時代. 日本製的機械相機大多可在其上看見歐洲銘機的倒影, 電子相機的設計才真正領先世界.

在日本製的機械相機中, 個人評價最高的是:

雙眼相機- minolta autocord I/II/III. 主因於鏡頭發色色度高, 但其不具備裂像對焦. 在使用裂像對焦的前提下首選是mamiya c330s,可惜其使用大量塑膠零件.

單眼相機- 小判:nikon f2/canon f1n, 中判:mamiya rb67. 其中nikon f2當時就能在外國跟歐洲銘機爭雄, 而不是只風行於日本台灣. nikon/canon的設計和製造品質在伯仲之間, 但一般認為nikon的機身零件更耐用, canon的鏡頭成像更優秀. 而mamiya rb67在日本台灣作為hasselblad的代用品, 其耐用度無庸置疑, 可惜sekor鏡頭的成像品質跟zeiss差距不小.

測距相機- cosina bessa rm. 除了疊影較模糊且容易移位(個人經驗是數百張就要重新調焦)之外, 沒有其他的問題可以抱怨. 不過這是10年前才發售的產品, 某個程度也算是現代相機.
JonSnow wrote:
測距相機的核心是測...(恕刪)

感謝您花很多寶貴時間的詳盡講解,
讓小弟能更深入了解德日相機的差異及演進史!
生死只是件閒事

JonSnow wrote:
測距相機的核心是測...(恕刪)


感謝說明...

我覺得螺牙比較方便的地方是...
對焦那個框框看出去是放大的,
近視眼比較容易看...

還有就是...
歷史是買不到的...
好珍貴的資料分享,謝謝,這資料很難得,也很實用,對歐洲底片有更新更深入的了解…
特別是Rolleiflex的眾多機種,感覺很客觀的評論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