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1960年代)
台北買一間平房約30-50萬,自己再蓋二樓上去就是透天住宅。當時大學老師講師月薪650元。這時買房大概要40年不吃不喝。

50年前(1970年代)
台北的公寓的一戶約90萬。這時台灣勞工月薪已經好幾千。透天住宅已破百萬。
台灣這年代經濟起飛,所得與房價都飛漲,出口製造業興起,樓房開始大量興建。
例如留日碩士(徐重仁)的1977年月薪7000元,而買台北市公寓的一戶每坪3萬30坪共90萬。當時買房也要不吃不喝至少十年以上。
ruruing168 wrote:
60年前(1960年...

1977年月薪7000元,而買台北市公寓的一戶每坪3萬30坪共90萬。當時買房也要不吃不喝至少十年以上。

(恕刪)


你忘了複利的威力

當年的利率高
存個兩年就有頭期了

多存幾年
本金都翻倍了
又在這裡胡說八道了,同一話題在前一棟樓被打到臉腫還不夠?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6933664
650元是講師 而非大學老師 還有當年老師是社會最差的待遇 那時候老師就是靠熱血 等於做公益 那個年代很多小孩連書都讀不起 還要老師自掏腰包 順便一提當時最低薪資是600元

公務員薪資是1500元 但那時候公務員薪資也是很差 所以後來才有18%
平均勞工薪資大約為2200元

好了 你可以慢走
我要說一個實情.....當年生意人要買房很輕鬆
lichujen
你另一棟樓的貼文被這版主亂抄亂改看到了嗎?
Ye-Kin-233
當年是實坪制(權狀30坪實住30坪)、現在是(權狀30坪實住17坪)公設50~60%[識破]被偷的神不知鬼不覺(還要收管理費)
ruruing168 wrote:
留日碩士(徐重仁)的1977年月薪7000元



真的的臉皮厚天下無敵,前棟樓打腫臉,現在連抄人家網友發文內容還抄錯

我週遭的長輩都說非常輕鬆,40年前買的,不用到五六十年前,150萬透天貸款100萬利率10%五年就還完了,現在1500萬的大樓貸款1000萬利率2%20年還完,若是透天可能要30年,若是你你要選擇五年還是20年
對於當時高達20%的利率,有一些看法:
當時利率相當高,而且通膨相對的低很多。定存或標會存錢確實是個好選擇。但有人(銀行/標會)存錢就有人(銀行/標會)借錢。當時的人怎麼知道要傻傻存錢還是要借錢做生意、投資呢?

也有人說當時的人做生意能賺大錢,但更多人是被利息、應收帳款給拖垮。

利率是雙面刃,不能用後視鏡來說當時只要怎樣、怎樣,就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