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入手無反微單眼

想學人像與風景為主的課程

大俠攝影 老羊攝影 攝影學園 KINT

在網路有找到這幾間

希望有老手玩家有上過課 覺得不錯 能推薦一下比較有耐心教學的攝影課程 1對1佳(本人學習能力比較慢)

謝謝^^
一點小建議⋯ 先不要花錢了。
包括買器材跟上課都不用。就照你現在的器材去拍

先設定一個目標或題材。然後開始拍。
當然 如果看到題材之外的東西 你覺得不錯也給它拍下去
拍完之後 把所有作品作成不管是螢幕主題還是啥的 甚至是電子相簿都好
總之是每天都能看到很多遍的地方
看個幾天幾星期 就會發現某些好像很耐看 有些不是

重點來了⋯⋯
自己檢討一下 為什麼哪些作品耐看 哪些不是?
不管哪種類型
耐看的作筆記 為什麼耐看?
不耐看的也作筆記 為什麼不耐看? 哪裡造成它不耐看?
能夠評判自己的作品時 你的技術跟美感都已經有點程度了
到這樣的程度應該也累積了一點知識 朋友可以參考 諮詢
這時候就可以花錢去上課了 或依自己需求補一點器材

當然 你也可以設定下一個題材 繼續這樣的步調 慢慢累積你的經驗

不過在某個時間點之後 還是要從正規化
比較有系統的討論或教學刷新一遍 這樣比較容易學到東西
暗房教父 wrote:
一點小建議⋯ 先不(恕刪)


謝謝建議 因為買的是微單眼 主要是現在想先學好 M摸式 三元素目前還是霧煞煞 雖然有爬文一段時間了 實體操控還是霧煞煞 才想說先上個課 把拍照掌握學好 再來去面對主題這方面
pinguk wrote:
謝謝建議 因為買的是(恕刪)


喔喔 原來您是完全新手
不知道您說的 "三元素" 是指?
光圈 快門的組合? 還有第三樣是?

我大概瀏覽了一下估狗出來的文章
還真的會讓新手看的一頭霧水

比較常用的例子是水龍頭放水裝水桶
先想像一下 一張作品的正確曝光是一桶水的容量
水桶沒裝滿 = 曝光不足
水桶裝到滿出來 = 曝光過度

開水龍頭的時間 = 快門
開水龍頭水流量的大小 = 光圈

水龍頭 (光圈) 開的越小 開水龍頭的時間 (快門) 要越久 才能把水桶裝滿
反之
水龍頭 (光圈) 開的越大 開水龍頭的時間 (快門) 要越短 才能把水桶裝滿

這樣算是比較直接簡單的說法
這時候你可以試試看 先用 P 模式 (全自動) 測光
得到的數據 可能是 1/125秒 (快門) 跟 F11(光圈) 的組合
然後切換回 M 模式 試試看用 1/250(快門) 跟 F8(光圈) 的組合
甚至是 1/500秒 (快門) 跟 F5.6(光圈) 的組合下去試拍幾張

這樣的總曝光值是一樣的
反之 也可以用比較慢的組合 像是

1/60(快門) 跟 F16(光圈) 的組合
甚至是 1/30秒 (快門) 跟 F22(光圈) 的組合 應該就比較有頭緒了

等到光圈跟快門的組合沒問題之後 才去找一些有關焦距 跟 景深的文章看看吧
Youtube 上下關鍵字,很多教學可以看,不太需要錢去學,或是看高手怎麼拍怎麼修圖的
暗房教父 wrote:
喔喔 原來您是完全(恕刪)


謝謝你的耐心回覆

我所說的三元素 是ISO 快門 光圈

你所說的原理 有包含ISO嗎?

目前爬文得知的是 ISO跟快門 是共進退

快門時間越快-ISO要越高(曝光時間過快)

快門時間越慢-ISO要越低(曝光時間越慢)

光圈的用處是亮度跟景深深淺

這樣有對嗎

______

目前想解決的問題是

什麼情況能正確使用 ISO 快門 光圈 該調整多少 拍出一張好的照片

是不是只能靠自己多拍照的經驗去累積?

實在太菜
pinguk wrote:
謝謝你的耐心回覆我所(恕刪)


喔喔 ISO 是指底片的速度
原本有分很多系統 後期比較常用的是美國標準 (ASA) 跟 德國標準 (DIN)
後來美國標準 被沿用成國際標準 (ISO) 所以 ISO 的數字 跟 ASA 的數字是一樣的

這裡我們就不管是底片機或數位機了 畢竟數位機的數值是沿用底片機的數值
只有差在 底片機是裝底片的 所以買底片的時候要注意你買的底片速度

而數位機是機身內的 CCD 感光元件 它是可以直接在機身上設定的
它也不像底片機必須把一整捲底片拍完才能拿出來換一捲高感度底片繼續拍
(板上高手不要給我吐槽~
我知道 35mm 可以拍一半換底片 講了新手會混亂的)

回到 ISO 值 用前面的這個例子來說 就是桶子的大小

低感度的底片 (CCD) 是比較大的桶子
它需要比較多的水 跟水要流比較長的時間 才能裝滿
放在攝影來說 就是需要把光圈開比較大 跟 快門開的比較久 才能得到正確的曝光

反之
高感度的底片 (CCD) 是比較小的桶子
它需要比較少的水 跟水流比較短的時間 就可以裝滿
放在攝影來說 就是需要把光圈開比較小 跟 快門開的比較短 就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

為了避免混亂 我會建議先用 ISO100 或者 ISO400 開始練習
等到你可以掌握快門跟光圈的組合以後 才去嘗試不一樣的 ISO 值
畢竟 數位機跟底片機在這一部分還是滿類似的

低感度 (類似 ISO50) 的話 畫質比較好 但是相機比較難控制
高感度 (類似 ISO1600 甚至 3200以上) 相機比較容易掌控 但是畫質差很多
ISO 100-400 算是比較中等速度 除了比較極端一點的狀況
否則在多數的人像跟風景來說都算夠用了

至於你所提到的
""快門時間越快-ISO要越高(曝光時間過快)
快門時間越慢-ISO要越低(曝光時間越慢)""

這一部分稍微有點本末倒置 一般是先決定 ISO 值 然後才以 ISO 值去測光
之所以說 "稍微" 是因為現在數位機可以調整 ISO 值 不像以前底片機沒辦法隨時變換 ISO 值
所以在某些狀況下 是可以用快門去決定 ISO 值
(例如必須以 1/4000 秒 又是超大光圈組合去拍機車過彎)
這一部分雖然不能說是 "不正確的做法" 但是也算有點投機取巧

至於 ""光圈的用處是亮度跟景深深淺"" 我會建議這部分你先不要去管它
等前面這些上手之後 才從快門跟光圈 - 鏡頭焦距 - 測光系統的基本定義開始了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