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相機可換鏡頭? Insta360 One R 顛覆你對攝影的想像

小晨勃道尼 wrote:
期待爆棚的產品從發預(恕刪)


我倒是覺得以模組化來說已經有撼動到了
1吋底表現不如預期也還在合理範疇
畢竟不是有大底就能為所欲為,算法調校還是很重要

不過4k跟360的組合,在價格定位上算是抓得不錯
以一般消費者的觀點來看
新手入門可能會從gopro、360或osmo擇一
又或是有拍片需求的人他可能同時會買360相機+運動相機
而這個18k的價位基本上就能打到猶豫症跟兩者都有需求的人
尤其是只有gopro/action或只有360的人

目前比較值得觀望的就是insta360在模組化的後續發展如何
像是
空拍機→(主機+)249g無人機套裝+4k鏡頭/360鏡頭
Nano→360鏡頭+轉接器+手機
之類的組合

crane06 wrote:
我好奇一個問題


就我所知gopro8在這問題上有修正了
這台好像也沒有這個問題
EIS原理就我的認知是這樣
1.進行裁切畫面取得畫面的平穩
2.前後幀畫面比對,軟體去算出下秒的畫面再去做晃動補償
以Gopro7來說,他是透過左右畫面去比對(如果有些人遇到左右畫面分割的bug就會知道原理了)
光源不足的時候,比對資訊不足就會出現異常抖動

基本上全景相機應該比較難出現這問題,因為他畫面防抖是靠裁切且畫面是一體性的

tmy27.tw wrote:
請問如果只是簡單的攝...(恕刪)


如果需要錄製人聲,收音就頗重要

Linus Hsu wrote:
代理商沒有列出主機或...(恕刪)

基本上他就是要你買組合吧,但你只是要多角度就多買幾組不就好了
如果要省錢而且固定多視角,那去買二手gopro應該更快一點

最後是其實以這三間廠商的產品來說,我覺得畫質、防抖這些比較不是太重要
基本都是堪用的程度,直接畫面比對的確是有差異,但是優劣其實影響還好

最核心的痛點我覺得是
1.低光源
2.後製流程(APP/配套軟體)
3.生態圈

夜景/低光源目前市面上的器材都很弱,這也是1吋底剛出來有點吸引人
手機拍照夜拍還能用算法慢慢算,但錄影基本上就很吃硬體實力

在來就是後製流程吧,insta360目前的流程我認為算吸引人,但本身沒用過無法給評價
gopro 7/8的APP蠻平庸的,windows軟體極爛,我後製基本靠PR完成
但360全景就很吃APP了,沒用過Max也無法評價
就我所知360除了5.7k容量很吃以外,多半是傳到手機上去完成作業
也有一些人是導到電腦,不過PR看起來編輯360這種也不是很方便
如果原生APP就能順利處理那就很完美了

最後就是生態圈的問題,Gopro現在很鬧的就是他的官方配件不一定夠好
但一定夠貴,導致整套弄起來就算有買副廠的也還是頗貴
第8代甚至排擠副廠電池,Media mod擴充套件80美也不是很友善,而且收音提升太細微
唯一優點大概就是能有監看螢幕,然後側面有冷靴放rode wireless go吧
然後insta360跟omso基本也是吃gopro豆腐,360誠意是稍微高一點
官方配件價格還行,至少音源轉接只要6~700吧,相比osmo跟gopro都便宜一半甚至1/3左右了
lza wrote:
我倒是覺得以模組化來(恕刪)


Media mod擴充套件 的MIC,比沒裝音效還遭,不買也罷
只是把連結孔(mini HDMI、USB-C、3.5mm in)擴充到機身外面+冷靴的匡而已
好特別
lza wrote:
我倒是覺得以模組化來(恕刪)


謝謝分享, 講解的真精闢!小弟一直在期待有人能分享4K &360的評價是如何?
看了很多網路上Vlog影片的分享, 大多都在介紹基本功能
但是很少有真的使用一個禮拜後的感想, 目前是慢慢有人放了
還是想知道真的拿到手的, 跟gopro max & hero 8的比較
小弟目前使用的是gopro 6 & Rioch thera s 360, 對於360的影片很感興趣
考量是希望只帶一機出門記錄旅遊
昨晚收到的電郵..
我買的是一吋+360版本, 看來二月內都不知可否收到玩具了....

尊敬的客戶:

您好!感謝您購買 Insta360 ONE R 產品。

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影響,按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要求,工廠生產在2月3日至9日期間必須全面暫停。因此,我們很抱歉通知您,您的訂單預計發貨時間將會相應延遲。

生產和發貨預計會在2月10日恢復(時間會按政府最新公告調整)。我們將會盡力恢復生產,並儘快處理和發出您的訂單。

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您通過郵箱 [email protected] 諮詢,或訪問商城頁面 https://store.insta360.com 通過即時訊息與我們聯繫。由於最近訂單量和諮詢量較大,如未能及時回复,請您耐心等待,我們會按時間順序一一回复,竭誠為您提供幫助。再次抱歉對您造成不便!

感謝您對 Insta360 的支持以及對我們產品的喜愛。

覺得Insta360家的東西每次都差一點點
不是畫質就是顏色
硬體再怎麼有賣點
出來的東西不行就是不行啊....
模組化的機身防水,如果常更換鏡頭(就算不患常插拔電池之類的),會不會讓接口的地方磨損的程度更快!?導致影響到機身防水功能!?
其實我本來是想玩玩360相機的,結果硬是要綁個雙鏡頭,不出單一360鏡頭主機,所以就暫時打消念頭,目前需求其實只是一台相機架上機車單車上可拍前拍後一機可搞定,而不是為了出遊行走時候的紀錄,因為以前拿運動攝影機出國拍攝我行走的畫面,要不就是記憶卡根本不夠容量,要不就是換了大容量的記憶卡,結果電力根本無法應付出國一天的行程,反而要準備很多電池,現在是還好可以邊充邊錄,目前還有一台SONY,如果只是為了在增加一台拍前拍後,其實我只要選擇最基本的4K鏡頭就好,但這樣我又會抉擇在該選Gopro 8還是超值One R!?
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LEON_LO wrote:
模組化的機身防水,如(恕刪)


請問為什麼不考慮max?是因為價格的原因嗎?
版上似乎很少人討論max....
lza wrote:
我倒是覺得以模組化來說已經有撼動到了
1吋底表現不如預期也還在合理範疇
畢竟不是有大底就能為所欲為,算法調校還是很重要

不過4k跟360的組合,在價格定位上算是抓得不錯
以一般消費者的觀點來看
新手入門可能會從gopro、360或osmo擇一
又或是有拍片需求的人他可能同時會買360相機+運動相機
而這個18k的價位基本上就能打到猶豫症跟兩者都有需求的人
尤其是只有gopro/action或只有360的人

目前比較值得觀望的就是insta360在模組化的後續發展如何
像是
空拍機→(主機+)249g無人機套裝+4k鏡頭/360鏡頭
Nano→360鏡頭+轉接器+手機
之類的組合

我的想法是
如果沒有絕對要模組化的特殊需求

360近期的話可以等oneX的後繼機
運動相機的話可以等osmo action 2看看

1"或許是個創新
但現在看來我覺得1/1.7~1/1.3"或許這個範圍會是最佳解
或許Gopro/DJI能靠神調校在不靠1"大底拼畫質
tmy27.tw wrote:
請問為什麼不考慮max(恕刪)

gopro max就是一個標準的
硬體很強
軟體根本渣的產品…
畢竟GoPro從古至今軟體一直都很鳥…
不過360相機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軟體…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