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2024 年可以說是 AI 筆電元年,而從年初開始,小惡魔筆電板就陸續帶來多款 AI 筆電的測試報告,這回要跟各位介紹的則是主打「首款 AI 電競筆電」的 GIGABYTE AORUS 16X (2024),其搭載最新第 14 代 Intel Core i9-14900HX 處理器及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8GB GDDR6 顯示卡等主流效能規格,TGP 最高可達 140W,至於「AI」則是與軟體平台深度整合,不僅能最佳化遊戲效能、進行電源管理,更直接內建 AI Generator 圖像生成應用,再加上專屬 Copilot AI 助理按鍵的配置,從各方面引領玩家步入 AI 新時代。

外觀上 AORUS 16X (2024) 也迎來多項改變,像是微奈米雷射技術打造的銘牌、半透明的 QWERASD 按鍵,以及首見於的筆電設計的「AORUS 投射燈」等 其 16 吋、16:10 比例的四面窄邊框 IPS 面板具備 91% 的螢幕佔比,以及 WQXGA (2560 x 1600) 解析度、165Hz 更新率與 3ms 的反應時間,另外藉由 Dolby Vision、Dolby Atmos 雙杜比規格帶來更沉浸的視聽體驗,無線通訊規格方面則超前部署採用了新一代的 Wi-Fi 7 和藍牙 5.4。那麼以下就請跟著 JB 的視角,一同來瞭解這款改變幅度不小的 AI 電競筆電吧!
 
 
外觀介紹
軟體與 AI 應用
重點規格
效能測試
心得總結
 
 

外觀介紹 ▌

筆電上蓋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微奈米雷射銘牌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筆電尾端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筆電前端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技嘉延續系列一貫的視覺語彙,在 AORUS 16X (2024) 上蓋中央配置虹膜幻彩的神鷹 Logo,從不同角度觀看所呈現出的色彩迥異,而這次又在左上角新增了「微奈米雷射技術」打造的 AORUS 銘牌,一樣也會隨上蓋角度而改變顏色。而在上蓋材質方面,這回 GIGABYTE 提供了本文所測試、霧面的「星夜灰」,以及可以看到 45 度金屬反射質感的「極光灰」兩種選擇,JB 個人是比較喜歡低調一點的顏色啦!筆電尾端除了雙散熱孔外,還具備左右兩道 RGB 燈條及首見於筆電的「AORUS 投射燈」設計,而筆電前端則向內略收,配合鍵盤部前端的凹槽能夠輕鬆地以單指掀蓋。

AORUS 投射燈(一)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投射燈(二)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投射燈」顧名思義,燈光會照向筆電擺放的桌面,如果此時 RGB 燈效非單一顏色的話,還能混合兩種顏色呈現文字交疊的迷幻感,我使用的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能清楚辨識 AORUS 文字清晰度的,而在電競筆電 RGB 燈效行之有年,卻直到現在才有品牌想到這種新玩法,其創新值得肯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筆電前端右側則有三顆常見的 LED 指示燈。

筆電左側 I/O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筆電右側 I/O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連接埠方面,AORUS 16X (2024) 機身左側搭載電源輸入埠、RJ45 乙太網插孔、HDMI 2.1 端子、USB 3.2 Gen2 Type-A 和 USB 4 Type-C (支援 Thunderbolt4 (支援 DisplayPort 1.4 / PD 3.0 充電)各一個;而機身右側則配置 USB 3.2 Gen2 Type-A、USB 3.2 Gen2 Type-C (支援 DisplayPort 1.4)、對應 UHS-II 規格的 MicroSD 讀卡機以及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整體 I/O 給得算是齊全,但美中不足之處有二,其一是沒有給到更廣為使用的標準尺寸 SD 讀卡機,其二則是 DisplayPort 1.4 版本稍嫌普通,如果能升級 2.0 以上會更好(支援外接 8K 60Hz 或三個 144Hz 的 4K 螢幕)。

顯示螢幕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最大開闔角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顯示解析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色域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視訊鏡頭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16X (2024) 搭載 16 吋、16:10 比例的 IPS 等級顯示螢幕,薄僅 3mm 的四面窄邊框設計則可帶來 91% 的超高螢幕佔比,其並具備 WQXGA (2560 x 1600) 解析度、165Hz 更新率、3ms 反應時間、100% sRGB 色域和 400 尼特的峰值亮度,並擁有 NVIDIA G-SYNC、Dolby Vision 技術支援,且獲得 Pantone 色彩認證和 TUV 德國萊茵低藍光認證。其螢幕上緣則配置了 FHD 1080p 解析度的 IR 紅外線視訊鏡頭和雙陣列麥克風,前者亦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登入的選項。

實際以專業校色儀 X-rite iDisplay Pro 搭配《DisplayCAL》軟體進行色域測試,這塊螢幕測得 96.5% sRGB、70.8% Adobe RGB 和 72.8% DCI-P3 的色域覆蓋範圍,其 Delta E*76 的值為 0.05,亮度則是測到超出不少的 544.75cd/m2。官網看下來 GIGABYTE 是將 100% DCI-P3 色域、240Hz 更新率的規格都留給了 17 吋的 AORUS 17X (2024),沒有下放到一般玩家更負擔得起的 16 吋,個人覺得有點可惜啦!

筆電鍵盤部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幻彩銘牌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觸控板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雷雕斜紋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電源鍵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有別於去年的 AORUS 16 採用完整尺寸鍵盤,AORUS 16X (2024) 則拿掉獨立數字鍵,在鍵盤左右兩側綴以不規則斜紋蝕刻設計,另外,C 件可看到一道科技感的斜紋雷雕由觸控板延伸到右側掌托處,上緣並有 TEAM UP FIGHT ON 的文字,JB 覺得是比去年更好看不少 至於獨立電源鍵則改到了中央的位置,其左右兩側則布滿了斜線型的散熱孔設計,而鍵盤右上角則是新加入一塊幻彩銘牌,且它在不同的觀看角度會映出迥異的色彩,仔細看的話上面的 AORUS 字樣還帶有一點橫向的雜訊條紋,是我個人相當喜歡的細節~

半透明鍵帽除了遊戲常用的 WASD 外又追加了 QER (這三顆按鍵 JB 以前在打《英雄聯盟》時還蠻常用到,但後來玩起動作 RPG 遊戲反而很少使用),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視覺風格,在特殊功能方面,ESC 按鍵在 Fn 鍵的搭配下可切換「風扇控制」模式,而 F12 鍵則是對應 Ai Boost 模式的啟閉。是說這台 16 吋電競筆電並具備三區 RGB 燈效、全區域防鬼鍵功能,鍵程為 1.7mm,實際敲擊起來的手感相比過往機種更加紮實、回饋感也很足夠。那由於 AORUS 16X (2024) 沒了獨立數字鍵,該機的玻璃觸控板則由靠左改為置中設計,面積相較於 15 吋機種也加大了 26%。

Copilot 鍵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Copilot 對談式 AI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作為一台「AI 電競筆電」,AORUS 16X (2024) 也將沒什麼人在用的選單鍵改為與 AI 助理互動的「Copilot 鍵」,為電競筆電首見,按下後螢幕畫面右側就會出現 Copilot (目前為 Preview 預覽版)的互動介面,透過與 AI 的對談,可以請它為你彙整資訊、解答疑問、安排行程或是借助 Bing 進行圖像生成。

半透明鍵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鍵盤背光開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鍵盤背光關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QWERASD 半透明按鍵的背光燈效在低光源下非常搶眼,其亮度調整不像它牌固定幾個段位,而是可以從 0~100% 自行調整的,亮度也非常足夠,帶去 LAN Party 電競派對想必會非常吸睛!

RGB Fusion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鍵盤部燈效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投射燈燈效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燈效的調整可在中控應用程式《GIGABYTE CONTROL CENTER》(簡稱 GCC) 中的「RGB Fusion」進行自定義,AORUS 16X (2024) 除了鍵盤外,筆電尾端的投射燈也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燈效方面則是提供 RGB 恆亮、RGB 呼吸、RGB 彩虹波浪、恆亮、呼吸、彩虹波浪和多色循環共 7 種模式。

筆電底蓋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底蓋內側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16X (2024) 底蓋同樣導入了斜紋視覺,比較深色的斜紋則是對應散熱孔的位置,而上緣的橡膠腳墊的形狀...感覺左右兩側的腳墊會影響到熱風排出,但 GIGABYTE 向 JB 保證不會擋到冷熱空氣的交換,實際用起來倒也沒有任何問題就是 底蓋並採用一體式設計,在轉開 12 顆螺絲(對應三種不同尺寸)後就能與筆電本體分離。

筆電內部組件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記憶體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無線通訊晶片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鋰電池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雙風扇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16X (2024) 採用全新的 WINDFORCE Infinity 散熱技術,其由兩組 84 葉片風扇、5 根散熱管所組成,散熱鰭片薄度則僅有 0.1mm,而 3D VortX 風道設計強調四向出風散熱、鍵盤進風開孔設計,D 件的進風開孔更較 15 吋機種高出 12%,在雙風扇正上方按鍵處則被 GIGABYTE 稱為 Icy Touch 冰感操控區,專屬氣流通道將冷空氣導入常用按鍵下方,即便筆電處於高負載下也能夠保持舒適,另外它也具備了 0dB 靜音散熱技術,系統在低負載運行下能保持低溫並使風扇智慧停轉~

內部組件方面,筆電中央可以看到雙層的 DDR5 5600MHz SO-DIMM 記憶體、兩條 M.2 2280 規格的 PCIe Gen4 SSD 固態硬碟以及 Wi-Fi 7 / 藍牙 5.4 的無線通訊晶片,記憶體最高可擴充至 64GB,而儲存裝置則是 4TB,最下緣的鋰電池為 99.2Wh 大容量。音效方面,AORUS 16X (2024) 則配備強大 DSP 晶片雙通道 Smart AMP 智慧擴大系統,能使音量與低音加重 1.58 倍,並提升 1.67 倍的動態範圍表現,進而帶來清晰震撼的音效,它亦支援 Dolby Atmos 杜比全景聲,透過虛擬 5.1.2 聲道增強空間感,提升玩家在遊戲對聲音的感知力!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此外,AORUS 16X (2024) 系列換上了 Intel Killer Wi-Fi 7 BE200 無線通訊晶片,相較於 Wi-Fi 6,其速度最高支援至 40GB/s,較前代提升了 4.8 倍、網路容量提升了 5 倍,延遲降低則是 100 倍,但這數據算是理論值,實際連接小惡魔電腦板編輯陳拔的 Wi-Fi 7 路由器,從 Wi-Fi 設定介面的截圖來看是有成功連上 6GHz 頻寬的,惟傳輸速度由於 Windows 作業系統優化尚未到位,還是比現行 Wi-Fi 6E 慢了點,也不好去驗證其速度,不過,Wi-Fi 7 的好處是可以獨享 6GHz 的頻寬,不會有其他人跟你搶頻寬的問題啦

變壓器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變壓器與充電線重量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筆電本體重量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16X (2024) 系列隨附群光電子製造的 240W 薄型變壓器,採用圓形插頭,連同充電線放上電子秤測得 680g 的重量,至於筆電本體的重量則測得 2.33Kg,較去年的 AORUS 16 輕了將近 300g,如果能夠再瘦身一些,相信為更具優勢。這款筆電加上充電線材的重量加總則來到 3.01Kg,攜帶上依舊略有負擔,如果能夠附減壓後背筆電包會比較好...

軟體與 AI 應用 ▌

General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I Nexus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I Boost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I Generator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Dashboard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FAN Control 自定義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是說 GIGABYTE 在發表這台新機時強調是款「AI 電競筆電」,處理器雖然未如 Core Ultra 系列內建 NPU 神經處理單元,但倒是加入不少 AI 效能調節及生成式 AI 功能,這些都整合在中控應用程式《GCC》裏頭,從介面可看到它具備一般設定、數據監控、RGB 燈效、風扇控制和 AI Nexus 等選單,「AI Nexus」又分為 AI Power Gear、AI Boost 和新加入的 Stable Diffusion 圖像生成功能 AI Generator,其中作為筆電的效能模式的「AI Power Gear」提供省電、平衡、效能、以及 AI 自動排檔共 4 種模式。

由微軟 Azure AI 所驅動的智慧調校功能「AI Boost」,則有創作者、全速、遊戲、會議、安靜和預設等情境,啟用之後則能針對 CPU、GPU 與散熱風扇進行優化,並具備智慧超頻這般提升遊戲幀率表現的功能。至於掌管風扇模式的 FAN Control 選單提供效能、節能、標準、全速和自定義 5 種模式,後者可自行調整不同溫度對應的轉速,順帶一提,本文的效能測試均使用「效能模式+全速風扇模式」來進行,此時的轉速均可達 100%。

Stable Diffusion (一)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Stable Diffusion (二)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點開「AI Generator」會自動啟用 Stable Diffusion GUI 圖片生成應用程式...這個是直接整合在《GCC》裡面的,有別於之前所測試的 Acer AI 筆電,裡面的《GIMP》還得透過 Github 下載、並以程式語言進行安裝,GIGABYTE 的 AI 電競筆電完全無須額外的步驟,真的是超~級~方~便~ 這邊也簡單介紹一下,介面左上角有兩格是輸入 Prompt 提示詞的欄位,上面是主要的提示詞,下面則是要避免的負面提示詞(例如多餘的手腳之類的),不只如此,它還提供了採樣方法、種子、提示詞相關性的選項,甚至還能上傳參考圖!

實際用下來,覺得《GCC》的 AI Generator 在生成速度上比起先前體驗的《GIMP》的 Stable Diffusion 插件快上不少(大概 3 秒出一張),而且最多還能一次生成 4 張圖片,尺寸除了 512 x 512 外也支援到 1024 x 768,可以為 AI 圖像創作省下不少時間!不過 Stable Diffusion 需要利用他人訓練的模型去運算才會比較好看,JB 自己輸入提示詞生成的圖片水準就不太夠看了,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畢竟要駕馭生成式 AI 看來有著較高門檻,且需具備足夠的知識、輸入提示詞也得用英文...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至於 AI「生圖」的運算上,則是使用筆電本身的 GPU 來完成的,透過工作管理員可見 GPU 的使用率達 99%,CPU 則是 11%。《GCC》的 AI Generator 另外還有一個優點,所有生成的圖片都會自動存在筆電「使用者 / 圖片 / SDGUI」的資料夾裡,不用多進行另存新檔這個步驟,非常方便!

Chat with RTX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Dataset 選擇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YouTube URL 轉錄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I 模型問答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接下來我也試了一下 NVIDIA 本月中推出的 Chat with RTX,這個對談式 AI 應用會以裝置端進行運算,只要滿足 RTX 30 / RTX 40 系列顯示卡,以及 16GB 記憶體容量就能夠運行,安裝檔則是有 35GB 大。是說 Chat with RTX 主要使用 Llama 2 和 Mistral 兩種 LLM 大型語言模型,就 JB 下載的體驗版來說目前僅支援 Mistral 模型以及英文提問,可以選擇的 Dataset、簡單來說就是功能則有 3 種,第一個是 Folder path,透過與使用者裝置中的資料(如圖片、應片、文件、記事等)連接即可進行資料搜尋,這部分我請 Chat with RTX 幫我找擷圖,結果有點答非所問

第二個是我自己覺得超實用的 YouTube URL,此一轉錄功能只要將 YouTube 影片連接貼上,就能自動將影片裡的文字轉錄出來,花費的時間僅短短數秒!第三種則為 AI Model Default,主要用途就是跟 AI 對談問答了,實際問它 DLSS 3 跟 DLSS 3.5 的問題,作答時間可比問 Copilot 快多了,幾乎是轉瞬就完成!如果各位對 Chat with RTX 應用有興趣的話,不妨參考電腦板編輯陳拔撰寫的介紹文章


GIGABYTE AORUS 16X ASG (2024)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3H2 家用版
處理器:Intel Core i9-14900HX (最高時脈 5.8GHz)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4070 8GB GDDR6 VRAM (最大 TGP 140W)
儲存裝置:1TB M.2 PCIe Gen4.0 x4 SSD (雙插槽,最高可擴充至 4TB)
記憶體:32GB LPDDR5X 7467MHz (雙插槽,最高可擴充至 64GB)
顯示螢幕:
16 吋面板 (WQXGA 2560 x 1600 解析度 / 165Hz 更新率 / 3ms 反應時間 / 100% sRGB 色域 / 400 尼特亮度 / Dolby Vision / G-Sync / Pantone 與 TUV 萊茵低藍光認證)
I/O 埠:
2x USB 3.2 Gen2 Type-A
1x USB 3.2 Gen2 Type-C (支援 DisplayPort 1.4)
1x USB 4 Type-C (支援 Thunderbolt4 (支援 DisplayPort 1.4 / PD 3.0 充電)
1x HDMI 2.1
1x RJ45 乙太網路端子
1x MicroSD 讀卡機 (UHS-II)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1x 電源輸入埠
視訊鏡頭:1080p IR 攝影機 + Windows Hello 支援
揚聲器:4x 2W 低音揚聲器 + 2x 2W 高音揚聲器
通訊:Wi-Fi 7 802.11be 2x2 / 藍牙 5.4
電池:99Wh 充電式鋰電池
尺寸:356 x 254 x 20~27mm
重量:2.3Kg
售價:68,900 元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處理器效能測試:

處理器資訊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處理器效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這次 JB 借到的機台,具體型號為 16 吋系列當中最高階的 AORUS 16X ASG (2024),其處理器搭載 Intel Core i9-14900HX (上圖的 CPU-Z 已更新到最新的 2.09 版,但不知為何僅顯示 i9-14900H ),為 24 核心 (8P+16E) 與 32 線程架構,搭配 36MB 的 L3 快取記憶體,其渦輪加速時脈為 5.8GHz,處理器基礎功率則是 55W,而在 AI 效能方面,雖然未如 Intel Core Ultra 系列內建有 NPU 神經處理單元協助 CPU 處理 AI 運算,但它仍具備了 Intel Deep Learning Boost 可加速深度學習推論效能。

進入效能實測環節,我在中控應用程式《GGC》啟用「效能」模式並開啟 Ai Boost,並將風扇控制開到「全速」來進行基準測試跑分,這台電競筆電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714.0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12,941.4 分,後者跟我去年測的 i9-13900HX 大約有 6% 的提升幅度,而 CINEBENCH R20 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10,739 分,CINEBENCH R23 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28,260 分,至於 X264 FHD Benchmark 影音轉檔效能為 107.6fps

V-Ray 5 渲染效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V-Ray GPU CUDA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V-Ray GPU RTX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Blender CPU 渲染效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Blender GPU 渲染效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接著看到 3D 渲染的使用情境,AORUS 16X ASG (2024) 在 V-Ray 5 的渲染測試中跑出 18,676 個 vsamples,V-Ray GPU CUDA 為 1,254 個 vpaths,V-Ray GPU RTX 則是 1,752 個 vrays;而在 3D 創作軟體 Blender 的渲染效能測試中,這台頂規電競筆電的 CPU 渲染效能分數為 356.31 分,效能排行為受測裝置的前 52%,而 GPU 渲染效能則是 3570.10 分,效能排行名列受測裝置的前 12%。

NVIDIA TensorRT 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OpenVINO CPU 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OpenVINO iGPU 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WindowsML CPU 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WindowsML GPU 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既然 GIGABYTE 都強調它是台「AI 電競筆電」了,這邊當然也要以 UL Procyon 測試軟體驗證一下它的 AI 推論效能,其測試項目包含多種神經網路模型如 MobileNet V3、Inception V4、YOLO V3、DeepLab V3、Real-ESRGAN、ResNet 50 等,涵蓋圖像分類、對象檢測、語義圖像分割、超解析圖像重建等常見的 AI 任務。

首先以 NVIDIA TensorRT 進行 AI 推論效能,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的這台電竟筆電獲得了 1,035 分;再亦 Intel OpenVINO 框架選擇 float32 單精度浮點數執行 AI 推論效能測試,由於不具備 NPU,這邊就直接分享 CPU、iGPU 的效能表現,分別為 129、130 分,跟我先前測的幾款 AI 筆電表現差不多;最後換到另個機器學習框架 Microsoft ML 繼續測試,AORUS 16X ASG (2024) 的 CPU、GPU 則是分別取得 101 分與 665 分。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16X ASG (2024) 搭載 32GB DDR5-5600MHz 雙通道記憶體,其在 AIDA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中,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77778 / 69389 / 70670 M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95.9ns,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則測得 539.44 / 382.93 / 535.43 G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8.5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16X ASG (2024) 搭載 1TB 容量、GIGABYTE 自家生產的 M.2 NVMe PCIe Gen4 SSD 固態硬碟,最高則可擴充至 4TB,此固態硬碟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測試中獲得 5171.90 / 4823.76 MB/s,在 TxBench 的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 5111.260 / 4922.459 MB/s 的硬碟讀寫表現,而 AS SSD Benchmark 的硬碟讀寫速度為 4038.20 / 4172.75 MB/s,效能分數則是 4,462 分。另外,在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的 SSD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了 1,920 分的成績,此測試主要模擬 PC 遊戲的安裝、移動、載入、儲存與錄製等,可以看到平均花費時間為 94μs,頻寬則是 330.71 MB/s,整體硬碟讀寫效能並不是那麼突出。

圖形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16X ASG (2024) 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8GB GDDR6 VRAM 獨立顯示卡,搭配 Intel UHD Graphics 內顯晶片。作為新一代 Ada Lovelace GPU 架構的顯示卡,RTX 4070 擁有 DLSS 3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功能、第五代 Max-Q 技術等優勢,技術規格上方面則擁有 4,608 個 CUDA 核心、144 個 AI Tensor 核心以及 36 個光線追蹤核心,其顯示運算功耗 TGP 則可達 140W。

當然它也具備 MUX 獨顯直連、NVIDIA Reflex 最佳化反應速度技術,以及能夠令 CPU 即刻使用整個 GPU 畫面緩衝、提升遊戲效能的 Resizable BAR 技術,而 RTX 40 系列顯示卡對玩家來說最重要的新功能,還是光流加速器與 AI 加持的「DLSS 3 深度學習超級取樣技術」,在支援 DLSS 的遊戲中啟用後能夠為效能(平均幀率)帶來非常顯著的提升!若你是追求極致效能的硬核玩家,GIGABYTE 則是將更高階的 RTX 4080、RTX 4090 顯示卡配置在 17 吋的 AORUS 17X (2024) 上面

Fire Strike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Fire Strike Extreme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Fire Strike Ultra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Time Spy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Time Spy Extreme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Port Royal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接著進入各位最重視的圖形效能測試環節,首先一樣是 3DMark 基準測試軟體的 Fire Strike 的三個模式,這款 AI 電競筆電分別獲得 25,378 / 13,642 / 7,030 分的效能表現,而在看 DirectX 12 效能的 Time Spy 模式斬獲了 13,245 分的效能分數,在測試條件更嚴苛的 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取得 6,372 分的效能分數,測試光線追蹤效能的 Port Royal 則是跑出了 13,103 分。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Speed Way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3DMark 針對針對 RTX 40 系列顯卡 DLSS 3 功能的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而在 DLSS off 的情況下幀率表現為 12.40fps,換到 DLSS on 則是取得 66.2fps 的成績;至於 DirectX 12 Ultimate 效能專用測試模式 Speed Way 在執行光線反射、全域照明、體積照明與粒子特效等光線追蹤項目後,AORUS 16X ASG (2024) 最終則是取得了 3,057 分的成績。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另外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中,我將解析度設定為原生 2560 x 1600 全螢幕,畫面品質設定為 Ultra 極高,同時開啟 4xAAA 反鋸齒模式,測得效能為 2,673 分與 106.1fps,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測試軟體中維持相同測試環境,則取得 3,947 分與 94.3fps 的表現,最後看到的是《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測試軟體,在 2560 x 1600 與高陰影材質之下測得的效能表現則是 3,952 分與平均 29.56fps 的運行幀率。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遊戲模擬圖形效能測試軟體《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這邊,我將解析度設定在接近原生的 2560 x 1600,並選擇 High 高圖形品質展開跑分,最終 AORUS 16X ASG (2024) 所測得的效能分數為 8,810 分,效能評級為 High。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接著看到各位最關心的實機遊戲效能測試環節,在《GGC》選擇「全速」模式並以遊戲原生解析度 2560 x 1600 和最高的遊戲圖形品質作為測試環境,並透過 5 款支援 DLSS 3 (與 DLSS 畫格生成功能)的遊戲和 2 款 3A 作品來驗證 AORUS 16X ASG (2024) 的遊戲效能表現,以下是這 7 款遊戲的設定與效能測試結果~

▓ 怒海戰記 ▓
遊戲畫面(一)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遊戲畫面(二)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圖形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顯示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NVIDIA DLSS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DLSS)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首先看到 Ubisoft 新推出的 3A 開放世界海戰遊戲《怒海戰記》,在 2560 x 1600 解析度、關閉垂直同步,以及「極高」圖形品質下執行基準效能測試,AORUS 16X ASG (2024) 跑出了 72fps 的平均幀率,此時 VRAM 的使用率為 7218 / 8188MB,接著啟用 NVIDIA DLSS 縮放(在高畫質設定下提供最大的幀率表現)並選擇超高效能,最終幀率提升了 43% 來到 103fps

▓ 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 ▓
顯示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圖形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DLSS 畫格生成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DLSS)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再來則是自 PlayStation 移植至 PC 平台的《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由於不具備內建基準效能測試,我同樣透過遊玩「費斯克犯罪據點」任務時以 NVIDIA FrameView 軟體紀錄 180 秒的平均幀率來跟各位做分享,在原生解析度、「非常高」圖形品質以及光線追蹤反射功能啟用之下,AORUS 16X ASG (2024) 最終跑出了 67.536fps 的效能表現,接著再開啟「DLSS 畫格生成」功能、並選擇超高性能的提升方式再跑一次,這台輕薄電競筆電的平均幀率則是上升至 119.357fps,增幅達 76.7%。

▓ 極限競速:地平線5 ▓
顯示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圖形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DLSS 畫格生成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DLSS)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而在微軟 Xbox 本家賽車大作《極限競速:地平線5》這邊,我則以「極端」影像品質、原生解析度設置,並關閉垂直同步來執行內建的基準效能測試,AORUS 16X ASG (2024) 在未啟用 DLSS 前跑出了 85fps 的平均幀率表現,而在啟用 NVIDIA DLSS 技術與 Frame Generation 功能(即 DLSS 畫格生成)之後,平均幀率則上升 23.5% 來到了 105fps

▓ 電馭叛客2077 ▓
顯示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圖形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DLSS 畫格生成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DLSS)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向來是硬體效能測試大魔王的賽博龐克動作 RPG 遊戲《電馭叛客2077》,AORUS 16X ASG (2024) 表現又是如何?一樣維持 2560 x 1600 解析度並選擇「光線追蹤:最高」圖形品質,透過內建基準效能測試功能則是測出了 70.21fps 的平均幀率,接著再啟用 DLSS 超解析度強化(搭配極致性能模式)以及 DLSS 畫格生成功能後,這款 3A 大作的平均幀率則進一步提升至破百的 115.78fps,效能增幅則有 64.9%。

▓ 漫威星際異攻隊 ▓
顯示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圖形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NVIDIA DLSS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DLSS)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由 SQUARE ENIX 旗下 Eidos 蒙特婁工作室開發的《漫威星際異攻隊》中,維持相同顯示設定,並將圖形品質調至「最高」來執行基準效能測試,AORUS 16X ASG (2024) 則是獲得了 109fps 的平均幀率,再來啟用 AI 加持的 NVIDIA DLSS (超高效能模式)再跑一次,平均幀率則是上升了將近 45% 來到更為流暢的 158fps

▓ 古墓奇兵:暗影 ▓
顯示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圖形設定與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看完支援 DLSS 3 的遊戲之後,也繼續測個定番的 3A 作品,首先是同樣由 SQUARE ENIX 旗下 Edios 蒙特婁工作室打造的《古墓奇兵:暗影》,這款遊戲在 2560 x 1600 解析度與「最高」圖形品質下測得了 102fps 的平均幀率,幀格渲染數則是 15,761 幀。

▓ 極地戰嚎6 ▓
顯示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圖形設定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擴充功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效能測試(擴充功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最後看到 Ubisoft 出品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極地戰嚎6》,在維持相同的顯示設定並啟用「極高」圖形品質,AORUS 16X ASG (2024) 則跑出 88fps 的平均幀率,此時的顯示卡 VRAM 使用率為 5.36 / 7.78GB,另外我也啟用 DXR 光線追蹤反射、DXR 光線追蹤陰影等「擴充功能」,這款 AI 電競筆電的平均幀率則略降至 76fps,此時 VRAM 的使用率則略升至 5.94GB,還沒有超過上限!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這邊也使用長條圖來彙整 AORUS 16X ASG (2024) 的實機遊戲效能測試結果,在原生的 2560 x 1600 解析度與最高遊戲圖形設定之下,這款電競筆電都有 6、70fps 以上的表現,而在開啟 DLSS 畫格生成功能後更能突破 100fps,帶來(測試結果中)最高 76.7% 的效能增幅,整體表現還算不錯!

散熱效能測試:

待機時硬體溫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待機時機身溫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散熱效能與穩定性測試這邊我一樣使用 CINEBENCH R20 和 FurMark 兩款燒機軟體來為 AORUS 16X ASG (2024) 進行測試,筆電待機時透過 HWMonitor 監控軟體可發現,CPU 溫度最高為 70 度,而 GPU 溫度則是 40 度,此時透過 Flir 溫度測量儀器實際量測機身溫度,可看到在待機的狀態下筆電平均溫度為 31.9 度,當下最熱的地方出現在空白鍵位置的 39.4 度,次高則是筆電尾端散熱孔處的 36.3 度,玩家常用的 WASD 鍵則是 33.3 度,左側置腕處則是舒爽的 29 度。

測試時硬體溫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測試時機身溫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測試時風扇噪音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在 FurMark 與 CINEBENCH R20 兩軟體同時運轉 30 分鐘之下,由 HWMonitor 可以看到 CPU 溫度最高達到了溫度牆的 97 度GPU 溫度則是 69 度,此時 CPU 功率為 105W,GPU 功率則是 120W,而 CINEBENCH R20 經過五輪 CPU 測試後效能分數為 6,304 分,較正常測試時有 41.3% 左右的降幅;另根據 Flir 溫度測量儀的熱圖,燒機測試下筆電最高溫的地方轉移到機身尾端散熱孔處,為顯示黃色的 41.2 度,空白鍵的位置則稍稍降至 36.9 度,雙風扇上方的位置(其中一邊涵蓋 QWERASD 鍵)則呈現涼爽的藍色,僅有 28.6 度,左右置腕處則沒有什麼明顯的溫度變化。而在「全速」模式下風扇轉速透過分貝計所測得的運轉噪音為 60.8dB,也是近期較大聲的表現 不過使用「效能」模式則會降至 53.7dB,這邊也提供給各位參考囉~

筆電綜合效能與續航力測試:

PCMark 10 綜合效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Procyon Office 生產力效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Procyon 影音剪輯效能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而在筆電綜合效能方面,AORUS 16X ASG (2024) 在 PCMark 10 基準測試軟體模擬一般筆電日常工作的 Modern Office 測試模式(例如瀏覽網頁、視訊會議、應用程式開啟、文書處理、圖片及影像簡單編修等作業)之下,最終獲得的生產力效能分數為 8,223 分,效能為受測裝置中的前 5%,高於 2023 年電競筆電的平均,在運行 Office 文書處理軟體的 UL Procyon Office Productivity 效能測試中取得 6,540 分,換到看 Adobe Premiere 影音剪輯效能的 UL Procyon Video Editing 則是斬獲 6,286 的效能表現。

鋰電池資訊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續航時間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充電時間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AORUS 16X ASG (2024) 內建 99Wh 容量的充電式鋰電池,我將《GGC》的 AI Nexus 和系統電池效能均設為「平衡」來進行續航力測試,一樣先將螢幕亮度設為 40%,關閉鍵盤背光、藍牙傳輸與定位功能,僅保留 Wi-Fi 連線下執行 PCMark 10 的 Modern Office 電池續航力項目,結果自 97% 起始電量至自動關閉的 4% 電量總共經過了 6 小時 1 分鐘,續航力算是電競筆電的平均以上。另外透過隨附的 240W 變壓器充電,從 15% 充至 100% 全滿電量約需 54 分鐘,同樣也有不錯的表現!

心得總結 ▌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被冠上「AI 電競筆電」之名的 AORUS 16X (2024) 實際上真的夠 AI 嗎?就《GGC》內建的三大功能來看,AI Boost 去年的機種就有了,而 AI Power Gear 這般智慧調節的概念其實也不算新技術,不過 AI Generator 則是具備競品較缺乏的整合性,讓使用者也能在裝置端輕鬆玩生成式 AI,而無需另外下載或註冊帳號等,Copilot 按鍵在我印象中也是電競筆電裡首見,指標性不言而喻,說它 AI 我也是買單的,不過還是希望 GIGABYTE 能夠端出更多的 AI 玩法會更名正言順啦。(雖然這好像是軟體商的事...

AORUS 16X (2024) 這回換上的新造型 JB 非常喜歡,尤其是 AORUS 投射燈真的蠻有新鮮感,如果能夠讓玩家客製化更換應該會很酷 其他像是上蓋、鍵盤部的新設計也更趨成熟!其他像是雙杜比規格、FHD 解析度視訊鏡頭、平均之上的續航力以及高度擴充性的特色,均為值得讚賞之處。遊戲效能方面,本文主角相比去年我測試的 RTX 4070 電競筆電,一般測試的增幅並不算明顯,但開啟 DLSS 後測試則能夠看到 10~20fps 的平均幀率提升,算是有感的進步,而當筆電在進行高效能負載時,WINDFORCE Infinity 散熱系統仍能使機身保持在舒適的溫度。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至於可以改進的地方嘛...首先,螢幕若有 240Hz 更新率或 100% DCI-P3 色域應該比較不會招致罵聲吧?在沒有 OLED 面板的情況下,規格感覺可以給得更大方一點就是,其次則是風扇運轉噪音改善幅度有限 至於獨立數字鍵缺乏是好是壞...感覺就是見仁見智了,我自己是也還能接受就是...畢竟玩遊戲用不太到獨立數字鍵,面向創作者的 AERO 系列有就好?

總歸來說,GIGABYTE AORUS 16X (2024) 以「AI 電競筆電」為號召,在主流效能機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三大 AI 功能,滿足遊戲玩家需求的同時透過內建生成式 AI 應用向創作者族群招手,有別於第一波算是試水溫的 AI 筆電,則是走「二刀流」路線、希冀重塑電競筆電體驗,再加上有感升級的造型,JB 認為可能是近年來最具特色的 AORUS 筆電!


▌小惡魔福利社 ▌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GIGABYTE AORUS 16X (2024) 測試報告|藉 AI 重塑電競筆電體驗!


MD:五倍
難道我是頭香,效能不錯,MD不錯
這價格還滿香的...價格果然取決於廠牌
話說...五倍怎長得不一樣了...
相較筆電,雖然AORUS 16X比以前有進步
但我好像最近又開始偏向桌機了


換了個髮型,差點認不出是五倍
JB.L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捲髮...(沒人想知道
AORUS電競比電的外觀設計感覺有點進步了
只是還是離競品ROG還是有點距差距
建議AORUS打價格戰這樣才有本錢拼鬥
JB.L
有進步都是好事[笑]
筆電外觀太素,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JB.L wrote:
2024 年可以說是...(恕刪)

近來技嘉筆電都拿掉了數字鍵盤
對我常使用數字的來說很不方便
而且規格上也沒有甚麼特別亮點
下一台筆電該換換其他品牌了!!
JB.L
這個就見仁見智了,我個人喜歡沒有數字鍵的,隔壁棚 ROG 的 16 吋電競筆電也是走標準尺寸鍵盤配置...
規格很棒 看起來很不錯
輕巧也很好攜帶
整合stable diffusion還不錯
不過怎麼很多功能都不見了
真的要用還是要自己去灌原版的軟體
JB.L
因為牽涉到版權問題,所以《GCC》的 Stable Diffusion 算是功能比較基本的輕量版~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