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馬基維利:評季辛吉的"論外交(Diplomacy)"一書

季辛吉代表的國際關係现實主義是经过美國过去一百五十年外交政策的批判与综合的产物,这在他Diplomacy一书中講的很清楚,既是對美國外交的孤立主義(門羅),也是對理想主義(威爾遜)的揚棄,他提出了第三條路的綜合(老羅斯福):外交現實主義。亦即前出世界,一切以美國利益為先,以此作為干涉外國事務的指導原則,而不在乎所使用手段的道德立場問題。這與他早年在德國的經歷有關:單靠民主制度不能保證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只有在少數精英正確指導下恰當地運用暴力與詭計,才可確保多數人的福祉與生存。

季辛吉的看法說服了戰後的美國政治精英和智庫,成為美國的主要外交政策,從美國的角度看,戰後的國際秩序有兩個最重要問題,第一,要避免另一次世界大戰,第二,要維持美國獨霸的地位。季辛吉的外交政策很好地反映了這兩個要求:美國對南美洲干預,使得共黨政權沒能在當地立足,對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介入,形成了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成功打造了對共產黨的圍堵,確保了美國的霸權。美國對中東的介入,使得以阿兩邊都得聽命於美國,美國不顧民主價值,扶持獨裁政權,甚至最後還和中共開始打交道,都是這個思維下的產物。

外交現實主義的出發點沒有問題:為了美國利益!
但什麼是美國利益?誰來定義美國利益?

季辛吉沒有預見他拉拔的中共,最後成為一個比蘇聯還棘手的競爭者和敵手。他也沒有預見南美的政治動盪和經濟敗壞,最後造成擋也擋不住的邊界難民問題,對中東的兩手策略最後造成伊斯蘭世界對美國的普遍怨恨,以及之後的無差別恐怖主義,這些做法真的符合美國的利益嗎?美國此刻難道不是正在付出更大的代價嗎?

但是,不可諱言的,這七十年來,世界大戰沒有發生,而美國仍在世界第一的寶座上,雖然有點搖搖欲墜。兩惡相權取其輕,比起沒有霸權,陷入國際無政府狀態(這不就是一戰和二戰的背後原因嗎?),一些國家的血腥戰亂和悲劇,這在季辛吉看來完全是必須的代價。

馬基維利說過,一個不懂得使用暴力和詭計的君王,是沒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的。
季辛吉(和美國)不過是遵循了他說的這句話。

不要用那種無知群眾的情緒好惡來評價季辛吉,他的確符合西方現代政治的標準,也是這個傳統的繼承者。

至於台灣,不過是大國政治的棋子罷了,懂得如何在這個傳統底下趨吉避凶,做好一顆棋子的本分,足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