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文】Olympus E-PL9 兩週使用心得 Review

喜歡我拍攝的照片也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以及 Flickr 。(內附EXIF及拍攝位置)





【Olympus PEN Lite E-PL9 】



嗨嗨~很快的,OLYMPUS用來迎接2018年首台機身是E-PL9,第八代PEN Lite。(我期待的E-M5 Mark III怎麼都還沒消息阿,敲碗..)



不幸的是除夕前幾天公司發生火災,將我的相機、鏡頭外箱、保卡通通燒光,無盒單殘值也大打折扣,根本逼我留在M4/3一輩子。(淚

因此那陣子忙到沒時間參加E-PL9測試,直到三月底才與它在日本相處兩個星期,正好累積了一些關於在東京閒晃的照片來湊成這篇文章。







我對於PEN Lite系列一直都不陌生,從E-PL5、E-PL7、E-PL8都擁有過,這個系列也一直是我出國的副機,常常是整趟旅行搭配M.ZD 75mm f/1.8 神之光這顆鏡頭。我喜歡它的輕便與靈活性,搭配餅乾鏡丟到外套口袋都沒問題,換上高階鏡頭也有很不錯的畫質。







既然東京之旅拍照都有了,就再囉嗦一篇吧。



<!--more-->







E-PL9推出四款顏色,新一代TruePic VIII處理器宣告PEN Lite也進入新的世代,這處理器也與自家OM-D旗艦機種OM-D E-M1 Mark II以及入門機OM-D E-M10 Mark III相同。







不得不否認E-PL9四種顏色都很好看,有選擇性障礙的人大概要更障礙了...XD

可惜台灣首波並沒有販售藍色,藍色非常亮眼、關注度也高。







PEN Lite定位在入門機種,輕便迷你的體積是它最大特色,等同iPhone 8、比我的手掌還要小上一號,算是沒有內建電子觀景窗的E-M10系列,無內建電子觀景窗得以將體積精簡化。不過要注意的是,E-PL9取消機背上的AP接口,因此這代並不能在熱靴座安裝VF-系列電子觀景窗使用。



我覺得從E-PL8開始機身外型設計有往女性用戶靠攏、時尚感增添不少,平時帶在身邊也是個賞心悅目的配件,測底貫徹我的核心理念,『拍不贏沒關係,好歹顏值要贏。』(巴頭







正面大範圍皮革包覆以及皮革握把,機頂流線感十足加上燙金OLYMPUS PEN字樣,真是漂亮啊。







這代使用1600萬畫素感光元件、三軸3.5級的防手震,也加入了4K錄影。新的處理器除了對焦能力大幅提升外,在畫面處理上也有進步,對焦速度準確度、選單操作、流暢度都變快了。







E-PL9內建了機頂小閃光燈,應急時非常好用,右側則是雙滾輪及開關。新一代入門機種在轉盤上開始新增了【AP模式】,主要針對新入門用戶、將部分功能簡化放置其中,然後終於有自動合成的全景模式啦。







歸功於AP模式的加入,OLYMPUS獨家LIVECOMP功能變得非常簡單,只要調整好EV即可一鍵拍攝。關於LIVECOMP這陣子我才將他更新到4.0版本,購買OLYMPUS機身絕對要學的強悍模式:【絕對機情】LIVECOMP 奧林絕學,光繪祕笈+心得+教學。Ver 4.0









上圖為前代機身E-PL8,可以看到機背在按鈕配置及功能上都沒有改變,皮革直接從前方包覆到機背,錄影鍵鑲入拇指增高蒙皮內側,減少誤觸問題。



MENU/INFO/刪除及播放鈕多了金屬邊框,按鍵配色與跟蒙皮一致,都是細心迷人的小細節。











PEN Lite系列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上下翻轉觸碰螢幕,翻轉觸碰螢幕也一直是我使用微單的重要原因之一。







翻轉螢幕除了自拍好用外、低角度的取景也很實用,上下翻轉在低角度取景會比十字軸翻轉螢幕來得靈敏,也容易掌握畫面軸心。







另外這個握持姿勢還蠻適合給體積較大的鏡頭使用,剛好靠在虎口。

E-PL9機身加上記憶卡及電池只有約380克,如搭配較大較重的鏡頭會有頭重腳輕的問題出現,而我的解決方式就是直接拿鏡頭搭配觸碰對焦拍攝。



簡單介紹完外觀,可以來看實拍囉。







這次旅行帶上的鏡頭剛好是廣角、定焦及小望遠,鏡頭列表如下:



Panasonic LEICA DG 12mm f/1.4

Olympus M.ZD 25mm f/1.2 PRO

Olympus M.ZD 75mm f/1.8



我是那種不愛使用Kit鏡拍攝的用戶,因此這篇文章都是搭配自己習慣的定焦鏡,購買kit組的用戶不妨將這篇當成日後E-PL9鏡頭升級參考。



緊接著來看看不同鏡頭在E-PL9上的表現吧。





▼【Panasonic LEICA DG 12mm f/1.4】



原生鏡當中,LEICA DG 12mm f/1.4的海膽刺星芒是我最喜歡的。E-PL9使用新一代處理器,對焦速度也有所提升,搭配這顆鏡頭也沒有特別延遲的問題發生,不過鏡頭上的光圈環一樣不支援。



小機身搭配廣角一直是街拍利器,迷你的體積在街上也不會過於顯眼。LEICA DG 12mm f/1.4加上E-PL9組合依然保有不錯的畫質,大光圈搭配三軸防手震在夜間綽綽有餘,我喜歡這樣的組合,大概在這趟旅行佔了50%百分比。





LEICA DG 12mm f/1.4 #1





LEICA DG 12mm f/1.4 #2





LEICA DG 12mm f/1.4 #3





LEICA DG 12mm f/1.4 #4





LEICA DG 12mm f/1.4 #5





LEICA DG 12mm f/1.4 #6





LEICA DG 12mm f/1.4 #7





LEICA DG 12mm f/1.4 #8





LEICA DG 12mm f/1.4 #9





LEICA DG 12mm f/1.4 #10





LEICA DG 12mm f/1.4 #11





LEICA DG 12mm f/1.4 #12





LEICA DG 12mm f/1.4 #13





LEICA DG 12mm f/1.4 #14





LEICA DG 12mm f/1.4 #15





LEICA DG 12mm f/1.4 #16





LEICA DG 12mm f/1.4 #17





LEICA DG 12mm f/1.4 #18





LEICA DG 12mm f/1.4 #19





LEICA DG 12mm f/1.4 #20



▼【Olympus M.ZD 25mm f/1.2 PRO】



對E-PL9來說f/1.2 PRO系列確實較大,我常常是直接抓著鏡頭拍攝,不至於有太大阻礙。我也認為25mm是M4/3系統必須要擁有的焦段之一,選擇多、光圈大,像是閉隻眼的視角容易集中畫面重心,標準焦段加上大光圈以及M4/3較近的拍攝距離,拍攝小物淺景深較也容易有升級感。



M.ZD 25mm f/1.2 PRO是M4/3光圈最大的自動鏡,E-PL9機械快門只有到1/4000秒明顯不足以使用最大光圈在白天拍攝,很容易會有過曝問題。目前入門機沒有直接支援使用電子快門拍攝,而解決方式便是切換至"靜音模式",在靜音模式下會啟動電子快門,最快可達到1/16000秒,另一個方式就是買ND減光鏡囉。





M.ZD 25mm f/1.2 PRO #1





M.ZD 25mm f/1.2 PRO #2





M.ZD 25mm f/1.2 PRO #3





M.ZD 25mm f/1.2 PRO #4





M.ZD 25mm f/1.2 PRO #5





M.ZD 25mm f/1.2 PRO #6





M.ZD 25mm f/1.2 PRO #7





M.ZD 25mm f/1.2 PRO #8





M.ZD 25mm f/1.2 PRO #9





M.ZD 25mm f/1.2 PRO #10





M.ZD 25mm f/1.2 PRO #11



▼【Olympus M.ZD 75mm f/1.8】



我的出國出勤率100%鏡頭,神之光 M.ZD 75mm f/1.8。

小望遠定焦的確不好用,但是用神之光所拍攝的照片總是能令我多看上幾秒。在外旅行很急很累,有時候多花點時間等候或是費點心思找尋屬於自己的畫面,更是無窮回憶。





M.ZD 75mm f/1.8 #1





M.ZD 75mm f/1.8 #2





M.ZD 75mm f/1.8 #3





M.ZD 75mm f/1.8 #4





M.ZD 75mm f/1.8 #5





M.ZD 75mm f/1.8 #6





M.ZD 75mm f/1.8 #7





M.ZD 75mm f/1.8 #8





M.ZD 75mm f/1.8 #9





M.ZD 75mm f/1.8 #10





M.ZD 75mm f/1.8 #11





M.ZD 75mm f/1.8 #12





M.ZD 75mm f/1.8 #13





M.ZD 75mm f/1.8 #14





M.ZD 75mm f/1.8 #15





M.ZD 75mm f/1.8 #16





M.ZD 75mm f/1.8 #17





M.ZD 75mm f/1.8 #18





M.ZD 75mm f/1.8 #19





M.ZD 75mm f/1.8 #20





最後M.ZD 75mm f/1.8 #20這張是我在三浦海岸拍攝的畫面,只有滿滿的感動。



短短兩個星期使用心得,E-PL9是台功能完善的入門機,對於剛開始學拍照的用戶也很友善。外型也有不少人讚賞,新處理器與內建閃燈都是不錯的更新。畫質沒有因為入門機種而大打折扣,整趟旅行我沒有做太多的設定,大多是使用P模式拍攝JPEG,部分照片透過電腦Lightroom調色,最終成像也很理想。











再偷渡兩張使用LIVECOMP模式所拍攝的照片,你說這功能是不是必學阿。(竊笑

#兩張照片鏡頭都是Panasonic LEICA DG 8-18mm f/2.8-4



其實這次旅行花上不少時間找攝點,如果對文章內的晴空塔或東京鐵塔拍攝角度有興趣,下面兩篇關於我自己在東京旅行時,因Google不到攝點而自己怒寫的攝影景點攻略文應該會對你有所幫助:



【攝點筆記】東京攝點 - 東京鐵塔,帶著OLYMPUS去旅行。



【攝點筆記】東京攝點 - 晴空塔,帶著OLYMPUS去旅行。 



如果有其他問題都可留言,我會抽空回應的。



個人網站 https://www.songmatin.com

Songmatin wrote:
喜歡我拍攝的照片也歡...(恕刪)


豆大好文好圖,怎能不推!
比博家那邊還多了一些照片。從照片上看,得知好東東是要花心思及時間的,佩服。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推推推,棕色epl9真是美丽动人,搭12/1.4也好方便自拍😍
网络原因多回复了一楼,编辑掉

最近在E-M10 III和EPL-9間做選擇,版大拍得很棒,差點就讓我購買這一台,但做決定前還是想請教版大有關錄影的項目。

我拿Canon 6D+24-105IS(號稱2.5級防手震),錄影的抖動還是讓我無法接受。 看到網路上很多E-M10 III的手持走路的影片範例,5軸防手震的效果真的很好,但是網路很少拿EPL-9拍攝移動走路的影片,所以請問版大,EPL-9的3軸防手震(3.5級)錄影時候幫助大嗎? 和E-M10 III的5軸差異大嗎?

常錄影: 家庭出遊,會移動走路拍攝或是小孩和貓狗玩遊戲之類的(被拍攝物會亂移動);不希望用穩定器或是多帶一台DV,只希望靠攝影的防手震。 鏡頭還是以Kit鏡14-42為主。 Thanks!

southboat wrote:
最近在E-M10 III...(恕刪)


如果有考量到錄影,五軸會幫助很多
個人網站 https://www.songmatin.com
樓主拍得很棒
E-PL9機身真的很漂亮
其中一張有位仁兄真的是用生命在攝影,真感動
ntsan wrote:
樓主拍得很棒E-PL...(恕刪)

藍色的挺好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