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中的攝影師

平面商業攝影入門(1985.04.06)
話說1985年4月6日,除役後的第一天,一大早搭著公路局巴士從基隆來到台北,人生地不熟的在到達市區的第一站國父紀念館,趕緊買了份報紙到處應徵工作,就在中午左右經過延吉街一家快速沖映店時,心想試試看運氣如何,便進去問了一下老闆是否請人,答案雖然是否定的。但是卻很幸運地…他的朋友卻是需要一名攝影助理,而且是在平面廣告攝影方面,也因此開啟了影響我一生的商業攝影之門。

商業攝影助理時期(1985~1989)
擔任攝影助理的第一天,不知如何是好,傻呼呼地在一旁看著老師拍照,還好老師是位修養很好,否則不被罵翻才怪。經過一段時間,慢慢地明白所謂的商業攝影與內容,漸漸地瞭解如何扮演好身為助理的角色。

老師姓吳名文彬,影達攝影印刷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畢業於淡水專科學校(現在的淡江大學)。個性溫文有禮平易近人,在專業攝影領域,每次國外知名專業攝影在國內舉辦講習,老師從不缺席。好學不倦的態度令人佩服,更是我學習的榜樣。擔任攝影助理期間,最大的收穫並非是高超的攝影及打光技術,而是對攝影的認知(專業知識、美學涵養)與體驗(專業技術、經驗值運用)。

商業攝影人員時期(1989~1993)
經過了助理階段,漸漸地踏上攝影人員行列。擔任之初,非常想瞭解其他的商業攝影公司,關於拍攝、燈光等技巧與市場運作情形,好測試一下自己的實力。其中經歷了攝影印刷公司、廣告公司以及攝影設計公司….。

多年的學習,在進入影xx攝影設計有限公司首次接受考驗。當時該公司有設計與攝影兩部門,我任職於攝影部攝影人員一職,工作之初,負責攝影棚相關輔助器材購置,並且協助老闆拍攝。期間感受在專業上似乎有待加強,不久便離開該公司。

接著進入亞x廣告公司,當時公司業務大部分承接世貿展覽刊物,公司有關攝影業務由我與另一位助理負責。期間接觸到許許多多的珠寶首飾拍攝,無形中在此類商品的攝影表現上,磨練出各種形式的手法與見解。

之後任職於佳x廣告攝影事業有限公司,擔任攝影人員。該公司算是當時頗具規模的商業攝影公司之一。由於攝影業務繁重,幾乎天天加班吃便當,時間上在晚上十二點以前回家已經算是早了。因為量大關係,在那環境也練就了拍照速度,並且如何安排助理從事協助事宜,以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工作室草創時期(1993~1996)
1993年5月老師退休之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當時充滿理想與抱負的我,一方面要拍照另一方面更要不斷地穿梭在大街小巷,進行拜訪工作。於是在次年接觸到新光三越百貨(南西店)新成立的部門-通信販賣部,經過幾次的接觸之後,終於在最後參觀攝影棚後,成為工作室的第一位客戶。

當時由於有了新光三越的客戶,並在融洽的合作關係上,使得工作室日趨穩定,也讓我慢慢的有了信心,之後又有了明德春天百貨,更使得我一步一步地邁向商業攝影的天地。

工作室穩定時期(1996~2006)
1996年6月,拜訪了一家名叫生活工場的公司,記得當時是位於五股的一家小商品開發與設計公司,在合作過一份小DM的拍攝之後,變成為往後合作多年的夥伴。2001年在一次廣告公司的測試下,接獲到特力和樂(HOLA)公司的攝影合作案,往後幾年的愉快合作關係,也因此更是讓工作室的業務更上一層樓。

工作室蛻變時期(2006~2009)
由於數位相機的問世,也因此改變台灣商業攝影的生態,傳統底片攝影不斷地退出商業市場。漸漸地商業攝影已被數位攝影所吞噬,我也無法置身事外,而收起傳統4X5相機改為數位相機,進而採用數位機背。

另一方面由於底片改為數位檔案的關係,因此在專業技術領域也產生莫大的變化。以往傳統攝影所注重的光學與化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如今則應轉換為光學與電學領域專業知識的研究和探討。

剩餘價值與我
當攝影科技正往前邁進一大步的時刻,挾著數位科技的長足進展。攝影技術自發明之初至今的特質,似乎也隨著科技的發展面臨了挑戰。基於數位化時代下,各領域所使用的機具面臨轉換與更新以因應時.攝影方面由傳統鹽銀攝影迅速轉向數位攝影,專業知識也由光學與化學領域演變為光學與電學領域的探究。

台灣長期以來從事專業商業攝影人員,大部分投入技術鑽研而疏忽對理論的研究及科學方法驗證,以致於專業攝影人員只有良好技術而無法對作品提出論述.因此;相關人員有必要加以調整或修正,輔以科學量化方法進行研究及實驗,建立一套適用於數位時代之專業數位影像擷取技術,提供新世代作為參考之用,以為本土商業攝影堆疊出更厚實的理性技術實力。

進修時期(2009~2010)碩士論文
2009 ~ 高階數位機背RAW檔銳利度之研究
  (A Study of RAW File Sharpness Captured by High-end Digital Cameras)
2010 ~ 高階數位攝影-影像RAW檔成像流程最適化之研究
  (An Optimal Workflow for RAW Imaging in High-end Digital Photography)
2011 ~ 專業RAW檔影像色彩複製最佳化設定之研究
  (Optimal Settings for Color Reproduction of RAW Images)
 
此文與

Hi~今天跟大家來談談,攝影師第一個要注意的部份,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拍照的時候,首先接觸的就是鏡頭光圈的部份,所以有需要來了解一下。」


對照,

讓人覺得,同一人,文筆怎差這麼多。
本樓就寫得四平八穩。
monaru wrote:


平面商業攝影入門...(恕刪)
hillside wrote:
此文與

「Hi~今...(恕刪)

你好~~之前鏡頭光圈一文,乃是ppt旁白文字,並非專文撰寫,內容純屬當下隨口旁白,請多包函!
文字中就可以看出深厚的功力跟經驗了
贊贊贊贊
monaru wrote:
平面商業攝影入門(1985...(恕刪)


我有一種在104看履歷的錯覺...
不知樓主打了自己履歷出來的目的, 增加自己說服力 ?

我想要走出象牙塔 , 先別將目光只局限在台灣, 放眼國際不同企業商業活動對影像製作的要求.

其次, 別只局限於攝影. 而是了解影像製作的 end to end process, 這才是最難, 因為涉及不同行業 :

1 Market & customer research
2 Enterprise, Brand building way
3 Design guide, concept creation
4 Graphic, image, artwork creation
5 Printing, media output

整個流程涉及兩, 三家不同行業的公司, 常見溝通理解不足, 攝影師以為拍好了, 其實下家 artwork agent , 印刷廠都會再修改. 極端一點, 攝影師不只是拍好了白平衡就了事, 而是要跑到印刷廠, 與車長一起調節印刷機直至成品出世. 那就要具備印刷的知識. 不然再說白平衡與色彩都只是在象牙塔內.
crossmatch wrote:
不知樓主打了自己履歷...(恕刪)

你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本文單純就個人投入領域(攝影),所經歷過的點點滴滴,作一些經驗上的分享,對於專業上的認知,讚同閣下在廣度上的看法,但在知識和技術部分,深度將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crossmatch wrote:
不知樓主打了自己履歷...(恕刪)

你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本文單純就個人投入領域(攝影),所經歷過的點點滴滴,作一些經驗上的分享,對於專業上的認知,讚同閣下在廣度上的看法,但在知識和技術部分,深度將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crossmatch wrote:
不知樓主打了自己履歷...(恕刪)


你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本文單純就個人投入領域(攝影),所經歷過的點點滴滴,作一些經驗上的分享,對於專業上的認知,讚同閣下在廣度上的看法,但在知識和技術部分,深度將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